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1423LL00100/2010-00660 主题分类: 水利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关于印发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区水源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吕政办发[20l0]103号 发布日期: 2010年09月02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

影响区水源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汾阳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区水源恢复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O年七月三十日

关于太中银铁路

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区水源恢复工程

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省政府办公厅[2010]23次会议《关于协调解决太中银铁路离石汾阳段水源恢复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山西省水利厅于2010年7月9日至10日在吕梁市召开了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及对策专家咨询会议。省内外水文地质、水资源和水利工程方面的专家实地查勘隧道工程影响程度,分析了影响因素和范围,研究了水源恢复对策方案,形成了《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及对策专家咨询意见》。2010年7月20日,山西省水利厅会同吕梁市政府在太原市召开了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区水源恢复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由水利厅、吕梁市政府及省市水利部门领导参加。会议议定太中银铁路影响水源恢复工程解决方案,应首先安排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及早开工建设厂。灌区恢复工程进一步优化设计。根据会议精神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铁路影晌状况及恢复意见

    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在汾阳一离石区间穿越吕梁山脉,为两条单线单向坡隧道,各长20.7km。隧道东进口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上林舍村西北侧,西出口位于离石区吴城镇西南侧的吴城水库库区边缘。汾阳进口高程1l05m,离石出口高程l330m,高差225m,从东向西隧道以11%o坡度连续上坡。隧道于2006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9月贯通。隧道纵线穿越吕梁山东西两翼石灰岩岩溶含水层。隧道施工造成了汾阳市的峡口泉(又名向阳泉)、上林舍泉和离石区的吴城泉于2007年至2008年相继断流,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以上岩溶泉在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施工前的2006年流量为:峡口泉0.0721113/s(6200m3/d),上林舍泉0.01011m3/s(950m3/d),吴城泉0.117m。/s(10100m3/d)。三泉流量合计0.2m3/s(17280m。/d)。据吕梁市水利局从2009年9月隧道打通后在汾阳进口段排水渠连续测量,稳定外排水量为0.3m3/s(26000m3/d)。会同施工单位在离石九里湾三号斜井处测定断面排水量为0.2m3/s(1 7280m。/d)。专家经现场查勘分析认为该数据符合实际,资料连续且测量比较规范。

    2007年泉水断流以后导致汾阳市19个村1.2万人的饮水困难、向阳河灌区1.28万亩农田无法灌溉;离石区12个村1万余人饮水困难;以吴城泉为主要清水来源的吴城水库(中型水库,库容l 244万m。)入库水量大幅度减少,吴城灌区1.58万亩农田无法灌溉。泉水断流后被影响的两地31个村、2.2万人饮水至今靠施工单位拉水解决,当地政府和受影响区群众急盼长期解决饮水问题,对尽快修复水源、解决饮水困难和灌溉水源问题要求十分迫切。

    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咨询意见认为,工程方案应将解决受影响的2.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置于优先地位,尽快落实解决方案,力争在年底前基本解决。专家认为,目前隧道施工将要完工,铁路施工单位虽经采取措施封堵,也不可能使泉水恢复出流。水源修复方案应立足以隧道排水和地下水作为解决受影响区域饮水和灌溉的供水水源,应以隧道施工以前各泉的涌水量为依据,确定各恢复工程的设计供水量。

    二、水源恢复工作的具体措施

    根据省水利厅会同吕梁市政府7月20日召开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对水资源影响区水源恢复专题工作会议纪要的安排,现提出四方面的解决方案:

    (一)关于汾阳市受影响村庄人畜饮水解决方案

    太中银铁路公司委托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编制的解决汾阳市受影响村庄人畜饮水可研设计方案,提出在姜垣上村打深井两眼,以郭庄泉域岩溶地下水为水源,建输水管线15.6km,建加压泵站和调蓄水池,将水送至接通各村庄原有供水管网,解决1 9个村、1.2万人的人畜饮水,方案基本可行,汾阳市政府如无意见,设计上报批复后,尽快开工建设。

    (二)关于离石区吴城镇人畜饮水解决方案

    根据2009年度太中银铁路委托山西省水利勘测研究设计院编制的吴城供水设计,设计方案提出打6眼深井,解决12个村、1万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可行,应上报审批。鉴于设计取水的岩溶含水层亦属于吴城泉域,与隧道涌水为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需要尽快补充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水源相对保证的位置以探采结合打井2眼,根据勘探结果研判供水水源方案,确定集中供水方案的可行性,应尽快定井位,迅速开工。   

    (三)关于汾阳市向阳河灌区用水解决方案

    根据7月9日专家组咨询优化方案意见及省水利厅专题会议安排,吕梁市水利局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了解决汾阳向阳河灌区灌溉水源采用弓I水的新方案,基本思路是在汾阳上林舍隧道口建调节水池,利用隧道排水,取水量为峡口泉受影响以前的水量6200m3/d,向东北方向打一条长3.7km的引水隧道,将隧洞排水自流送入向阳河流域,接通原供水系统,该方案运行成本低。目前可进一步开展勘测设计工作和方案比较,如果其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经水利厅规计处批复后则可实施。

    (四)关于吴城水库水源补给方案

    吕梁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010年提出的从隧道九里湾3号斜洞下提隧道排水至地面的方案,扬程200米,设计提水量每日1万m。洞外采用管道输水至用户或送至吴城水库调节利用。方案经省水利厅7月20日水源恢复专题工作会同意采用,要进一步进行设计。

