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关闭
索  引  号111423LL00100/2022-56726
发文字号吕政办发〔2022〕21号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9日
发文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  键  字
标  题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
主题分类教育;科技 成文日期2022年04月29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吕梁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

应用规划(2021-2025年)等10个市级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吕梁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应用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山西实现转型出雏型的重要五年,也是吕梁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吕梁”建设、着力打造“九大基地”、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关键五年。这五年,更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着眼于创新动力建设,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更具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是根据《中共吕梁市委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明确未来五年吕梁市创新发展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引导创新行为的重要参考。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主体活力逐步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稳步增加,投入结构持续优化。近五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累计达8.776亿元,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在亿元以上。2020年,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4亿元,占当年全市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0.30%。2019年,全市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亿元,比2015年增加6.8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0.67%,较“十二五”末提高0.38个百分点。

二、创新成果显著增加

创新成果是反映创新发展成绩的主要标志。“十三五”期间,涌现出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组织实施的6个省级煤基重大专项取得重要突破;“红枣商品化关键技术开发”研发专项解决了吕梁红枣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机组在全国高性能计算Top100排名中荣获第十名,在国内形成广泛影响;能源互联网示范系统研发工作已完成,能源互联网体系结构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无人机自主起降系统样机研制成功,无人机视觉巡查实施综合应用系统通过验收。2020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0件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0.66件。“十三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级科技项目183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6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22项,填补国内空白9项;荣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

三、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创新合力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有效引导作用,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成果引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吕梁德智微波设备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开展高硫煤在燃烧前脱出有机硫新技术开发;支持山西新龙重工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机械总院、吕梁学院合作开展煤机装备维修与再制造;支持山西大土河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吕梁学院共建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近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消化、吸收各类科技成果30多项。其中,在煤炭及煤化工行业重点推广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110工作法、焦炉气纯氧连续气化补碳制甲醇技术;在医药行业重点推广化工材料提取头孢类医药中间体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推广耐密植、抗倒伏玉米新品种和核桃抗晚霜冻新技术等。开展“百家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进吕梁”活动,借助这一活动平台与科技部创发司、火炬中心、人才中心共同搭建吕梁科技成果供需平台,打造国家级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长效机制。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把科技研发能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的核心要义。“十三五”期间,加大鼓励和引导深化大中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力度,健全企业研发机构认定、评价机制及其奖励办法,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建成交城新天源药业院士工作站、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及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批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其中院士工作站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达到7个。到2020年年末,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市级以上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达到9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落实加计扣除政策,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家。

五、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三五”期间,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育、支持、激励、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吕梁市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意见》《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全市人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紧扣全市转型发展中心大局,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国内外百所以上高校建立常态合作,引进紧缺高层次科技人才276名,聘请112名院士专家为吕梁转型发展专家(顾问),培育各类本土实用人才6.4万人次,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

六、创新环境日益优化

优化创新环境是激活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性市域建设的基本保障。“十三五”期间,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吕梁行动计划》《关于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吕梁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吕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吕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优势。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决赛,联合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和山西火炬创业服务中心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会。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总孵化面积23185平方米,省级众创空间14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4家。创业投资逐步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不断强化。积极组织创建吕梁农村“星创天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在全市贫困县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为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需求

一、创新是全球发展的新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先兆。多学科、多技术和多领域交叉融合创新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5G、量子计算、材料基因组和新能源等前沿科技技术相互渗透的同时,带动许多领域实现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局势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突破方向和增长引擎,不断提升新经济发展质量。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抓住机遇,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力争成为国际科技产业新规则的制定者和新赛场的主导者,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创新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引擎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前阶段,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原始创新不足、产业总体上处于中低端,一些高端技术及产品还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转换增长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迫切要求和关键举措。“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明确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三、创新是我省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我省为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整体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与转型综改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仍不相适应,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六新”发展、产业布局、能源优势转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将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撑,为全省实现转型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吕梁市作为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重要区域,在全省转型发展中争做转型排头兵,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新时代创新发展道路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全市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创新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认真研判、化危为机。吕梁市自身发展方面:一是全市的创新发展意识仍较为淡薄、创新氛围仍不够浓厚;全市研发投入仍偏低,企业研发投入仍较少,各领域仍缺乏开展新技术研发与突破的积极性与活力,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够强,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二是科技优势与产业发展结合仍不够紧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牵引力仍不足,科技创新有效供给有待提升。三是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成果转化率不高,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不充分,科技优势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优势作用有待提高。吕梁市外部环境方面:一是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全市总体创新发展质量不高,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在资源、产业、人才等要素竞争中缺少竞争力。二是环境约束不断加强。当前全市环境质量改善形势严峻、国家环保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加大了资源环境与发展空间约束,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标准保护任务更加艰巨。三是高端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但吕梁人才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大,面临人才支撑不足的严峻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吕梁市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党中央赋予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两块金字招牌,全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为吕梁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带来了重要契机。二是省委提出“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的战略空间布局,明确将吕梁打造为市域中心城市,为全市统筹平川与山区开发、构建优势互补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三是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创新生态政策的持续推进对提升吕梁科技发展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活力与新机遇。吕梁作为资源富区、发展新区,全市已形成煤、焦、铁、化工、建材、铝土、酿造、高新技术开发、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十大支柱产业以及小杂粮、干鲜果、食草畜、中草药和反季节蔬菜五大农业特色产业。未来,吕梁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抓住当前面临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实现创新引领跃升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切实肩负起“市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责任,为山西发展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章 发展蓝图

