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1-05-27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晋政发〔2021〕 1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1年4月30日      

(此件删减后公开)

目   录

一、发展形势 1

(一)未来产业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   1

(二)未来产业孕育国内发展新机遇   2

(三)未来产业构筑山西转型新动能   2

二、发展思路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发展重点   7

(一)优中培精,9大主导性未来产业加速直道冲刺   8

1.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   8

2.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   11

3.碳基新材料产业   14

4.特种金属材料产业   17

5.半导体产业   19

6.先进功能材料产业   22

7.新能源产业   24

8.先进轨道交通产业   27

9.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29

(二)有中育新,7大先导性未来产业推进弯道超车   32

1.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   32

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   35

3.核能产业   37

4.氢能产业   40

5.电子信息装备产业   42

6.航空航天产业   45

7.海洋装备产业  48

(三)新中求变,4大颠覆性未来产业助力换道领跑   50

1.量子产业   50

2.区块链产业   53

3.碳基芯片产业   55

4.高速飞车产业   57

(四)无中生有,5大前瞻性未来产业着力赛道竞赛   59

1.人工智能产业   60

2.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产业   62

3.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65

4.生物产业   67

5.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   70

四、重点工程   72

(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72

(二)人才队伍培育工程   74

(三)未来技术突破工程   75

(四)国际国内合作工程   76

(五)未来产业孵化工程   78

(六)金融资本扶持工程   79

(七)政府服务提升工程   80

五、推进措施   81

(一)加强组织领导   81

(二)做好规划评估   81

(三)强化舆论引导   82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专篇   83

未来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潜力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对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为加快推动山西省未来产业发展,培育增长新动能,下好发展先手棋,获取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2021—2025年。

一、发展形势

(一)未来产业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未来产业领域的布局,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经提前谋划颠覆性、变革性产业发展,加大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技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投资研发。全球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企业紧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加快实施技术、产业、战略“三位一体”和“软硬”融合发展。未来产业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未来产业孕育国内发展新机遇

从国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国内众多省市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沈阳等地都已立足自身基础,强化前瞻布局,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工业互联网、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着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引领性发展,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三)未来产业构筑山西转型新动能

从省内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推进下,山西先后建成了中科院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点研发平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集团)、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中车太原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集聚了碳纤维、新型半导体、光伏材料等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聚焦“六新”突破,将未来产业发展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培育转型新动能,走出转型新路径,奠定发展新优势,着力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抓手,围绕“优中培精,加速直道冲刺”“有中育新,推进弯道超车”“新中求变,助力换道领跑”“无中生有,着力赛道竞赛”四大路径,重点培育未来数字、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装备、未来生活等5大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全力构建主导性、先导性、颠覆性、前瞻性等4层培育体系,着力形成“5+4”未来产业发展矩阵,全面推进平台建设、人才培育、技术突破、交流合作、产业孵化、金融支持、政府服务等7大重点工程,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将山西建成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为我省换道领跑、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竞争优势、实现转型蹚新路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创新理念作为核心统领。加快推进我省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构建,加强未来产业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打好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先锋作用,构建良好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

2.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突破。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未来产业的市场导向机制,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原创性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3.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根本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引育计划,把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摆在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根本位置,深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改革,培育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未来产业人才队伍。

4.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准则。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推进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全面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能源,积极研发绿色材料,着力实现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5.坚持把国际视野作为重要导向。立足“双循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把未来产业培育与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使我省成为未来产业重要领域的参与者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提高山西在全球未来产业中的话语权。

(三)发展目标

立足省情,着眼全国,面向世界,锚定15年—30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产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省发展条件,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十四五”夯实基础、15年形成体系、30年全面发展的目标。

1.“十四五”夯实基础。到2025年,山西成为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先行区。未来产业初步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转变,深度融入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大湾区分工协同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当中,为“十四五”转型出雏形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总量快速提升。到2025年,未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力争打造5个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的未来产业,形成一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未来产业成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到国家未来产业链条当中。

头部企业持续壮大。到2025年,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企业1个、超百亿的企业3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户、国家级试点示范30户、高新技术企业1000户。培育一批汇聚和配置全球资源、在细分领域占据统筹领导地位、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的头部企业。

创新生态加速构建。到2025年,各高校设置的未来产业相关学科达到20个,建成未来产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6个,形成从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创新—产业化生产完整链条的创新体系,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点龙头产品。

集聚发展日见成效。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未来产业集群或集聚区达到3个,集群内企业占到未来产业企业多数,建成信创、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合成生物产业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地。

开发合作更加深化。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比重接近80%,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较2020年增长50%。一批国际国内未来产业顶级企业、研发机构落户山西,融入“双循环”特别是融入国际未来产业效果显著,未来产业开放合作发展进入快车道。

2.十五年形成体系。到2035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示范区。未来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航天航空、海洋装备、新能源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名列国内前茅,重点产品和服务覆盖国内主要市场,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初步具备国际引领作用。

3.三十年全面发展。到2050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区。未来产业构建起较成熟的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重点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形成一批国际领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

三、发展重点

聚焦“六新”率先突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结合我省优势产业领域和国家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立足“十四五”,展望15年—30年,着力推进“5+4”未来产业发展矩阵,打造全国重要的未来产业发展基地。

(一)优中培精,9大主导性未来产业加速直道冲刺

“十四五”期间,以技术引领、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为核心,推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为具有支柱意义的主导性未来产业,实现我省转型发展直道冲刺。未来15年,推动主导性未来产业成为全国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30年,成功打造引领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山西名片。

