“我是扶贫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18-01-16 15:54:00

  □本报记者 郭炳中

    “我是扶贫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多少年来镇里村里各级领导想方设法帮扶我,好多政策毫无保留地对我倾斜,吃穿住行旮旮旯旯关心我,要不是这样,我早就走投无路没有活法了。”2017年1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交口县双池镇苇沟村采访,刚踏进大门,高志成老人便不由自主地说。

  73岁的高志成,满头白发,精神矍铄。94岁的老娘依然健在,母子相依为命。2017年,政府利用危房改造资金给他整修过的四孔窑洞的院落,面貌焕然一新。两三米高的玉米垛金黄诱人,依墙而建的土鸡窝有一人高,门前大小藤箩里晾晒着满满当当的核桃、豆豉等粮食,处处显示着主人的勤劳。初来乍到,老高家的院落,还真有几分陶渊明先生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田园般的诗情画意。但深入采访后,方知老高境况让人扼腕,令人唏嘘。老高可谓命运多舛,十几年前唯一的儿子不幸遭遇车祸撒手人寰。没过多久,儿媳妇也远走他乡,留下二男一女三个嗷嗷待哺的孙子,由他和多病的老伴拉扯。殊不知,不幸接踵而至,四年前,老伴因病不治也与他天人永诀。

  至此,老高、老娘、三个孙子,一家五口人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了这位花甲老人的身上。

  莎士比亚曾经说,夜再长,白天总会到来;寒冬再长,春天总会到来。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但放到高志成老人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天塌地陷般的变故,老高在享受着当地党委、政府和村里的“偏饭”的同时,自立自强,一刻也没消停过。

  如今,七八年前栽种的核桃树已经挂果,打下的核桃去年能卖1000多元;五六亩地上种的谷子、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够吃之余,还能变卖1000多元;去年镇政府免费送来100只扶贫土鸡和1000元启动资金,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已产蛋300多斤,带来收入近5000千余元……

  欣逢盛世沐春风,党恩浩荡福泽长。如今,老高的三个孙子茁壮成长,老大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开始打工,老二、老三在交口中学享受着助学金上学。“我一定要把这三个孙子培养成人,让他们薪火相传回报社会,到时候我也就死能瞑目了。”说到动情处,高志成情不自禁老泪纵横。

  正当记者采访之际,恰逢双池镇武装部长、包村领导张晓辉前来调查走访。张晓辉说,基于成熟户,准备再次给老高送100只扶贫土鸡。

  说起高志成,张晓辉如数家珍。他说,志成虽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的处境让人揪心。年迈体衰,除了要培养三个孙子读书,还要孝敬93岁的老娘,生活异常艰难。多年来,镇里就把老高列为扶贫济困的重点,整合所有扶助政策打包予以倾斜,每年低保、救济、合作社分红、种粮补贴等加起来能领近20000元,多年来,镇里村里都把老高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去年还利用危房改造资金14000元,为老高整修了窑洞。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增大,形成了3000余元的缺口,村支部书记郭玉亮自己掏腰包垫了3000元钱,为老高解了燃眉之急,这一义举在十里八乡一时被传为佳话。

  “高志成人穷志不穷,不等不靠不要,造血式扶贫在他身上成效明显,比如土鸡养殖项目,给村里30户贫困户每户发了100只鸡,有的人要钱不要鸡,有的人甚至把鸡吃了,但在老高家是‘鸡生蛋,蛋生鸡’成了‘摇钱树’。”刚刚从镇里汇报工作返回赶来的村支部书记郭玉亮赞不绝口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我们苇沟村脱贫的过程中,也绝不能落下高志成。”陪同记者前来访贫问苦的双池镇镇长刘俊峰掷地有声地对记者表示。

  采访行将结束,夕阳的余辉洒落在这个农家小院里,虽然进入隆冬,但是整个院落却暖融融的。“梆、梆、梆……”随着老高手中的菜刀在案板的连续敲击,成群的土鸡翩然而至,争相啄食。余辉中,记者依依不舍地与老高挥手告别,古稀老人沧桑的脸颊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坚定饱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