创新生态打造事关科技创新根本、转型综改全局、山西未来发展,必须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抓好重点工作、严格责任落实,为吕梁发展蹚出一条创新之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为行动纲领,勇担“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历史使命,把创新放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六新”对创新生态建设的导向牵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实施“六大创新工程”、实现“三个全覆盖”,建立完善“五项机制体制”,全力做强创新新引擎,全面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打造创新生态“吕梁模式”,将吕梁建设成为省域范围内创新发展新高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加速引领创新。把握前沿发展态势,遵循科技创新规律,聚焦科技创新重大目标。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赢得新发展优势的重大需求出发,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创新驱动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质量。

坚持人才为本,激发源头创新。深刻把握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紧紧抓住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全力激发创新发展核心源动力,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创新活动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坚持开放合作,促进协同创新。把握开放合作、协同创新趋势,积极主动融入和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国家、省、市战略,不断加强与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合作与共享,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综合配置,提升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能力,提高资源型地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绿色发展,支撑全面创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安全发展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全方位高质量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绿色发展和社会民生服务的贡献度。

第三节 总体任务

在初步完成创新生态夯基垒台、架梁立柱工作基础上,聚焦“六新”突破,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形成追赶超越新优势,建设具有吕梁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

一年起步,完成创新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台总体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搭建完成创新体系、创新制度、创新政策框架。布局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形成一批重点学科专业、谋划酝酿一批重点园区。

三年重点突破,在大数据、新材料、氢能、清香型白酒、功能食品等重点产业和生态建设、污染防治、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成一批多层级、多种类、多功能创新载体和平台,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

五年基本成型,全市研究与试验(R&D)经费投入强度明显加大,基本形成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新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新动力竞相迸发,适应高质量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流创新生态。

第四节 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力实现转型出雏型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综合考虑省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市发展条件,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放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今后五年创新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创新文化基本建立。重视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企业家精神。

——创新制度体系完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资用的一体化科技研发机制,形成政府部门、承担单位、专业机构三位一体的科研管理体系,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

——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加强创新要素保障供给和配套支撑,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平台优化升级。集中资源支持高校优势学科发展,加快打造高校创新高地;引进省内外创新资源,输出现有创新要素,建设具有吕梁产业特色高水平创新基地集群,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人才增量提质。形成引才聚才育才用才并举的良性体制机制,建成一支结构优化、规模宏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多种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六新”发展实现突破。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加大科技赋能力度,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径,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人民生活品质得以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出更多惠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科技创新在民生改善中的作用力。

第三章 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塑造发展新优势

不断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催生新发展动能,围绕转型出雏型,聚焦“六新”突破,提升打造“九大基地”内涵竞争力,加快抢占优势产业科技制高点,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实现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 聚焦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实施高质量创新工程

1.实施产业科技赋能工程。

布局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产业条块科技力量集聚体系。围绕煤炭、煤焦、钢铁等传统产业,推进实施区域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工程。聚焦大数据、新材料、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氢能等新兴产业,推进实施区域新兴产业集约化科技化规模化工程。面向白酒、农产品精深加工、铝镁等特色产业,推进实施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化信息化数字化工程。

2.实施科技创新投入工程。

聚焦“六新”突破,围绕全市产业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积极发挥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引导和拉动作用,实现对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精准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增加R&D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稳定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研究,开创多元化投入新局面。优化R&D经费配置结构,不断提高R&D经费产出质量和效率。

3.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工程。

聚焦破解传统产业瓶颈制约,充分利用新兴产业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九大基地”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需求,每年设立3-5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定向组织、并行支持、悬赏揭榜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聚焦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形成具有“吕梁实践”的科技竞争力。

二、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1.加快推动5G场景应用。

按照新基建规划建设要求,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重点开展“5G+”融合等创新应用,促进5G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文化旅游、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应用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智能+”深度融合应用和技术迭代。发挥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县庞庞塔煤矿“5G矿井”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市智慧矿井建设;推动吕梁电信与汾阳医院5G网络试点建设、5G远程会诊、5G联合创新实验室建成落地;加快吕梁市高新技术发展研究院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构建“吕梁5G+IDC+云平台立体网络生态系统”;推动5G、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

重点依托吕梁市高新技术发展研究院与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建立完善“1+N”政策服务体系,搭建“一区三园”产业发展载体,构建“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一网多用”融合发展格局,精心打造“数谷吕梁”。加强算能建设,深化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天河二号”改进升级,不断提高超算中心的质量和水平,将超算中心建成“数谷吕梁”的重要引擎,到2022年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吕梁)中心。面向山西特色产业和行业需求,依托超算中心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为区域内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能源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切实发挥超算在国家基础创新领域的重要支撑作用。

三、系统构建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体系

1.优化重组重点实验室布局。

在煤炭开采加工、煤焦化、高端工业型钢制造等与传统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领域,依托现有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绿色清洁能源院士工作站、山西省煤焦化过程优化与污染物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按照目前吕梁传统行业技术成熟度,推动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焦炭绿色发展省级重点实验室、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实现国家实验室的新突破。

