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3-86652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关: | 吕梁市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10月12日 |
标 题: | 关于组织参加2023年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吕应急发〔2023〕209号 | 发布日期: | 2023年10月12日 |
吕梁市应急管理局
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
关于组织参加2023年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的通知
吕应急发〔2023〕209号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地震系统应急人员地震响应与处置能力,熟悉《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地震应急预案》和《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地震应急响应行动清单》,根据《山西省地震局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的通知》晋震发〔2023〕56号文件要求,拟于10月中旬组织市、县参加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现将演练事项通知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23年10月16日—20日,具体时间以模拟地震应急响应短信为准。
二、演练内容
详见《2023年全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附件1)。
三、参演人员
市、县(市、区)应急局负责地震工作人员及防震减灾中心全体人员、全市防震减灾助理员。
四、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参演单位要根据《2023年全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结合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对照应急处置职责,细化任务分工,抓紧做好演练部署、准备,确保演练有序、高效、安全开展。
(二)熟悉模板。各参演单位要提前熟悉《应急服务响应行动清单产出内容和示例》,确保演练时按照要求将相关应急产品报送至地震应急信息交换平台(附件2)。
(三)技术保障。各参演单位要在演练前测试山西省地震应急信息交换平台,提前登陆平台熟悉操作方法,确保正常报送有关信息。
(四)灾情上报。各县市区要认真抓好防震减灾助理员应急培训工作,组织好震情、灾情、社情等上报工作。防震减灾助理员上报的灾情,由各县(市、区)统一汇总后上报。
(五)总结评估。各参演单位要在演练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本次演练总结报市防震减灾中心。
(六)其他要求。本次演练属于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应急工作的常规任务,各县(市、区)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严防地震谣传事件的发生。
附件:1.2023年全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2.信息报送模版
吕梁市应急管理局 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
2023年10月12日
附件1:
2023年全市地震系统
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检验应急预案、熟悉行动清单、完善应急准备、磨合应急机制,提高全市地震系统的地震响应与应急处置能力。
二、演练依据
《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地震应急预案》、《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地震应急响应行动清单》、县市区地震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及中国、省地震局有关文件要求。
三、演练地点
市、县(市、区)根据人员情况和工作需要,自行科学合理设置应急人员具体工作地点。
四、演练形式和演练科目
演练形式:以桌面推演方式开展本次地震应急演练,演练日期提前确定,全体应急人员提前15分钟到位。不派出队伍,现场工作模拟开展,各项产出须按要求报送。
演练科目:演练启动、震情与信息服务、灾情搜集与快速评估、舆情监测引导与新闻宣传、现场应急工作、中心指挥部会议、综合协调保障等。演练启动后各科目按行动清单时序和工作要求开展。
五、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模拟处置我省运城XX发生5.5级地震灾害事件,省地震局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期1小时,发震信息由省地震局短信发布。二是模拟处置本地辖区内某地发生4.8级地震,应急处置期2小时,发震信息由市防震减灾中心微信群发布。演练具体内容如下:
(一)市防震减灾中心演练内容
办公室:
1.汇集震情、灾情、社情及应急处置工作动态等信息,编发上报《震情信息》,处理各类文电,及时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省地震局应急指挥部报送应急信息及阶段性工作进展,做好上传下达、沟通联络工作,发挥信息传递运转枢纽作用。
2.组织承办中心应急指挥部会议,记录整理会议内容,并做好中心应急指挥部参加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的准备工作。
3.汇集震情、灾情、应急处置信息及阶段性应急工作成果,编写新闻通稿,上报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审核后,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发布,配合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参加新闻媒体采访和新闻通气会。
4.做好中心应急指挥部、中心现场工作队及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地震应急车辆、应急物品等的沟通协调、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做好地震应急期间办公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信息管理科:
1.起草发布《吕梁市防震减灾中心启动×级应急响应决定》。
2.保障中心应急平台正常使用,启动视频会议系统及卫星电话等。
3.主动与市应急局对接,积极与震区县(市、区)防震减灾部门沟通联络,保持与现场工作队的联系。
4.及时与省应急中心沟通,产出地震灾害快速专报,为研究抗震救灾提供技术支撑。
5.根据震情,提出抗震救灾工作建议。
6.做好与省地震局开展现场应急工作的沟通协调,配合现场指挥部开展工作。
震害防御科:
1.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汇总震区人员伤亡、房屋破坏和影响情况,编发《地震灾情专报》。
2.做好网上、网下舆情监控,强化舆情分析研判,有效处置舆情工作。
3.开展震后地震科普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4.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开展烈度复核、灾情调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等工作。
5.开展宏观异常情况调查及核实。
监测预报科:
1.加强震情监视,实时跟踪并分析处理地震序列,通报余震信息,提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
2.做好震情会商工作,提出震情趋势判定和强余震防范措施意见,编发《震情信息》。
3.组织力量排查震区地震台网设施损坏情况。
4.配合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现场震情监测工作。
5.配合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开展强震观测及震区震害调查等工作。
6.强化震情跟踪监测和应急值守,密切监视余震情况。
(二)震中县(市、区)地震部门演练内容
1.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向市防震减灾中心及县应急管理局报告震情,建议县应急管理局提出启动县政府×级应急响应等应对措施与建议。
2.迅速进行震情、灾情收集,协助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总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灾情,研判后通过多种方式向市防震减灾中心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不间断续报宏观震中位置、震感程度、破坏范围、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等。
3.派出现场工作组,核实震情灾情,及时上报通往震区的道路交通情况,建议对通往震区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并收集上报震区的通信、电力、生命线工程以及发现的次生灾害重大安全隐患等情况。
4.加强协调沟通与信息共享,联合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5.协助抗震救灾指挥部为省、市现场指挥部确定工作场所,协调保障应急用车、应急物品及行政区划基础资料等,做好省、市现场工作队到达前的保障工作。
6.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密切监视余震情况,跟踪落实宏观异常,及时汇报震情、灾情以及社会信息。
(三)非震中县(市、区)地震部门演练内容
收集了解灾情、社情并向市防震减灾中心和县应急管理局报告,并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应对工作。根据市县应急指挥部指令及时派出现场工作队支援震区。强化地震监测,做好应急值守、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舆情监控等工作。
四、实施要求
(一)各参演单位要将产出的各类产品,按时间节点全部上传至地震应急信息交换平台各自目录下,自行模拟的突发情景处置情况或方案也要上传至平台。
(二)此次演练为全市地震系统演练,请各参演单位(部门)在演练过程中注意参演人员范围及社会影响,产出的各类信息前务必要备注“演练”。
(三)信息管理中心对2023年全市地震系统地震演练期间各类应急产品产出及报送等演练内容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