1.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

信创产业主要涉及四条产业链。IT基础设施包括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云平台等,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包括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等,信息安全包括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1)发展基础

信创产业在省级战略的推动下,实现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燎原之势。特别是华为、百度、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我省,长城、曙光、龙芯、统信等一批核心企业齐聚山西,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百信等省内领军企业逐步壮大,实现了安全自主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突破,初步形成了龙头牵引、产业集聚的发展基础。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抢抓国家推进信息技术产品安全可控发展机遇,强化头部企业引进和培育,加快推进IT基础设施和软件开发。IT基础设施领域着力构建“中央处理器—显示器材—办公外设”一体化产业链条,重点发展CPU核心芯片、数据存储、计算机整机、外设相互配套的硬件体系架构,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信创产品,打造百信、长城、曙光等计算机制造基地;软件开发领域推动构建“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产业链条,加速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紧密协同的软件体系。最终形成软硬件相互适配、云应用全面覆盖的新型信创产业发展体系,将我省打造成信创产业国家级制造基地。

“十四五”期间,建设完成适配认证、测试验证、标准认定等产业发展促进平台,基本构建技术支撑体系、产业协作体系、应用服务体系、数据标准体系以及安全防护体系。未来15年,将山西建设成为全国信创产业发展高地和信创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未来30年,信创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3)发展路径

创优信创产业发展环境。绘制信创产业创新生态图谱,全面梳理全省信创产业链、项目链、招商链、创新链、政策链,形成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的基础工作体系。按照“集成创新”的总体思路,聚焦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产业主体核心诉求,整合针对信创产业特点,对标先进地区行业发展政策,开展专项研究,持续完善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专项政策,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同国家各主管部委、国家级行业组织、创新支撑机构等的对接合作,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力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布局。

加强信创产业主体引育。加大对省内信创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引导支持省内中小型创新企业开展应用型研究,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基础软件、存储、显示、办公外设、系统集成等重点领域,对接、引进信创产业链核心企业,补齐、建强我省信创产业链条。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建立信创领域重点项目库,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信创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全力培育信创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省级信创产业园,打造信创设备生产基地。

强化信创产业支撑体系。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路、渐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启动能源、教育、医疗、交通、通信、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信创试点应用工作。支持省内研发机构、领军企业建立、参与开源技术社区,通过协作开发、源码分享、开放测试实现技术加速迭代和产品功能多样化。推动建设省级适配认证中心,发挥各技术路线优势,以各领域应用试点需求为导向,完善应用适配方案,构建生态系统,推进各领域应用试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搭建产教对接平台,鼓励、支持核心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实训机构开展合作,联合定制培养信创产业人才。

2.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

大数据产业主要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1)发展基础

山西大数据产业依托山西百信、龙芯中科(太原)、中标软件(山西)、国科晋云、中国长城等行业龙头企业在软硬件设计集成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能力。依托三大运营商网络服务,引入落地了百度云计算、大同普云、秦淮数据、中交高速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以及百度数据标注等数据服务项目,为下一步数据的传输、存储、分析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大数据产业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达到2336万架,服务器能力近240万台,年均增长率、上架利用率均达到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度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建立全国最大的单体数据标注基地;我省成为国家首批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试点地区。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全省能源、区位、气候等基础优势和信息安全、数据标注领域形成的先发优势,强化数据资源建设、软硬件产品研发、大数据应用。强化数据标注,加强对图像、文本、语言、视频等海量价值数据的转写,强化高价值数据资源建设。以算力算法强大大数据应用为主线,围绕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大数据计算系统与分析、大数据应用模型等领域进行前瞻布局,研发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培育安全可控的大数据产品体系。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数字产业方阵打造、数字化融合应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价值挖掘,加速数据在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方面的率先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十四五”期间,打造引领性大数据产品,培养引领性大数据企业,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群。未来15年,逐步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中心之一,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未来30年,建成中部地区大数据中心和应用示范区。

(3)发展路径

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建设应用,大力推动基站转改直工作,加强同三大运营商、铁塔公司协同,扩大5G基站建设规模,复制推广5G+智能矿山建设经验,搭建5G与远程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等的融合应用平台,拓展5G场景应用。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协同发展,整合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推动超级计算、先进计算等技术发展应用,积极打造国家级超算中心。

培育构建大数据产业体系。坚持“项目为王”,建立大数据领域重点项目库,加快推动百度云计算中心二期、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阳泉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发挥我省在数据标注产业先发优势,加快推动标注领域标准制定,加快专业数据集建设,推动建设数据交易平台,扩大数据开放范围和力度,培育构建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交易、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基础数据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规划布局数字类产业园区。

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企业上云、智能制造、智慧矿山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组织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宣贯培训,开展DCMM试点评估,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加强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争取DCMM评估机构资质,构建我省DCMM评估服务体系。推动大数据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加强与山西农谷对接合作,探索推动乡村振兴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3.碳基新材料产业

碳基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以富勒烯、碳纤维、纳米碳管、石墨/石墨烯、金刚石为代表的炭材料,以及以现代煤化工为基础的碳基合成材料。

