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1423LL00100/2005-00104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发文机关: 【吕政发[2005]56号】 成文日期:
标      题: 关于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5年11月11日

吕政发[2005]56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市直企、事业单位:

经过近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我市工业产业的企业规模、装备水平、技术等级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但产品仍以初级能源原材料为主。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我市煤化工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现提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性

煤化工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效益的特点,是我市的潜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第一,煤化工是我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接替产业。近几年,在国际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市以煤焦、钢铁、水泥等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产品市场旺盛、价格攀升,企业效益成倍提高,财政收入每年以10-20亿元的速度大幅增长。但经济发展是周期性的,一旦市场形势变化,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首当其冲,财政收入必将受到重大影响。为了防止经济发经济发展大的起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发展新的接替产业。而我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目前原煤年产量3000多万吨,到2007年原煤年生产能力可达到8000万吨。焦炭行业近几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且大部分集中在工业园区,全市现有大机焦企业33户,年生产机焦能力2100多万吨,在建大型机焦项目13个,在建能力900多万吨,全部建成后年产机焦3000万吨以上,每年可产生焦油120多万吨,粗苯40多万吨,焦炉煤气60多亿立方米。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大量的焦化副产品及焦化企业的集中布局,为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我市要以煤化工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接替产业。第二,煤化工是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一个产品品种在50个以上的30万吨焦油加工厂,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利税5亿元以上;一个30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加工厂,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利税3亿元以上。一个项目的效益相当于我市一个中等发达县的财政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能极大地提高我市工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发展煤化工产业将使我市产业等级大跨度提升,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第三,煤化工是建设新型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煤焦、钢铁、水泥等都是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建设新型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要在“新型”上做文章,链条上找产品,化产上求突破。把煤炭气化、液化后再分离加工,可产出洁净燃料及可替代石化的化工产品;把煤炭焦化后副产的焦油、粗苯等提炼加工,可产出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把焦炉煤气转化,可产出洁净燃料甲醇、二甲醚及下游化工产品。第四,煤化工是我市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尽管近几年我市焦化行业有了大的发展,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目前焦炭行业煤源十分紧张,运力严重不足,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焦炭市场又不容乐观,价格呈下跌趋势,仅靠焦炭生产和初级化产回收已难以维持,必须控制焦炭规模,尽快上马焦化副产品集中加工、综合利用的大型化产项目。另外,国家将煤化工产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12个重要产业之一,这为我市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石油价格的飞涨,能源战略的调整,洁净燃料的推广,医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市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市场机遇。因此,我市发展煤化工产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要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二、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发展吕梁煤化工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作保障;以煤炭产业和焦化产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以化工原料和洁净能源为目标;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本市大企业联合体为投资主体,以引进煤化工专家和高技术人才为技术支撑;在焦化副产品集中加工的煤化工上求突破,在煤液化和煤气化的煤化工上做文章。到2010年要把我市建成全国化工原料和洁净能源生产基地,使煤化工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50亿元。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汾阳三泉焦化工业园区、孝义梧桐焦化工业园区、交城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和离柳矿区的焦化集中区,要以焦化副产品集中加工的煤化工为发展重点,可分别各建一个30万吨焦油加工项目、一个30万吨醇醚项目、一个10万吨粗苯精制项目,形成120万吨焦油、120万吨醇醚、40万吨粗苯加工能力,也可将焦油集中到一个区域内加工,粗苯集中到另一个区域内精制,孝义梧桐和汾阳三泉两个距离较近的焦化园区的煤气可集中到一起合成醇醚,建设化工原料和洁净能源区,并以精细化工为长远目标;正在开发的兴县、岚县矿区,要从长计议,以煤液化的煤化工为发展方向,建设洁净能源区;文水百金堡科技化工园区要延伸钾盐系列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钾盐化工园区;现有的其它小化工企业要改造提升,适度分散建设合成氨、尿素、炭黑、橡胶加工、二硫化炭和乙炔化工等项目。焦油加工要提取工业萘、轻油、洗油、蒽油、精蒽、咔唑、沥青、针状焦等产品,并有针对性地对某种产品再深加工或合成其它化工产品;粗苯精制要提取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焦炉煤气要转化成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甲醛、聚甲醛、醋酸、醋酐等下游产品。

这一目标分两个阶段实现,2005-2007年以焦化集中区炼焦副产的焦油、粗苯、煤气初级加工为重点,同时做好兴县岚县煤液化生产油品的前期准备工作;2008-2010年以焦油、粗苯、煤气的深度加工为重点,形成依托焦化副产品的化工原料生产体系,并向精细化工迈进,同时上马兴县、岚县煤液化生产油品的项目。