(1)煤炭产业

以煤炭透明开采技术、采煤机智能调高控制技术及水煤浆作为洁净煤燃料和气化原料的技术应用为重点,新建1-2个煤炭资源安全有效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展煤炭微矿分离、焦煤洗选中煤、煤泥资源化再利用等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推进现代煤炭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2)焦化产业

与山西煤焦化过程与污染物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等研发平台和院校团队合作,新建1-2个煤矸石和粉煤灰高值化利用、高硫煤脱硫、煤焦化过程优化与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焦炭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以干熄焦、煤调湿以及焦化生产过程装煤、推煤、熄焦、筛焦等工段粉尘、烟尘无组织排放治理为重点,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焦化产业智能化清洁化。

(3)钢铁产业

依托航电新能源研究中心(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与北航合作)与太钢技术中心,新建1-2个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研究中心,以开发机械用高强钢、汽车用高强钢、弹簧钢、高速铁路用钢、碳钢焊丝及不锈钢螺纹产品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为重点,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企业生产线链条向特种钢等延伸。

2.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

在加强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临县红枣院士工作站、山西省汾阳医院等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拓展深化与中科协、国防科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合作,重点在高端铝材制造、白酒、功能食品、中药材种植研发等优势产业相关方面搭建创新平台,新建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优势产业领域上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

(1)铝系加工产业

与中南大学、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湖南绿脉公司、山西省低钠系列铝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团队和平台合作,新建1个铝工业绿色发展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炭渣低温氧化、合金化生产研究、铝灰处理技术、赤泥的回收利用研究为重点,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白酒产业

依托汾酒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汾酒集团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山西大学杏花村学院(山西酿造产业研究院)、山西汾酒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酒业协会,建设白酒产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或国宝级酿酒大师工作站。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提升白酒品质和口感,与中国酒业协会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清香型白酒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和发布,提升吕梁白酒在全国的地位。

(3)药茶产业

依托山西药茶创新研究中心、“科创中国”吕梁药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药茶专家工作站等机构建立药茶产业院士工作站,加快药茶的配方、工艺、标准及新食品原料的研发工作,承担药茶产品的检验检测和生产,把吕梁药茶打造成为“山西药茶”的新亮点、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4)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发挥吕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孝义核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主动对接中科协、九三学社等高端智库平台,深化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省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小杂粮协会合作,围绕园区畜禽、核桃、玉米、小杂粮、白酒和生物制药六大特色产业链,新建1-2个特色农产品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研发功能性农副产品为重点,在功能饮品、功能保健食品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积极打造“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全面推进“吕梁小杂粮”区域公共品牌千亩示范园、汾州核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建设。探索推进建设晋陕大峡谷红枣品种保护区,打造酿品、干果饮品、肉制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吕粮山猪、牧标牛肉等知名品牌,支持大象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度拓展肉制品产业链,全面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四、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1.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按照“政府引导、资本纽带、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原则,采取资本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国际化发展模式,依托现有本地科研与产业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鼓励高校及其人才团队积极参与吕梁市科技重大项目揭榜招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重大科技需求,围绕新材料、新装备等建设要求,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动跟进国家、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在信息技术应用、炭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智能制造装备、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建设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1)大数据产业

依托“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启动建设国家超算吕梁中心,重点开展通用国产化军民两用“天河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攻关;加快山西共致科技有限公司数字会议平台建设研发;推动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等项目建设;推动吕梁智慧国土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时空大数据平台、社会地理大数据平台等项目研发。

(2)新材料产业

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兴县铝镁新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平台,建设新材料研发中心,加快突破铝镁新材料、煤基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金属新材料、陶瓷新材料等新材料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关键新材料制备加工成套技术与工艺,扩大新材料高端应用。

(3)现代煤化工产业

深化与山东高端科技工程研究院山西分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合作,将煤焦传统产业向化工产品方向延伸,建设现代煤化工研究院,实施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合成蜡项目、LNG联产项目、催化剂、添加剂生产项目、己二醇、内酰胺、苯胺、己二胺、聚氨酯生产项目、高模量碳纤维项目等一批现代精细煤化工产业项目,推动我市走出一条高端化、市场化、差异化、环境友好型的煤化工发展新路子。

(4)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吕梁学院、吕梁市煤机装备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聚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建立装备制造研究院,开展新型节能环保装备、煤层气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机械装备等智能装备制造研发开发,培育“气—站—运—车”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提升关键工艺技术水平及配套能力,促进新装备向技术自动化、产品智能化、设备成套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5)新能源产业

依托孝义鹏飞、山西美锦的资源优势,围绕氢能“制—储—运—研—用”全产业链,加强与日本樊宇智浩氢能公司、天津锦美、上海申能、国富氢能等企业的合作,联合上海交大、西安理工大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校、研发机构,大力支持在吕梁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建立氢能产业研发平台;深化与山西省高效太阳能光电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光伏电池组件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的合作,建设新能源研发中心,突破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生物质能等其它新能源共性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能力;重点发展核心装备,形成对行业的配套能力;加强新能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推广。