(1)发展基础

依托煤炭资源禀赋及煤化工、焦化产业基础,山西在高端炭材料及碳基合成新材料方面已进行产业化实践,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T800碳纤维生产线,产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潞安化工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新材料集团)在费托合成蜡、乙二醇等方面具有产业优势。中科院煤化所具备多项可转换的先进技术,为我省碳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以“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为发展方向,依托资源禀赋及煤化工、焦化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材料。高端炭材料以产业化培育和拓展市场为核心,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构建“煤—煤基石墨—石墨烯、电容炭”“煤—石墨烯粉体—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复合材料”产业链,加快提高碳纤维、碳化硅、金刚石、石墨烯、超级电容炭、针状焦、超高功率电极、负极材料、特种石墨制品等技术成熟度,扩大产业体量,发挥规模效应。碳基合成新材料重点突破适合山西“三高煤”的大型高效煤气化技术、煤基合成高值化产品技术和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技术瓶颈,科学合理控制焦炭规模,加快成熟气化技术耦合利用,着力构建“煤—煤基合成气—醇、酚、酸、酯、烷、苯、烯—PPE工程塑料、聚酯、可降解塑料”、“煤—煤焦油—炭黑油—炭黑”、“煤—煤焦油—中间相沥青—针状焦”、“煤—焦炉煤气—费托合成蜡、润滑油”、“煤—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等产业链,延伸焦化精深加工链条,巩固提升焦炉煤气制甲醇、乙二醇、费托精细化学品,煤焦油深加工、苯精制等平台基础和优势。

“十四五”期间,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初步形成“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模式。未来15年,碳基新材料成为山西省支柱产业之一。未来30年,山西省碳基新材料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3)发展路径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化工工业性试验装置支持力度,鼓励行业内相关企业及单位开展中试及工业性试验。研究化工行业国内首次使用的生产工艺的安全可靠性论证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对接,组织科研院所、创新平台、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引智、技术研讨等活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碳纤维、电容炭、焦炉煤气钴基催化剂合成高端油蜡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上海有机所、国外创新团队与我省企业的交流合作。

发挥协会联盟作用。充分发挥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提出促进我省碳基新材料产业及与之关联的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建议,谋划行业发展路径、措施。强化产业联盟建设,围绕碳基新材料开展政策需求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创新工作。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山西省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探索建立碳基新材料标准体系,研究制修订行业标准,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发挥“标准化+”效应,促进标准对行业的引领和规范。

强化市场用户导向。实现面向军用与民用飞机、发动机、运载火箭、航天载荷等结构材料市场的碳纤维材料本地化制备能力。完善面向体育休闲领域碳纤维、碳纤维制品(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相关技术产品的本地大规模制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为交通运输和装备等领域提供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电池,加大石墨烯在市场中医学、化学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业发展途径。

4.特种金属材料产业

特种金属材料产业主要包括不锈钢、镍基合金、高强耐磨板材、冷轧取向硅钢、轮轴钢等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铝、镁合金等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的生产,以及下游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品、应用。

(1)发展基础

依托较为良好的资源禀赋,山西省在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领域初步培育了太原特殊钢产业集群,不锈钢、冷轧硅钢、火车轮轴钢等21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手撕钢、笔尖钢等产品享誉业内;在高性能有色金属领域镁合金产能约占全国18.31%,居全国第二位,逐步深入航空航天、军工、高铁、汽车、智能家居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

(2)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以高端化、集群化、全链条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两大类,不断强化特种金属材料的精深加工,加快打造形成差异化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重点构建“特殊钢—不锈钢、镍基合金、高强耐磨板材—装备制造和金属制品”“特殊钢—取向硅钢—特高压变压器,特殊钢—轮轴钢—高铁轮对”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产业链,持续保持在不锈钢、汽车用钢、型钢、装备用钢、矿用钢领域的优势。高性能有色金属着力构建“电解铝、原镁—镁铝合金板带、铸件—汽车、轨道交通轻量化部件”产业链,进一步夯实在高端铝合金、高端镁合金、高端铜合金、多品种高品质氧化铝等领域的地位,持续保持在全国的比较发展优势,打造特种金属材料国家级制造基地。

“十四五”期间,构建太原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运城汽车用钢及轻量化材料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未来15年,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世界钢铁工业技术的跨越。未来30年,山西特种金属材料产业进入世界特种金属材料产业第一梯队,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高地。

(3)发展路径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我省企业加强与钢研总院、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冶金规划院、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太原理工、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专业研究机构和院校深度合作,搭建创新技术转化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产品研发,实现研发、中试、生产、推广、应用“一条龙”示范。

强化产品应用推广。对已经成熟的一批不锈钢应用新技术、铝镁合金新产品,积极组织小试、中试、批量生产,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加强品牌推介活动,积极组织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开展技术、产品推介活动,将优秀品牌、产品、技术、理念等推广到集群产业链的其他企业,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

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充分利用我省不锈钢产业、铝镁产业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围绕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矿用机械、通用航空、电子信息、装配式建筑等重点领域,依托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开展重点协同攻关,不断开发新产品;结合特种金属材料性能,探索向下游装备、日用品等金属制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我省特种金属材料从低端的建材、原料向高端的特种金属材料转变。

5.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产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等上游产业,集成电路、传感器、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中游产业,以及智能手机、无人机、通信设备等应用产业。

(1)发展基础

近年来,山西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烁科晶体、中电科2所、中科潞安、中科晶电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部分领域取得突破。烁科晶体完全掌握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制备技术,实现4英寸产业化、6英寸工程化,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体产能规模达到国内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中电科2所、风华信息装备建有国内先进的半导体及新型显示产业装备制造基地;中科晶电、北纬三十八度在建的微波功率放大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项目,相关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惠光电是国内首家实现短波红外芯片量产的企业,产品已经应用在长光卫星上;中科潞安在紫外LED领域拥有从设备制造、外延生长到芯片制造的全套核心技术,成为全球最大的紫外LED芯片产业基地。

