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关闭
索  引  号111423LL00100/2021-22184
发文字号吕政办发〔2021〕65号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0日
发文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  键  字
标  题吕梁市“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成文日期2021年11月20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吕梁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

22个市级专项规划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吕梁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业态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非常规天然气利用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吕梁市“十四五”能源革命及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装备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产品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转型综改试验重大改革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吕梁市农业现代化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吕梁市“十四五”“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22个“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吕梁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

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


第一章  认清形势 准确把握发展新特征

第一节  规划背景及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国家宏观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原则、发展理念,提出了“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六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山西发展战略

2020年山西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五个转变”为主要方向,以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农村改革为关键一招,以乡村治理为固本之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聚合,推动农业产业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在山西药茶产业上实现突破,让山西药茶成为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继续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国内一流、“晋”字特色,以山西农谷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以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为结构调整样板,以三大出口平台为农业对外开放先导,进一步推进三大省级战略。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中加快乡村发展步伐。要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推动园区建设和标杆项目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高水平崛起的硬支撑。要坚持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技农经两支队伍三项改革任务。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现代农民职业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上有创新。

2021年山西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这是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新的使命和任务。要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坚持重大原则,把握政策要求,构建与转型出雏型相适应的“三农”发展新格局。要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要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与全国现代化进程同步,打造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高地。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的核心是产业融合,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乡村产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要破除城乡政策体制壁垒,进一步打破身份限制,切实做好土地文章,大力推动人才、资本、技术下乡。要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协调,进一步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布局,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增强农村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产业振兴、产品带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久之举。要把产业振兴作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第一要务,努力把山西省农产品具有的“特”“优”自然属性转变为商品属性,做足“特”“优”文章。

这些会议精神,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三)吕梁发展战略

2020年吕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各级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深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2020年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的重点任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要准确把握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按照“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发展思路,依托九大产业联盟(联合体),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联盟为引领,认真谋划一批大项目,把产业布局向中心村聚集,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吕梁市委四届九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农业农村发展三大战略。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持续以“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为抓手,做强做优红枣、核桃、小杂粮、马铃薯、食用菌、沙棘、中药材、特色养殖、药茶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更多群众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要积极培育引进加工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支持农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在农业领域“六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聚力打造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和枣芽茶等特色茶品生产基地。要强化产销对接,持续办好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打造晋西干果商贸平台,常态化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推动吕梁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根本之策,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重点突破,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要加快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要推进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要深入推进人才上山下乡和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完善村规民约,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2021年吕梁市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监管。要扎实推进“特”“优”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重点环节持续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吕梁市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持续做优做强红枣、核桃、生猪、肉牛、食用菌、小杂粮、马铃薯、药茶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

二、规划意义

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意味着兴产业、兴环境、兴文化、兴社区,实现农村产业的大升级、生态环境的大保护、农耕文明的大发扬、农村社会的大进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农业农村仍是重点和难点。发展乡村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力补好农村民生保障短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更多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只有这样,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才有基础,提升才有空间,才能保证城乡持续繁荣和乡村生态宜居,实现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有机融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意味着必须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起抓,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就是要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稳步推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三农”领域的短板表现在许多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在短期,着力消除绝对贫困,加快补齐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确保农村与城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在中期,抓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在长期,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持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应按照乡村振兴20个字的总体要求,把握乡村“五大振兴”的重点任务,在统筹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内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对外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第二节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吕梁市着力打造高标准的农业现代化载体,持续推进“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建成一个“岚县马铃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了一个“山西吕梁核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了岚县马铃薯、方山肉牛、交口食用菌、汾阳高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岚县马铃薯、交口食用菌、汾阳核桃、临县红枣、方山肉牛、中阳黑木耳、石楼蜂蜜等特色基地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蔬菜、水果、油料、禽蛋、肉类等农产品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百园千村工程”取得积极成效,成立红枣、核桃等九大产业联盟,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方山肉牛等11个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基本成型,岚县成功创建“山西省特色花海基地”。吕粮山猪直供香港,交口食用菌出口韩国,兴县中药材参加“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柳林沟门前碗团成为“中华品牌行”知名品牌,全市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三)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建立了红枣、核桃、马铃薯、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吕梁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现代种业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构建了农业信息采集监测预警、农业大数据综合应用管理、农业政务管理等信息化平台,农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红枣、核桃、小米等特色农畜产品网上销售份额不断加大。借力农业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资源,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8.21万千瓦。 

(四)农业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名牌产品。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07个,绿色食品认证136个,有机食品认证1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16个。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拥有省级名牌农产品22个。“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达99%,没有发生重大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市农产品质量供给安全、农业行业安全有效保障。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稳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非洲猪瘟等重点动物疫病防控排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产地检疫等已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

(五)农业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产地农业绿色发展保障不断完善,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土壤修复,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监测、垦造水田管护地力培肥等工作任务,“十三五”期间提前实现了化肥使用负增长。水产养殖污染防控不断加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稳步发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进程持续推进。到2020年底,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5%。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为抓手,扎实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示范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54.4%,全市98.7%以上行政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六)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激发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增量带存量、存量促增量,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定农民从事粮食生产信心。

(七)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多元化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三五”期间,命名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包括:孝义皮影木偶拍摄基地、中阳剪纸工艺基地、临县黄河文化影视基地、方山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汾阳贾家庄生存拓展培训基地和文水文美包装印刷基地。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深化,逐步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平安兴吕、法治兴吕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实现“雪亮工程”村级全覆盖,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二、“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

(一)市域概况

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部紧邻太原市、晋中市,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南部、北部分别与临汾市、忻州市接壤。随着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太佳高速、西纵高速、环城高速、太兴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吕梁机场开通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兰州、成都、天津、呼和浩特、重庆、大连、鄂尔多斯城市的航线,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南出海大通道27个战略装车点的陆续建成,区内大宗物资可直达日照港口、联通全国各地,吕梁区位优势开始凸显。自2004年7月,正式撤地设市现辖13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9.09人,其中农业人口187.87万人

(二)自然地理

1.地势地貌

吕梁地貌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至东北方向西南倾斜。地貌大致可分为中山区、丘陵区、平川区三种类型。中山区奇峰突立,挺拔险峻,沟壑纵横,分布着众多小山川,植被覆盖较好。丘陵地区黄土覆盖广,厚度大,地形破碎,坡陡沟深,平地较少,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平川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现代立体化种植业。 

2.水文条件

吕梁市全境均属黄河流域,以吕梁山为界,河流分为直入黄河和通过汾河流入黄河两个水系,即黄河支系和汾河支系。吕梁市的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7.9074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区内地势平坦,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一些城镇、居民地和工业区内,往往造成地下水超采,形成了“漏斗”。

3.气候环境

吕梁市属半干旱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降雪稀少;春季温度变化急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夏季温度较高,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天气;秋季气温迅速下降,气候凉爽,秋初多连阴雨天气。日照时数较长,太阳辐射较强,年均日照时数2487小时至2872小时。年均气温9℃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0℃至零下5℃,7月份平均气温19℃至24℃。年均降水量仅472毫米,且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无霜期为133天至178天。

4.资源条件

1)生物资源

全市粮食作物以谷子、玉米、高粱、豆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中药材等。有林地总面积907.05万亩,木材总储积量达1823.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槐等。  

2)矿产资源

全市探明40多种矿产资源,煤、铁、铝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含煤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保有储量420多亿吨,其中主要产于吕梁,被誉为“国宝”的4号主焦煤储量达114亿吨。铁矿石保有储量13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6.49亿吨。

3)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47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1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中河川径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重复量,重复量包括河川径流量4.069亿立方米,柳林泉年径流量1.23亿立方米,河道渗漏、山前侧向补给地下水的地表径流0.207亿立方米,共计5.51亿立方米。

4)土地资源

吕梁市东西宽约142.16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5%,折合面积3169.9万亩,其中农业用地2308.17万亩,建设用地121.78万亩,未利用地739.95万亩。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770万亩 其中旱地670万亩,水浇地100万亩。

5)旅游资源

吕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吕梁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有临县道情,孝义皮影、木偶戏,孝义碗碗腔等地方戏曲,有中阳剪纸、文水鈲子、柳林盘子、临县伞头秧歌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晋陕蒙广大群众的喜爱。境内有文物古迹590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省级以上自然风景区5处。全市共有141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项目15个、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项目52个。汾阳、孝义先后被文化旅游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汾阳市、中阳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支撑条件

(一)经济发展总体分析

近些年来,吕梁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4.85亿元,增长3.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16.17亿元,增长4.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7.02亿元,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6%;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4.9:59.5:35.6。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财政收入较2019年有所减少,20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87.2亿元,比上年减少2.9%。“十三五”期间,吕梁市经济整体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趋势。

从农业的地位来看,自2016年以来,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从2016年的5.4%下降到2020年的4.9%,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全省维持在5.5%左右,吕梁市农业所占的份额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的比重较大,从2016-2020年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由2016年的55.8%上升到2020年的59.5%,上升了3.7个百分点。表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工业经济实力较强,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条件越来越具备。

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基本维持在35%左右,从2016-2020年表现出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38.8%下降到2020年的35.6%,下降了3.2个百分点。相比较发达地区来说,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挖掘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使吕梁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

从全市的财力分析,与2016年相比,2020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了108.93%。说明吕梁市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已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条件,全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具备了较强的财力基础。

从农业项目投资建设来看,随着全市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化,矿企转型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以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农业成为主要投资方向;市委、市政府也加大了对设施农业园、标准化养殖园和林果基地的政策扶持力度。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变,全市农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2017-2020年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占比最大。2020年牧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1.86%;种植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7.41%,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比重4.45个百分点。

由表3可以看出,2017-2020年期间,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与2017年相比,202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23.11万千瓦,机收面积也增加了55万亩,但整体农业机械化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原因是吕梁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地势中间高两翼低,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2%,受地理因素限制,许多地区难以使用大型收割机进行规模作业。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上,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都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农业发展生态化程度在提高。总之,吕梁市近年来生产条件在不断调整,机械化程度和生态化程度逐年提升,原因与其产业转型有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吕梁市在朝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向迈进。

(三)城市化发展水平

全市人口城镇化伴随着经济发展而稳步推进。全市的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48.45%增长到2020年的53.31%,增长了6.8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较慢。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比山西省的平均水平(60.00%)低6.69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城镇化水平(63.89%)低10.68个百分点,表明吕梁市城镇化速度还较慢,这一方面说明了农村人口转移缓慢,收入难以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地规模集中受限,难以实现土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

(四)农村居民收入

吕梁市经济纵向看发展较快、增幅较大,横向比和全省、全国差距较大,处于一个较为关键的转型提升阶段,具体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见表5。

从绝对数来看,近5年吕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上升趋势,从相对数来看,2017-2019年,其增幅也在上升,由2017年的7.69%上升到2019年的10.23%,增幅快了2.54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比2019年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下降了3.23个百分点。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虽然近几年的收支增幅均快于城镇,但其收入如2020年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07%,差距还较大。

横向比较,吕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于山西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2020年,吕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56元,山西省为13878元,全国为17131元,由此可以看出,吕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山西省、全国的76.78%和62.20%。

综上分析,吕梁市农业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正在形成。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吕梁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大的政策扶持和发展方式与技术的突破,难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农业产业发展是一个全方位推动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带动,以全域化的产业协作和板块联动,实现吕梁市现代农业产业的大发展。

第三节  发展优势与挑战

一、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吕梁市域地连晋陕,二纵通达,三横外连,同时地处太原都市圈,具有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区域向外拓展和物贸交流十分方便;作为能源产业重地,对一二三产融合、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独特的区位和优越的交通为全市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资源优势

吕梁市山地森林多,药材资源丰富,柴胡、黄芪、黄芩、苦参、连翘等药材分布较广,为全市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吕梁市的自然、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丰富。山地、半山区的环境造就了绿色、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植物资源库关帝山、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镇、天下黄河第一湾、中华名酒第一村、卦山华陵古寺胜景、黄河古渡风情文化和苍尔会生态旅游经济区等知名景区。另外,作为革命老区,有红色旅游革命遗址133处,另有古建遗址、石刻壁画5014处。结合多年来发展的150公里沿黄红枣带、100公里沿山核桃带,为打造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三)产业优势

多样的地理特征和区域性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吕梁市农业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农业发展以小宗特色农作物为主,在柳林红枣、汾阳核桃、岚县马铃薯、孝义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引领下,全市已形成百万亩的特色产业连片发展规模。随着产业化链条的逐步对接,以及强果、壮畜、优菜、稳粮、兴林等一系列兴农措施的进一步实施,成为吕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的坚实基础。

(四)生态优势

“十三五”期间,吕梁市持续实施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林下经济“三个100万亩”工程。2016年以来,吕梁累计完成营造林427.07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新增1个百分点,年平均降水量增加81.8毫米,流入黄河泥沙量减少700万吨,《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山西省生态质量改善全国最快”,《山西省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吕梁市生态质量改善全省最好”,吕梁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真正实现了守护吕梁市绿色发展的“基准线”。吕梁森林面积全省第一,林草覆盖率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增速全省第一。

(五)脱贫攻坚成效优势

截至2020年底全市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59万人。脱贫攻坚“吕梁模式”不断创新,一批重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生态扶贫、吕梁山护工、光伏扶贫三张品牌持续打响。“吕梁山护工”品牌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光伏扶贫荣获全省2019年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二、发展机遇

(一)“五期交汇”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孕育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三农”系列发展难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需顺期开局交汇过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适期深化的关键历史节点,“五期交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需顺期开局、精准脱贫任务按期完成、乡村振兴战略需即期有机衔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适期深化)为科学谋划、顺利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孕育新机遇。

(二)“五个吕梁”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

吕梁市委市政府提出“十四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建设创新吕梁、建设绿色吕梁、建设开放吕梁、建设法治吕梁、建设幸福吕梁”五大目标,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

建设创新吕梁。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制度系统完备,创新政策协同配合,基本构建起一流创新生态。此目标为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

建设绿色吕梁。自觉践行“两山”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构建起吕梁高标准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取得重大成果,良好生态成为吕梁发展的新名片。此目标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出新要求。

建设开放吕梁。推进现代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双循环”格局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此目标为农业农村开放发展提出新要求。

建设法治吕梁。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吕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统筹落实,依法治市进程明显加快。强化立法工作,提升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建设幸福吕梁。推动市区服务功能全面完善、品质全面提升,市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发挥,大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保等民生事业持续进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更加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发展成果实现共享,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此目标为农业农村协调共享发展提出新要求。

(三)“三大驱动”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几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新消费的崛起,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国内市场发展的活力持续释放,市场和消费驱动力不断增强,未来消费仍将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进步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在推动流通模式变革创新、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对接等方面的驱动力不断增强。“三大驱动”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二区建设”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空间

转型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区和吕梁老区(“二区”)建设加速推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空间。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转型综改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块金字招牌,先行先试是总书记和党中央给予山西的尚方宝剑,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已经成为新时代山西发展最鲜明的标识,也是吕梁市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吕梁市树立起了“山西要转型,吕梁勇争先”的强烈意识,构建起了“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工作格局。

吕梁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十三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吕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吕梁市提出“换道领跑战略”,支持吕梁山区振兴发展的系列政策出台,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为吕梁市在引进项目、争取资金、创新制度、协调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农产品供给、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方面发展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打造“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

三、发展挑战

(一)资源要素瓶颈与农村公共服务欠账并存

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发育尚不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滞后,直接影响到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导致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吕梁市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短板明显,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十四五”时期面临健全城乡要素配置机制和补齐短板的任务。

(二)新动能不足与旧动能乏力并存

整体来说,农村“三新”尚未形成能够有效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动能,距“空间布局科学化、自然环境生态化、功能设施城镇化、村容风貌特色化、农业产业现代化、村级管理民主化”的“六化”远景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差距,实现现代产业和新型城镇联动共进,建设品位村镇、发展品牌产业、培养品质农民的动能不足。与此同时,以投资拉动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动能呈现乏力的态势。农业投资,尤其是新项目、大项目的投资不足,将导致乡村产业转型面临新旧动能断档的风险考验。“十四五”时期吕梁市面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任务。

(三)农业发展方式粗放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并存

吕梁市农业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农业产业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滞后,附加值低,缺乏精品名品,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功能互补和深度融合还有待挖掘,农业的科技教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附加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拓展和提升。“十四五”时期吕梁市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延伸、拓展的任务。

(四)农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与社会化服务相对落后并存

吕梁市农业生产的生态基础还较脆弱,抵抗自然风险能力还不强,农业生产成本还较高,而且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大不强,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在政策传递、科技服务、信息沟通、农资供应、产品流通等方面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相对薄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的规格还不够高,不利于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进行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单一,且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转化率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十四五”时期吕梁市面临提升农业市场竞争能力与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任务。

(五)耕地质量低下与林粮矛盾严重并存

全市现有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5个,其中方山、柳林、离石、汾阳、交口各一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261个,其中,兴县70个、离石70个、交口50个、汾阳71个;县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777个,其中离石32个、文水56个、交城25个、兴县117个、临县155第三节  发展优势与挑战

