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山变成金银山
——记方山县后则沟村党支部书记冯海虎

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18-08-27 08:44:00

 

  图为方山县麻地会乡后则沟村党支部书记冯海虎和乡亲们在一起。

  □本报通讯员 肖继旺

  在距方山县城9公里处,有一个有名的村庄叫后则沟,从2005年开始村党支部连续被评为吕梁市“五星级党支部”。近年来,后则沟村按照“村集体主导、合作社运营、贫困户参与、全民投入、按股分红”的原则,探索形成的多元化种植、村集体经济破零、全民增收致富的“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立体产业发展模式更使其名声鹊起,参观的、取经的、调研的一拨接一拨,更主要的是村民们脸上漾着幸福的笑容,村庄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浓浓绿意。而主导这一模式让村民夸赞的核心人物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冯海虎。

  冯海虎,今年44岁,一个精瘦的男子汉,朴实坚强的像一块石头,但眼里却闪着精明、刚毅、智慧的目光。2012年当选村主任,一年半后当选村支书。说起经历,亦算丰富。高中毕业后自主创业,先是跑三轮,后是养翻斗,还贩过石料,开过石灰轮窑,一路走下来,到2012年时已经是拥有3台小挖机,三辆十轮翻斗车,有着可观的收入,也算是个成功人士。

  一般来说,经济富裕了,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享受,成功者往往会不时冒出一些别样的想法,冯海虎亦不例外,所以在2012年村“两委”换届时他也想过一把官隐,想做一做村主任,于是便写了申请,居然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被高票当选。

  村民选他自然认为他是个能人,既然自己能致富,肯定也会有办法让村子富起来,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但冯海虎当初亦没有深思,可担子一旦挑上,就感到了其份量,尤其是有一次路上遇上几个贫困老人,拉着他手说他们也不想多的,只要到年底能多吃上两袋白面就满足了,看着他们那期待的目光,冯海虎的心震颤了。

  那么如何能在自己手上让后则沟村越变越好,冯海虎在划算着他的家底。后则沟全村315户904口人,就有低保户83户111人、五保户3户3人、残疾人14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486人,贫困发生率58.7%。人多地少是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全村共有耕地2366余亩,退耕还林地就占了一大半,再减去太佳高速征地、高速交警征地、通道绿化占地,可耕种土地仅余872亩,人均可耕种土地仅0.9亩。加上近年来封山育林,农产品市场不景气,养殖业也非常薄弱,村民收入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点零钱。

  有一天他在村中的一个人家的小院外,看到那棵已经挂上红艳艳果儿的山楂树,心中不由一动,一种朦胧的想法浮上脑间,这时他想到了山上那荒芜了的1000多亩弃耕地、撂荒地,想到老辈人常说的土地就是刮金板,想到山上一片葱绿上点缀着的红艳艳的果实,他有些激动了。

  “组织力量,筹集资金,种山楂、让荒山变成花果山、金银山!”于是他叫来村“两委”成员说了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了讨论,同时亦把这种想法汇报了有关领导,大家都觉得想法不错,只是有点大,尤其是资金问题难以解决。但冯海虎觉得土地闲置了实在可惜,至于资金问题只要想办法,办法总会有。同时他的想法与市财政局在该村任第一书记的张瑞则不谋而合,之后带领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到青海、运城、忻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之后便请来专家,根据气候土壤及市场需求,选择确定了3个山楂品种,并根据外地的经验在山楂树下套种黑枸杞、红芸豆、柴胡等中药材。

  因为山上的土地权属归个户,为了合理地处理产权与收益,同时照顾到贫困家庭,冯海虎和村干部及扶贫工作队经过充分讨论,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按照“村集体控股、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配股、土地入股、其他村民(现金或劳力)入股”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并按照股份制模式实施经营和分配。

  村集体搞股份制办产业,是个新生事物,县里、市里都没有先例,甚至全省都少有,涉及到股份合作、收益分配等复杂问题怎么办?一时之间,诽议四起。有的人认为,集体经济搞股份合作,必然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民则认为,扶贫资金必须分发到户,不能由集体统一支配;还有的人,则干脆说干部们有私心,要从中渔利。