(2)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抓住国产替代产业机遇,结合全球半导体材料发展趋势,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应用,以碳化硅、砷化镓等第三代、二代半导体、LED、装备、芯片制造等特色领域为重点,完善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材料—设备—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整机”特色产业链条。其中,以碳化硅半导体衬底材料、三代半导体器件为重点,打造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以射频功率放大器、声表面波滤波器为重点,打造微波半导体产业链;以深紫外LED芯片、LED封装及显示产品为重点,打造光电LED产业链;以短波红外探测芯片等为重点,打造红外光电产业链;以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制造为重点,打造蓝宝石材料产业链。争取山西在碳化硅衬底材料、5G射频芯片、高端半导体芯片等具体产品领域形成领跑优势,建设全国领先的半导体“芯”高地,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前三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供应基地。加快在碳基电子学领域的技术研发,加快制备性能超越硅基晶体管的碳管CMOS晶体管研发制备,超前布局碳基芯片产业。

“十四五”期间,衬底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培育5-10户半导体材料重点企业。未来15年,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体系完备,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制备技术实现部分突破。未来30年,碳基半导体技术实现产业化,山西实现部分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3)发展路径

实施产业链招商。立足我省发展优势,打造专业化半导体招商团队,以国内外知名半导体材料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采取以商招商、联盟平台招商、产业基金招商、股权招商等创新招商模式,加快推进产业链、功能链上下游产业的引进落地。集中优势资源,招引大型企业建厂,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聚集和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迅速形成产业生态。

优化产业政策环境。鼓励市县政府在土地、租金、生产用房等方面加强对半导体企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半导体产业相关税收政策,降低企业负担;鼓励银行给予半导体企业信贷优惠、贷款担保;对通过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募集资金的予以固定金额补贴;优化配置科学开发铝土矿资源,确保半导体镓超纯材料供应;明确忻州市砷排放指标,保障产业发展。

加快产品市场应用。面向能源革命、扶贫工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市场需求,加强半导体、光伏、LED、计算机等电子制造产品在本省的市场应用,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政府首购、示范项目等方式,推进整机企业与本省半导体器件、材料企业实现配套合作,帮助企业加快市场验证和产品迭代,打造本土品牌,拓展外部市场。

6.先进功能材料产业

先进功能材料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基降解材料、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及改性材料等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玄武岩纤维、高端纺织纤维等纤维新材料产业,以及气凝胶、免光刻纳米微电子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产业。

(1)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发展逐步加速,部分行业领域居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地位。金晖兆隆、凯赛生物、锦波生物等企业生产的生物基新材料业内领先,PBAT生物降解塑料和改性塑料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晋投玄武、巴塞奥特等企业的纤维新材料初具规模;华阳新材料集团、山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等单位的前沿新材料实现突破。

(2)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以高端化、规模化、前沿化为重点方向,加快推动生物基新材料、纤维新材料、前沿新材料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式发展。生物基新材料重点构建“玉米加工—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工业丝、民用丝”“农林废弃物—纤维素—乳酸—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等特色产业链,打造全国领先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纤维新材料重点推进“原料破碎—火喷熔丝—拉丝”、“表面处理—短切纱、有捻纺织纱、无捻粗砂—建筑、纺织等复合纤维制品玄武岩纤维产业链和煤制气—聚四氢呋喃(乙二醇)—氨纶(涤纶)/聚酯纤维—面料高端纺织纤维”、“煤焦化—焦炉煤气—甲醇—1,4丁二醇—生物降解塑料”、“煤—碳—丝—料—终端”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两大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前沿新材料瞄准5G终端产品、新能源汽车制造、医疗模型等领域,加快推进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颠覆性技术新材料的重大技术攻关,拓展产品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等行业的应用。

“十四五”期间,突破发展先进功能材料的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引进5-10户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重点企业。未来15年,先进功能材料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建立国内先进功能材料技术研发高地。未来30年,先进前沿材料成为我省工业领域重要支撑产业,进入国际一级梯队。

(3)发展路径

加快推进招商引智。创新招商模式,以与我省先进功能材料企业紧密合作联系的省外优质企业为重点目标进行精准招商,切实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垂直扩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弥补产业短板、填补产业空白、融合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我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加强先进功能材料制造技术的引进力度,注重引进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再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加大与国内外先进功能材料企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我省先进功能材料产业的整体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核心竞争力。

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立完善先进功能材料产业重点项目库,坚持主动对接,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做好项目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依托现有生物基新材料龙头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替代材料和产品性能。重点布局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可降解的生物基新材料,有效替代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包装物等材料,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打造全国领先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生态。

组织应用示范推广。积极推动先进功能材料在5G、新能源汽车、3D打印材料等领域应用,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批市场有需求、能够快速规模化的材料。以有实施条件的典型地区为载体,支持先进功能材料、新工艺集中开展产业化示范,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用链条。适时组织先进功能材料品牌产品推介活动,全面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积极支持骨干龙头企业高附加值产品开展推介活动,着力提升我省先进功能材料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形成品牌优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山西先进功能材料产业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7.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等,分为上游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等的装备制造、能源利用,中游储能电池、分布式能源设备研发,下游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物联网、综合能源服务业。