    以上两个灌区的恢复方案,都是利用隧道排水,该方案涉及铁路隧道内外新建调节池、输水管道和提水工程等,有些项目应在太中银铁路铺轨前完成洞内和洞口附近工程。同意太中银铁路公司委托铁道第三设计院进行洞内和洞口取水工程设计,同时委托西段铁三局、东段铁十二局提前实施东洞口引水工程和3号斜洞下排水沟连通和集水井工程。市水利设计院应进一步深化洞外提引水工程的设计。实施该方案,可在恢复受影响的吴城灌区用水的同时,作为吴城镇人畜饮水备用水源。

    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及审批程序

    (一)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报告以及必要的地质勘探。离石区和汾阳市2个农村饮用水源恢复项目及向阳河灌区输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程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负责完成。铁道第三设计院完成吴城隧道3号斜洞提水工程设计,市水利设计院完成3号斜洞出口处至吴城水库输水工程设计。设计在原可行性研究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省水利设计院在征求两县意见后于7月30日完成。向阳河灌区新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案由省水利设计院8月15日前完成,吴城隧道3号斜洞提水工程设计由铁道第三设计院8月5日前完成。

    (二)项目审批程序

    根据会议纪要意见项目审批由水利厅规划计划处负责,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开工一个。市水利局在8月5日前完成审查,两个解决人畜饮水初步设计上报水利厅。8月15日前两个项目开工建设。

    (三)资金审批

    省水利厅批复初设后,市领导组办公室按批复内容编报用款计划,向省水利厅申请拨款,资金下拨后根据两市区工程进度及时下拨资金。

    (四)资金来源和管理

    工程建设资金由省水利厅筹措解决,运行费用由汾阳市、离石区政府解决,根据省水利厅对建设项目的批复,市水利局编报用款计划,工程建设资金由省水利厅拨付到市水利局过渡专户,市水利局按工程进度拨付到汾阳市、离石区设立的专用过渡户,由市(区)向市报账,市向省报账。

    四、工程建设具体要求

    工程建设由市、县共同完成。市水利局负责对项目设计的审查上报,重要标段招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技术服务、资金检查和组织工程验收等工作。汾阳市政府、离石区政府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工作。

    (一)人畜饮水工程

    农村饮水水源恢复工程由汾阳市、离石区水利局负责实施,市水利局供水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和建设监管。招投标工作根据设计预算情况,可分水源工程、土建工程和机电设备等分项工程。水源工程是影响全部工程进度的关键项目,优先安排,在8月10日前开工建设,五十天内完成水源井建设工程。

    材料采购:管材可采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管径公开招标采购。设备可采用公开招投标或在全覆盖工程招标的厂家规定价格内采购。其它需要公开招标的项目在8月20日前进入网上公示,9月20日前完成招投标工作,并报审招标备案报告。

    水源井采取邀请招标形式,在8月10日前完成邀请招标工作,8月15日前开工建设。在钻井施工期间,各村设计内工程项目,可同时开工建设。9月15日前确保水源井水量、水质能达到设计要求。9月15日开始重点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作。11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12月组织验收后交付使用。

    (二)灌区恢复工程

    汾阳市向阳河灌区及离石区吴城灌区两处水源恢复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分别由工程所在地的汾阳市和离石区政府负责组织,市水利局、市监察局进行监督。8月15日前离石吴城3号斜洞提水工程完成省水利厅批复工作,8月20日前汾阳向阳河灌区水源恢复工程完成省水利厅批复工作。两个灌区恢复工程与9月20日完成招投标。工程前期设计和审批工作由市水利局农水科负责。

    (三)项目工程施工及工期要求

    汾阳市向阳河灌区水源恢复工程的施工,由汾阳市政府负责实施。离石区吴城灌区水源恢复工程的施工,由离石区政府负责实施。工程分别于9月20日开工。

    涉及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入口处(上林舍)的汇流引水管道工程,由汾阳市政府协调好铁路建设部门,提前委托铁十二局施工建设,必须在铁路铺轨前完成施工任务。汾阳市向阳河灌区水源恢复工程由于施工任务重,工期安排8个月,于20 11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涉及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内的提水工程,由离石区政府协调铁路建设部门,提前委托铁三局进行洞内施工部分,必须在铁路铺轨前完成洞内的引水工程,全部工程于2010年12月底前完成。

    五、各部门要配合完成恢复工程

    为了使项目顺利实施,确保按期完工,按照项目要求、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项目全部建设和管理中的上下协调工作,和市项目领导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本方案的落实到位,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市发改委负责对该项目的建设按要求及时办理立项审批,并予以各方面的支持。

    市财政局负责配合支持项目建设,参与工程招投标,加强资金监管。

    市国土局负责该项目建设为农村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工程,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临时占地,涉及工程永久性占地创造条件给予审批。

    市监察局负责指导参与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和监督项目建设主体的履职,资金使用监督和效能监督,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市环保局负责配合支持项目建设,为项目提供环评工作服务。

    市地电公司负责吴城九里湾3号斜洞提水供电设计、用电规划审批及相关工作,并按农用电价审批用电,配合在铁路通车前完成通电工程建设。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有关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建设领导机构,要顾全大局、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完成这项民生工程。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要明确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行政技术双向责任体系。市政府将把工程建设纳入对汾阳市、离石区年度考核范畴,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工程建设绩效考评办法,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