(6)天然气产业

依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绿色清洁能源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探索临兴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构建采前有规划、采中能控制、采后可恢复的绿色采收体系,通过研发致密气田压裂增产开采技术实现储量到产量的快速转化,加快气田建成投产,增强华北地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为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提供绿色清洁的能源保障。

2.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

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组建企业研究院或出资兴办新型研发机构,大幅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比例,支持发展研发型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转制科研院所改革力度,对接产业需求,加强技术转化和企业孵化服务,推动传统研究机构转型升级。

第二节 快速加大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度

一、构建小中试基地体系

1.建设高校院所小试及成果转化示范区。

支持吕梁地区高校院所联合所在区(市)县、利用校院内及周边土地和楼宇等资源共建环高校院所小试基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担负小规模生产性试验任务,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溢出和转化,加速成果规模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活力。

2.深入推进高校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中试基地。

以离柳集团固废处理中试、山西金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备特种纳米碳酸钙及复合钛白粉中试为示范,促进龙头企业与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联结机制,围绕煤焦油精细加工,煤矸石、铝灰、赤泥固废处理,铝镁、镍基新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重点产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技术工艺产品研发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重点推进吕梁市人民政府与太原理工大学的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九大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技术瓶颈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将优秀科研成果与吕梁市龙头骨干企业紧密结合,建立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优先在吕梁市落地转化。

3.鼓励企业建设中试基地。

发挥大型企业及集团在技术成果转化主体中的中坚力量,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研制或购买大批成果。通过中试基地为开发或购买的新技术提供试验平台,提高企业新技术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促进成果转化。经过中试熟化,发展大规模产业化技术,推广至同行业中的初创及发展期企业使用。

二、建设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按照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原则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核心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引领型、颠覆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煤炭、农业等传统基础产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推进大数据、铝镁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技术突破的联盟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创新承载机制。发挥焦炉煤气制氢等工艺技术低成本优势,充分利用弃风弃光资源,推动“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打造千亿元级吕梁氢都,建设北方氢能产业基地。到2025年末,力争新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5-10家以上。

三、搭建共享中介服务平台

1.建立先进技术收集储备中心。

面向全球优选科技成果,建设科技成果储备与交易中心。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线上线下”登记制度和转移转化交易机制。积极推动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公共科技成果及其他各类科技成果入场交易。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以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为双主体,建设科技信息需求和供给网络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库资源,建立市校智库合作基地,充分评估吕梁市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及市场前景,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评价数据库,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合作项目的技术咨询和市场报价资料。在政府的引导下,打造集咨询、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权威性的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

3.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深入开展“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发挥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技术市场办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技术转移工作。鼓励兴办政产学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易、经纪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咨询、交易场所。加大政府对技术转移机构的投入,优化机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形成政府有力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培育“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第三节 重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实现规上企业创新高水平全覆盖

1.加强研发创新内涵建设。

按照有机构、有专门阵地、有专业人员、有研究课题、有专项投入的“五有”要求,建立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中试车间、检验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开展多样化全链条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研发活动质量和活动水平。健全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权重。对研发投入50万元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按照企业研发投入的10%予以支持,最高支持额度不超1000万元。

2.健全科技人才引进体制。

鼓励企业采取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柔性方式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建立“政府给身份、企业给待遇”的人才共享机制,对主导产业领域内支柱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5年合同期满后)有意愿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可以申请纳入周转编制管理。围绕科技和产业重大项目需求完善相应人才引进政策,采取“项目+人才”模式,有计划地引进急需紧缺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科技创业投资人才、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针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解决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入驻单位或企业、科研立项、经费支持等事项。

3.健全企业创新帮扶政策。

在省级部门、市县部门、创新企业三方帮扶体系的基础上,对吕梁市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重大专项的企业,按项目研发投入予以一定补助,实施单个项目补助。持续加大市财政在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创业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多元化合作,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中试基地,政府给予建设经费支持以及一定比例的项目补助。建立创新活动推进小组、高效精准的帮扶体系以及“一企一档”创新台账,充分发挥惠企政策及资金的引导作用。

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1.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申报政策宣传,开展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指导工作,持续扩充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巩固提升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依托8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领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聚焦前沿技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吸纳高校科技成果在吕梁开展转移转化,借助高校科技资源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在“六新”领域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对接,引入未涉足领域先进技术,尝试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高新技术试点企业。

2.培育高新技术领军企业。

制定培育高新技术领军企业的专项政策,围绕“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人才团队”,按照动态管理和精确、集中、持续支持的原则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领军”培育计划。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支持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政府重大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市级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围绕创新链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推动科技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1.扶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

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壮大”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隐形冠军”。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实行评价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快速有效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应评尽评”。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鼓励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任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利用产学研用深度、长效合作强度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2.落实科技中小企业鼓励政策。

全面落实科技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相关政策。落实中小企业“小升规”和“专精特新”发展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等项目申报时向科技中小企业倾斜。引导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携手合作,落实中小企业“校企联合”扶持政策,大力营造利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鼓励社会资本以“互联网+”方式参与高新技术发展支撑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资源共享。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建设。

四、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核心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作攻关、成果应用扩散、利益分配、配套保障等共性技术平台供给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为各类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设计、检验测试等公共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公司等构筑行业共性技术基地,全面提升材料、零件、工艺、装备等研发和制造能力。