(1)发展基础

得益于风力、太阳能等资源禀赋,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我省拥有多个大型风电、光电场,为我省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撑。太重新能源装备、汾西重工、晋能清洁能源、潞安太阳能等风电、光伏装备企业逐步成为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能源学院等重点高校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紧抓能源革命发展机遇,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发展准则,结合山西资源禀赋,积极推进“风能+光伏+储能”新能源优先发展体系。风电领域大力发展“发电机、叶片、法兰、塔筒、制动器等零部件—风电整机—风电场”产业链,着力加强叶片等薄弱环节发展,推动玻璃纤维、碳纤维、树脂、石墨烯防腐涂料、结构胶等先进材料的应用,加快大型风电场群智能控制和运行管理研究,不断降低风电度电成本。光电领域着力整合提升“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组件—应用”等光伏制造产业链,推动硅棒、切片等薄弱产业环节建设,完善光伏玻璃、银浆、浆膜、背板等材料、设备产业配套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化、产业链一体化。储能领域着力构建“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变流装置—储能系统集成及运维—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应用”电化学储能产业链,积极推动包括变速抽水蓄能、大规模新型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电、高温超导磁储能、相变储热材料与高温储热等在内的多元融合的分布式智能化储能体系。

“十四五”期间,打造成全国重要风电装备、光伏制造基地。未来15年,整体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列化、标准化新能源核心技术与装备。未来3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中心。

(3)发展路径

强化研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国家风电试验检测中心、10兆瓦级风机六自由度试验台、10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面向全国开放风机检测及试验、叶片检测、传动链检测、海缆检测,增设高低压穿越试验等项目,打造山西新能源研发高地。

加快智能技术研发。支持我省龙头企业加快研发10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整机及长叶片等关键零配件。加大在风机主设备循环化改造、叶片回收再利用、大型风电场群智能控制和运行管理研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光伏产业从设备制造向供电、供热服务延伸,重点攻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际环境下的稳定问题,实现光伏行业技术领先。开展储能原理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研究,推动储能系统集成和能量管理等核心技术走向产业化。

扩大产品市场应用。加大对自主创新风电装备、光伏产品、储能系统的扶持力度,组织召开风电装备、光伏产品、储能系统供需对接会,强化优势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政府创新产品创新服务首购、试点示范项目实施等方式,扩大风电装备、光伏产品、储能系统市场应用,促进企业产品加快迭代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拓展外部市场。

8.先进轨道交通产业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整车设计制造、车辆设备检测、检修以及运营维保。

(1)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铁路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以太原、大同、运城为核心的规模化产业集群,拥有中车太原、中车大同、中车永济、太重轨道、智奇、太钢集团等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机车车辆及工程车制造到检修以及运营维保完整体系,占领了动车行走系统、电牵引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高地,已经基本具备向全产业链发展和完善的实力。

(2)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以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为发展方向,聚力打造“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修造”的全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带动作用,通过整车总成和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地方铁路装备配套协作能力,打造配套完善的铁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关键材料方面,着力发展高速、重载轨道交通不锈钢材料和轻量化铝镁合金材料。关键零部件及系统方面,以动车组轮对、城市轨道交通用轮对、新型电机、重型货车轮对、铁路货车卸货机构及控制系统、铁路货车顶盖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导,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在轨道交通走行系统中的应用,大力争取国家扩大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布局,打造全球最大的动车组轮对制造基地。整车总成强化机车造修方面,以推进重载电力机车、新型客运机车、铁路货车、工程作业车、大型养路机械为主导,打造国内最大的重载电力机车制造世界级基地。

“十四五”期间,培养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核心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未来15年,山西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进入国内第一梯队。未来30年,建立世界领先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

(3)发展路径

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新八轴电力机车的市场优势地位,着力实现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等产品的市场投放,打造中国电力机车车辆整车集成的“山西品牌”。着力发展重载快捷货车、漏斗车系列产品,以及各型铁路工程机械车辆。积极争取中车集团在我省产业布局,推进太原地铁、轻轨车辆的研发制造,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利用山西在钢铁、铝合金等原材料方面的优势,围绕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核心零部件开展技术攻关,研制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性能的特殊钢、特色铝镁合金,抢占产业链上游高地。充分发挥我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整车检修配套能力,加快制造性服务产业培育,形成集工程施工、设备制造、运营维护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带动整体产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依托山西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联盟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在企业间联合开展咨询设计、工程总包、系统集成、试验检测、上下游配套等方面的增值服务,逐步尝试推动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企业间资产合作及专业化重组,优化协作配套,保持我省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上的竞争优势。

9.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包括“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即整车、感知系统(高精地图、雷达、摄像头、高精定位等)、集成与运营(场景库、车联网等)、基础技术(操作系统、驾驶员监测系统、处理器等)等领域。

(1)发展基础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山西初步起步,依托吉利、江铃、大运、成功等汽车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基本形成了电动整车制造为主、汽车关键零部件初具规模的产业链,初步打造了太原、晋中、长治、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阳泉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区”,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为方向,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搭建和建立“人—车—路—云”高效协同机制。支持整车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生产制造能力,提升产业规模。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打造智能网联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跃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由整车研发生产、零部件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鼓励省内信息化企业或国内能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车辆网联服务方案的优秀企业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感知系统、集成与运营、基础技术研发,引进培育一批行业内龙头企业,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固链。重点推动阳泉市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示范区建设,推广与应用智能网联、智联交互技术,提高车辆车联网渗透率,优化不同场景的车辆驾驶建议。

“十四五”期间,山西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阳泉市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示范区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区。未来15年,全省建成全国性的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和智能网联商用车、载重车运营示范基地。未来30年,山西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高地。

