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3-64994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关: | 吕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08月04日 |
标 题: | 关于政协吕梁市四届二次会议A类第024号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吕工信材料函〔2023〕41号 | 发布日期: | 2023年08月30日 |
民建吕梁市委会:
一、关于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氢能汽车制造业。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实施“一体两翼、三港四链”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氢能产业发展成功起步,“气—站—运—车”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北方氢能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在发展氢能汽车制造业方面,充分发挥我市氢能产业发展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鹏飞集团已整合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掌握了商用车制造的全资质;与上海氢晨在孝义市成立合资公司“山西鹏飞氢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电堆生产线;与上海鲲华在孝义成立合资公司“山西鲲鹏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与浙江蓝能成立合资公司“山西鹏飞蓝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储氢瓶组生产线。山西鹏飞智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30万辆/年一期3万辆/年氢能车辆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已开工建设。
美锦集团在吕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园区建设2万台/年氢燃料重卡组装线,项目总占地800亩,一期5000台/年,一阶段1000台/年组装生产线已建成投运。
二、关于融入我国氢能汽车发展体系,探索氢能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用联动,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驱动体系。我市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氢能领域技术研发,主动融入国家氢能汽车发展体系。
鹏飞集团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鹏飞集团、上海交大、上海申能、上海氢晨、上海鲲华、浙江蓝能、徐工集团、太重集团联合成立“氢能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开展氢能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产学研用创新服务;与太原理工大黄庆学院士课题组共同开展IV型储氢瓶的研发制造;与中北大学联合共建“先进炭基电极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重点突破新型储氢材料、电极材料、电催化材料等亟需核心材料。
22年9月,全球首套单堆25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在我市孝义发布,该产品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架构,兼顾了各关键零部件的兼容性与可拓展性,具有高集成度、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的特点。
今年2月,山西省氢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吕梁孝义召开,我市鹏飞集团和美锦集团分别当选为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联盟围绕氢能“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积极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努力在氢能行业中占领先机、加快发展,开创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鹏飞集团拥有11个课题组、97位专家教授的氢能产业中试基地,已通过吕梁市科技局认定,目前已向省科技厅上报资料,积极申报省级鹏湾氢港产业园中试基地。
三、关于提前布局,完善制氢、储氢、加氢、运氢等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场景优势,着力推进“气一站一-运一车”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氢能产业闭生态链,把吕梁市打造成北方氢都和氢能制造与应用先行区。制定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吕梁市加氢站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壮大。
目前,孝义鹏飞、交城美锦分别形成2万吨/年高纯氢和5.5万吨99.9%氢气生产能力。鹏飞集团3套500Nm³/h水电解制氢项目正在建设,8月份投运。兴县山西泽丰新能源有限公司5.6万吨/年天然气提氦制氢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单机调试。
全市已建成加氢站10座,年内计划共建成20座。鹏飞集团、美锦集团分别成立了氢能运输基地,投运长管拖车10辆开展氢气运输业务。
四、关于拓展应用场景,开发氢能汽车市场。我市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有序推进应用场景建设。2022年美锦公司投运150辆氢能重卡,鹏飞集团投运100辆氢能重卡,已开通交城-文水、孝义—长治、孝义—柳林等示范运营线路,截至目前已行700余万公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余吨。年内计划再投运氢能重卡350辆以上,全市氢能重卡保有量达600辆以上,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开通跨省示范线路。
同时规划依托我市东、西示范带化工园区对焦炭、原煤、洗精煤的运输需求,分阶段有重点的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依托市区客运、红色旅游线路推广氢燃料公交车、旅游大巴车等车型,打造“绿色零碳”旅游线路。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覆盖公交车、中重卡、乘用车、特种车辆等全部车型,吕梁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3万辆,其中氢燃料电池中重卡达2万辆,占现有重卡总数的1/3,基本实现“柴转氢”目标。
感谢您对吕梁氢能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以后继续关注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吕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