第四章 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提升智力支撑能级

坚持用好的机制引才、好的平台聚才、好的制度用才、好的环境育才,积聚创新人才,加力补上人才短板,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产才互促”的良性循环体系,以人才洼地助推创新高地建设。

第一节 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一、加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

1.创新精准引才机制。

围绕主导产业、重点行业、重要企业、优势产品和重点学科发展,采取党委政府邀请、用人单位聘用、引进项目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开设论坛讲座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人文关怀为先、不迁户口、不改变人事关系、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柔性”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集聚外脑外智。重点推进项目驱动引才引智,建立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项目引才机制,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实施人才需求精准匹配行动计划,优化建设人才需求公共信息平台,根据产业和科技发展需求定期发布紧缺和急需“人才地图”,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推动引进人才助力区域产业快速发展。

2.优化人才联系服务机制。

组建人才服务专门机构,建立人才服务平台,配备人才服务专员,探索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提供“一事一议”支持。探索设立引才奖励资金,对成功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5-8万元的引才奖励,营造“以才引才,全员引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签约院校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现有优势,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策源地,主动对接国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形成具有全球范围引进人才信息网络。加强对吕梁籍在外优秀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鼓励支持毕业生回乡创新创业。

3.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用好《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吕梁市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实施意见》等人才引进政策,用活“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人才支持政策,聚焦重点产业链,通过“项目+人才”“平台+人才”等模式,继续加大力度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培育高新产业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和团队。预计到2025年末,全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增加到1000人。

二、加强建设本土创新型人才及团队

1.健全人才优选优培机制。

活用“三项机制”激励措施,打破层级、职称、年龄等人为限制,大胆选用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各类人才,集聚到各级管理部门、各个园区、各类企业、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管理岗位。创新本土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人才系统培训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灵活承担人才实践培养任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大双向信息沟通力度,打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双通道。扩大人才培养对外开放力度,分层分批选送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

2.加大本土人才激励力度。

建立特殊津贴激励机制,对吕梁市本土当选“两院”院士、新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和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者,进入各类省级人才计划项目者,市级给予相应省级特殊津贴的50%津贴资助。建立成果奖励激励机制,对获得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二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市级给予1:0.5配套奖励。建立项目奖励激励机制,对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单位,单个项目最高奖励为100万元和50万元。

三、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统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大教育建设,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培养模式,新建一批面向初高中学生的基础学科基地,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鼓励吕梁学院加强基础研究,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新时代教学研究型大学。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提供青年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平台,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空间和时间。关注青年科技人才日常收入、住房情况、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制定符合吕梁实际情况的办法和措施,保障和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二节 建设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一、深入实施企业家创新培育计划

1.重点突出政府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产业创新联盟的积极作用,组建新型企业家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有效整合中介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资源,打造推动新型企业家工作的专业服务机构和核心智库。继续贯彻落实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措施,支持创业者领办创办企业,培育一批新生代企业家。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建立校友招商引才基地,充分发挥合作高校校友资源,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和高精尖管理人才,聚集一批高素质企业家。

2.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家成长环境。

落实吕梁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简化涉企审批事项和办事流程,打造阳光高效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下派企业“体验式”挂职干部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广泛宣传企业家创新故事,监督和批评抄袭、侵权等不良行为,形成创新光荣的氛围,激励企业家弘扬创新精神。积极鼓励企业家创新,改变“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失败是成功之母”。营造宽容创新失败的氛围,积极培育容忍试错、宽容失败、扶持失败者,鼓励再次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文化环境。

3.着力提高企业家创新创业素质。

建立健全新型企业家的培训体系和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期规划和每年培训方案。持续推进“三个一”素质提升工程,培育更多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家人才。整合培训机构优质资源,面向国内外聘请高水平的企业家培训师资队伍,构建高水平的培训师资网络。

二、建立企业家对外开放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健全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家之间的长效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交流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家需求,帮助企业家协调解决发展中问题。积极引导、推荐新型企业家所在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不断组建或加入产学研联盟和相关产业联盟。搭建对外开放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家积极开拓海外销售网络、参与国际竞争,激发企业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占领市场。

三、探索实施企业家大讲堂项目

按照中小微企业需求、服务中小微企业家成长设置专题内容,在全国范围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等开设讲堂,为中小微企业家搭建起一个高端、开放的主题式学习交流平台,激发企业家主动学习新知识、吸纳新思想、开阔新视野、寻求新发展、完善新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热情与动力,培养“有思想、有修为、有担当”的新时代成长型、学习型企业家。

第三节 培养产业科技人才队伍

一、着力培养新工科人才

建立“新工科”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与高校联合遴选符合吕梁产业需求且有意愿到吕梁工作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针对吕梁市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吕梁大地上;构建“通专融合、跨界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传统工科及综合学科优势,探索本科生融学科培养,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实验内容比例,开展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加强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技能综合创新实践。搭建多学科跨专业实践训练和创新研究平台,组织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团队,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团队建设和项目训练运行管理。改革组织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的、动态可调的协同机制。改革传统评价方法和质量监控方式,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探索构建适应“科研—教学—工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教一体化的评价方法和质量监控方式,确立新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探索建立新工科人才评价管理新机制。