个、柳林57个、石楼42个、岚县77个、方山县35个、中阳20个、交口40个、孝义53个、汾阳68个。全市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二至十等,平均等级为7.92等,处于全省下游水平。评价为二至四等级的耕地面积为89.99万亩,占吕梁市耕地总面积的11.69%,主要分布在吕梁市东部的晋中盆地,以潮土和褐土为主,没有明显的障碍因素,灌排能力满足。评价为五至七等级的耕地面积为167.99万亩,占该区耕地总面积的21.82%,主要分布在晋中盆地西南部的丘陵区和吕梁山的河谷平原上,以褐土、黄绵土、栗褐土为主,灌溉能力明显不足。评价为八至十等级的耕地面积为512.06万亩,占该区耕地总面积的66.50%,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区,以褐土、黄绵土、栗褐土为主,存在瘠薄和障碍层次的障碍因素,无灌溉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全市耕地质量低下。

在耕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耕地与林地、草地空间冲突以及侵蚀湿地的现象,一边是对粮食、水和能源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另一边是保护其他调节和支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要,两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破坏,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脆弱,恢复能力降低。人们对粮食生产与生态空间的权衡,间接地增加了土地压力和耕地退化的趋势,且仍在继续增长。

第二章  更新理念 科学谋划发展新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制度保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实现农业农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农民主体原则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主人翁地位,打造一支在党领导下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加快推进吕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必须把市场需求和资源、经济、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原则

政府要在资金投入、引导调整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农业开发,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通过龙头企业的推动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开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

(四)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原则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农村生态建设,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全市域内增绿、通道增色、村庄增景,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将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贯彻于整个工作过程,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坚持城乡融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

实现城乡要素的相互流动,协同发展,推进市域内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以城乡融合、产城联动、信息共享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优先安排,全面保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能。

第二节  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一、发展战略

(一)龙头带动战略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外抓招商引资,内抓改造提升,拓展产业链、完善利益链、健全组织链、强化服务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二)品牌引领战略

以市场为核心,以企业为龙头,以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为手段,以名优产品营销为重点,着力抓好产品推介和产销衔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战略,努力提高吕梁市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项目带动战略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在优质项目上深谋划,在项目落地上下苦功,统筹布局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从吕梁市实际出发,充分依托资源优势上项目、兴产业,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四)产业融合战略

产业融合、链条一体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整体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要做到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农产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效益、安全与健康。

(五)抱团发展战略

穷村要致富,富村要转型,单打独斗的路径显然走不通,抱团发展才是“正途”。对于在产业和资源等方面有着可以共同发展纽带的各县市区,可以通过产业联创、资源联享、环境联创、实事联办的“四联”法,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通过“以点带面,点线建精、整片建强”的路径方式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有机结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改革创新战略

创新驱动、改革发展是吕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举措,吕梁作为相对落后的地区,必须走超常规的发展道路,实施改革创新的战略之策,要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理念思想创新、科技体系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全方位的创新,站在更高的支点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七)生态协调战略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根据吕梁市的实际,将干果经济林与生态林建设结合起来,将土地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结合起来,将畜牧养殖与循环农业结合起来,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的新跨越。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个总体目标,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体设计、一体推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到2025年“五化一融一巩固”(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生态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机制)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成果。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具体目标

1.产业融合新格局

农业创新驱动和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更深,50%以上的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的“富裕乡村”。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4.5%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97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148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66.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早日追上全国平均水平。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名牌产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明显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生态宜居新风貌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50%以上的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秀美乡村”。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利用率达到100%。到2025年,5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绿色村庄达标率达到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基本建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100%。

3.乡风文明新气象

围绕农村文化现代化,50%以上的村打造成富有涵养的“魅力乡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遗存得到充分保护,黄河农耕文化、忠孝文化、民俗文化、吕梁红色文化以及吕梁精神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农民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到2025年,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村镇占比70 %以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4.乡村治理新局面

基本形成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5.农民富裕新态势

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有效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多样化农民增收渠道基本建立,农民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5以内。

6.城乡融合新篇章

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基本确立。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机制逐步完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和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7.巩固脱贫成果新机制

防止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解决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帮扶的机制不断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不断创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一张蓝图、一抓到底。

第三节  规划期限范围及依据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2021年-2025年。

规划范围:吕梁市1区(离石)2市(孝义、汾阳)10县(交城、文水、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农业农村的全部区域。

二、规划依据

1.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2.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4.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6.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

7.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8.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10.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

11.《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12.《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13.《关于推进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实施意见》

14.《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15.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6.《中共吕梁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7.吕梁市及各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8.《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19.2021年吕梁市农村工作会议

20.吕梁市及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1.吕梁市及各县市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22.吕梁市及各县市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3.吕梁市及各县市区“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

24.吕梁市及各县市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5.《吕梁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

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

27.《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29.山西省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的实施方案

30.《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31.山西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32.《牢记领袖嘱托 勇攀时代高峰 坚定蹚出吕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李正印书记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3.山西省《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实施意见》

34.山西省《关于加快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5.山西省《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认定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36.山西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37.吕梁市《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

38.吕梁市《关于加快吕梁酒与文化旅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39.吕梁市《关于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指导意见》

40.《关于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

41.山西省《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实施方案》

第三章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第一节  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一、发展有机旱作农业 

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着力破解水土流失严重、旱灾频繁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走出一条吕梁特色有机旱作农业道路。重点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引进推广、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在山区县建设高标准旱作农田,在平川县扩大灌溉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宽膜多沟旱作节水技术、渗水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引进、研发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农机,示范推广艺机配套一体化技术。引进和筛选一批抗旱节水的马铃薯、杂粮品种。继续开展秸秆(果枝)、菌棒、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按照“典型引领,梯次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动兴县创建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临县、孝义创建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其他县市区每县创建1个市级示范片,打造吕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典型,带动全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理,围绕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开展标准制定、标准推广和对标准实施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达到规范生产、引导消费,促进先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竞争力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工业标准化原理,实现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内容,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系统性技术基础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标准化+”效应、“质量兴市”“质量强农”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相融合,标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优化标准结构、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生产、健全标准管理的总目标,从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等方面,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点,研究制定吕梁市农业标准化建设规划,建立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吕梁市农产品市级地方标准,在全市统筹建设,并组织农牧专家团队,着力开展研究制定农业基础及通用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产品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卫生标准(包括病虫害、疫病防治等)、管理标准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7个方面,基本涵盖全市农产品核桃、红枣、小杂粮、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畜牧、沙棘等产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水平。

(二)建设重点

1.健全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

一是抓好标准制订。根据吕梁市地方标准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方力量,围绕吕梁市杂粮、马铃薯、核桃、红枣、养殖等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覆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手段设施、管理服务、产后处理等环节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逐步完善吕梁市农业标准体系,确保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同时,关注检验检测方法、农业综合管理、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农业休闲观光等领域的地方标准的制修。

二是抓好标准实施。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转化,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标准规范转化成符合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和明白纸。组织专家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加强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的指导,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实施示范引导,打造一批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三是抓好宣传培训。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大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种植、养殖所带来的实际效益的宣传,大力推广实施经验,让农民真切了解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效益,从而自觉参与农业标准化工作,为整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创造良好氛围。按照“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以各县(市、区)监管站及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标准技术培训。

2.实施典型带动,开展示范创建

一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根据吕梁市实际,结合现有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在完善基地设施装备的基础上,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投入品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销售”,通过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实现农田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指标体系标准化、作业程序标准化。认真落实农兽药规范使用、生产档案、诚信承诺、质量追溯、基地准出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确保取得明显示范成效。

二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县(市、区)创建。按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区)条件要求,选择县(市、区)领导重视,产地环境优良,产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高,有30个以上“三品一标”产品,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比较规范的县(市、区)创建3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县(市、区)。

3.加强培育,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一是加快农产品认证工作进度,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依托吕梁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以特色、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吕梁市“三品一标”总量规模和质量安全水平,基本形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贸易的农产品认证体系,通过认证提高质量,为创建农产品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精心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根据吕梁市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做好农产品品牌战略规划,持之以恒着力培育和打造“柳林红枣”、“交口夏菇”等特色农产品名牌。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推产业升级,增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生命力。 

同时针对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公司等新业态、新主体的出现,制定指导性的标准,实现规范经营,以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吕梁市品牌农业。

三、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一)建设目标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稳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形成较完备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到 2025年全市新组建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机技术培训水平,年平均培育农机操作手1300人。农机化综合水平跟上全省步子,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建设重点

1.严格落

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要求吕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狠抓农机管理、农机安全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利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确保购置补贴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实施。

2.狠抓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

抓好主要农作物玉米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的推广和急需的谷物收获机适合机型的推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配套水平,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重点在丘陵山区推广轻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耕、种、收和植保机械,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

3.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在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予优先和倾斜,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创新改革,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引领全市农机合作社和农机装备的大发展。

鼓励发展农机大户和机械化家庭示范农场,促进农机服务的多元化,不断提高农机作业人员业务水平;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动农机作业向谷子、豆类、土豆等农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播、机械施肥和喷药等环节拓展。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任务清单、一个资金渠道、一套管理体系”的新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市农田建设投资标准、技术路线、建设模式、项目实施、建设规范“五统一”,促进粮食生产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清查,摸清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分布和管护利用状况。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带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田保护机制,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防止“非农化”。

(二)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新时期围绕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升级版,突出节约高效利用水土资源,大力普及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和农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完善灌排体系,深化水权改革,着力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农业节水整体效应。继续推进农田水利“五小”(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工程建设,提高“三防”(防灾、防洪、防汛)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进一步农业水利基础。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监管机制。

(三)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关键举措。根据市场需求,培育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鼓励其加强与配送、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配送服务。大力推进发展“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的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逐步开展农产品进社区工程,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单位的“电子菜箱”、“智能菜柜”等蔬果直销零售模式,在大型居住社区试运行农产品直投智能冷藏柜。

每个县至少建立一个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在先进冷链物流装备、冷链配送、冷链物流标准化等领域开展示范工程建设试点。发挥冷链物流示范带动效应,在每个县至少培育一个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服务水平高、行业影响力大的冷链物流示范企业。

五、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及洪涝灾害的治理,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在平川沿河滩地注意排涝减灾,外环区林带注意防火,山区重点防治水土流失。设施农业区、林果区,要加强风雪、冰雹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提高防震抗震意识,成立重大灾害应急中心,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一)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完善“预案到乡、预警到村、信息到户、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消除最后一公里,使预警信息与农户零距离,健全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指挥决策发布系统,全面提升气候观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现代化能力建设,特别是建立长效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服务网络体系和增雨防雹减灾网络体系。

(二)搞好防灾减灾服务

全市每村建立防灾减灾服务部门,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每月组织一次灾害预防培训,对不可抗力引起的灾害要以最快时间提交出解决方案,并能及时实施,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尽可能保证到最低程度。

第二节  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一、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主导产业优势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内涵丰富、带农增收效果显著,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制定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标准,认定一批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发展目标

立足吕梁市资源条件和特色要素,以镇(乡)为实施区域,聚焦农业主导产业,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主线,突出串珠成线、块状成带、集群成链,加大政策扶持,按“优产业、强龙头、建基地、重特色、创品牌”的总体发展思路,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形成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五多协同”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产业高地,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创响一批知名品牌,扩大一批就业岗位,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主业强、百业兴、宜业宜居,将农业产业强镇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乡村振兴吕梁样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2025年,再建设1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

(二)建设重点

1.打造产城融合先行区

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镇(乡)聚集,推动财政资金向农业产业强镇发展集聚投入,撬动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强镇,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物流配送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公共服务,带动产业发展。

2.培育产业融合主体

创新产业组织方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贮藏和加工车间等。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3.建立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产业强镇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意义、目标和内容,提高公众认知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共建农业产业强镇氛围。建立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财政奖补资金股权量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多种易操作、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养业中,要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生产托管等方式,直接带动农民发展、直接让农民受益;在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中,推动与农民建立契约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成果。

三、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发展目标

按照“总体一流、单体先进、特色突出、产城联动”的要求,坚持“有规模、有特色、有看点”的原则,创建“基地+园区”的新模式,建设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能促进基地示范区经济发展、为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组织化和市场化建设作出示范的核心区精品示范园。规划在全市建设30个标准化、精品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形成“基地为主、园区引领、片区覆盖”发展格局,带动全市200万亩杂粮、300万亩核桃、160万亩红枣、100万亩马铃薯、20万亩中药材等产业和全产业体系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打造全市生态友好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第一方阵和品牌基地。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利益联结紧密、农民增收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建设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支撑,以规模发展为方向,重点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研发、仓储、物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综合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通过提质、扩张、新建等方式,重点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即到2025年全市建设区域代表性强、类型多样、路径清晰的各类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园(区)100个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创建项目,形成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梯次发展格局。

(二)建设重点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好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创造优良发展环境,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省、市级园区要配套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设备,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工项目集聚的园区,要搞好园区硬化、绿化、美化,为吸引资金、技术、项目等打造平台。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引领全县各产业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整体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2.创新经营机制

依托市、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通过市场机制和合作机制进行土地流转集中,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一是通过有偿出租形式向合作社或农业大户手中集中;二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土地入股,按资分配或按一定的报酬形式进行委托经营,加快土地的规模集中;三是由龙头企业承租,实现企业化、规模化经营。通过以上形式实现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变,形成农民的土地租金收入、分红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多种收入来源,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建成全市可示范、全省可推广的区域连片、规模经营、组织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3.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培育乡土人才,组建专家团队,服务园区基地建设。围绕有机旱作、林下经济、生态养殖循环发展,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着力推行农机农艺一体化发展,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等,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

4.做好产业链衔接

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拓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事活动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提升产业融合水平,打造农业“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吕梁市的主导产业,紧紧围绕连通产业链、完善利益链、提升价值链的目标,打造农用物资配套服务中心、农业大数据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等“四个中心”,通过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构建绿色食品制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扶持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庄园、农业“小巨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形成多方主体“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融合机制,让小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企业通过自建或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网络销售,形成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四、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一)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按照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项目化支撑、品牌化引领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优质、精深加工、链条延伸、功能开发、品牌打造、绿色循环”发展内涵,重点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农产品销售两大交易平台,全力搞好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培育特色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加强村企联动等途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培育10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引进10个全国一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50个转型投资企业、扶持100个市级以上骨干龙头企业。力争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达到10%左右。

(二)发展重点 

1.打造以白酒为主的酿品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吕梁市作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放开白酒产能的极好机遇,加快建设以汾酒为主的清香型白酒集聚区、以中国汾酒城为主的储酒集聚区、以杏花村为主的酒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一把抓”红高粱基地45万亩。培育壮大汾阳王、文水牛栏山二锅头、新晋商汾杏、青花瓷、宗酒、老传统、良泉等一批中小酒类企业。到2025年全市红高粱基地发展到100万亩,白酒产能达到50万吨,产量达到50万千升,实现产值500亿元。

2.打造以红枣、核桃、沙棘为主的干果饮品(药茶)产业集群

依托全市丰富的红枣、核桃、沙棘等干鲜果资源,支持文水野山坡、临县阳府井和枣源地、石楼树德、汾阳迅达、孝义一果、中阳慧仁、交口维仕杰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红枣、核桃干果系列产品和浓缩果汁、枣芽红茶、沙棘叶茶、核桃分心木茶、槐花茶、玫瑰花茶等功能饮品,逐步形成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到2025年全市干果饮品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

以临县山西阳府井实业集团旗下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柳林山西华茗堂药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枣芽茶,方山县圣帝中药材有限公司、石楼一九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连翘、蒲公英、黄芩等药茶系列,孝义市杨氏康健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核桃茶,山西三味草堂高山茶叶有限公司、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沙棘茶,山西蒲谷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吕梁市聚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开发养生保健复方茶系列,山西艺泷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眉红茶合作社开发的冻绿叶茶,山西泓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蚕蛹虫草茶等药茶经营主体为依托,重点支持这些药茶企业开展原料基地建设,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药茶新品种,攻克加工新技术,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3.打造肉制品产业集群

按照“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理念,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肉禽产业。以山西新大象、交口百世食安、中阳厚通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生猪产业集群;以山西目标牛业、山西贤美、吕梁市汇丰源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的形式,发展牛肉加工业,形成中高端的牛肉加工产业集群;以汾阳百家兴、兴县嘉恒、吕梁蔡家崖农牧、文水恒远等公司为依托,发展肉羊加工业,创建吕梁绿色精品羊肉品牌,打造肉羊产业集群;以山西锦绣大象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肉鸡育肥厂、山西铭信禽业为依托,打造肉鸡产业集群。支持文水大象、孝义新希望六和、文水牧标、交口百世食安、方山宏康、交城老农民等企业,重点发展分割肉、订制肉、膳食肉、快餐肉、罐头肉等特色化、系列化、功能化产品,进一步延伸产品的价值链。到2025年全市肉制品加工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4.打造功能农产品产业集群

稳定建设以谷子、豆类等作物为主的200万亩杂粮基地,发展以香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3亿棒,支持兴县清泉、柳林沟门前、岚县老磨坊、文水野山坡和小牛娃、交口韦禾、柳林振兴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发杂粮粉、核桃油、沙棘籽油、沙棘曲奇、红枣曲奇、苦荞醋、莜麦醋等系列功能农产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真正形成地方特色产品。到2025年全市功能食品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

