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示公告
来源: 更新时间:2017-07-17 21:50:15
吕梁工业区工业布局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项目名称:
吕梁工业区工业布局规划
项目概况:
吕梁工业区位于吕梁市交城县东部,北侧距太中铁路交城车站南界约100m,南侧将交城县和文水县的县界部分裁弯取直,东侧至大运高速红线约80m,西侧至磁窑河,园区的规划面积为15.5km2。工业区定位为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精细化工园区,工业布局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5年。规划目标:近期的煤加工规模为300万吨/年,远期的煤加工为600万吨/年。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由吕梁市交城县和上海市统一建设,规划建成现代一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吕梁工业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噪声和扬尘以及环境风险等不利的环境影响,园区从总图布置、地块划分、开发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划。工业区建成后,园区废气将经严格治理、达标排放;园区产生生活污水经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回用或排入县城污水管网;各入园企业产生的生产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设施严格预处理,然后进入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同时对园区的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进行统一管理、分门别类收集和处置;加强工业企业的噪声控制,以减少对职工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此外,园区还将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建设和运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园区的顺利建设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预期的规划目标。同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将根据环境状况提出合理的排污总量,确保本区域环境总量以及居民高质量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设单位:
吕梁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电话:0358-3525917
评价机构: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电话:0351-638608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1。
图1 吕梁工业区工业布局规划环评技术路线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见表1.
表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 作 内 容 |
总论: 立项背景、环评工作依据、环境保护目标与保护重点、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与评价重点、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标准 |
吕梁工业区工业布局规划概况: 2 工业布局规划背景、范围和年限 2 工业区定位与规划发展阶段的目标、指标(用地规模、产值规模、规划发展目标和优先目标以及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2 总体规划方案及专项建设规划方案概述:规划主要产品、规模及工艺,功能分区、地块划分、开发模式、产业布局、管线布局、交通规划、公用工程规划等。 2 工业区环境保护规划 2 工业区优先发展项目清单和主要污染物特征 |
区域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2 区域环境概况: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内自然资源及开采状况、环境敏感区、各类保护区及保护现状、历史文化遗产和保护现状等。 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常规大气及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污染气象资料、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环境、固体废物、土地开发及利用历史变迁等 2 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各产业比例情况 2 环境保护目标及主要环境问题 |
规划方案与规划协调性分析: 2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总体发展目标、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2 区内各功能区(组团)的合理性 2 工业布局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2 工业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2 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 2 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调整方案和污染控制措施与对策 2 根据发展目标、规模、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工业区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和数量 2 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以近期为主。主要因子应以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主导行业和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当地环境最为敏感的污染因子 |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2 调查生态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过程、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的情况,包括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生态退化状况包括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2 分析评价工业区布局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功能及生态景观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公众参与: 2 应告知公众工业区工业布局规划、开发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初步分析结论、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效果 2 通过组织召开公众参与座谈会、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开展,由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共同实施 |
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2 对工业区营运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2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伴生的环境污染进行影响预测 2 在影响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工业区风险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方案 |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 空气:能源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集中供热站的位置、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分析;工艺尾气的排放方式、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控制措施及其环境影响;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敏感地区的环境影响;区外主要污染源对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2 水环境:水资源利用、污水收集与集中处理、尾水回用以及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水质预测应进行情景设计包括不同排水规模,不同处理深度和不同排污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与影响评价; 2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分析:预测可能的固废种类并确定相应的处置方式; 2 声环境影响分析:从声环境影响目标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采用生态满意度法对区域开发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总体影响的可接受性进行评价); |
环境承载力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2 按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和总量控制要求,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2 大气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和SO2;确定各环境功能区划空气质量目标;确定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即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 水环境容量和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COD、NH3-N、TN、TP;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分析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2 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置:分析固废类型和发生量,分析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及方案;分析工业区可能发生的固废总量;测算采取不同处置方式的最终处置总量,并确定可供利用的不同处置设施及能力 |
综合论证及环境保护措施: 2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从改变能流系统及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煤的集中转换以及煤的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 2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重点考虑污水集中处理、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以及废水排放的优化布局和排放方式的选择。如在选择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同时,考虑增加土地处理系统、强化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 2 根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原理从原料输入、工艺流程、产品使用等进行分析,提出替代方案与减缓措施。 2 固体废物影响的减缓措施重点是固体废物的集中收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 2 根据生态影响特征制定可行的生态建设方案。 2 提出限制入区的工业项目类型清单。 |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 提出工业区环境管理和能力建设方案 2 拟定工业区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2 提出工业区不同规划阶段的跟踪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的安排 2 提出简化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为充分发挥拟建工业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们在进行本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前期规划过程中,对项目情况进行公示,并就项目建设情况向广大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
①是否同意吕梁工业区的建设,如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②对工业区前期的动迁安置方案(另附)是否满意,若不满意,请具体说明;
③对吕梁工业区的选址有何意见;
④对吕梁工业区运行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⑤对吕梁工业区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有何意见;
⑥与公众相关的其它问题。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对于本项目上述方面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以与建设单位以及评价单位联系,联系方式如上,或者通过邮箱进行联系,email:sxep66@sina.com。
感谢广大公众对本项目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