二、提升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构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完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机制,健全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推动和保障技术转移人才职业发展。完善技术转移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各级拔尖技术转移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设立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补贴基金和社保优待政策,为技术转移人才成长提供基本的中长期保障。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的投入力度,优化技术转移人才发展软环境。

三、发挥“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作用

统筹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科技人员下基层服务行动,选派“三区”科技人才组成科技特派团,深入基层生产一线,解决实际科技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实用技术示范展示、创业带动、技术技能培训、科普宣传等科技服务。着力推动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优化企业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根据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关于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的经验,完善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吕梁市各县区“十四五”产业发展需求的企业科技特派员队伍。

四、加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深入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以培养急需紧缺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促进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继续探索“联合共建”“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鼓励培训机构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努力实现教学和实践一体、实习和生产一体。突出抓好一批效果好、创出品牌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优化完善激励政策,建立多元投资办学机制,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强化政府技能培训项目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资金统筹使用。

2.提升区域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

锚定九大产业集群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技术技能人才,聚力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发展。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行业、企业师资力量双向流通,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人力资源支撑作用。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率。推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培训质量和水平,不断拓展培训内容,扩大培训对象,丰富培训形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加强“蓝领”人才队伍建设。

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培训管理、薪酬管理、职业晋升、信息化管理和文化建设为主要举措,建设一支满足企业现场管控和作业需要的“蓝领”人才队伍。制订人才队伍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优化由岗位工资、等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的“蓝领”人才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多渠道晋升机制,促进“蓝领”人才成长发展。搭建多方校企合作平台,对企业所需的“蓝领”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

第五章 升级“双创”平台,增强创新培育力度

打造“双创”升级版,创新优质供给,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完善综合性“双创”服务体系

一、提升“双创”政策供给水平

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众创空间的分级分类管理。逐步推进免征房产税、增值税优惠政策。完善支持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采购力度,适度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依托现有融资担保基金,采取股权投资、再担保等方式有序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支持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保证保险服务。完善定向降准、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创新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信息合作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服务。

二、创新“双创”教育体系

以纵向多层次、横向全覆盖为创业培训工作目标,采取多元培训机制,积极引进优质的培训资源,对创业培训内容进行优化,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课程培训体系。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探索建设以“X+创业”或“X+创业管理”模式为主的专业课程建设。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支持高校、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与省内外大学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公共服务和平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激发大学生来吕梁创新创业热情和动力。

第二节 优化“双创”实践基地

一、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

1.做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按照“跳出自己看自己”的要求,放眼全国、拉高标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体制机制优势、产业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划好改革方案;坚持以特色为引领,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以平台为载体,加快把重点功能区建成科技创新先导区、产业集聚核心区、功能提升示范区、转型发展引领区;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争取在“高精尖”项目的招引上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2.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产业、孝义经济开发区现代煤化工、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酒酿造、交城和文水经济开发区现代制造业、兴县和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铝镁新材料等现代化产业集群。主动对接“智创”“信创”“清控创新基地”等省级双创中心和科技孵化器。率先建设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的创新集聚区、转型承载区和改革示范区。

3.加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力度。

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主力军和试验田作用,创新园区管理、要素供给、项目集聚、公共配套等体制机制。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分期分批选派干部到省内外园区挂职,复制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实际创造性集成再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租房、专家公寓、综合性服务中心、便民公园等配套设施,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二、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

1.完善服务体系。

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搭建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孵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鼓励孵化器以自有资金配套支持创业导师工作。

2.引进国内外科技创业孵化资源。

聚焦“六新”,建设2-3家优势突出、资源集聚、服务齐全、机制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集聚力的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汇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创业项目,合作建设一批孵化基地。

3.加快新型孵化组织建设。

建立创客联盟,推动信息共享、服务共享,提高孵化服务水平。综合运用税收、奖励、土地、信贷等激励政策,积极稳妥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新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化、新型化孵化组织,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和创新工场。实行市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制,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风险投资机构等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各类小微企业开展“双创”合作。到202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发展到30个以上,星创天地发展到10个以上。

三、探索建设“双创”特色区域

1.建设智慧旅游特色区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智慧建设,全方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区域性整体保护。完善沿黄生态岸线,积极打造沿黄生态文化景观带智慧区。在兴县、临县、柳林县和石楼县等黄河沿岸县,同步规划红枣、有机杂粮等特色产业旅游智慧区。加强文化旅游区域与各互联网企业合作,培育发展现代科技和文化底蕴相结合的文旅新业态,推动科技、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建设新兴产业特色区域。

依托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等4个县(市)现有产业优势,积极对接先进地区、一流园区、领军企业,在做强做优煤电铝材一体化、现代煤化工、大数据、白酒等产业的基础上,布局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装备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加快发展下游相关产业和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逐步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导向的产业特色区。

第六章 构建科技金融体系,提高创新动力水平

深化科技创新金融供给侧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提高科技金融支持创新的充分性和灵活性。