  对待这些议论,冯海虎也苦恼过,消沉过,但他静心细思,反复讨论,在党的历史上,凡是开拓性的事业,哪一项不是遭受过重重阻力呢?只要符合群众根本利益,不论多苦多难,一定要坚持去做,只要做出成绩,大家就会理解和支持。

  2016年后则沟村得到包村县领导、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等扶持资金64万元,为了把这些资金用好,冯海虎和全体班子成员制定出运行细作,将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转化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入股资本金,取得的收益则由村集体、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按股分红。贫困户通过参与扶贫项目建设,还可分别获得资产性分红和工资性收入。

  科学的实施方案,扶持贫困家庭的温情关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心,一时间,山上车轮滚滚,机声隆隆,铁锹挥动、笑语声声,运树的、整地的、挖坑的、填土的,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

  经过两年的经营,后则沟山上已打造山楂园720多亩,种下山楂树3万余株,套种黑枸杞400亩、柴胡500亩。在两年的经营中,村里的贫困户在山上获得劳务性工资收入达40余万元。66岁的薛福玉老人去年工资收入7000多元,67岁的韩金全亦收入了5000多元,就是放羊的郭根有利用间歇时间还挣了3534元。

  与此同时,村集体于2015年建设的100千瓦农光互补式光伏电站,首笔收入如期到账后,按照小型公益事业、公益性岗位、奖励补助三块制定了分配方案,优先对村里的特困家庭、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特困户进行了救助。75岁的孤寡老人辛润香留着眼泪说:“2014年孙女病危时,冯海虎掏出自己身上的6000元钱递给我,说给孩子治病要紧,不够了咱们再想办法,是我们的村支书挽救了我孙女的一条生命。2017年村里的光伏有了收益,冯海虎又亲自给送来了1000元的补助金,他这样照顾我们,我从心底里实在是感谢他,我就认他这个干部。”

  当然,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付出艰辛,也会经历艰难与曲折。当初,为了做通心里有疙瘩的人的思想工作,冯海虎瞅人家吃饭的时候找上门去,赔上笑脸,说上好话,给他们算账,和他们谈心,与他们讲理,为此他亦有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

  那年秋天,树苗回来了,由于资金到不了位,往山上输水的设施买不回来,他和主任刘巨贵在秋风飒飒的山梁上抽着烟坐了大半天,最后决定两人先垫资购买。铺管时,坡陡路险管重,怕别人出危险,他和村干部冲在前头,将1400米的管道铺设上山。由于整日在山上奔波,休息时间没保障、饮食不规律,时常有一顿没一顿的,饿了啃几口饼子,渴了喝几口凉水,经常是妻子做好了饭,他回不了家,妻子吃剩饭,他吃方便面,由此而落下胃病,身体由原来的170斤下降到140斤。去年深秋,他开车带人上山劳动,车里开着暖风,而山上风大寒冷,因此而中风面瘫,后来通过针灸、按摩、服药才算是有点好转。遇上下大雨,他总是担心冲垮蓄水池,进而冲毁农田,他和第一书记、村主任打着雨伞,踏着泥泞,上山观察情况。他每年有130多天在山上,两年下来跑了的路程有6000多公里。妻子因此心疼他,抱怨他,但总归还是支持他。

  而今的冯海虎更是信心满满,具估算,项目投产达效后,每亩约可实现净利润2000元,预计年可收益约140万元,合作社提取发展资金14万元用于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和扩大规模,剩余126万元按股进行分红,每股收益252元,贫困户户均每年约可增加收益3223元,村集体每年约可增加收益29万元。

  当然发展中也会有不可预料的风险,比如市场、气候、经营等。但冯海虎说,任何事都有风险,生下的孩子会得病,种下的庄稼会遭霜打,难道因为这就不生孩子,不种庄稼了?何况咱的地不用掏钱就能种,现在他正在争取资金,筹划着建设山楂切片初级加工厂,后续开展山楂深加工,到时,鲜果、山楂醋、山楂饮料、山楂饮片一齐上,不怕没有好前景,何况还有国家这样好的扶贫政策和十九大提出的振兴乡村宏伟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