5.打造药材药品产业集群

组织实施以中药材为主的100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加快方山、临县、兴县中药材基地建设,支持吕梁中药厂、文水康欣、孝义金恒、离石聚仁堂等企业,与中国医科院、省中医研究所、省中医药大学等合作,重点发展植物药提取液和中草药制剂的深加工,进一步扩大饮片加工及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国药集团等大型中药材龙头企业合作,力争上马中药材加工项目,开发中成药产品,大力发展多种特色药食同源中药材的高附加值营养品、日用品等延伸产品,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培育以中药提取物、保健品和药食两用产品为主的加工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中药提取—生物制药”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加强吕梁地域中药材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市场知名度。到2025年全市药品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

五、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涉农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为纽带,以打造全产业链为经营形式的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一)发展目标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引领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到2025年,创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00个。

(二)发展重点

1.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一是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农产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二是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纽带作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三是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

2.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融通发展

一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代收代烘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二是引导资金有效流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贷款担保、资金垫付等服务。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缓解农民生产资金短缺难题。

三是促进科技转化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示范应用全链条创新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综合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创新水平。

四是加强市场信息互通。鼓励龙头企业找准市场需求、捕捉市场信号,依托联合体内部沟通合作机制,将市场信息传导至生产环节,优化种养结构,实现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开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信息化管理,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纳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的高度统一。

五是推动品牌共创共享。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鼓励龙头企业依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龙头企业协助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3.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农户共同发展

一是提升产业链价值。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鼓励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

二是促进互助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服务、贷款担保与订单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最惠待遇,并提供必要的方便,让各成员分享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

三是推动股份合作。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设施设备等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入+股份分红”的分配方式,让农民以股东身份获得收益。

第三节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密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综合高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营规模、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业农村改革内生动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吕梁市农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建设重点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各类农业项目优先申报主体予以扶持,如农业综合开发、设施农业、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购建加工、储藏等设施设备,开展统一服务,提升销售能力;支持家庭农场提高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难题,优化财政支农结构,以成立风险保障基金、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着力构建财政资金投入新机制。

2.注重示范引导

按照“运营管理规范、家庭劳动力为主、经营规模适度、产出效益较高、生产技术先进、质量安全可供”六项基本条件,组织示范家庭农场创建。

把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动态管理、有进有退、从严把关”的原则,推荐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进入政府优先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

深入开展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振兴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农民合作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着力构建“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订单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强农惠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引导创新发展

推进各类主体的联合与合作,引导合作社跨区域、跨产业联合合作,组建合作联社,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领域配置资源。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和鼓励家庭农场联合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和区域,开展家庭农场集聚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开展服务,引导同产业家庭农场集群发展,实现抱团发展、集聚创业。鼓励建立家庭农(林)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及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入股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家庭农场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服务,同时还提供植保、农机、粮食收购等统一服务。

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重点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种苗推广、仓储烘干等生产性服务。鼓励各类生产和服务主体依托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优势区域等开展广泛的联合和合作,形成分工协调、互利合作的发展格局。

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指导村集体立足村情,依托本地优势,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风险小、市场前景广的发展项目,确保每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并且能保持较稳定的收入和发展势头。

二是指导村集体创新发展路子,加大吸引外资工作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客商进村兴办企业,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三是利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加快推进村级光伏电站和新型农机服务经营主体资产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是支持村集体推行集体产权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五是积极探索“村村(企)联合、以资定股、集中经营、抱团发展”等模式,发挥条件好的村和企业对条件差的村的带动作用。消除村级集体经“空壳村”,确保全市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以上。

三、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一)目标要求

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人才需求,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持证)力度,整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按照以农民为中心、服务产业、注重质量、适度竞争、创新发展的原则,推动“三高”(高素质农民培育、高职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协同,不断构建农民短期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中高等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格局,着力办好农民满意的培训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强化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的人才支撑。

2025年,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0万人次,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农民队伍整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农业职业教育普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

(二)重要任务

启动农民教育培训三年提质增效行动,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性、文化教学的开放性、跟踪服务的持续性及线上培训的普及性,重点实施高素质农民示范培训等工作,打造农民教育培训精品工程。

1.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示范培训

根据全市八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求,精选培训对象,精选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分段式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培训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集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带头人培训、技能提升、返乡创业等专项培训行动。专业大户等生产经营型农民培训,要强化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生产技能考核评价和颁证工作,鼓励经过培训的从事专业技能与服务工作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2.加快开展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

高职扩招工作是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是职业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农业农村部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100万名具有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历、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全市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配合市教育部门,共同推进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贯通,推荐并优先招录持有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员在内的中专毕业生参加高职教育,重点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任职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

四、促进小农户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针对数量众多的农业经营中小农户占大多数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高小农户的参与度,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加强农企对接,加快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小农户受益。引导和组织小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带动、利润返还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小农户的利益。鼓励小农户发展精致农业,生产特色、绿色、健康产品;培育小农户市场意识、经营意识,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联结;积极发展农业普惠式金融体系,推进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加强对小农户的技术和经营培训,激发小农户内生动力。

五、加快农业对外联合开放

加强农业区域间合作,突破全市农业县域间、市域间界限,构建大区域的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引入大型农业企业,促进大象、牧原、温氏等大型企业进市入县开展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促进岚县土豆、交口食用菌、吕梁山猪等特有产品外销、出口;引导支持企业组建农业“走出去”企业联盟,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金融机构联合“抱团出海”,形成农业对外合作整体优势。

第四节  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围绕“以白酒为主的酿品产业集群、以红枣、核桃、沙棘为主的干果饮品(药茶)产业集群、肉制品产业集群、功能保健食品产业集群、药材药品产业集群”五大产业集群,以现代科技为引领,全面实现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科技的智力保障水平的全覆盖,坚持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相结合、增产增效相并重、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生产生态相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以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新模式创建和新机制保障,打造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全市应围绕杂粮、马铃薯、食用菌、道地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突出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要求,畅通研发链、推广链、产业链、价值链,在杂粮高产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野生道地中药材驯化技术、药茶的研发技术等重大技术取得突破,研发一批设施农业、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畜禽等种养全程智能化装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搭建特色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建设集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生产加工中心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综合型孵化器,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产学研用企”深度融合,打造农业科创平台,着力引进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园区创办领办企业,引领科研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园区创新创业。建立园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线上交易、线下服务、信息交流。加快农业“星创天地”的建设,提高其在农村成果转化、创业指导、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水平,营造农业创新创业氛围。

三、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

建立市、县、乡(镇)、村(企)四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和管理考核机制。健全县乡两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重点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设施,逐步建设完善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保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能够有效履行公益性职责。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科技示范户,遴选高素质农民、规模种养(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责任人为科技示范户。加强专家组建设,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制定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分层分类分批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善沟通、精业务、懂政策、会推广、能示范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提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大乡土农技人员的培养,按照每村至少一名农技员的基本要求,由财政出资、政府统一聘请“土专家”作为村级农技服务人员。村级农技人员作为乡镇农技人员的补充和联系纽带,将乡镇农技人员引进推广的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普及到村民中去。

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工作步伐,全力推进农技推广在线服务,引导广大农技人员、专家、教授等,通过微信群、QQ群、直播平台等网络媒介,在线开展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服务。

四、农业科技支撑平台建设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省级、市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产业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引入农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实验实训基地,并予以配套建设,加强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加强种业创新、现代食品、农机装备、农业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对接省市要求,在各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面向绿色兴农重大需求,加大绿色技术供给,加强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

第五节  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龙头型专业流通组织为主体构建批发市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构建市场体系,以市场体系为中心构建农产品流通体制。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的集散和配送优势,简化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流通,带动吕梁市农业生产发展。加快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经营领域,全面推动吕梁市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向现代化迈进,变市场约束为市场动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25年,全市培育10个大型流通类龙头企业,建成10个规范化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5个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各县城及其重点乡镇发展一批连锁经营的社区生鲜超市和农贸市场,加强现有农产品市场和社区菜市场规范化管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下,基本建立起以现代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流通方式为先导,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整体运行状况接近同期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交易体系

一是加快农产品市场改造步伐,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并拓展其业务功能。积极改造农贸市场,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农改超”,提升市场档次。大力发展社区便利店,建立新型农产品零售网络。

二是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培育大型农业网站,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完善农业网上展厅,提高农产品网上宣传、推荐力度。

三是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围绕农产品流通政策、运销贮藏加工技术、质量安全知识与法规、农业科技等内容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向农产品经纪人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四是加快制定统一的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积极宣传农产品分等分级知识,鼓励农民和经销商按统一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分等分级,实行规格化包装,提升农产品整体形象。积极引导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和产地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分选、包装设施,为农产品产后分等分级和包装提供条件。

二、打造全方位的市场营销体系 

搞好市场营销,创造有利于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外部环境,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尽快建立和全国农产品市场融为一体的、稳定的、及时反映市场信息的营销网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建立农产品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以即时信息发布农产品信息、农资需求信息、人才交流信息等。

以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发展农超对接、订单配送、关系营销、绿色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依托物流园区、产品交易市场,运用电子拍卖、交易结算等电子商务技术,建立农产品数字化配送技术和交易平台。

积极参加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展示会,在农产品消费终端大城市,举办专项农产品展示鉴赏会,推介产品,打造品牌,开拓高端市场;巩固和发展国外市场,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国外介绍吕梁市的特色优质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性的大营销,从而带动国内市场,形成品牌。

要大力培育和支持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握好订单来源、合同签订、销售兑现等环节,要加强对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策划、宣传,实现销售市场的全覆盖。

三、紧抓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组织、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产品流通网络销售组织等流通组织,营造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型商品流通组织体系。鼓励多元化流通主体之间、不同区域流通企业之间、流通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之间的重组、合并与联合。注重培育和发展“公司+农户”型、兴办依托基地的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产销协会型等多种形式、专业化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向入社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物资、购销、储运、加工等全程系列服务。

持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按照新建与改造并举,硬件与机制共建原则,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改革和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综合性加工配送中心,加快产地加工配送、包装、仓储、预冷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中国冷链储运孝义基地项目、汾阳屯汇智慧冷链农博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智能温控仓储、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终端销售、全程可追溯的“无断链”绿色安全物流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卖难应对机制,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密切产销对接,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等各类渠道优势,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推动经营模式与功能创新,提升运行效率。

四、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管制度

强化优势食用农产品集中上市期监管,以乡镇为单位,调查统计农产品集中上市时间和交易区域,建立重点时段监管名录。建立健全监管执法队伍协调机制,强化县、乡、村联动机制,紧盯薄弱环节,实行乡镇监管队伍常态化巡查,保障农业投入品供给质量。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模式,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及时通报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农资打假、巡查检查等发现的问题信息,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合作。

第六节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建立农资供应服务体系 

依托“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建设工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规范、价格合理的农资供应网络,依靠流通龙头企业,做好农资物流配送,提供良种、化肥、农药、薄膜农用生产器具等,以系统化、一站式的便民服务,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面向家庭农场的代耕代种代收、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工厂化集中育苗、灌溉排水、贮藏保鲜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

二、建立农机化服务体系

以社会化专业服务形式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施肥、除草、灌溉和植保等综合性服务。一是要以农机化推广服务为龙头,完善农机管理服务网络,通过构建管理服务网点,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二是要建立以农机化服务为中心的农机销售服务网和农机信息服务网,为广大农民和农机专业户提供农机供求信息和农机作业服务等信息;三是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农机新技术推广基地、农业机械化服务的示范基地和新型农机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高效进行的基本保障。一是各县市区应建立由县级土地流转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机制建设,完善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及传递方式,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等便捷服务;三是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经营权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形成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土地确权登记、互换并地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建设连片成方、旱涝保收的农田,引导流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四、建立农村金融、财政支持服务体系

资金与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一是加大农村金融支持服务,创新农村金融贷款担保抵押方式,发放小额贷款,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为设施农业发展、基地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生态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三是建立以工补农、促进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以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为基础,通过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引导等途径,对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市场准入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基础支撑体系。

各县(市、区)按照政府抽检、社会监测、企业自检相结合的总体要求,完善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设备,初步形成县、乡两级生产、加工、流通相衔接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现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推动结构调整。通过实行质量管理,对种植业、畜牧业、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检测约束,生产更多的“放心奶”、“放心肉”、“放心菜”等,并由此推动树立、创造品牌。

六、建立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全面促进全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农业数字化决策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吕梁市农业向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构建“数谷吕梁”、打造吕梁市数字化农业全新业态打下坚实基础。

梁市“政企银”三方应重点打造“13456体系”,即构建1个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政府端、客户端、消费端3个数字化农业服务入口,打造农业生产要素供需平台、初级农产品购销平台、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4个电子化经营服务平台,连接农资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收储主体、农产品加工销售主体、商业零售主体5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收储、销售、政务、金融6类服务。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将贯通农业“种管收储运加销”产业链主体,实现“三农”领域的数字化监管与服务,提高各生产经营主体的协同效率,进一步促进农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章  围绕农村产业现代化  构建产业融合新格局

深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实现产业跨区域、跨产业融合、资源循环利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贯彻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要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兴业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市场建设,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农旅商共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构建全产业链

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化、功能化、多样化产品,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

一、以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

做强产品加工,鼓励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建设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

做活商贸物流,鼓励各县(市、区)在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立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支持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发展网上商店、连锁门店等。

二、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

对接终端市场,以商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创新营销模式,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

三、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

提升品质价值,推进品种和技术创新,提升特色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以品质赢得市场,实现增值。

提升生态价值,开发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提升人文价值,更多融入科技人文元素,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

第二节  打造“特”“优”农业产业

中共吕梁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产业振兴为牵引推动乡村振兴,把保耕稳粮作为农业发展的前提基础,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突出优势主导产业、打造新型业态,全面构建吕梁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一、增强粮食安全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吕梁市要坚持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以平川四县市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为重点,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基本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4.5万亩的建设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彻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要求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农田水利和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力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以上。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粮食储备政策,健全和完善地方储备,鼓励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建设检验检测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

二、做精杂粮产业

按照“围绕优势抓特色,围绕特色抓基地,围绕基地抓龙头,扶持龙头创品牌”的发展路径,建基地、兴科技、扶龙头、强研发、创品牌、活流通,全面推进基地规模化、技术集成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和营销市场化的实现。“十四五”末,标准化杂粮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5万吨

(一)加大技术集成,推动杂粮基地建设

紧紧围绕杂粮绿色、优质、高产目标,一是抓杂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示范,在主产区创建杂粮高产集成技术综合示范区;二是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基地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优质粮源基地。制定出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到2025年,生产基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率达到90%。在杂粮产业发展的每个县建设3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每个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杂粮生产基地建设;三是加大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力度,全面推广集优良品种、精细整地、保墒耕作、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机械化协作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使杂粮以地膜加旱作、优种加优法、农艺加农机为主导的杂粮高产集成栽培技术,提高杂粮产量,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杂粮增产达到20%以上,创造绿色高效的杂粮品牌基地。

(二)加大创新力度,补齐杂粮产业发展短板

全市杂粮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牌化弱、影响力低、加工转化率低、机械化程度低,仍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虽有企业带动,但不足以改变目前小规模经营现状和市场营销问题。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谷子、杂豆等杂粮作物为主,研究开发杂粮功能产品和方便即食食品,重点培育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和杂粮产品知名品牌,推动杂粮生产全产业链开发。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在淘宝网开设网店,组织有知识的贫困户实施微商经营,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打响吕梁市杂粮品牌。

(三)加强引导与扶持,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加大政府引导与扶持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并选择发展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进行扶持。组织金融部门、利用信贷资金、扶贫资金等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规模扩张、产业延伸、占领市场,起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并强化同基地、农户的联系,不断创新农企联结、合作和利益互补机制,完善订单经营模式,严格履行订单合同约束,使企业和农民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带动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杂粮精深加工水平,提高杂粮的加工转化率,发展规模以上企业20个。到2025年,每个县杂粮“一村一品”专业村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20个,全市杂粮产品加工率达到70%。 

(四)强化品质安全,打造精品名牌

积极鼓励、扶助、服务企业以品牌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引导名优农副产品注册原产地标识,申报名优产品,申办有机、绿色食品标识,获取市场“通行证”,形成地区名牌,提高杂粮的深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杂粮产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龙头企业的优势产品为核心,整合杂粮的商标资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坚持主食化、副食化、礼品化和规模化“四化”开发模式,实施进餐桌、进景区、进超市和进电商“四进”发展计划,打造优势品牌,形成系列产品,做大品牌规模,做强产业优势,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吕梁市的杂粮精品名牌。鼓励引导杂粮加工企业进行“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产品品质与知名度,全力打造吕梁杂粮区域公用品牌。

三、发展干果经济林产业

吕梁市干果经济林的发展,重在建基地、强加工。在基地建设上,坚持“抓低、挖潜、扩优、增效”整体推进(抓低产低效林改造、挖掘现有干果经济林生产潜力、扩大优种种植面积、增强单位面积效益);在加工转化上,坚持“规模、质量、品牌、效益”同步发展,靠基地保质量、靠质量创品牌、靠品牌出效益;形成“龙头企业+经济林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大格局。

(一)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针对农村干果经济林管理粗放,品质低下,难以见效的现状,选择4-20年生核桃、红枣等结果树,采取高接换种、科学修剪、土壤管理、增施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果树栽培的实用技术,提高核桃、红枣等果品的品质和效益。通过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既可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收益,又可通过合作社实施,增加贫困社员收入,促进脱贫。

