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3-93706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关: | 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08月02日 |
标 题: | 关于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C类第032号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吕文旅〔2023〕18号函 | 发布日期: | 2023年08月02日 |
尊敬的任文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晋剧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提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晋剧发展确实存在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新创剧目少、宣传推广不到位等问题。但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将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戏曲正渐渐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晋剧在我市发展相对较好,覆盖吕梁全境。下面我们对您提到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拓宽晋剧创作视野、加强晋剧的宣传推广三个方面进行答复。
关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方面
一是我市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吕梁市文艺创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文艺创作的传承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各项艺术基金和艺术创作专项扶持资金。2017年至今,争取到中央财政戏曲进乡村补助资金1575万元;2014年以来,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扶持资金1740万元;山西省重点文艺创作扶持资金235万元。三是加大对戏曲传承发展市级资金的投入力度。我市于2014年启动了吕梁市市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项目,截至今年,市级已投入资金1662万元,其中,购买戏曲补贴资金1025.6万元,补贴场次1201场。随后,县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项目也陆续启动。在创作方面每年投入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900万元、戏曲传承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四是引导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民营企业离石永宁集团出资400万元,资助市直两个院团开展剧目创作,为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对戏曲创作的投入力度,并组织全市创演单位积极申报省级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和国家艺术基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各创作演出项目的落地实施,全面激发我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关于拓宽晋剧创作视野方面
我们围绕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晋商文化、民族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文旅小镇等题材,创作生产了《刘胡兰》《张秋林》《孙嘉淦》《汾阳王》《廉吏于成龙》《碛口轶事》《吕梁儿女》《残月》《火凤凰》《三义亭》《辽国公主》《七星泉》《红肚兜》《杏花酒翁》《青春跑道》等优秀晋剧剧目,并恢复创排了近50部优秀传统剧目。其中晋剧《刘胡兰》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梁桂星凭借在晋剧《红肚兜》中的精彩表演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外,有8部剧目、近60人获得省部级奖项。目前,红色题材晋剧《基石》《扑不灭的火焰》等的剧本创作也已完成,计划于2025年完成创排。此外,为进一步满足更多观众对晋剧的需求,我们将引导创演单位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创新:
1.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用古代的人或事演绎出现代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紧跟时代潮流和发展形势,“弘扬主旋律,唱响新时代”,不断推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晋剧”—“旧戏新唱”的创新形式,从而探索出晋剧的文化内涵。
2.进行多元化、时尚化创新。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借鉴和融入国内外优秀文化,使晋剧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和时尚化。通过开展晋剧创作交流活动,举办晋剧选拔赛和戏迷票友活动,挖掘出更多更好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文艺作品创新。
3.转变演出模式,进行传播渠道创新。加强活动现场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传播的形式,将晋剧的精华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和社会公众,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和关注,推动晋剧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晋剧的宣传推广方面
一是继续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活动,配合教育部门增加晋剧教学欣赏等课程,于校园内开展晋剧演出等活动。二是继续通过晋剧进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居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三是持续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通过开展“戏曲票友大赛”等各项活动及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宣传,进一步普及戏曲知识、搭建交流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晋剧推广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将晋剧与流行文化元素和新媒体技术相嫁接,形成地方戏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播矩阵,扩大晋剧的影响力和受众层面。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联系电话:18635653183
(此件予以公开)
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