(3)发展路径

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围绕“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引进培育研发机构、领军团队、龙头企业,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整车开发流程,攻关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创新与研发,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延伸,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布局。通过引进、吸收、补链、培强等方式,深挖现有产业链资源,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平台、整车生产平台、示范应用平台、技术孵化平台和协同管理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带动作用,吸引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优势企业投资建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速应用场景搭建。以阳泉市数据中心产业园为重点,加速打造智能网车路协同示范区,争创国内首个开放式重载网联汽车测试区。通过开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测试,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使用环境,开展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通场景示范,探索低速载人、低速载货、低速城市环卫等场景开展智能驾驶应用示范,加快高速自动驾驶测试和商业化运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二)有中育新,7大先导性未来产业推进弯道超车

“十四五”期间,全面梳理、深度发掘我省具有先导示范性的产业和潜力高新产业,释放产业潜能,打造未来产业新引擎。未来15年,推动产业快速形成产业规模,引领带动山西新兴产业崛起。未来30年,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

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主要包括上游核心硬件(CPU、闪存等)、中游IT基础设施(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与工业软件(CAD、MES等)以及下游云生态(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安全等)三部分。

(1)发展基础

我省发展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我省云计算产业生态初步建立,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云计算服务商和百度数据中心、秦淮数据中心、“天河二号”、国科晋云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示范项目。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建成煤炭行业节点(同煤)、综合型节点(清控数联)、道路货物运输(快成)3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太原市建成了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推动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结合,加快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云应用场景,引导更多的企业通过云应用方式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统筹省内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积极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布局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远程灾备中心,吸引国内外骨干企业的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山西,逐步形成一体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加快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节点落户山西。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与我省优势产业的结合,加强5G、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对工厂内网的升级改造,依托产业集群建设覆盖产业链的工厂外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

“十四五”期间,培育国内领先的云平台服务商3—5家,工业互联网与钢铁冶金、装备制造、能源、现代煤化工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示范标杆应用。未来15年,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基本完备,企业基本实现数据共享模式。未来30年,实现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在相关领域及关键核心工程装备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发展路径

推动云计算创新应用场景。以培育壮大云计算应用市场为抓手,以云计算产业链合作和生态体系建设为途径,降低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政务等产业的推进,将云计算技术与产业应用场景深度结合,充分发掘云计算技术的产业赋能价值,引导更多企业、单位进行云化应用升级。

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体系的基础设施,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引进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融合创新引领能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壮大产业供给能力。鼓励各市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

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充分发挥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和快速安全计算服务能力与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优势,鼓励企业利用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实现信息、技术、产能、订单共享,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对接,加强在装备、机械、汽车、能源、电子、冶金、矿业等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突出差异化发展,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指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属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转变,实现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和高碳能源向低碳化利用。

(1)发展基础

近年来,山西坚定走煤炭“减优绿”之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省先进产能达到65%。同时,煤炭清洁能源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技术和装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潞安化工集团180万吨高硫煤高效煤炭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走出了区别于石油基的产业路径。华阳新材料集团开发的R-GAS炉为煤炭的洁净利用提供了经济合理的煤炭气化技术;第三代晋华炉为全国“三高”煤综合利用找到了途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以绿色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实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在燃煤发电、现代煤化工、煤炭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个方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燃煤发电高参数、大容量、智能化发展,加强超高参数燃煤发电、新型动力循环系统、高灵活智能燃煤发电、燃煤高效低成本多污染物联合控制,为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消纳提供灵活调峰服务,促进电力装备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提高电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自主技术,加强不同技术间的耦合集成,大幅提升现代煤化工技术水平和能源转化效率,持续推进废水近零排放、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大型化、园区化和基地化发展,结合资源禀赋,稳步有序推进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发展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金属冶炼渣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工业固废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

“十四五”期间,煤炭高效清洁深度利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例明显提升。未来15年,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显著下降,打造精细化、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煤炭产业新链条。未来30年,成为国家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重要高地,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3)发展路径

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适当高于国家标准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能耗限额、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目录。加强煤炭利用项目能效、污染物排放等运行指标实时监测和信息公开,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强化结果运用,通过强制性标准倒逼落后产能淘汰,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进度。

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等研发。重点加大对煤气化、煤基材料加工、煤炭热解、煤化工与关联产业多元耦合、节能环保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示范及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支持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咨询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引导、支持、服务和信息咨询等工作,帮助企业加快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

争取国家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实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示范项目,纳入国家布局规划和相应支持推广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建设世界煤基低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我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3.核能产业

核能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核燃料、核材料等资源生产,中游核反应堆、核电核心设备、核电辅助设备等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以及下游环节核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维护。

(1)发展基础

按照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近年来山西能源工业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核能产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太重集团360吨核电环行起重机在核电站得到了实际应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辐院)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中核集团针对山西提出的用核能制氢优化煤炭冶金和化工产业、低温供热堆为城市供暖,以及核技术改善民生等方案,为山西核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安全、健康、环保”为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国家核能产业和科技发展体系,依托中辐院与省内各大高校的研发生产力量,着力引育一批核能装备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从先进模块化小型堆、数值反应堆、辐射防护装备智能化与国产化等方向切入,重点改变核能产业和科技布局规划基本处于空白的现状,着力在核能产业链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上获得点上突破。推动核能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创新与协同发展,积极参与我国可控核聚变装备、海上核电站、模块化小型堆装备以及核电机组的研制,重点发展核电主设备、关键技术设备、核燃料装卸设备、电气仪控设备、核辐射防护设备等装备。加强核电、乏燃料后处理等核产业领域发展辐射安全设备,积极在钢铁、矿山、医疗等同位素应用市场推广辐射防护、放射源监控、放射性废物处置等相关设备,稳步实现核能多元化利用,推动国家辐射防护研究与开发基地建设。