三、优惠政策

1、用地优惠政策。新建煤化工项目用地,一是对关闭企业的土地优先调剂使用;二是在用地指标内优先解决;三是在用地指标外积极争取追加。凡是建立起园区的土地征用手续由市、县级政府和国土部门负责办理;未建立园区的按项目审批办理,土地使用时间按国家规定的期限审批。

2、煤源配置政策。对新建煤化工大型项目的用煤,要优先配置未开发的煤炭资源;要优先整合关闭煤矿的煤田和零散煤田;要支持与煤矿进行联合,优先煤化工项目的煤源供给。

3、资金优惠政策。一是加大信贷支持。煤化工是国家鼓励和扶持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金融部门要把煤化工项目作为首选项目给予大力扶持,予以贷款倾斜;二是建立煤化工产业发展资金。用煤焦基金留市、县部分的70%,建立政府煤化工发展资金,该发展资金以贷款贴息方式或贷款担保方式用于支持煤化工项目。银行贷款和政府资金要配套使用,银行贷款用于项目建设,发展资金用于贷款贴息或贷款担保。

4、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引进煤化工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国民全日制教育系列)经人事部门批准到企业工作的,人事档案可进入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享受政府和企业的双份工资。其中:硕士生档案工资可上浮两级,博士生、博士后可上浮四级,工作满五年后浮动工资转为固定工资。企业工资参照沿海开放城市同类人员的报酬水平,由双方商定。

5、引进技术优惠政策。对引进煤化工高新技术或专利技术的企业,经确认从项目投产获利年度起,地方政府连续三年将企业每年新增所得税留地方部分,上缴入库后奖给引进技术的企业,用于煤化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科技部门掌握的新技术开发资金也要优先用于煤化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6、其它优惠政策。对煤化工项目建设和经营中需要的电力、用水、运输等有关要素,供电、供水、运输等部门要优先予以解决。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形成氛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性,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创造优良环境。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配合抓,企业家要积极响应,加强合作,尽快起动化产项目建设,在全市上下形成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浓厚氛围。市、县两级要成立煤化工产业发展协调领导组,定期研究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积极推进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

2、聘请专家,全面指导 。为了保证我市煤化工建设选项合理,技术先进,确保我市煤化工产业成功起步,健康发展,市政府要聘请国家和省级煤化工专家,组建吕梁市煤化工专家组。专家组要指导编制煤化工发展规划,研究煤化工发展途径,选择项目工艺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实施,全面指导我市煤化工的建设与发展。为了保证专家组的工作正常开展,要从煤焦基金中拨出专项经费。

3、培训考察,开阔视野。为了增强我市各级政府和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意识,增长开发煤化工产品的知识,拓宽开发煤化工产品的思路,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以煤化工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企业家到煤化工发达的地区学习考察。

4、集中加工,做大产业。焦化副产品中的化工产品品种很多,但每个品种的含量很少,只有进行规模加工,才有经济价值。我市大机焦企业将达到40户左右,长远可达50户左右,各机焦企业不得分散加工转化焦化副产品,各自建设小型化产加工项目,要集中加工,综合利用,建设大型化产加工项目,一般以30万吨级为起点。各县市区要按照全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确保集中加工大型化产项目的焦化副产品来源。

5、培育典型,示范引导。全市要重点培育煤化工典型企业,以引导全市煤化工建设起好步、开好头,做到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推进。交城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要作为焦油加工的示范,汾阳、孝义焦化工业园区要作为甲醇转化的示范,离柳矿区要建设粗苯精制的示范项目。承担煤化工示范项目的企业要引领全市煤化工产业,为煤化工产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6、联合大型企业,集中建设资金。煤化工项目投资巨大,市域内大企业、大集团要增强合作意识,实行强强联合,集中资金,形成合力,共建标志性大型化产加工项目。县市区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加强协调,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

7、加大招商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前几年,我市在煤焦项目建设上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大集团、大企业,促进了大煤矿和大机焦的快速建设。今后要以煤化工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瞄准国内外大集团,引进实力更雄厚的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煤化工项目,推动我市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8、培育技术队伍,建立科研机构。与煤炭开采和焦炭生产比较,煤化工业产品链条长、技术含量高,其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难度远远大于煤矿和焦炭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足够的研究力量。专业人才近期主要靠聘请引进,长期要依托高等院校培养;技术研究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煤化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将原市工业研究所更名,着手组建吕梁煤化工技术中心,并在重点企业建立产业中试基地,为我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科研力量。

二OO五年九月三十日

主题词:煤炭化工产业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5年10月8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