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 更新时间:2024-03-12
2024年3月9日-10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山西考古项目汇报会”及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办。
“吕梁汾阳芦家街明清酿酒作坊遗址”考古项目在本次论坛公众网络投票活动中获“最受公众关注的山西考古新发现”荣誉。
汾阳新芦家街酿酒作坊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西北,南距汾酒老作坊博物馆240米。2023年6-11月,为配合新芦家街建设项目,受省文物局委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吕梁市文物调查考古勘探队、汾阳市文物局,对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墓葬、灰坑等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图一发掘区全景
考古队在发掘区的东部清理了3座炉灶、7口水井、2处发酵池。炉灶呈一线排列,以保存较好的Z1为例,由操作坑、火膛、炉箅等部分组成。火膛呈椭圆形,用青砖砌筑而成,长0.9米、宽0.47米、深1.2米。炉箅仅存底部红色烧结面。水井距离炉灶不远,平面为圆形,直径0.8-1.1米,直壁,深度4.8-7米。废弃堆积内出土较多的瓷片和建筑构件。发酵池位于炉灶东南侧,平面近长方形,长3.1米、宽1.8-2.5米,深0.64米。水井及炉灶操作坑底部堆积中出土明清时期青花、白釉黑花瓷碗、杯、盏残片,为确定遗迹的年代提供了依据。
图二Z1火膛
图三发酵池(H2)
图四水井(J4)
图五水井(J3)废弃堆积中出土瓷片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吴朦教授对推测为发酵池的灰坑底部采集的土样进行了有机残留物检测。两个灰坑都发现含量较高的酶母菌蛋白和酒石酸残留物,证明与酿酒发酵有关。本次发现的成组的明代酿酒遗迹,是杏花村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的实证,为复原研究汾酒的酿造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新芦家街酿酒作坊,是北方地区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烧酒作坊遗迹,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和工业遗产,为我国白酒申遗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