(二)果农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培养生产型人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科技推广和培训的绿色通道,通过聘请国家、省级知名专家和果业部门技术人员举办各种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培养出一批果树栽培乡土人才和技术管理能手。二是提高果业组织能力的培训。要选择一批营销企业和经纪人进行果品市场、法律知识、电脑网络等方面的培训。

(三)产业链条延伸工程

产业链打造关键在于新品种培育和提炼加工技术研发力量的强化,重点是发展壮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运作,引进1至2家战略投资者,采取重组、兼并、入股等方式,对干果加工企业进行集团化改造,积极开发干果系列产品,如红枣类深加工产品,干枣——蜜枣——枣酱——枣醋(红枣酸奶、浓缩大枣汁)——大枣酒——大枣口服液——枣芽茶,集红枣制品贸易、生产、贮藏、加工、包装、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展示、创意、休闲、美食及配套服务于一体,通过建设红枣系列产品研发和加工、养生运动中心,打造红枣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有效链接,突出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水平、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红枣深加工及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拓展产业价值空间,提高红枣产业的综合效益。

(四)市场体系建设工程

为延伸产业链条,应从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经纪人队伍等关键环节入手,努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果品及其加工产品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立足产业建市场,实现增值增收,积极培育建立松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搭建果品商贸平台,实现果品应季销售与错季销售的合理配置。 加强专业协会和中介合作组织建设,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为果品生产销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果品博览会、鉴评会,同时定期组织开展果品展示会、擂台赛等活动,大力开拓果品销售市场。

四、做强优质马铃薯产业

按照“规模发展、种薯先行、科技引领、产业推进”的思路,以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为方向,加强基地建设,抓好精深加工,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吕梁市脱贫致富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的重要产业。以岚县“全国绿色马铃薯”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引领,稳定面积,提升品质,发展绿色薯、有机薯。到“十四五”末,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产量达到71.6万吨,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90%以上,马铃薯年加工鲜薯达20万吨,转化率达到35%。

(一)抓种薯繁育

依托岚县康农薯业、方山聚隆公司、临县鑫田农业等种薯繁育中心,进行优质脱毒种薯繁育和技术推广,开展适于市场需求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试管苗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选育早熟出口型商品薯品种,高淀粉、早熟型、优质型、高产型品种和中晚熟高产主食品种,重点解决品种抗病性、熟期和提高品质。

(二)抓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

以岚县、方山县、临县、兴县、文水县为重点,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引进和扶持年产万吨以上的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以及薯条、薯片和高档休闲食品等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提高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加大马铃薯主粮化研发力度,开发“土豆宴”系列产品,提高加工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抓品牌建设

依托已有的“岚县土豆”,创建“吕梁金土豆”品牌,打造脱毒种薯品牌,大力发展马铃薯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积极开展原产地注册登记和马铃薯鲜薯、种薯及加工产品的商标注册,加大马铃薯及其产品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力度,着力打造绿色品牌,依靠品牌不断提升吕梁市马铃薯的知名度,增强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四)抓流通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种薯、专用薯流通体系建设力度,做好种薯市场和专用薯市场的拓展和开发工作。一是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建设仓储设施配套、集约化程度较高、信息网络配套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4个(岚县、临县、方山、离石)。二是每个县(市、区)引导扶持和规范发展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跨乡村、县区的马铃薯行业协会1个,培育一批马铃薯运销经纪人、购销大户,为农户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强化技术培训,推动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五、做优设施蔬菜产业

按照“优选品种、提高质量、突出加工、搞活流通”的思路,以生产设施建设、装备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建设标准化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集约化育苗中心,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经营管理,配套建设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在蔬菜集中产区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努力做到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过程产业化、合作紧密化,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和效益。健全蔬菜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实施品牌战略。“十四五”末,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5万亩。

(一)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

要按照农业部创建蔬菜标准园的要求,通过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推广普及绿色蔬菜标准化集成技术,重点推广蔬菜的优种优法配套栽培技术、膜下微滴灌节水、防虫网、诱杀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集成技术,引导全市蔬菜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现有的设施蔬菜园区的基础上,以点促面、以面建带、点面带结合,扩大设施蔬菜发展规模,建设节水型高效设施蔬菜带,东部平川区包括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四县市,以日光温室和拱棚蔬菜并重,发展喜温类果菜生产,打造中高档蔬菜产业带。中西部丘陵设施蔬菜区,包括离石、柳林、方山、临县四县区,以发展大中型拱棚为主,日光温室为辅,抓好春提早、秋延后的蔬菜生产。在东部平川区和中西部丘陵区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典型示范,使高效设施成为促进吕梁市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按照“绿色、生态、特色、精品”的思路,采取温室与拱棚相结合的形式发展设施农业,按照新型温室、拱棚的技术规范,对现有的大棚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提升新建大棚的标准质量,采用先进的热能技术为蔬菜大棚提供充足的热源,保证大棚冬春季正常生产。

一是推进三个建设,即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名牌农产品。二是强化三项检测, 即政府职能部门例行监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三品”认定认证检测。三是加快“三品”认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认证。四是加强三个方面建设,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  

(三)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将吕梁市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成以现代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产业。在设施生产、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信息数据库。积极发展精准农业、感知农业、智能农业。在主要园区和基地实现远程网络监控、网络信息交流和发布、产品网络销售,建设信息化园区和基地,着力打造信息型农业。

六、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

围绕吕梁市的柴胡、黄芩、黄芪、苦参、连翘、远志等道地中药材品种,发挥药材种植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优势,结合退耕还林中药材项目建设,建立规范化生产基地,推广优质高产、绿色安全的综合集成栽培技术,培育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水平。

(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

立足优势产区设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促进产销对接活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强基地,建设特色鲜明、产区集中、规模适度、管理标准、竞争有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以山西省药物培植场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扩大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引进新品种,发展特色优势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挖掘产量质量潜力。大力推进林下中药材和药用经济林发展,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积极发展林药间作、粮药间作、果药间作等多种种植模式,增加综合效益。

(二)中药材加工体系建设

积极引进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实现清洗、分选、切片、烘干和包装的机械化、自动化,向高品质饮片、浸提、纯化、超微粉剂、挥发油开发等高层次加工方向发展。以“企业+科技+农户”形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以“企业+科研+市场”形式建立开发机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以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依托,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除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柴胡、黄芪、党参等药材为重点,加强药膳、药浴、药饮、药容等功能型保健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药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积极开发药用旅游产品;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

(三)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根据市场和加工企业需求,确定主导品种,建设繁种育苗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子贮藏库,配备必要的种苗检测、精选、催芽等设备。基本满足全市中药材生产需要,并部分外销,良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四)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仓库、晒场和交易大厅,配备药材装载、流转机械,扩大市场规模,增加收购网点,形成现代中药材物流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交易效率,改善服务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的作用,及时、快速的为农民做好灾害、生产、销售、市场等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发布,为广大农民决策提供依据,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五)实施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

强化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科研成果和科技资源,加强与省内外中医学院、药科学院、农业大学、中药企业、中药材天地网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保障吕梁市中药材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支持鼓励药农利用农闲时节开展中药材初加工,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大力开发多种特色食药同源的高档营养品、日用品等延伸产品,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七、做好生态畜牧养殖产业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产业集群发展、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畜禽规模养殖工程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种养结合、粪污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有机肥等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稳步扩大规模,发展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加强现有规模养殖场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提升设施化装备水平和生物安全水平。

(二)畜禽良种繁育工程

加快杂交改良、生产性能测定等实用技术推广,依托市级液氮库和县级改良队伍积极推广晋汾白猪、晋岚绒山羊、西门塔尔牛、杜湖羊等优质品种,提升优质品种的覆盖率。

(三)饲草饲料高效利用工程

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增加青贮玉米种植,提高苜蓿、燕麦草等紧缺饲草自给率,开发利用杂交构树、饲料桑、残次红枣等新饲草资源。充分发挥我市玉米种植优势,扩大现有饲料加工企业规模,加大种植大户、饲料企业、养殖户的产销对接,积极发展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安全饲料。

(四)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工程

发展壮大山西锦绣大象、文水牧标、交口百世食安、孝义铭信、孝义新希望六和、中阳厚通等大型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吕粮山猪”、“牧标牛排”、“甜蜜往事”等知名品牌。支持养殖加工畜产品企业整合品牌资源,注册著名商标,开发高端产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畜产品。

(五)流通体系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山西省建设北肉平台机遇,在文水县建设活畜交易市场,建立完善活畜养殖、展示、收购、运输、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将其打造成辐射华北地区的现代化畜牧交易市场。扩大优势畜禽产品出口,依托文水大象、孝义新希望六和、交口百世食安建设外销型养殖基地,扩大优质产品出口规模。鼓励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六)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程

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改造雨污分离管道系统,购置机械清粪、干湿分离设备,建设粪污收集及储存设施,保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在95%以上。引导中小小型养殖场与家庭牧场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发展壮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以粪便、秸秆等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沼气。在畜禽散养较多、畜产品加工集中区域,集中建设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农户收集、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的运作模式,健全粪便收运体系。

(七)畜产品安全保障工程

引导养殖场(户)改善动物防疫条件,严格按规定做好强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强化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排查,建立重点区域和场点入场抽检制度。开展饲料、兽药、生鲜乳、屠宰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摸清其生产经营主体状况。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检打联动,严厉惩处生产使用违禁药物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八)智慧畜牧业工程

探索建立畜牧统计监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禽屠宰加工监控等为一体的行业管理平台。支持规模养殖场开展以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重点的“互联网+”的智慧养殖示范企业建设。

八、做大食用菌产业

以工厂化生产为引领,设施食用菌、林下食用菌为辅助,创新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形成全市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体系。到“十四五”末,食用菌规模达到3亿棒以上,产值达到50亿元,成为华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一)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重点打造以交口县、临县、兴县、岚县为主的香菇产业集中区,以中阳县、柳林县、交城县为主的木耳产业集中区,以石楼县、方山县为主的灵芝、羊肚菌等高端食用菌产区。扶持10个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加工型食用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种植大户。依托丰富的红枣、核桃、沙棘等林木资源,加强与省直国有林厂合作,支持食用菌企业建立原料林,保障木屑等原料供应。

(二)建设工厂化菌种生产和服务中心

以工厂化生产为支撑,在交口、兴县等重点县各建设一个集菌种培育、菌棒生产、技术服务和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工厂化生产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现代化的菌种生产车间、菌棒填充接菌车间,指导签约农户进行生产场地建设,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全市食用菌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构成全市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三)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方便食品、调味品、保健品、日化品等食用菌产品生产线,开展食用菌加工,显著提高食用菌附加值,打造集生产、加工、物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菌棒资源化利用,在兴县、交口等地配套建设菌棒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以食用菌为主题,民俗文化、休闲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小镇、特色村、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区。

推进食用菌种质保藏利用体系建设,加强野生食用菌驯化研究,储备具有栽培推广潜力的优良菌种资源;开展食用菌优良菌种选育研究,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栽培新品种;建立完善与大型商贸市场连接畅通,与省内高铁网、航空网相适应,高度智能化的冷链配送体系,并开展从采集、运输到储藏的全程保鲜核心技术研究应用,延长保鲜期,降低物流损耗;研发食用菌产品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四)打造吕梁区域公用品牌

积极打造吕梁食用菌、中阳黑木耳、临县枣木香菇等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健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体系,支持优质菌种选育。鼓励食用菌企业重点研究涵盖保育、栽培、保鲜、加工及产品、检验检测、流通等方面的野生食用菌标准体系,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构建食用菌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的全程追溯体系。发掘、传承、弘扬具有吕梁特色的“菌文化”,制作特色鲜明的吕梁食用菌产业系列宣传片。对接前沿市场,建设一批食用菌出口基地。

九、其他特色农业产业

(一)打响药茶产业

依托吕梁市的立地条件,按照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项目化支撑、品牌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坚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方向,以“建设基地、培育龙头、创建品牌、文化带动”为重点,全链条开发,全产业推进,不断提升药茶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打造“吕梁药茶”品牌。

1.科学布局药茶产业

结合全市药茶原料来源和药茶产品及加工产业分布所在地区的情况,将药茶产业发展布局为四大板块,重点发展西部临县为龙头辐射带动西部沿黄兴县、柳林县、石楼县等县以红枣及叶、芽为原料的枣芽红茶类系列药茶产业板块;北部中药材产业基地县方山县为龙头辐射带动兴县、临县、离石区、交城县等县区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连翘茶、黄芩茶、黄精茶、芍药茶等系列中药材茶产业板块;东北部文水县为龙头辐射带动交城县、方山县、岚县、离石区等县区以沙棘叶、玫瑰花为原料的沙棘叶茶、玫瑰花茶等系列药茶产业板块;东南部孝义市为龙头辐射带动石楼县、交口县、汾阳市、中阳县、柳林县等县市以核桃分心木、金花葵、槐花等为原料的安神助眠茶、金花葵茶、槐花茶等系列药茶产业板块。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坚持“扶强扶优、龙头带动、百企跟进”的思路,按照 “培育一批、发展一批、转型一批、引进一批”的办法,在重点培育和巩固现有药茶加工经营主体、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引导、支持各类药茶加工经营主体扩规模、提质量、强研发、促销售、创品牌,逐步提升吕梁药茶企业龙头等级和药茶专业合作社示范等级,着力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1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

3.加强基地园区建设

按照“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发展思路,支持发展一批红枣、核桃、中药材(药茶)等特色产业小镇(园区),支持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等药茶企业做大做强。

4.加强药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

深化与科协、九三学社、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农大的合作,搭建药茶产品研发的平台、桥梁,推行“科研院校+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药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药茶龙头企业引进、留住药茶科技人才,支持创建科技研发中心,引进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5.创建药茶区域品牌

加快药茶的配方、工艺、 标准及新食品原料研发工作,提高药茶产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吕梁药茶”区域公共品牌,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努力创建国字号、省字号吕梁枣芽茶、安神助眠茶(核桃分心木)、沙棘叶茶、冻绿叶茶、蒲谷香药茶、槐花茶等吕梁药茶商标和子品牌,逐步构建药茶区域公用品牌母子联动体系,以品牌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效益。

6.拓展药茶产业市场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和自媒体等媒介,大力宣传推广吕梁药茶品牌和药茶产品,总结树立一批吕梁药茶产业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吕梁药茶的宣传力量,助推吕梁药茶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农业”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着力开拓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等市场营销路径。同时,鼓励药茶产品进超市、宾馆、饭店、机关,支持药茶企业在旅游景区开设药茶窗口、专柜、体验馆等,促进药茶和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全市药茶品牌的影响力和药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0

(二)挖潜特色水产养殖产业

通过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1.科学布局绿色养殖区域

一是湖库大水面休闲渔业区。在湖泊、水库等区域进行经济水生动物的增殖放流和生态养殖。同时依托水库、湖泊、农业园区等水域开发垂钓、旅游等休闲服务项目。重点发展文水世泰湖、横泉水库旅游景区大水面休闲渔业。

二是净水渔业示范区,在治污防治要求较高的河流沿岸带采取人工湿地、净水渔业等模式,对地表水源净化后回补河道,重点完善汾河沿岸“珍珠串”水域的开发建设,实现以渔净水的示范效应。

三是冷水特种养殖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冷流水资源,在山区海拔较高处发展流水养殖的冷水品种,重点发展文峪河上游虹鳟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品种养殖。

四是生态综合种养区,在原有池塘养殖区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开展渔菜共生、稻田种养结合等方式的综合种养;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相对紧张匮乏的地区推广工厂化养殖新模式。

2.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地表饮用水源区生态敏感区的管理,采取划定禁养区、限养区等限制措施,保护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进行绿色水产品养殖,保护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科学增殖、以渔净水的环保渔业。积极推进种养结合的渔菜共生、稻田综合养殖方式,大力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

第三节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

一、完善加工业产业结构

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一是拓展农产品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果蔬、奶类、畜禽及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实现减损增效。粮食等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实现保值增值。食用类初级农产品,重点发展发酵、压榨、灌制、炸制、干制、腌制熟制等初加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二是提升农产品精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发展精细加工,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利用专用原料、配套专用设备、研制专用配方,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推进深度开发,创新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提取营养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开发系列化加工制品。

三是推进综合利用加工,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害为宝、化害为利。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备技术,推进稻壳米糠、麦麸、油料豆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品,提升增值空间。

二、优化加工业空间布局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统筹产地和销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地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是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集聚,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向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中心乡镇、物流节点和重点专业村集聚,在农业产业强镇、商贸集镇和物流节点布局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就地增值,带动农民就近就业,促进产镇融合;依托工贸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小众类农产品初加工,促进产村融合。

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区对接,丰富加工产品,在产区和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净菜加工和餐饮外卖等加工,尤其是功能食品,要做强做大一些功能食品龙头企业,培养领军企业和集团,放大品牌效应。深入发掘和利用特色农产品的功能、药用成分,加强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应用,大力开发方便、休闲食品,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疗、保健需求,创造高附加值精品,提升农业效益。

第四节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挖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一、创新开发旅游产品