“十四五”期间,参与国家第4代核电站、小型核能成套装备研制,保持在核电环形起重机和核防护装备方面的领先地位。未来15年,实现核电主设备突破发展,探索小型堆在山西的应用;实现辐射防护装备国产化替代,具备国产智能化辐射防护系统研发生产能力。未来30年,实质进入国家级核能装备产业集群,核能产业成为山西的特色产业。

(3)发展路径

争取国家核能产业布局。紧抓国家“十四五”布局核能产业契机,积极与国家部委、行业龙头企业对接,主动争取在山西布局核能重点企业、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全省资源整合,积极推动以可控核聚变大规模商业化为节点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配套研究能源结构前瞻性稳步调整的预案,探索建立铅基快中子反应堆的超小型可移动核电站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加快核能装备产业培育。抢抓国内外新一轮核电发展机遇,大力引进培育核能核心装备、关键技术装备和电气仪控设备企业,积极支持发展核电技术服务。支持骨干装备企业拓展系统集成、实验验证、核电运维和后处理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强化在辐射防护设备国产化、智能化等方向开展工程应用研究,重点攻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国产智能化辐射防护系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取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鼓励同类企业、同类产品联合认证,降低认证成本,提高认证效率。引导企业建立完善核能装备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做精做强优势产品,占领高端核能装备市场。

探索核能多元利用途径。稳步实现核能在城市供热、提供高温蒸汽、医疗、工业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放疗、消毒、X光、CT、伽马刀、无损探伤、污水处理、灭菌、材料改性、辐射育种、食品农产品辐射加工等技术,形成多元化、可移动、便携式的核能动力装备的产品开发能力并不断推广应用。依托数字化核工业,重点发展智能辐射防护技术,实现核设施运营和退役阶段辐射防护的智慧化管理。

4.氢能产业

氢能源产业主要包括上游氢气制备、氢气储存及运输、加氢站网络建设及运营等,中游关键材料及催化剂、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生产制造和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以及下游氢能在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1)发展基础

作为能源煤化工大省,我省氢能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长治经开区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氢能安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煤制甲醇、焦炉煤气副产氢提纯,氯碱尾氢提纯等项目已立项建设。除美锦集团等本土企业,雄韬云鼎、中车氢能、新研氢能、上海重塑、海德利森、上海申能等龙头企业均已分别在大同、长治布局,海德利森在长治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加氢站成套装备生产基地。全省建成4座加氢站,大同80辆氢能公交车和20多辆物流车、阳泉5辆氢能重卡陆续投入使用;左权中晋冶金30万吨/年氢基还原铁项目正式投产。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抢抓能源革命机遇,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制氢领域重点发展焦炉煤气制氢、工业尾气制氢、电解水制氢(光电、风电、调峰电)、煤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的多元化制氢模式。氢能储运领域,大力发展高压氢气存储材料与核心设备生产产业,着力发展液氢存储、运输技术和装备,发展液态有机化合物化学储氢技术,布局储氢合金、纳米材料等高密度固体储氢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氢能应用领域重点推广氢能重卡,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氢能公共交通,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氢能供给和贸易中心、产业高端制造基地和示范区,最终打造成为具有全国示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氢都。

“十四五”期间,全省氢能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山西“中国氢都”的形象具有一定知名度。未来15年,山西省氢能产业基本形成绿色氢源和低碳制氢的技术体系、产业集群和覆盖全球的氢气储运和销售网络。未来30年,建成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氢都”。

(3)发展路径

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创新体系,在大同市打造绿色氢源产业,建设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绿色氢源储运和供应基地,在太原市、晋中市打造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创新与产品研发中心,在长治市建设服务全省、辐射中原经济圈的氢源基地,在运城市建设中重卡整车制造基地。大力发展焦炉煤气副产氢提纯、氯碱化工副产氢提纯、煤层气裂解制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多元方式并存的氢能供给体系。

健全氢能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氢能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步调,统筹全省各氢能产业重点项目和各产业聚集区的发展。研究制定系统、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提高山西省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装备研发和生产水平。

引领全国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关注国内外先进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广泛收集氢能产业和氢能产品运营数据,制定出台制氢、氢源储运以及加氢等产业在消防、安全以及环保等方面的法规,编制氢气、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汽车等氢能产品相关标准,保障我省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5.电子信息装备产业

电子信息装备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通信域网络设备、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以及软件、数据库开发等信息系统开发业。

(1)发展基础

目前,山西已形成太原—忻州、长治—晋城两大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集群。太原—忻州产业集群集聚了太原富士康、烁科晶体、北纬三十八度、中电科2所、中电科风华以及中电科33所、百信科技、罗科佳华、清华网络等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开发龙头企业。长治—晋城产业集群汇聚了晋城富士康、潞安太阳能、山西高科集团、中科潞安紫外等龙头企业,为电子信息装备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以及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全产业链提供了产业基础。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数字化、智能化、自主化”为重点方向,深入推进高端电子设备制造和信息系统开发两大产业链开放协同与创新融合发展,全力建设高水平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山西电子设备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点构建电子信息装备设计—电子信息装备生产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应用管理—电子信息装备配套服务产业链,着力推进智能终端、健康电子、工控电子、智能传感等领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向自主化发展,重点开展煤矿能源开采、安全等信息系统开发,隐私保护、安全监控、国产密码以及面向云计算中心的低损耗供电方式、高效散热设施、高效电源管理和资源调度策略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信息安全技术水平。

“十四五”期间,做大太原—忻州、长治—晋城两大电子设备产业集群以及太原信息安全产业集群等三大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集群。未来15年,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独角兽企业。未来30年,实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企业从整机生产商向集产品制造、设计服务和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系统集成商转变。

