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教育
来源:文水县政府网站 更新时间:2019-05-29
文教科发〔2018〕47号
文水县教育科技局
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民办)学校(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吕梁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扎实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通知〉的通知》(吕教函【2018】12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培育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设绿色校园。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我县绿色校园建设工程,以生态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倡导低碳消费,构建绿色校园,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在内容上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在规划上整体考虑,分步落实。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将着重向优化校园整体景观、绿化;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方面推进。使校园的每一处绿化都有人文内涵,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从而达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为广大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逐步打造生态化的理想校园,富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
三、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学校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相关机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完善硬件基础建设,增设地理室,完善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建设。
5.加强校园人文内涵的宣传。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校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警句、标语,弘扬校园特色文化。
(四)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科组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等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3.在全校师生中学习贯彻《绿色学校创建指南》,向全校师生宣讲什么是“绿色学校”,如何创建“绿色学校”等有关知识,使师生明确“绿色校园”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增强创建意识。
4.发动学生,组织“绿色卫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5.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各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粮食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相关节日,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和争创绿色学校的宣传教育。
(五)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开辟“绿色之窗”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各学校要加强档案管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书刊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各学校要扎实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县师生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校园”。
各学校要制定本校的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方案报回县局政教股,并确定一名负责该项工作的专职联络员。每月10日前,各学校要及时报送当月工作开展情况(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正面典型及简要事迹),并附相关图片资料。
联系人:杨笑虹
电 话:0358-3089088
邮 箱:wszjg3089088@163.com
文水县教育科技局
201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