(一)打造康体养生休闲游线路

依托吕梁优质富氧森林资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及移民搬迁后大量的空宅院,发展一批中医保健、康复疗养、避暑养生、森林康养等“三养”基地和精品民宿。游卦山、玄中寺、庞泉沟、苍儿会、北武当山、于成龙廉政文化园、永红村、千年里、白马仙洞、西华镇、离石森林公园等景点,品尝吕粮山猪、羊肚菌等美食,打造康体养生风景游市级精品旅游线路。

(二)打造文化休闲体验游产品

深入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明等宝贵资源,加快开发以天下黄河奇湾、碛口古镇、母亲峰、军渡为载体的黄河文化体验游,打造百里黄河旅游带,融入全省黄河旅游板块;以红军东征主战场、延安屏障晋绥边区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体验游,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党爱国情怀;以岚县“土豆花开了”、临县“枣儿红了”、文水“梨儿熟了”、交城“白木耳节”等为载体的农耕文化体验游;以于成龙故居为载体的廉吏文化教育游、以森林康养村等为载体的度假康养体验游、以孝义碗碗腔等为品牌的民俗文化体验游。打造黄河晋韵文化游市级精品旅游线路。

(三)开发建设精品小镇(农庄)

建设红枣小镇、沙棘小镇、土豆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提升柳林昌盛、文水苍儿会、文水世泰湖、汾阳贾家庄、离石信义、兴县蔡家崖、孝义曹溪河、交城庞泉沟、石楼黄河奇湾等休闲旅游品牌;发展一批中医保健、康复疗养、避暑养生、森林康养等“三养”基地;打造碛口古渡田园综合体和杏花村田园综合体。

二、注重旅游品质提升

吕梁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打造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一)突出特色化

注重特色是吕梁市乡村休闲旅游业保持持久吸引力的前提。

一是开发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吕梁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农业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打造一批以农家乐(民宿)、生态庄园、休闲农庄为主的高品位休闲旅游康养度假新载体、目的地。

二是开发特色文化,吕梁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大量现存古镇古村,因此吕梁市应发掘民族村落、古村古镇、乡土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特征、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深入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明等宝贵资源,融入农业农村、融入景区景点,推动农业+旅游+文化+康养四位一体,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三是开发特色产品,依托红枣、核桃等主导产业和民俗文化,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创制独特、稀缺的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和产品。

(二)突出差异化

吕梁市乡村休闲旅游要保持持久竞争力,必须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一是把握定位差异,吕梁市山地平原交错,区位资源各异,各县(市、区)风俗文化又存在差异,因此应依据不同区位、不同资源和不同文化,发展具有城乡间、区域间、景区间主题差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二是瞄准市场差异,在注重把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应依据各类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需求,细分目标市场,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展民宿康养、游憩康养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三是彰显功能差异,依据消费者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不同需求,发展采摘园、垂钓园、农家宴、民俗村、风情街等乡村旅游项目,逐渐形成项目多样,内容丰富,种类各异的乡村旅游项目。

(三)突出多样化

吕梁市乡村休闲旅游要保持持久生命力,要走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发展之路。

一是推进业态多样,统筹发展吕梁市特有的农家乐、休闲园区、生态园、乡村休闲旅游聚集村等业态,形成竞相发展、精彩纷呈的格局。

二是推进模式多样,跨界配置乡村休闲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养生、信息技术等产业要素,形成多产业交错内容形式新颖的共享农庄、康体养老、线上云游等模式。

三是推进主体多样,吕梁市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文旅企业及社会资本等建设具有当地人文色彩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三、打造旅游精品工程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吕梁市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一)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

以各县为单元,依托独具吕梁特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如以吕梁山脉和吕梁红色文化为依托,建设一批设施完备、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在区域、全国乃至世界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二)建设美丽休闲乡村

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以此实现产村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

(三)建设休闲农业园区

根据休闲旅游消费升级的需要,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吕梁市应依托“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加快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推介一批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促进全市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能够在全市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区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一)健全标准体系

修订吕梁市乡村休闲旅游业标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服务规范等标准,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二)完善配套设施

加强全市乡村休闲旅游点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开展垃圾污水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三)规范管理服务

政府应引导和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经营主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服务流程,为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贴心细致的服务,打响“休闲吕梁”“康养吕梁”品牌。

第五节  培育农村新型服务业

乡村新型服务业是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应运而生的产业,业态类型丰富,经营方式灵活,发展空间广阔。

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一)扩大服务领域

全市的新型服务业要配合当地优势产业开展,不断扩大服务领域。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趋势,支持供销、邮政、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 

(二)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引导各类服务主体把服务网点延伸到全市各个乡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城镇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广农超、农社(区)、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二、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一)丰富服务内容

围绕农民生活需求,发展各类型内容的丰富的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洗浴、照相、电器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体育健身、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乡村服务业。 

(二)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吕梁范围内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实现农村服务的现代化,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第六节  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产业

一、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一)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

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全市各乡村布局,构建全市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依托益农信息社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

(二)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推广,利用大型电商平台与本土的电商平台销售全市当地农副产品。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拓展吕梁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进城空间,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联动促销,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更好发展。

(三)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全市乡村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加快发展全市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吕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二、加强“智慧农业”建设

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智慧城乡、智慧农业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农产品物流营销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围绕吕梁市优势特色农业,全市13个县(市、区)建设与完善一批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农业网站,提供农业和农产品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服务定制和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

二是建立农产品生产远程监控指导系统,尤其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的监控。

三是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产品生产、需求、储备、价格进出口贸易等的动态跟踪监测预警。

四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通信网络构建旅游服务信息系统,将全市A级以上景区和农业旅游景点、园区、产业全部纳入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打响吕梁市农旅结合全域旅游品牌。

三、加快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步伐,以物联网技术为重点,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和水产养殖等生产过程中的各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

二是加快建立具有权威性、快速高效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完善信息渠道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加大对农产品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预测和深入挖掘。深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不断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拓展农业信息服务方式和内容,促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以一二三产业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加速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门类范围拓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村服务等提供空间。

四是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带动全市智能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快智能传感器、卫星导航、地理空间系统等技术应用,增强对温湿度、光照、土壤等农业生产环境的精确监测能力,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智能化水平。

五是重点在农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菜篮子基地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县、乡镇、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网上农产品交易平台,发展生鲜速递、特产专卖等农产品定制开发和互联网直销运营模式。支持农业企业开办“农家网店”,发展特色农产品在线营销。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开展粮食、食用油、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重点监管农产品电子追溯,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六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生产区域,以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主体,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农情信息监测预警、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水肥一体化和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以农技服务、农资服务、农机服务、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搭建线上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供现代农业“一站式”服务。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与农业物联网结合,开展自然灾害分析预警与农作物产量预测,着力提升种植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  紧扣绿色生态现代化  打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吕梁市集中开展“治六乱、靓家园、迎小康”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集中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目标。

第一节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建设

一、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全面推进“垃圾治理”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推动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重点加强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卫生填埋场和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建设,严打城市、工业垃圾“上山下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持续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到2025年实现村庄垃圾治理全覆盖。

(二)梯次推进“污水治理”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及河沟渠污水偷排,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集中启动沿河(湖、渠)及水源地农村污水系统治理工程,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科学确定污水治理方式和技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实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人口较少的村庄推广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在城郊村、重点镇镇区村、乡(镇)政府所在地村、水源保护周边村中,选择具备条件的示范村先行开展生活污水治理。

(三)大力实施“厕所革命”

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农村改厕与新型社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治理和采煤沉陷区、污水治理等工作统筹考虑、一并推进。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新建改造与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探索畜禽粪污和厕所粪污协调处置。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类县达标,其中,先行示范县离石区、孝义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整体推进县交城县、交口县、柳林县、文水县、汾阳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左右;重点帮扶县石楼县、临县、兴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以上。

(四)加强保护“饮用水源”

开展市、县级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在水源地保护区的边界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控制。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到2025年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

(五)加快推进“清洁能源”

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改造,加快“煤改气”、“煤改电”步伐。重点推进清洁取暖,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超低排放)、宜热则热,多能源供暖,同步实施居民生活用煤清洁能源替代。集中资源推进吕梁市区及周边、平川四县建成区及周边重点区域散煤治理,优先以乡镇为单元整体推进。到2025年全市13县(市、区)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力争达到70%以上;对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山区,积极推广洁净焦、洁净煤和其它洁净燃料及高效清洁环保炉具。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25年,全市13个县(市、区)建成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0%,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二、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一)持续推进绿色村庄创建

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加快推进村庄道路绿化、环村绿化、街巷绿化、庭院绿化、校园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开展绿色生态和美丽村庄创建。充分利用村边荒山、荒地、荒滩和环村路,因村而宜,大力实施环村林带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选择经济林、防护林、用材林、特用林树种苗木,开展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和村边道路、沟渠、坑塘绿化,因地制宜建设供村民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以及小果园、小花园等,严格保护乡村古树名木,建设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到2025年行政村全部实现乡村绿化,1800个村庄实现乡村绿化美化提升。

(二)持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立足吕梁市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结合晋西乡土风韵、人文特色、红色文化等特点,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水平,整合资源、资金,集中力量,按照“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思路,打造一批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农耕体验、村落保护等以晋西特色为主导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形成具有吕梁地域特色和持久生命力的美丽村落。加强对新建农房形态、风貌的引导管控,让乡村建设既顺应自然,又体现晋西民居特色。加大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支持选择县(市、区)周边、沿河、沿路、沿景区“一周三沿”地区整体规划,连片打造美丽乡村。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到2025年打造5个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示范区,美丽宜居示范村300个。

三、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明确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开展专业化培训,广泛动员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修编,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出台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及效果评价标准,开展污染耕地分类治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节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一、推进吕梁山生态保护与修复 

统筹“治山、治水、治沟”,一体推进绿化彩化财化,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全面推行林长制,坚持造管并重,强化管护人员管理和培训,进一步规范造林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切实做好新造林地和重点林区的管护。通过企业+造林专业合作社,布局一批标志性工程,促进林地资源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打造一批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和驰名商标。以自然保护区为载体,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积极防治有害生物。2025年,实现宜林地全部绿化;退耕还林面实现应退尽退;每年高标准完成经济林综合管理100万亩;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吕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在一个战场打赢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场战役。

二、强化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围绕“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创新生态修复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实施汾河流域吕梁段、三川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沿汾、三川河生态走廊。结合全省中部引黄工程、汾河干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施三水互通工程,引汾河水入磁窑河、文峪河,形成生态水域。统筹防洪、排涝、水土、景观功能,因地制宜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害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河长体系,力争延伸至村一级,实现河长制、湖长制全覆盖。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一河一湖一策”推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定市管七条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形成“河长牵头、属地管理、部门负责、全民共治”的河长制管理格局。把畜禽养殖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落实选址布局、粪污治理、畜禽屠宰、病死畜禽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要求,全面推进禁牧、休牧、轮牧举措,严禁在休牧期放牧和轮牧区超载过牧,鼓励舍饲圈养,控制散养放牧,保护生态环境。

三、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坝滩联治工程、沟坝的治理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基础上,结合吕梁市特点,开展侵蚀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特色小流域示范区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水土流失治理五大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工程、林草、耕作等措施,形成综合治理体系,维护和增强区域水土保持功能。

四、实施矿山生态治理与修复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求,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实行谁破坏谁治理,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工业固废贮存场所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重点工程,重点推进土地复垦、林带种植、村庄搬迁和工程加固,宜耕则耕、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积极推进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引导沉陷区居民向集镇和人口聚集区集中,建设一批小康新村和新社区,切实改善采煤沉陷区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全面恢复绿水青山,恢复良好生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矿山生态环境。

第三节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一、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负增长。全面开展受污染耕地排查,对中轻度污染耕地实施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对重度污染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加强养殖、屠宰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防止病死畜禽尸体严重污染环境。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禁养区内关闭或搬迁养殖场,协助做好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工作。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全覆盖。到2025年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二、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程

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加快推广种养、农牧、养殖场与农田建设等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继续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程,加快建立农业资源保护、农业废弃物利用的政策和技术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严格监测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按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协同治理原则推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严控农产品超标风险。严格执行畜禽限养区、禁养区规定,防止造成新污染。

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一、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制度为保障,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空间为根本,以生态经济为核心,以生态生活为目标,以生态文化为灵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借鉴典型经验模式。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标准供给,鼓励相关机构参与绿色发展相关领域标准制定。

二、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依法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征收制度,要尽快建立健全市级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征收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对补偿费的使用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资金使用违规违纪的责任追究制度。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建设管理体制。尝试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六章  聚焦乡村治理现代化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推动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构建新时代基层善治体系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善治的坚强战斗堡垒。依法有序开展乡镇、村“两委”换届,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成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推动村务管理、决策、监督规范化系统化运行。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实行集中代办、帮办、联办等制度,提升村级事务的规范化、民主化水平,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依托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大力推广交口“十户联体”、石楼“党建+合作社”、汾阳“联村共建”、兴县合作总社、临县“扶贫孝心基金”等新时代乡村治理好做法,学习临县罗家山“党建引领、能人带头、农民主体、共同富裕”等乡村治理典范。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培养一批思想政治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2025年,以党的基层组织为统领,村(居)民委员会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群团组织为纽带,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基本健全,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明显增强。

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体系

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深入推行依法治村,健全农村依法治理体系,加强法律援助服务,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总结借鉴模范乡村治理经验,大力推广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进村,破解农村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德治体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进乡村诚信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三、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

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社会治理注入更多有生力量。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做好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对象服务工作。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开展“全民志愿行·共建文明村”等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第二节  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吕梁精神,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拓展积分制、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等做法,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社会新风尚,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快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挖掘、创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争当“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形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新型人际关系。持续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常态整治农村不良习俗,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

深入挖掘与开发吕梁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加大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西北局旧址和齐心旧居)、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晋绥分局旧址)、交口县(红军东征指挥部旧址)、文水县(刘胡兰故居)的建设与投入,积极推进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革命文物保护基地的申报工作。开展传统节庆及民间文化等民俗活动,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以及中药、茶饮、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大力推介中阳剪纸、文水鈲子、孝义碗碗腔、临县道情戏、交城毛皮书画、贾家庄婚俗、临县伞头秧歌、汾阳地秧歌、临县大唢呐、孝义皮影戏等地方特色文化。

推进文旅村镇发展,深入挖掘山西农耕文化,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落。以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及红色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打造文水胡兰、汾阳杏花、兴县蔡家崖、临县碛口、柳林三交、方山峪口、交城庞泉沟等一批文化旅游型村镇。

积极举办各种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汾阳市“乡村风车节”、柳林县“相约穆村,情牵古镇”集体婚礼暨啤酒文化节、临县第三届“青塘粽叶香”民俗文化节、中阳县道棠“端午民俗文化节民歌大赛”活动、岚县“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方山县北武当山“北武当道教文化旅游月”、石楼县“赏槐花、品槐蜜”等。

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完成“孝义皮影木偶拍摄基地”、“中阳剪纸工艺基地”、“临县黄河文化影视基地”、“方山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汾阳贾家庄生存拓展培训基地”命名。

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推进农村综合型文化服务中心运营与维护,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稳步开展“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

第三节  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

一、加强平安乡村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建设

落实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创建,加快推进各村网格化管理,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在村(社区)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邪教、非法宗教活动等违法犯罪。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在完成主要出入路口及村内广场等重点范围的安防布控外,扩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范围,织牢治安联防网。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强化基层微腐败整治力度。加强县乡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筑牢法治吕梁、平安吕梁基石。

二、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打造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完善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措施,大力推进县乡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公证等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全面建成乡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

第七章  围绕农民生活现代化  实现农民富裕新态势

第一节  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农村创新创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格局。

一、培育创业主体

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扶持,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规划“十四五”期间,共计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2000人,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创业层次显著提升,创新创业队伍不断壮大,乡村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培育返乡创业主体

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和市场信息的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充满激情的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

(二)培育入乡创业主体

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入乡创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引入现代管理、经营理念和业态模式,丰富农村产业发展类型。

(三)培育在乡创业主体

加大乡村能人培训力度,提高发现机会、识别市场、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创办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

二、搭建创业平台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一)选树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遴选政策环境良好、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创业业态丰富的县(市、区),学习总结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的做法经验,树立吕梁市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二)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

引导吕梁市建立一批资源要素聚集、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成长快的农村创新创业园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高新技术园区、电商物流园等,建立“园中园”式农村创新创业园。

(三)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依托吕梁市洛菲纳跨境电商孵化园、吕梁孝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和现有的大中型农业企业,汾阳市杏花村、汾阳贾家庄村等知名村镇以及一些大中专院校等平台和主体,建设一批政府主导的集创业企业孵化、创新研发、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创业投融资、人才集聚和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体验”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

三、强化创业指导

(一)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

建立专家导师队伍,重点是从山西农业大学、吕梁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农业部门专家中遴选一批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人才、政策专家等,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创业项目、技术要点等指导服务,比如食用菌项目,中药材项目等。

建立企业家创业导师队伍,重点是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优秀的企业中挑选一批有经营理念、市场眼光的企业家,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政策运用、市场拓展等指导服务。

建立带头人创业导师队伍,重点是从吕梁市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中遴选一批经历丰富、成效显著的创业成功人士,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经验分享等指导服务。

(二)健全指导服务机制

建立指导服务平台,通过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创立“平台+导师+学员”服务模式。

