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5-19946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2025年04月15日 | |
标 题: | 吕梁市城市管理局 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吕城发〔2025〕28号 | 发布日期: | 2025年04月15日 |
吕梁市城市管理局
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住建局、孝义市城市管理局、石楼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石楼县交通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交口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交口县公用事业和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兴县公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岚县城乡环卫和市政服务中心,局属有关单位:
现将《吕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吕梁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3月26日
吕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及省住建厅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加快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补齐规划建设和安全管理短板,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聚焦城市安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能力短板,整体谋划、部门协同,精准施策、综合治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韧性。
坚持“统筹谋划、规范建设”。加强与城市更新、城市体检、新基建等工作的统筹衔接,借鉴各方经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急用先建,有序推进。
坚持“整合资源、融合共享”。充分利用城市排水、桥梁、热力、供水等方面安全监测管理的现有成果,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融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最大程度降低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重复投入,减少公共资源浪费。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支持政策,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管理模式。
(三)目标任务
市本级方面。2025年底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要基本覆盖重点业务领域(桥梁、隧道、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建成市级监管平台,并与省级平台联网运行。2026年底前,全面实现城市生命线的监测、分析、预警、派单到处置的闭环管理。
县城(县级市)方面。2025年底前,各县(市)要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完成重点业务领域风险评估,试点布设感知设备。2026年底前,完成桥梁、隧道、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重大风险点位感知设备布设及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对设施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等工作。
二、重点任务
(一)打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基础
1.摸清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底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开展全方位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与评价。根据风险评估清单制定风险分级标准,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基础依托。
2.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以城市生命线基础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等为基础,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加强数据实时更新和互联共享,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信息要素真实准确、高效利用。
(二)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平台
3.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感知网。以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评估为依据,布设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经济实用的物联感知设施设备,形成城市桥梁、排水、供水、供热等各领域监测感知“一张网”,逐步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动态监测、风险识别、全面感知。
4.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整合对接排水防涝、桥梁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燃气、供水、供热等企业已建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和数据,打通部门企业数据壁垒,汇聚共享数据资源。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对城市生命线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一网统管”。
(三)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保障体系
5.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新建、改扩建的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从可研环节把关,物联感知监测设备必须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着眼平台监测运行实效,制定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生命线安全工程相关标准,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6.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城管数字化平台)指挥中心,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专业人员队伍。落实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和企业三方责任,制定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应急处置预案,明确预警分级、预警发布、联动响应处置流程,形成部门协同、政企联动、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四)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7.抢抓政策机遇争取资金支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已纳入国债资金支持范围,要将项目谋划好、整理好、包装好,积极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
8.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及“投资+工程总承包”等方式直接参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项目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细化任务举措,做好任务分解,科学编制和完善建设方案,切实推动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调度督导。我局将建立调度、考评、通报等工作机制,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建设滞后的县(市、区)进行督促、约谈,各县(市、区)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三)做好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方面的理念、政策,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合力推进韧性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