第一节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一、完善多级多元投入体系

1.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转变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方式,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类型和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创新阶段,采取有偿与无偿相结合、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竞争性与稳定性和普惠性相结合的差异化支持方式。通过投资奖补、贷款贴息、投资入股和税费优惠等办法,稳定支持重大战略性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发挥专项基金的放大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改变单向支持创新主体方式,加强对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双向经费支持。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机制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使用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结果导向性,确保财政科技资金能够优先、有效、有针对性地使用于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科技平台建设等重要领域。

2.调动金融机构信贷积极性。

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适当降低融资门槛,促进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企业有效对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专营事业部或科技支行,支持设立民营科技银行,开发中小企业特色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便捷有力的信贷支持。建立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创新科技金融工具,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科创贷、成长贷、壮大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制定专项激励政策,引导民间融资机构通过领投、跟投、信息服务等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融资租赁发展,鼓励融资租赁机构为企业提供研发设备租赁业务。

3.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探索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提前安排资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企业科技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先使用创新产品采购等激励创新的普惠性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允许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实行税收抵扣。鼓励企业抓住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及时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技术、装备、标准和产品的研发或购买创新服务,开展技术合作,政府经过绩效评估通过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予以支持。

二、建立创新导向的支持保障机制

1.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力度。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设立科技创新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发起设立涵盖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方向的各类投资基金。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专项基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市级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生投资损失的,市财政对社会出资人给予一定补偿。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2.建立科技创新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鼓励银行机构对市级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投资的企业项目,在商业化基础上加大贷款支持力度。被投资企业不能按期偿还的银行贷款,引导基金可按一定比例代偿,并可相应转为对项目企业的股权投资。对市级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首贷出现的坏账项目,市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贷款银行本金损失补偿。支持信托机构探索发行面向社会投资人的高新技术企业信托金融产品。支持担保机构开展担保转期权、担保转股权等业务,提高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

3.加大科技保险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科技保险补贴专项资金,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软件系统保险补偿。探索研究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探索将产业研发责任保险等科技型企业急需的险种纳入补贴范围。鼓励保险业机构开展科技保险新型险种开发并给予风险补偿。大力发展进出口信用保险,引导进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倾斜。

三、加强财政投入绩效考核

完善各级政府的财政科技资金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行阶段性考核验收,规范项目验收程序,实行较为统一的项目验收标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将重点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全市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针对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技术研发重点项目,建立健全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机制,对科技投入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为其后续调整和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财政科技资金进行科学监督。

第二节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一、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1.拓宽风险投资来源渠道。

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聘请专业投融资管理公司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对接上海、深圳等上市交易所对企业进行挂牌上市,增加直接融资比例。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私募债、集合票据,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的再贴现。培育面向科技创新的标杆性互联网股权众筹知名平台,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股权众筹交易板块。

2.完善风险投资相关保障。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的权益。制定针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机构和出资人提供税收减免或抵免等优惠税政策。大力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创造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风险投资的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出资,银行参与,成立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并对其实行减免税政策,建立政府信用担保制度。

3.健全风险投融资运行机制。

加快建立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促进保险业导入,采用联合投资、组合投资及分段投资等投资方式,合理分散风险投资业的风险。健全项目投资回报机制,全面激活社会资本,引导传统产业退出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促进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

4.创新风投信贷联动机制。

开展投贷结合的创新试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信贷债权转股权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与PE、VC等风险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努力实现银行向风投机构进行直接投资或发放贷款。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服务常态化、规模化发展。探索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设立产业风险发展基金。支持信托机构探索发行面向社会投资人的高新技术企业信托金融产品。支持担保机构开展担保转期权、担保转股权等业务,提高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

二、培育壮大天使、创投机构

1.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

支持国有企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保险公司、大学捐赠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成立天使投资联盟等各类公益性平台组织,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促进天使投资人与创业企业及创业投资企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加强天使投资对优质科技资源的开发和扶助。规范发展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为各类个人直接投资创业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2.设立创客投资基金。

开展针对创客空间、创客服务平台、创客交流活动、创客实践室、个人创客的创客众筹专项融资试点。推动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模式,进一步降低商业保险资金进入创业投资的门槛。积极争取将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范围扩大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

第七章 厚植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

培育卓越创新文化,提高创新软实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一节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一、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1.推动科普基地建设。

建设完善市科技馆新馆、市图书馆新馆,完善青少年宫、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网站等科普设施。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实验室、陈列室、生产线、产品展示中心等潜在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加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科普载体展览教育等方面的应用,丰富和深化科普场馆的内涵与功能。

2.丰富科普原创内容。

加强科普创作人才队伍和科普内容创制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公众关心的日常生产生活知识、国家创新战略、新兴科技成果等,开发原创性科普展教具、课件、图书、影视、动漫、游戏等精品。

3.打造品牌科普活动。

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性举办科技活动周、科学大讲堂、科普讲解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普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积和影响力。办好吕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激励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促进吕梁特色科普融领域发展,丰富科普推送内容。推动科普社会组织的发展,支持科普产品开发,繁荣吕梁科普市场。

二、培育基础教育创新导向

以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着力点,加大基础教育科技类课程的多样化供给,全面推进学生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跨越提升。逐步扭转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加大对基础教育教师突出创新思维教育的考核。从学前教育抓起,营造民主、质疑、思辨、批判的思维培育环境,打破过多知识教育束缚创造力培养的局面。