开展点对点指导服务,根据吕梁市农村创业导师和农村创业人员的实际,开展“一带一”“师带徒”“一带多”等精准服务。

创新指导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视频等载体,为吕梁市农村创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服务。

结合吕梁市各县(市、区)重点产业需求,探索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与区域产业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发特色专业和示范培训课程,大力推行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观摩教学。鼓励高等院校自建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依托山西省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建设或引进优质创新创业在线课程资源,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提供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服务。

四、优化创业环境

(一)强化创业服务

要求各县(市、区)依托县乡政府政务大厅设立农村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发挥乡村产业服务指导机构和农业协会商会作用,培育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为农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灵活便捷在线服务。

(二)强化创业培训

依托吕梁市农业学校、吕梁学院等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优质培训机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等开展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让有意愿的农村创新创业人员均能受到免费创业培训。推行“创业+技能”“创业+产业”的培训模式,开展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观摩教学。发挥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作用,邀请农业农村优秀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

第二节  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一、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落实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优化政策扶持,健全“互联网+农民工”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信息发布、劳动维权等“一站式”集成服务。搭平台稳就业,举办农民工就业专场招聘会,持续跟进企业招工状况供求变化,采取线上信息对接,保持实时信息互通,做好指导服务。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对有需求、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免费培训,并为其推荐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农村第三产业,推进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拓宽非农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二、推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和完善利益链,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让农民在“一二三”产业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共享各个环节的增值收益。

大力发展优质杂粮、红枣、核桃、马铃薯、蔬菜、食用菌、畜牧等特色产业,将其打造成吕梁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把农业附加值留在农村内部。支持一批规模大、思路新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做特、做精、做多、做强。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以及小作坊有效对接,将农户培育成原料供销商,将小作坊发展为产品的经销商,形成稳定的供购销关系。

大力推进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村新业态增收。借助吕梁市红色文化丰富的优势,带动当地“农家乐”的兴旺,同时让当地的核桃、红枣、面塑、特色布艺等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挖掘美食文化内涵,树立美食文化品牌,发展饮食产业,举办美食文化节,实现“以节促游,以游旺农”。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农特产品网上热销品牌。积极打造具有本地农产品特色的电商平台,对加盟平台的商家给予政策和金融扶持,不断扩大网络电商平台的覆盖面,引导更多的农户参与网络销售,增加网络电商平台的销售品种和货源,支持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汾州香”小米、柳林“沟门前”碗团、兴县“山花烂漫”小杂粮、孝义“九州香”豆制品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吕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经营收入。

三、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宅基地转让、抵押,逐步探索宅基地入市办法。对农村丧失居住功能的空置房宅基地拆旧复垦,再利用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交易所得费用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

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空间。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农村闲置并丧失公共服务功能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按照经营性建设用地确权给集体,由集体统一经营。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和农业共营制,实行“集体股权、个人股东、按股分红”,创新市场化投资途径。盘活农村集体土地、山林等资源,充分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利。

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增加土地流转收益。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经营主体依照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依法保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增加其稳定的经营预期,促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地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法依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现农村土地保值增值,并促进农村土地等各类产权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较快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各类集体资产进行确权、赋权、易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和闲置资源,增加农民(尤其是年老失劳及因病残失劳农民)资产收入,充分利用土地复垦、建设用地“增减挂”、退耕还林、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政策,打造产业园区,促进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发展。

四、持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完善支农政策,不断创新支农新模式,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加。

调整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在国民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下,积极调整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采取“分品种实施、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结构,提高农业补贴效能。

认真落实各类社会补贴政策。发放高龄生活补贴。认真落实粮食补贴、设施农业补贴、旱作农业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大户奖补、造林补贴、新型农民培训补助、市县自筹的农业产业化补贴等补贴补助政策措施。制定统一的农村“煤改气”“煤改电”实施细则,明确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

第八章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谱写城乡融合新篇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机制

一、统筹城乡发展布局

(一)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制度

树立全域规划理念,通盘考虑城市和乡村发展,强化城乡一体设计,系统谋划城乡空间,科学编制县(市、区)乡(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居住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空间,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推进相邻村庄连片统筹规划。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一张蓝图抓到底。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为依据,建立完善乡村规划体系,科学安排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避免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加强乡村风貌整治管控,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避免千村一面,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

(二)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全面落实十九大关于“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的战略部署,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强化城市群发展对中小城镇和乡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完善“中心城市—县城(县级市)—重点镇、特色小镇—中心村、美丽乡村”四个层次协同发展的城乡空间结构。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完善县域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市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城镇带、特色小镇和村庄,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1.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构建一个城镇组群、一个城镇带

离柳中方城镇组群:以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西纵高速等通道为轴线,以吕梁中心城区为核心,柳林、中阳、方山为重点区域,形成联系紧密的离柳中方带状城镇组群。

孝汾文交城镇带:实施点轴开发,强化汾阳、孝义等城市的作用。以太中银铁路、307国道为主轴,带动沿线城镇发展,构建东部平川地区节点走廊式的城镇空间格局。

2.强化大县城建设

实施“大县城”战略,强化县城建设,把县城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塑造景观特色。支持孝义、交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

3.加快重点镇、特色小镇建设

加快重点镇建设:在全市13个县(区)选择30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予以重点扶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投资,加快建设,集聚人口和产业,使其成为服务农村的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样板,打造杏花村、信义等一批重点集镇。

创建特色小镇:以工业园区和特色镇建设为重点,打造交城夏家营、汾阳三泉、孝义梧桐、中阳枝柯、交口双池、兴县魏家滩、柳林成家庄等一批工矿型特色小镇;以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及红色旅游为重点,打造交城庞泉沟、文水苍儿会、汾阳杏花、兴县蔡家崖、临县碛口、柳林三交、方山峪口等一批文旅康养型特色小镇;以吕梁优势农产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化建设为主,建立一批红枣、核桃、沙棘、马铃薯、有机杂粮等特色小镇;以物流运输贸易为重点打造孝义高阳、离石信义、临县白文、交口桃红坡、柳林留誉等一批商贸物流型特色小镇。

4.加快中心村建设

围绕“一村一品”产业扶持方向,补齐发展短板,引导农村产业有序开发建设;结合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制、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开展畜牧养殖、高效农业、集市贸易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村庄建设;强化农民生活圈建设,以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为目标,建立完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标准、提高档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优化乡村发展空间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乡村振兴总目标要求,通过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科学、合理的乡村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

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兼具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吕梁市区域比较优势,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重点建设核桃、红枣、畜牧养殖、小杂粮、马铃薯、中药材、沙棘、食用菌、药茶、酥梨等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按照“基地为主、园区示范、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

乡村生活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国土空间。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划定空间管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确定基础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着力完善农村公路、供水、供电、供气、电网、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适当增加旅游、休闲等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积极推进离柳中城镇组群协同发展,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强化村庄分类引导,改造提升行政村,稳步建设中心村,保护开发特色村。注重乡村的外观风貌设计,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并注入时代感、现代性,着力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让乡村居民过上更舒适、更便捷、更有品质的生活。

(三)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乡村大中小型企业参与为模式,以治沟造林为措施,开展综合治理,带动沟域经济发展。实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城乡绿化和干果经济林建设等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吕梁山生态屏障。重点实施汾河流域吕梁段三川河流域生态修复,同时积极推进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屈产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强对水源涵养区、蓄洪滞涝区等水生态空间的保护,水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强度双控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加大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管理保护,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控,规范开发时序,把握开发强度。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

一、推动生产要素“上山下乡”

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确立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导向,构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新机制,促进各类要素“上山下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政策吸引、事业凝聚、乡情乡愁为纽带,汇集各类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人才“双向流动”,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围绕乡村振兴提出各类企业投向“三农”的产业指导目录,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的指导意见,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推动更多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带动乡村布局改善和面貌改变。

二、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统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改革,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保障进城落户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

深入落实省、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对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覆盖力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符合条件的未落户农民工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强化“三挂钩”(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中央预算内投资与落户数量挂钩)激励机制,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合理分担。

三、建立乡村人才服务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人才向农村集聚。建立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公职人员回乡工作任职管理办法。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建立乡村人才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并举的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城、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完善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基层流动的政策措施。长期在基层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原则给予职称晋升倾斜。

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住房、名誉等激励政策,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复退军人、大学生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鼓励引导退休公职人员到乡村一线提供有偿或公益性志愿服务。引导规划、建筑、园林等设计人员下乡。

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做实“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工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细化和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配套措施,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解决承包地细碎化和土地撂荒问题。到2025年,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60%以上。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改革,在保障农民住有所居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

五、建立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继续巩固提升普惠金融“村村通”服务水平。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多层次信贷供给体系,创新农村信贷产品,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多元化保险保障体系,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创设农村服务网点,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的保险品种,拓展保险服务乡村的广度与深度。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鼓励工商资本到乡村发展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凝聚工商资本力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第三节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大城乡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统筹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城调整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确保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共建共享机制,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多元化增收。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城乡医疗服务新体系,形成分级诊疗合理就医新秩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和刚性约束机制,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低保标准。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坚持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机制,统筹规划城乡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物流、垃圾污水等城乡基础设施,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村、中心镇延伸。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完善管护措施,落实政府、自然村、社会化服务三级管护责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管护质量。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建立公益性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准经营性设施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纯经营性设施以企业投入为主机制。探索财政补贴、村集体补偿和农户缴费合理分摊机制,由政府承担的建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完善农民以筹工筹劳筹资方式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管机制。

第九章  审视梳理脱贫攻坚成效  把握“十四五”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市把脱贫攻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8年持续奋斗,全市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回顾与分析

一、“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主要成效

(一)精准扶贫减贫成效显著

“吕梁行动”跑出脱贫加速度。2014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61.3万人,贫困发生率19.2%。进入脱贫攻坚期,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决心,连续每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召开脱贫攻坚大会,部署实施年度行动计划,脱贫攻坚连战连胜。2016年,出台脱贫攻坚“十大工程”32项具体行动,退出273个贫困村,减贫11万人;2017年,开展“春季行动”“夏季攻势”“秋季会战”“冬季对标”行动,中阳县、柳林县脱贫摘帽,孝义、汾阳、文水3个非贫困县整体脱贫,退出445个贫困村,脱贫14.8万人;2018年,实施“3545”行动计划,开展对标提升专项行动,岚县、方山县、交口县、交城县、离石区脱贫摘帽,退出354个贫困村,脱贫12.8万人;2019年,实施“4336”行动计划,集中攻坚深度贫困,临县、兴县、石楼3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289个贫困村,脱贫7.7万人;2020年,剩余552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决战完胜。“十三五”期间,全市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二)打好脱贫攻坚“三场硬仗”

1.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11个县市区的1727个自然村,其中整自然村搬迁791个;搬迁对象3.74万户11.26万人,占全省搬迁人口的28%,其中建档立卡2.52万户7.74万人,同步搬迁1.23万户3.52万人,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建成一批集中安置点。采取集中安置方式为主,分散安置补充的安置方式,建成集中安置点87个,其中县城34个安置点安置6.73万人、乡镇24个安置点安置2.19万人、中心村29个安置点安置1.32万人、分散安置1.02万人,搬迁入住率100%。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7个安置点共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457个,其中道路105公里、管网847.7千米、设置污水处理设施84个、垃圾处理设施102个;幼儿园31所、小学26所、中学12所;医疗卫生设施76个、社区服务设施63个、综合活动室58个、文化广场58个。配套建成一批产业和就业项目。在87个安置点周边配套建设了55个扶贫车间、36个产业园区,安排2.61万户4.69万人搬迁劳动力就业,就业保障率100%;在迁出村配套了723个农业托管组织和合作社,实现安置点和迁出村产业“三个全覆盖”,产业配套率100%。实施整自然村拆除复垦。791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拆除,复垦土地2.13万亩,复垦复绿率100%;8个贫困县1.58万亩土地进入搬迁村拆除复垦交易平台,交易完成7114亩,收益11.6亿元。2020年国家发改委市扶贫办被评为“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临县评为“工作成效明显县”,临县城北、岚县易居苑、石楼小镇评为“美丽搬迁安置区”。

2.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推进基地建设。按照“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布局,大力推进红枣、核桃、杂粮、马铃薯、食用菌、沙棘、中药材、特色养殖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红枣158万亩、核桃300万亩、沙棘120万亩、杂粮30万亩、食用菌8500万棒、马铃薯80万亩、中药材33.9万亩;牛存栏24.27万头、羊存栏128.22万只、生猪存栏87.1万头、家禽存栏2069万只,打造了汾阳核桃、临县红枣、石楼蜂蜜、兴县小杂粮、岚县马铃薯、方山中药材、交口食用菌、文水牛肉和蛋鸡等基地县,全市有机旱作农业实施面积达到250万亩(次)以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动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构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基本的多种带贫益贫模式,贫困村实现村有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全覆盖,户均新增产业收入3482元。特别是以村集体资产(资源)折股量化、贫困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及农民家庭财产入股、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股权合作等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占70.4%,超省“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标准40个百分点。特色产业带动近60万贫困群众实现增收,23.7万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实现脱贫。抓大项目带动。实施总投资68亿元的81个农业重点项目,其中投资25.96亿元建设的19个畜牧产业项目,可新增生猪40万头、湖羊6万只、肉鸡1800万只、肉鸭500万只。强化金融支持。市政府与农发行深度合作,创立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吕梁模式”,筹集风险补偿基金2.18亿元,累计支持涉农小微企业 110户、投放产业扶贫贷款近15亿元,带动6000余人次就业,带动企业增收22.5亿元、实现利润6亿元以上,辐射带动近10万贫困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国家农发行两次吕梁召开现场会,全国推广“吕梁模式”。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6.3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36.4亿元的127%,投放规模和增长率全省第一,有力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狠抓产销对接。先后在海南、上海、贵州、长沙、北京等地参加全国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贸易洽谈和招商引资等活动,举办六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和首届山西(吕梁)干果交易博览会,现场累计销售9000余万元,签约项目258个,总金额387.43亿元。深化消费扶贫“五进九销”,“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认定供应商220家,扶贫产品500个,设立扶贫专柜375个、专区34个、专馆21个,太原开设2个吕梁名特优农产品旗舰店,通过各类消费扶贫,销售农产品总额6亿元。大力发展电商扶贫。6个国定贫困县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10个贫困县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行政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达70%以上,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100%;推广“电商+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网络销售额累计达到18.3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43万人。“吕粮山猪”创“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猪肉”世界纪录,获福布斯世界纪录认证。吕梁枣芽茶被确定为“六大山西药茶”之一,入选《全国扶贫产品名录》。全国夏季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研讨会在交口县召开,全国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中阳县召开,国际沙棘协会大会在岚县召开,全国枣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临县召开。全省特色产业扶贫现场会2次在吕梁市召开。

3.打好就业扶贫硬仗

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全市完成建档立卡劳动力254.6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49.2万人、贫困劳动力37.8万人、大学生8128人。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创建6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全市五年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5.7万人,其中技能提升培训33.2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9万人、创业致富带头人6212人;31.5万人获得培训合格证书,6.8万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帮助3.9万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围绕“一县一品牌、县县有特色”,逐步形成了“吕梁山护工”“福海厨工”“岚县面塑制作”“岚县土豆宴”“汾阳厨工”“临县的哥”“兴县焊工”“方山装潢工”等一批响当当的劳务品牌。保就业打赢疫情阻击战。2020年以来,全市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狠抓稳岗拓岗保增收。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资金、设备、原材料等困难,优先推动56个扶贫龙头企业、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28个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率达100%,就地就近吸纳就业2.88万人。落实光伏扶贫收益80%用于贫困人口公益岗位工资要求,开发固定岗、临时岗、易地岗等公益岗位8.2万个,月工资平均500元以上。通过对外输出、企业复工吸纳、项目建设招用、开发公益岗位就业、支持创业带动“五个一批”,帮助全市19万贫困劳动力落实就业岗位,占去年总数的104%,实现了就业人数、就业时间、工资性收入“三个不减”目标。

(三)推出脱贫攻坚“三个创新”

1.“一码清”构建防贫监测防火墙

2018年,交口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创新了“一码清”系统,推动脱贫攻坚过程精细化管理,为全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2019年,市委出台《全面推广交口县“一码清”经验做法的实施方案》,推广“一码清”大数据管理做法,上线运行“基础数据核实录入”“满意度评价”“产业就业调查”“三类户跟踪监测”“脱贫自查”5大模块,将县、乡、村、户四级扶贫信息生成“二维码”精准管控,在服务群众、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码呈现四级信息,5万余名帮扶责任人对21万余户贫困户信息逐项核查,倒逼政策、资金、项目和帮扶举措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村清户清、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一码解决群众诉求,21万余户贫困户对脱贫攻坚累计评价共42.9万条次,总体满意度达99.9%,对“不满意”问题,实行“三交办双核查一回访”,及时核查处理,提升群众满意度。一码跟踪减贫防贫,对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行每月监测,及时跟进帮扶措施,预防性帮扶措施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及收入情况等指标全部达标,无返贫和致贫现象。一码辅助决策部署,开发了“领导驾驶舱”决策辅助系统,对各类数据整合研判,为市县两级脱贫攻坚提供决策和研判的数据支撑。新冠疫情期间,及时上线了“产业就业调查”模块,从种植、养殖、务工、自主创业4个方面,共摸排出有种养殖需求3.1万余户,务工需求5.8万余人,通过增设公益岗位、就业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帮扶措施,有力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

