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1423LL00100/2006-00017 主题分类: 其它
发文机关: 【吕政办发[2006]170号】 成文日期:
标      题: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4日

吕政办发〔2006〕170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11号)精神,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促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优势,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任务,推进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广播电视大学是运用卫星、电视、网络等手段和文字、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我市广播电视大学建校26年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实力逐渐增强,形成了以市直分校为中心,县市工作站为基础,辐射全市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体系,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实施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育的能力明显增强,构建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2002年的中期评估和2005年的总结性评估,为我市现代远程教育发挥了骨干和示范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我市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全市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等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办学方向,强化系统办学优势,加强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开放教育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管理,强化特色,着力构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和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四个提高,努力把我市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

(三)主要任务:一是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全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技术支持系统,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远程办学能力,大力发展本、专科高等学历教育。二是开展各类岗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实施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三是利用电大的教育资源,建设我市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全市“校校通”工程和有关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为构建我市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四是稳定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到2006年底,开放教育教学点覆盖全市十三个县市区。到2010年本、专科专业分别稳定在10个和15个左右,学历教育在册学生数达到5000人;协调发展非学历教育,力争每年非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1万人以上。

二、整合资源,加强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网络建设

(四)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推进我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吕梁分校隶属市人民政府,归口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学业务接受省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和管理,并对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归口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业务上接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和管理。

      延伸开放教育办学网络,强化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已解决办学场所、专职教师、网络教学设备的可独立办学或和当地教师进修校联合办学;如办学设施和条件不具备、近期又不能解决的必须与当地教师进修校合并,目前未设立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县市,必须设立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和当地教师进修校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现已和当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机构合并办学的县市工作站要进一步理顺关系,不论是独立办学还是合并合作办学,都必须履行广播电视大学的各项职能,坚持电大教育的特色优势,确保电大办学系统网络的有效运行。需合并和新设立的县市电大工作站在9月底前完成与当地教师进修校的合并和挂牌,并申报开放教育专科教学点,2007年春季开展实质性招生。

县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和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设置标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努力扩大办学空间和规模,逐步增强办学实力。市广播电视大学近期要在办学设施、专职师资配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今年解决专职教师编制5-10名,两年内解决吕梁电大教学办公场所狭窄的问题。县市财政力争每年拿出35万元帮助电大教学点安装“电大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与省、市电大的有效互联;完善卫星接收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实现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对接,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上网计算机,形成并改善县市教学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环境。

      (五)充分利用电大教育资源和现代网络条件,拓展电大为全市“校校通”工程的支持和服务功能,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市电大为主体,建立“吕梁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利用全国、全省优秀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建成全市的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从业人员岗位任职、实用农业技术、创业就业等项目培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三农”的能力。

三、加强领导,提高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管理水平

(七)加强组织领导。县市政府要从贯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切实对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负起重要职责,把电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摆上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帮助电大解决发展和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积极支持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电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加强县市电大领导班子建设,选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充实领导班子。

(八)强化规划统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电大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之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系统办学的设施和条件,保证电大系统教职工事业费的足额拨付,走出一条财政拨款为主、多元筹资办学的新路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生师比的要求逐步配齐配强专业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等。

(九)县两级电大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探索建立规范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OO六年十月十九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61027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