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发挥党委组织、宣传等工作部门的优势,加强政府职能,把创新生态建设纳入中心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优化学术生态,鼓励学术争鸣,激发批判思维,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干部素质培训等标志性活动,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系统采集、妥善保存我省我市科学家以及战略性领军人才学术成长资料,深入挖掘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依托科技馆、博物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加大科技领域时代楷模和“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学习宣传力度,发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引导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强化社会责任,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第二节 构建开放创新新格局

一、主动承接项目融入国内大循环

加大参与各类国家、省级战略项目支持力度。积极构建和拓展区域间政府合作,加强高层互访。加强大区域科技合作,实施与重点合作区域开展产业联合研发计划,共同支持双方科技企业间面向国际市场、以产业化为目的的产业研发合作项目。积极搭建平台,推进面向全球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影响力。

二、布局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点

1.加快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

引进我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急需的高层次、紧缺型境外人才,含外籍人才、华侨人才和获得境外硕士以上学历的中国在外留学生。

2.推进与海外孵化器、国际创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合作。

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加强与海外孵化器、国际创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合作,为本土中小企业“走出去”拓展合作提供支撑。构建海外创业服务网络,优先将示范基地纳入中外双边创新创业合作机制,加强城市间、企业间和机构间的政策沟通、资源融通和产业链接,构建全球创新创业合作网络。

3.探索建立国际成果展示中心。

围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形成长期、稳定的国内外科技成果固定发布机制,通过运用现代VR技术、5G技术、远程互动等技术,及时展示国际、国内最新创新成果。经常性对创新水平高、技术成熟度好、市场前景好的国际项目组织专题报告会,大力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环境。

第八章 健全创新生态制度,提高创新治理效能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转变政府科技部门管理职能,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管理和运行机制,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培育集聚各类科创人才。

第一节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制度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

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加快知识产权数量规模型建设,引导提升全市知识产权质量。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具有产业基础、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优化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研究制定传统产业、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整合知识产权运营资源和数据资源,引导规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发挥知识产权服务集群效应,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形成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高地。

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

强化民事司法保护,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加大执法打击和维权服务工作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依托中国(山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机构,加快设立覆盖重点产业领域维权工作站,实现重点园区维权工作站全覆盖。重点开展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标准应用问题的研究,探索举证责任合理划分标准。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及故意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制度。

三、拓宽知识产权产业化通道

围绕知识产权管理,打通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依托转化平台,促进一批重大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推动知识产权投资税收制度改革,有效消除知识产权出资的税务成本和法律风险。调整非公有制企业技术资产入股评估方式,探索个人技术成果出资依法免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资产入股免评估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形式。推动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中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再担保业务。做好专利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专利保险险种,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专利投保。

第二节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制度

一、切实加强人才激励制度建设

支持市域内国有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市域内企业、合作社和乡镇(村)挂职或担任首席工程师、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等。鼓励高端领军人才来我市领衔建立研发中心、科技平台,承担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对成果卓著、贡献突出的优秀科技人才,在市级以上各类重点人才工程、支持计划、奖励表彰中优先遴选推荐,按有关规定在落户安居、薪酬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社会保险、科研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优惠保障。

二、完善科技人员考核评价与技术职务聘用制度

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现有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科技成果评审体系中,增加专利、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等职称评定要素的比重。将专利创造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产业化等指标作为科技人员考核评价和技术职务聘用的重要依据,对科技人员进行职称评审与岗位考核时,发明专利转化应用情况应与论文指标要求同等对待,技术转让成交额应与纵向课题指标要求同等对待。

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尽职免责制度

对在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中出现偏差和失误,但符合容错免责规定情形的,可以依规依纪不作负面评价。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风险投资或经费资助,相关部门和干部勤勉尽责、没有谋取非法利益但创新投资失败的,可以依规依纪免除其决策的责任。强化对企业创新的容错免责导向,对已勤勉尽责,但因技术路线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不能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可以依规依纪予以免责。对不担当、不尽责,甚至借改革创新之名,行营私舞弊之实的部门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第九章 强化工作保障

转变政府科技部门管理职能,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吕梁一流创新生态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实施创新生态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吕梁市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领导小组,指导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结合各自实际做好与本规划提出的战略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构建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做好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协调,加快部市联动、省市联动、市区联动,形成共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部门协作配合,优化创新要素保障供给。

第二节 优化管理程序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科技创新审批项目,探索实行跨部门串并联组合审批,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运作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高效和公开透明的运营机制。构建全市统一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市级科研项目。

第三节 规范科技经费使用

加强政府科技投入管理,进一步统筹、规范、公开使用财政资金。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技经费使用法人负责制。加大项目绩效评估和资金监管力度,完善机构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投入挂钩。

第四节 改进绩效评价方式

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强化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以项目产出和实际贡献为导向,探索实行市场、社会和行业认可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方式,逐步拓展社会化、专业化评价渠道,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动态评估。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和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第五节 强化督查考核

把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各市县(区),做到责任主体明确。改革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强化结果导向,把财政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纳入各市县(区)目标任务差异化考核范围,把创新业绩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定期督促检查。



解读链接:【图解】市科技局关于《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的解读

政策咨询:市科技局  战略规划与成果转化科  3368807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