2.“一保通”筑牢脱贫兜底保障网

以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以脱返贫险为基础,健康、农险为辅助,将贫困户的农业生产、人身意外、健康及重大疾病、小额信贷保证险等19个险种组合在一起,通过“一户一单,一单通保、一保到底”,筑牢脱贫保障网。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返)贫责任险”全覆盖,投入保费1063.8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0.31亿元,2020年兜底保障2.1万贫困户。为34.13万人次提供农业保险保障,投入保费1.15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1.27亿元,解决理赔案4382件,赔付人数2.04万人,赔付金额3533.5万元,赔付率82.61%,有效管控了返贫致贫。

3.“十户联体”培育乡村治理新样本

近年来,交口县聚焦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创新推出了“十户联体”互助发展模式,按照“支部组织、村委实施、群众自愿”原则,围绕农村产业链、农民利益链、社会公益责任、环境保护、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乡村发展需求,以十户为一个互助联体,推选一名党员或能人大户担任“户长”,每个联体变为一个综合发展联体,涵盖党建、产业、卫生、诚信、公益、平安、文明和监督八方面内容,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的帮带方式,推动党群之间、邻里之间和谐互助发展,村支部由传统“火车头”变为现代“动车组”,有效破解了当前乡村治理瓶颈难题。“十户联体”作为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举措,正在全市推广。

(四)打造扶贫模式“三大品牌”

1.生态扶贫成为全国样板

以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累计投入70多亿元,统筹推进造林务工、退耕奖补、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林业产业富民增收“五大增收项目”。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26.55万亩、退耕还林242.43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342.75万亩,发展油用牡丹、沙棘等特色林产业100万亩,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72.26%,全省排名第一;森林面积907.05万亩,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开始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由全省第六上升为全省第三。组建1398个专业合作社,吸纳2.3万贫困社员和7352名贫困管护员,参与造林、管护、土地复垦复绿等任务,带动50万群众依靠生态扶贫增收,其中通过造林、入股、分红带动14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出台规范提升造林合作社“10条”改革举措,推动合作社经营方式由单一造林向多元转型,规范提升1136个造林合作社,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7年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在吕梁召开,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行文,在全国推广合作社造林做法。2018年,生态扶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2020年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上荣获“创新乡村振兴实践典范”。

2.吕梁山护工成为老区新名片

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220家家政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组建北京、天津、青岛等6个服务部和17个服务站,持续打造“诚信、勤劳、专业”的吕梁山护工品牌。“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吕梁山护工33期6.11万人,实现就业3.3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52万人,实现就业1.27万人,人均月收入4500元,就业辐射全国8省20多个城市,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组团赴日本推介“吕梁山护工”,三批赴日介护班33人已取得日语N4等级证书,5名护工赴日就业。优秀护工代表马金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和全国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荣获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3.光伏扶贫成为农村发展新业态

建设规模全省第二。依托光照优势,抢抓政策机遇,把光伏扶贫作为攻坚深度贫困的重点工程推进,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村级电站联村建设”模式,建成468座总规模59.6万千瓦的村级电站和集中式电站,覆盖全市1469个行政村,惠及21.8万贫困户,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光伏扶贫覆盖所有行政村。全省光伏扶贫推进会上我市做了交流发言。运维分配机制全省推广。累计结算收益7.86亿元,开发保洁、护路等公益岗位8.2万个,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石楼县光伏电站“四有四无四通四保”经验在全国光伏扶贫工作视频会上受到表扬和肯定。通过光伏收益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达30万元以上,30-100万元达到348个,占到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为农村后续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引进振东、中利航农、北京绿维创景等公司,领办“光伏+”项目,发展9000余亩,配套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拓宽了贫困户增收途径,形成了方山后则沟、石楼薛家垣、兴县曲家沟等一批样板村。光伏扶贫荣获“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五)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7644元增长到2019年的9963元,年均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由2016年3975元增长到2019年的5766元;经营性收入由2016年1911元增长到2019年的2085元,财产性收入由2016年153元增长到2019年的196元,转移性收入由2016年1605元增长到2019年的1916元,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884元,预计年底可达到10611元,同比增长6.5%。10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5835元增长到2019年的7861元,年均增长10.4%,高于全国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走出了“七个一批”脱贫增收路子,其中生态补偿脱贫14万人、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脱贫3.5万人、光伏扶贫脱贫7万人、特色产业发展脱贫23.7万人、易地移民搬迁脱贫7.7万人、发展教育脱贫8万人,覆盖33万次贫困学生;社会保障兜底脱贫8.6万人,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六)贫困群众“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目标全面实现

1.义务教育全面落实

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3%;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小学达到99.8%、初中达到99.5%,无因贫辍学学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政策,实现了教育资助全覆盖;投资15.92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建成112所乡镇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标。

2.基本医疗保障有力

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建成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成功获批国家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对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签约服务政策实施全覆盖,签约服务率100%;30种大病专项救治服务全覆盖,救治率100%;率先在全省对贫困人口住院实行市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实“三保险、三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贫困人口省内住院综合保障比例平均达到90%;13个县级医院、161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439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岚县、临县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健康扶贫示范县。

3.危房改造动态清零

全市贫困户住房安全排查和鉴定认定全覆盖,2016年以来完成改造71956户,占贫困户总数的近1/3,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应改尽改。石楼县危房改造工作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并嘉奖500万元;住建部和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县”。

4.农村饮水安全达标

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29亿元,新建改造工程2644处,巩固提升2991个自然村、173.4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条件;维修1050处工程,消除了1187个自然村、77.37万人的饮水安全隐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100%,集中供水率96.43%。

(七)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农村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以上、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到99.98%以上,充分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建制村实现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群众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光纤宽带全部进村入户,互联网覆盖率100%,4G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连续五年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困难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尽发尽发,切实兜住了民生底线;行政村级卫生室全部达标,配备了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148个乡镇建立了文化站,307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投入使用;全市建成日间照料中心710个,覆盖了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持续开展垃圾处理、拆违治乱、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等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为改观,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八)抓党建促脱贫成效突出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持续发力做强党建引领。涌现出兴县农村经济发展合作总社、临县罗家山“志智双扶”脱贫、石楼“党支部+”等改革典型。

强化基层基础。市县财政累计投入基础建设经费17.93亿元,乡镇干部周转房和“五小”建设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市级每年投入2200万元,提高贫困县村支“两委”主干待遇。全市143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近三年发展党员1335名,其中青年党员672名,贫困村党员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累计整顿948个,选树“五个好”乡镇党委64个、“五个好”村党组织610个。2020年,选派519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376个村任职,选派比例达17.51%,其中贫困村171个。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广“党组织+”模式,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市财政投入3425万元扶持9个县208个村,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98.98%,其中贫困村仅光伏收益年均达到30万元。

狠抓扶贫干部培训,分期分批对农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全覆盖培训,五年累计培训19万人次。

(九)扶贫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摘帽不摘政策,认真落实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方案,出台“1916”行动计划和挂牌督战、规范造林合作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县级领导干部下沉乡镇担任第一书记、决战完胜监督执纪工作方案等“1+N”政策体系。16个行业和专项扶贫工作细化出台政策文件18个,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出台脱贫攻坚普查方案、细则,圆满完成国定6县普查和省定4县调查任务。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困难与挑战

(一)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

一是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吕梁市属于典型的土石山区和黄土山区,生产条件较差,装备水平低,全市耕地保有量770万亩,其中水浇地100万亩,中低产田占到70%以上,西部山区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7.84%,靠天吃饭局面远未改变。同时,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养殖疫情等农业灾害频发。

二是产业质量效益不高。农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从2019年全市粮食作物生产情况看,粮食播种面积49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42万亩,占比近48.9%;粮食产量中,玉米产量67.3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的70.4%。具有比较优势的红枣、核桃、杂粮等普遍存在管理粗放、品种落后、品质不优、品牌不强、效益不高等问题。农业科技水平较低,良种推广应用率不高,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分别比全国、全省低6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缓慢,核桃、红枣等经济林品种杂乱。

三是产业长效机制尚不完善。尽管脱贫村基本实现了“五有”全覆盖,但多数乡村带动主体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中真正实力强、带动面广、特别是加工型、产业链条完整型的主体较少,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2%,低于全国65%、全省54%的平均水平,其中精深加工只占20%左右,90%以上中药材以原料药销往全国各地批发市场,杂粮用于加工的也只有25%,“以弱带弱”现象较为普遍。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仍处起步阶段,通过建立订单、购销合同、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的比例仅为37%。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尚未打通。

(二)技能就业增收渠道还不够宽

技能就业增收渠道还不够宽,群众内生动力调动不足,农村发展活力尚未充分激发。2020年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带来的冲击,特别是疫情造成了很多往年外出务工的农民留在了农村,甚至还出现进城务工农民的“返乡潮”,增加了已脱贫农民返贫及非贫困户因疫致贫的风险。“十三五”期间尽管全市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2.1万人,开展了烤鸭师、黑木耳种植、厨艺、驾驶员等21个特色技能工种培训,通过对外输出、企业复工吸纳、项目建设招用、开发公益岗位就业、支持创业等帮助全市20.4万贫困劳动力落实了就业岗位,但仍有部分群众内生动力调动不足,许多农民求稳怕变、排斥变革、缺乏进取的小农意识已经固化,难以彻底改变,再加上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局限了其认知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难以稳定就业创业。

(三)城乡发展、居民收入仍不平衡

吕梁市城乡发展、居民收入不平衡,仍需继续保持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尽管吕梁市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投入力度,使得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之间在收入、医疗、教育、就业、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较明显差距。

(四)防止返贫监测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

防止返贫监测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相对贫困问题将长期存在,扶贫管理、扶贫资源等如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创新与完善,将直接影响实际成效。随着绝对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扶贫工作的重点将由绝对贫困逐步转向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帮扶、致富奔小康。但是,在扶贫过程中,存在“扶贫效益递减”、“低收入人口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返贫跟着扶贫走”等一系列新问题,实现脱贫人口的可持续脱贫、稳定脱贫,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稳定脱贫评估体系,以一个多维评估体系对扶贫效果进行比较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补短板、强弱项”,同时实现有效监测贫困动态变化,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防止返贫,确保稳定脱贫。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十四五”时期,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继续聚焦社会民生关键领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继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总结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用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作为稳定脱贫的新起点、乡村振兴的新支点,逐项分类调整优化现有帮扶政策,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为如期实现吕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区域和对象

欠发达地区:按照GDP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人口、建档立卡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综合因素,全市13个县(市、区)划分为3类,分别为先行示范县:离石区、孝义市;整体推进县:交城县、交口县、柳林县、文水县、汾阳市;重点帮扶县:石楼县、临县、兴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

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并且综合考虑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就业和其他方面确定,重点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

三、目标任务

设立五年过渡期,做好与实施“十四五”规划衔接。到2025年,农村脱贫人口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左右。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成熟定型,农村脱贫人口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县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到2035年,全市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十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培育长效帮扶新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要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鼓励支持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持续发挥效益。要兜住民生底线,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保障这些群众基本生活。

第一节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一、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投入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减。对现在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兜底救助类、开发式帮扶类、扶贫资金投入保障等政策,作为“存量”政策继续执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支持扶贫产业长效发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等政策,作为“增量”政策加大推进力度。脱贫攻坚中易地扶贫搬迁等超常规帮扶政策,作为“减量”政策逐步退出。

二、健全返贫预警动态监测机制

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健全“一码清”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一保通”帮扶机制,依托吕梁大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发现和核查机制,跟踪监测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用好防贫保险,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坚持普惠和倾斜相结合,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

三、实行好“四级书记”负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

“摘帽不摘责任”就是要继续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四级书记一起抓”(市县乡村四级书记)的主体责任机制,这是近几年来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经验,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政治保证,并使之常态化。要继续实行四级书记负总责、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要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的实施方案。四级书记要高站位,增强为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的服务意识,做到扶贫工作力度不减,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和解决相对贫困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到底。

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十四五”期间,要继续坚持“一村一队,一队三人”选派要求,农村第一书记兼任队长或者队员。各级党委和政府、派出单位要关心支持驻村干部,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驻村期间原有人事关系、各项待遇不变。派出单位可利用公用经费等运行经费,以驻村工作队员实际在岗天数给予生活、交通、通信补贴。定期为驻村工作队员安排体检,每年按规定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对因公负伤的做好救治康复工作,对因公牺牲的做好亲属优抚工作。干部驻村期间的医疗费,由派出单位按规定报销。单位公用经费可以用于帮扶村的帮扶工作,现有车辆要优先保障单位驻村帮扶工作。派出单位可从办公经费中列支用于改善驻村干部住宿条件、租房、取暖的经费。派出单位负责人要经常与驻村干部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激发工作热情。

四、建立健全巩固“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

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大依法控辍保学“四步法”强制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救助机制,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做好重病大病低收入人口跟踪指导和救济,切实简化大病救助审批程序,缩短救助金到位时间。建立健全农村危旧房常态化、网格化巡查工作机制,做到定期巡查,灾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加强易地扶贫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

五、建立健全激发内生动力发挥主体作用机制

持续推进“自强、诚信、感恩”活动和革除陋习促脱贫。强化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村“两委”自身建设,推进农村德治、法治、自治,加强正向激励,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探索联户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奖补机制;改进帮扶方式,采用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加大技能培训,尤其抓好“吕梁山护工”技能培训,打造品牌文化,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至少掌握一项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提升低收入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对通过劳动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的,给予一定的生产资料和项目资金补助。要大力弘扬吕梁精神,教育和引导低收入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致富。选树一批脱贫户致富的典型,营造“我要致富、不再返贫”的良好氛围,激发低收入人口致富动力。

六、抓好集体经济合作发展的共享机制

要扶持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构建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选好能人担任领头羊;二是要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同时选好发展的产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营所得的收益按照比例进行分红,做到村集体、村民、合作社三方共赢,可大大提高凝聚力,使获得感、致富感、和谐感、幸福感、奋进感大大增强。

第二节  建立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

一、建立精准施策分类帮扶机制

对有劳动能力的,要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为主,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继续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措施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鼓励支持勤劳致富,不能靠发钱养人,防止泛福利化倾向和政策养懒汉。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要做好兜底保障,及时纳入现有社保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防止因不履行赡养义务和高额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致贫返贫。

二、支持一批重点帮扶县 (村)

综合考虑脱贫县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社会事业、经济发展、财力水平、农民收入等因素,确定和支持批省级乡 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各脱贫县可因地制宜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加快提升帮扶村自身发展能力。省、市对重点帮扶县要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县级要加大对重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各级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重点帮扶县、帮扶村帮扶成效进行定期监测评估。

三、构建财政金融扶持的协同机制

要坚持摘帽不摘政策的方针,继续实行和完善财政金融扶贫的系列政策。

一要继续实施财政扶持政策,继续实施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用于继续改善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财政资金对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投入,以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开发,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要继续实施金融扶贫政策,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三建立一创新”,即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级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机制。调整优化金融以及小额信贷政策,全面推行风险补偿产业贷款“吕梁模式”、“乡村振兴贷”、“一保通”成功模式,使金融扶贫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群众,促进其使用金融扶贫资金发展产业。

四、构建巩固脱贫大数据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精准扶贫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吕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将大数据运用于精准扶贫领域,创新建立“一码清”平台,县、乡、村、户四级扶贫信息生成“二维码”精准管控,实现了扶贫对象、项目、资金的全程跟踪管理,“一码清”平台已成为吕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武器。

“十四五”期间,吕梁市要继续用好“一码清”平台,重点对低收入人口、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和收入等7项指标实时监测预警,掌握户情动态,跟进解决措施,切实做到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常态化和帮扶措施跟进精准化。

五、构建农村物流快递运行协同机制

一是积极推动网络健全、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标准规范、快速便捷的农村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点建设,汇集和整理农村物流的相关信息;把物流快递站点建在中心村,将物流快递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让农村农副产品供给信息和全国各地需求信息通过网站平台实现物流互通,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为物流企业在乡村的货物、仓储、设备的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为有效推进物流企业和两端的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打好基础。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统筹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项资金、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资金、物流发展资金,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商贸、供销的合作共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快递体系。

六、构建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协同机制

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把社会力量整合协同发力,尤其要把效益好的企业与脱贫村“一对一”挂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鼓励全市所有效益好的企业都能积极扶持一个脱贫村,对接产业发展或者引导开发新产业,把产业拓展到周边乡村,做大做强,吸纳农民工到产业基地或到产业园区的企业打工,使脱贫村实现可持续致富。

七、构建动态协调与监管治理协同机制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贯彻落实“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有必要构建动态协调与监管治理协同机制。

一是要构建动态跟踪的实时预警机制,要通过保护责任人和基层党建“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精准收集贫困户信息,随时关注其动态变化,对脱贫户的生产、收入、生活状况的变化予以随时掌握,对因收入降低、疫情灾害、突发事件等因素容易导致返贫的部分人群纳入预警的范围。

二是要建立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包户责任人和基层组织、群众代表组成评估小组,按照风险等级评估程序组织评议,然后将评估结果和预警信息上报乡镇扶贫站进行综合评审,最终公示,实施分类救助。动态协调与监管治理要常态化,实现“动态管理、等级设防、分层施策、提前预警、适时扶助”,确保脱贫的稳定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致富的可持续性。

