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3-01561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关: | 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8月28日 |
标 题: | 关于政协吕梁市四届一次会议 C类第022号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8月28日 | |
吕文旅〔2022〕7号函
尊敬的民革吕梁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强市 打造文化吕梁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持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深度推进文旅结合,狠抓文化改革创新等建议,我们已经注意到,并做了大量工作。
1.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旅局立足红色文化,积极创排精品剧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推出红色题材大型舞剧《刘胡兰》和木偶戏《红军娃》,对晋剧《刘胡兰》《吕梁儿女》《奇袭白虎团》进行复排演出。
《刘胡兰》、《吕梁英雄传》,晋剧《刘胡兰》使红色文化直抵人心、时代精神润物无声。2.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该项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2017年11月1日,我市出台了《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设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市财政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列入每年的预算(2018年150万元、2019年143万元、2020年至2022年每年136万元)。为了把有限的保护资金使用好,我局专门研究制定了配套的《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对我市的非遗项目产业化进行扶持、奖励。为鼓励各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中央财政对国家级传承人予以每人每年2-2.5万元资金补助;市级财政对除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以外的市级传承人予以资金补助,从2019年起,市级传承人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
3.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市文旅局多次深入各县(市、区)调研,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县级三馆正常运行,部分不达标场馆也正在进行提升改造,部分老旧场馆正在进行拆除重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实现全覆盖,2021年我局对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全市148个乡镇基本实现正常运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经过三年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我市建立了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上下联通、有效覆盖、全面开放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内容丰富,途径便捷,质量更高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4.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我市从2019年开始将戏曲传承发展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每年为市戏剧艺术研究所拨款300万元用于我市戏曲工作的传承发展、艺术创作等。近年来,我市坚持打造精品、传承文化、惠及人民的创作思路,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建党百年等热点,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重点创作推出了大型舞剧《刘胡兰》和木偶戏《红军娃》。紧跟时代步伐,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组织创作了现实题材作品现代晋剧戏《七星泉》。组织创排临县道情戏《湫水河清清》,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省舞台艺术十部重点扶持剧目。此外,紧扣廉政建设、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主题,还创作推出了音乐舞剧《大后方》、皮影戏《碰钉子》、微电影《鬼扯腿》、儿童剧《魔力小星艾塔》《冉起的曙光》等大量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艺术作品。
5.为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我市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景区提质升级,持续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努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编制了《吕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吕梁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吕梁市文旅产业咨询报告》,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发展道路。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吕梁市策划“游山西·读历史·品吕梁”“把大美吕梁寄出去”等活动;制作口袋书、宣传片,开展非遗展演、摄影展示、农特优功能食品展、旅游美食节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提升吕梁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文化和旅游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0358-8221905
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