八、构建基层组织的保障协同机制

基层组织是“四不摘”要求的落脚点。

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党支部的建设,特别是要培养选配好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这一领头人,发挥其引领、带动、聚合农民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实施引领带动工程,采取强村带弱村、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能人带贫困户“四个带动”帮扶模式,培育“致富型”支部,“产业型”党组织。同时扩展党组织在产业选择、产业稳富、产业带(片区、周边区域、产业园区)的引领作用,实现产业带上有党支部、产业岗位上有党员,强化党组织“一引三带”(支部引领、支书带头、党员带富、能人带动)功能。

三是坚持推行乡镇党建工作站,构建乡镇党委—党建工作站—村(社区)党组织三级网络组织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协同保障。

九、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的意见》,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指导督促脱贫县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县级人民政府落实管理主体责任,统筹乡镇、村及相关部门,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权属部门或单位要明确管护职责,定期保养维护,确保资产正常运转、保值增值。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要坚持群众受益的原则,按照“先归集体后分配”的收益分配方式,确保脱贫人口受益、发展壮大脱贫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及公益事业。确权到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益,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2021年底,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建立扶贫资产动态监管台账,确保已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第十一章  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探索衔接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0年12月28-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建设“五个吕梁”、实施“四三战略”、打造“九大基地”、聚焦“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历史使命,严格贯彻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开发式和保障式扶贫结合,切实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新阶段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治理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节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衔接

一、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发挥好吕梁市脱贫地区农业农村资源后发优势,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发展特色明显、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乡村产业,加快产业项目全域覆盖、集群发展。

(一)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

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后续运营,提升带贫益贫能力。结合加快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特”“优”战略,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向贫困地区布局,深入实施好种养业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特”“优” 种养基地,补齐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培育、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短板弱项。

(二)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

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消费市场,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推动全市农特优农产品提升品牌,增加附加值,积极组织脱贫地区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农业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持续举办脱贫地区农特产品“五进九销”对接承销展会。积极开展主播带货、网上主题销售、“鲜活农产品走出山西网上行”等活动,同时采取订单式销售,以活跃流通促产销衔接,提高销售收入,增强农村电商带贫益贫作用。

(三)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

依托吕梁市红色文化、渡口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村镇等资源,创新“旅游+”多产业融合,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新业态。

(四)提升光伏产业带贫效应

管好用好现有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集中电站,抓紧确权到村,抓好运维监管,规范公益岗位设置20管理,确保发电效率高、后续运维好、收益分配准、监管主体实、稳定运行久,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五)挖掘乡村特色产业潜力

把乡村工匠纳入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完善以实操能力为导向、以实用技能为重点,注重乡村工匠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让农村“土专家”“乡创客”和能工巧匠在农村创业中发挥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乡村特色建筑队伍。到2025年,每个脱贫村都有稳定的特色产业。

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努力为脱贫人口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帮助脱贫人口摆脱贫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从“帮扶脱贫”走向“劳动致富”。

(一)实施技能提升工程

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实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积极引导脱贫劳动力首选培训和评价功能一体化的技能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后持证率。积极推荐培训合格人员上岗就业,提升培训的就业率。

持续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确保“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机制,机构运作”的原则,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新模式。整合培训就业政策、资金,对脱贫劳动力实施普惠化培训,每年培训脱贫劳动力1万人以上,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实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实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高培训后技能等级或专项职业能力的持证率,以技能促就业增收。实施分层分类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就业扶贫,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服务站”和“公益事业服务站”,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重点对“两类户”开展精准就业援助,提供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扩大“一户一公岗”政策扶持范围,对无法外出务工困难户劳动力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

继续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行政村为单元加强本土人才教育和培训,打造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带贫主体产业提档升级,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每年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1000人以上。

(二)培育提升劳务品牌

积极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开展省际间劳务协作,做强做优“诚信、勤劳、专业”的吕梁山护工品牌,继续抓好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就业帮扶三个关键环节,到2025年,完成“吕梁山护工”培训6万人,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三)搭建转移就业平台

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搭建人岗对接平台,进一步健全和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协作机制,提高技能水平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加大劳动力“海外转移”特别是向日本等国转移力度。

(四)用好用足公益岗位

调整优化乡村公益岗位政策,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林业生态等涉农项目建设管护中,广泛采用以工代赈方式,让脱贫劳动力参与其中、获得收益。

(五)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引导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工商业主、新乡贤、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返乡留乡下乡创新创业。经认定的扶贫车间小微企业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

三、接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聚焦全市87个安置点、11.26万搬迁群众,切实解决好搬迁后安置住房确权、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社区管理等问题。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持续推进帮扶车间、农业产业园区、合作组织和农业托管组织“三个全覆盖”,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尽快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

(一)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涉及原村级组织重组和合并的,全部成立新的村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实现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完善创新安置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扎实开展“三零”村创建、农村环境整治和感恩奋进教育,提升安置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根据安置点搬迁规模,及时组建居民自治组织。在县城集中安置点,创新建立以“三建三强三同心”(“三建”:建优组织体系、建强服务队伍、建立管理平台;“三强”:强宣传教育、强群防群治、强纠纷调处;“三同心”:架设“同心桥”、密织“同心网”、共筑“同心圆”)为抓手的社区治理机制;各乡镇安置点纳入安置地所在社区统一管理,要加强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构建“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全科网络服务管理体系。

(二)持续抓牢产业就业

推动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加快落地投产,引导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安置区周边合理聚集。鼓励搬迁脱贫人口自主择业创业。在800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 ,大力发展帮扶车间和“微工厂”,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持续加大产业配套,因户施策、多措并举,重点推进合作组织或农业托管组织、扶贫车间、产业园区“三个全覆盖”,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标注驿站建设,实现集中安置区产业全部配套;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采取土地托管经营或流转方式,对迁出村实施综合开发利用,做到土地不荒、劳力不闲、收入不减。

把大型城镇安置区及配套教育、医疗、养老、产业设施纳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统筹做好基础设施及安置区周边学校规划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受教育需求。集中安置点拓展医疗卫生、治安司法、教育文化、社会福利、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物业管理等服务功能,重点为搬迁群众提供便捷的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社保、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互助服务,着力发展各类居民急需的社区生活性服务。到2025年,有效解决安置区群众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

(四)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工作,严格保护农民依法享有的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资格权、住房财产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严格保护农村各类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得打乱原集体所有界限,不得借村庄撤并之机违法违规合并、平调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按照有关规定抓紧开展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到2025年,安置区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要基本完成。

四、提升生态项目帮扶效益

持续抓好新造林管护和林业生态项目,引导脱贫人口参与大规模绿化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林下经济、种苗花卉、森林康养等产业,实施一批林业生态帮扶PPP项目。

(一)退耕还林奖补项目

严格按照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和林业生态帮扶PPP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及时、精准、足额将2017-2019年退耕还林任务的退耕还林农户补助资金兑现到户。

(二)造林绿化投工项目

继续在重点帮扶县安排人工造林,拓宽农民合作社经营范围和社员增收路径,让脱贫人口在参与造林过程中获得劳务性收入,提升合作社帮扶成效。

(三)森林管护就业项目

做好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和管理工作,落实好补助资金,对涉及易地搬迁的生态护林员,原则上保留生态护林员身份。到2025年,聘用的生态护林员人数稳定在1000人左右。

(四)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引导脱贫人口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继续在重点帮扶县对经济林结果树实施整形修剪、高接换种、科学施肥、有害生物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为主的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五)特色林产业增收项目

依托特色林产业项目、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和荒山造林项目等资金,支持重点帮扶县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打造富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谋划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支持脱贫地区。到2025年,脱贫县生产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生活基础设施便利化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一)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

大力实施村庄道路畅通提升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解决好脱贫县保留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高质量推进黄河旅游公路主线及主要景点支线、连接线建设,打造成沿线脱贫地区群众的旅游路、致富路、振兴路。在脱贫地区着力打造内畅外联的农村交通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品质,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基础设施,统筹管护运营好农村公路。到2025年, 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414公里,完成568公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

(二)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

继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巩固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营机制。采取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备用水源建设和水质监测工作,解决好脱贫群众饮水安全、季节性缺水、供水工程损毁等问题。到2025 年,全市脱贫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率达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2%以上。 

(三)实施电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对脱贫村农网进行改造升级,解决动力电不足的问题;实施机井通电工程,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推进风电、光电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先将光伏帮扶项目接网纳入电网升级改造。到2025年,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98千伏安,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坚固耐用的现代电网。

(四)实施改善通信网络设施提升工程

加快农村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规划布局,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依托吕梁市大数据平台,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农村生活信息化。加强通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脱贫地区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加快推进重点帮扶县重点中心城镇的5G网络建设和应用进程,引导通信企业降低用户接入资费,提升宽带用户普及率。到2025年,4G信号全覆盖,全市脱贫县所有自然村,5G信号覆盖50%的行政村。 

(五)实施住房安全监测和改造工程

按照住房安全排查和鉴定认定“两覆盖”、系统录入和安全隐患消除“两精准”、改造任务和问题整改“两清零”要求,逐户现场核验住房安全现状,及时发现解决脱贫户危房改造质量不高、鉴定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农村返危住房动态监测的长效保障机制,实现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管理、动态清零。

六、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基本养老等“生存型”和文化、体育等“发展型”公共服务需求,进一步补好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弱项。到2025年,有巩固任务县城乡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按照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加快推进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公条件。持续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范围。保持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稳定,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持续提高脱贫地区公费师范生供给比例。

(二)提升健康服务供给能力

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落实脱贫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做实做细慢性病签约服务、深化县乡村一体化紧密型县城医共体建设。开展“乡招村用”“乡聘村用”试点制度,推动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乡村医生“进退流转”长效机制;加大脱贫地区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到2021年底,10个脱贫县医疗集团全部上接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

(三)完善农村养老和儿童关爱服务

加快农村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标准化中心敬老院和区域性养老中心。优先保障高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需求,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精准供养、不漏人。将符合条件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确保应保尽保。

(四)实施好农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子女通过缴费提高父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地方政府按照最低续费档次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全部保费.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时,对上述困难群体和其他已脱贫人口可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

(五)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持续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脱贫村倾斜。延伸公共文化“微阵地”,在重点帮扶县新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建立健全常态化流动文化服务机制。搭建公共文化“微平台”,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推行“互联网+”文化服务模式。创优公共文化“微服务”,开展电影、戏曲、歌舞等传统民间文化到乡村、进万家巡演活动,推动乡村网络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树立扶志扶德“微典型”,总结好的典型和经验,深化感恩奋进教育,弘扬尊老孝亲美德,以优秀传统文化感召激励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七、加强社会保障兜底能力

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鼓励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救助,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到2025年,脱贫县实现符合条件的特定人群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一)继续落实好“单人保”政策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提高政策精准性。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重病患者继续实施“单人保”政策。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继续按“单人保”政策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

(二)完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实行救助供养标准与低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挂钩联动、同步调整。过渡期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补充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出入口)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参与就业,在计算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供养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

(三)增强临时救助制度可及性和救助时效性

对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或引入志愿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进一步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结合财力情况,探索通过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和适度提高救助限额的办法,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合理控制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

八、继续做好协作帮扶

凝聚社会各方帮扶合力,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县、脱贫村自我发展能力。到2025年,全面建立全社会参与帮扶格局,构建社会力量帮扶制度和政策体系。

(一)机关事业单位帮扶

过渡期内,机关事业单位(院校、驻晋部队)对口帮扶延续原有政策,队伍不撒、力度不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托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在市域内或跨市开展县域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结对帮销。每个先行示范县至少结对一个重点帮扶县。

(二)社会力量帮扶

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强化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帮扶行动”。广泛引导动员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开发和助医、助教、助学、助残等扶贫济困活动。

第二节  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

一、财政投入政策衔接

过渡期内,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市、县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保留并调整优化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主要用于培育和壮大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等方面,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有关县要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统筹县级可支配财力,支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资金偿还。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救助帮扶,通过现有支出渠道支持。过渡期前3年脱贫县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逐步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确保以工代赈投资落实到项目,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现有财政相关转移支付继续倾斜支持脱贫地区。对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效果明显的贷款贴息、周转金、政府采购等政策,在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实施。过渡期内延续脱贫攻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金融服务政策衔接

继续发挥扶贫再贷款支持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主要集中用于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推动加强存量扶贫小额信贷管理,脱贫攻坚期内签订的扶贫小额信贷合同(含续贷、展期合同),在合同期限内各项政策保持不变。制定出台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有关政策。推广防贫保险机制,加快开发特色产业保险,力争“十四五”时期脱贫县主要特色品种保险全覆盖。引导银行保险加强与脱贫地区政府联络对接,支持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业务范围内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农业生产设施、林权抵押贷款和供应链、订单、仓单融资等服务方式,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土地支持政策衔接

过渡期内,每年继续对脱贫县单列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优先保障原深度贫困县,计划指标不足的,由省级协调解决。

对欠发达地区继续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2021 年底前,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治等方式将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八大产业集群发展,探索针对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

四、人才智力支持政策衔接

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利用专家的资源,搭建国内、国际销售渠道,科技服务平台,帮助各地解决销售难的问题。根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需要,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产业的科技支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依靠科技力量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应积极主动争取权威科技组织、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龙头示范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继续严格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特别是“三放宽一允许”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允许适当放宽招聘条件,根据实际需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本县市或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生源)、退役士兵招聘。继续落实职称向基层倾斜政策,对长期在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农业技术、中小学教师、基层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适当放宽学历等条件,加大爱岗敬业、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流动。支持脱贫地区职业院校建设一批集实践教育、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省级高水平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依托专家智库团队,共同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为产业发展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领导能力的人才队伍。继续支持脱贫县“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给予相应资助。针对“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特点,强保障防返贫、抓教育斩穷根、抓培训增技能,全生命周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五、领导体制衔接

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机制。各级党委不再保留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落实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对各部门各领域涉农工作统筹协调的职能,确保把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各项衔接工作顺利进行。要建立统一高效的衔接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衔接工作重大问题,制定重要政策,推动落实重点任务。

六、工作体系衔接

要切实保证扶贫机构队伍总体稳定,按照中央要求调整衔接到乡村振兴机构。各地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机构职能调整优化的办法,制定出最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实施方案。要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制度,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力量弱的地方,继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继续落实好关心关爱派驻干部的相关政策。

七、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衔接

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市县“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中,集中政策、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中,产业、就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向脱贫地区布局。

八、考核机制衔接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绩考核范围。借鉴脱贫攻坚做法,实施严格考核评估,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完善表彰激励和问责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约谈问责的重要依据。创新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方式,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第十二章  健全规划推进机制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升发展理念

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运行规律,更新思想观念,把握农业农村创新变革的机遇。一是把握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精农业做优农业、发展农村;二是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展生态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吕梁农林文旅康居生态创生城市;三是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大力调整吕梁市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做强做优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乡村旅游、物流商贸等农业新兴产业,走效益农业、精品农业、市场农业的发展道路;四是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专业化服务+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场增益的利益共享机制。

二、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吕梁市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需要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职能部门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部门组织配合、有关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认真部署,制定扶持政策措施。正确处理政府、农民和市场的关系,突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调节的作用,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资、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全市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克服和纠正“三农”工作只是农村内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农业部门的事的错误思想,结合自身工作职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更加积极主动地指导和服务“三农”工作,有重点、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抓好促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创造性地落实好《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同时,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挥农业各产业链上的主体作用,各职能部门围绕《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部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意见,通过引导、管理、指导、服务,把各项任务量化到部门、量化到基层,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把《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各级高度重视、市县乡村(企)四级联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

三、创新投入机制,打通资本投资渠道

吕梁市要建立政府主导、金融服务、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一是根据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项目资金支持。

二是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优先保证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多层级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改进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在资金使用上,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网络信息、市场流通、生产基地、实施主体、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农田、水利、农村产业融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三农”领域重点项目和工程支持力度。

三是建立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支农的政策,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引导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增加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

四是创新投资环境和投融资机制。广泛动员、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打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渠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培育职业农民,鼓励农民土地补偿资金、民营企业积累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开发产业化项目,建立涉农项目库,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个人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支持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小企业公司债券、绿色债券,探索各种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

四、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围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推进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造血型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林和水利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将规划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专项规划加以重点推进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循环发展态势。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农村的全面振兴注入内在动力。

五、完善政策支持,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加强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因地制宜出台和落实扶持发展的土地政策、投入政策、产业政策和农村就业政策,重点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等普惠农民的农业领域倾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在土地利用上,支持有序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足额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推动全县建新拆旧,生态移民、安置等闲置凋敝基地,整治盘活利用试点以及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农房一体”不动产调查确权登记发证件;加快建设完善农村基地有偿退出激励奖补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上,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以政策引导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继续加大对种植业的直补力度,继续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继续加大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品牌申报扶持力度等,完善补贴动态调控机制,并认真加以落实,促进农业的持续增长。

六、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考评制度

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规范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重点督查组织推进、规划落实、实际成效等情况。加强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菜篮子”负责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经济考核、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和部门服务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做好现代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对建设项目的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解读链接:【图解】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吕梁市农业现代化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的解读

政策咨询:市农业农村局   3386517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