(3)发展路径

实施补链强链工程。积极引入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以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加大对本土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补齐山西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链短板,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链强项,围绕电子材料、基础工艺、核心零部件、芯片电路及电子元器件、生产工艺设备、检验检测设备、控制软件、设计软件、操作系统等重点环节,支持核心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强化工程项目落地。大力引进集成电路设计和高端封测装备、计算机整机、智能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外部设备及耗材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以重大研发项目与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适配合作,突破芯片、应用服务器、半导体器件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技术,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和应用推广。

加强人才队伍支撑。支持山西重点高校联合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园区探索建立高层次、急需紧缺电子信息装备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支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新材料等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来我省创新创业,强化国际交流合作,以人才为支撑引领带动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重点产业园区承接国际电子信息装备的产业转移。

6.航空航天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两部分,其中航空领域主要为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专用无人机制造、航空保障装备、无人机货运试点示范等通用航空装备产业;航天领域主要为打造航天特种传感器、航天特种仪器、航天特种材料、商业航天和卫星应用。

(1)发展基础

山西省的航空航天产业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全省有6个支线机场、3个航校基地通用机场和若干直升机起降点,7个运输机场都具备开展通用航空业务的基础设施及业务能力。航空航天原材料方面,高性能T800H碳纤维已实现产业化,成为国家航天航空碳纤维主力供应商。航空制造方面,一批航空制造企业在研制航空仪表及相关传感器、野外隐身防护装置、无人机、保障装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航天测试方面,模块化系列黑匣子、动态测试传感器在国家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方向,积极融入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布局,主动参与国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研发生产、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点工程。航空领域重点完善零部件生产—飞行器制造—飞机运维—拆补回收产业链,以航空新材料、自动化机舱、特种传感器研发生产、飞机运维—拆解回收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碳纤维、新型铍铝合金、钛铝合金以及微晶格镍磷合金、纳米陶瓷镁合金、铝镁钪合金等材料,大气数据装备、座舱显示系统、特种传感器等航空机载装备,推动各型特色无人机产品研制,推动通航机场建设,强化通航教育发展,打造一流通用航空展会品牌,加快推动形成研发制造应用、航空保障、通航专业教育、会展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生态体系。航天领域加快推进“北斗产业布局”,开发卫星运行轨迹监测技术,加强在维护和升级卫星等方面的产业;着力构建航天特种传感测试技术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方面的测试体系与能力。

“十四五”期间,建设4个以上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未来15年,我省通用航空产业进入国家第一梯队,航空材料成为国际航空产业的重要支撑。未来30年,我省成为航空航天装备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3)发展路径

积极融入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布局。着力打通以研发、配件、维修为主要细分领域的制造链条和以物流、金融、培训为主要细分领域的服务链条,构建以产业生态为优势的航空航天产业竞争力。围绕山西通用航空示范省建设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依托山西省航空运输市场和航空网络体系,紧跟国内大飞机研制及配套过程,加快形成省内商用及通用航空器及相关机载设备和保障装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加快融入国家深空探测产业布局,积极参与月球、火星、木星探测活动。

加快打造航空航天研发高地。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航天产业企业在山西省落地,大力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我省布局航空航天及卫星产业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大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强化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技术发展基础,发挥山西省新材料及军工企业优势,“以点带面”形成突破。

加速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弯道超车。试点和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硬件设施和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等软件设施的研发和构建,着力提升飞行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积极融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为研发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布局,加强深空探测能力,带动山西省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7.海洋装备产业

海洋装备产业主要包括海洋运输方面的海洋船舶装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以及深海、远洋方面的探测装备。

(1)发展基础

近年来,山西海洋装备产业实现多个突破,部分细分产业领域初具产业规模。船舶用发电机、空气分离系统、板式换热系统实现在船舶重大型号上的应用,无人水下航行器(潜行器)产品实现系列化,船舶用电力推进系统实现批量应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海上风电系统等产品技术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大型海上液压打桩锤等重点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海下无舵矢量推进无人潜航器、海洋探测传感器多项技术自主创新,技术指标并跑国际。

(2)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以“高端化、系列化”为重点,围绕蓝色经济发展,重点打造海洋船舶关键零部件、海上风电能源装备、深海极地探测装置产业链。大力推动海洋船舶装备发展,实现船舶航行动力、控制系统、警戒防务系统、照明系统、空气分离系统、换热系统等新能源驱动,改善海洋深潜器等深海探测与作业装备的航行作业性能,打造深潜器生产制造基地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的新能源电池(如燃料电池)产业园区。积极参与各类先进海洋工程装备的总体设计、核心技术攻关、装备性能研究等,重点推进海上风力发电系统总成、海上施工装备、港口机械等向大型化、系列化方向发展,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实现深海探测、极地探测领域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强新材料对海洋装备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高性能材料海洋装备零部件产业园区,提升海洋装备的性能。

“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海洋装备系列产品,并在部分领域实现领先。未来15年,在海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海上综合实验船等部分领域实现突破。未来30年,在部分优势领域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

(3)发展路径

优化产业创新模式。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打造海洋装备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的重要平台。积极推进建设智能水下无人潜航器装备制造平台,鼓励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加快组织实施一批系统性、带动性、市场牵引力强的重大工程和专项,体系化解决重点领域创新问题。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建设行业重大研发平台、试验检测平台、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海洋装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首批次新材料补偿机制,加快海洋装备、新材料应用推广。充分利用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一批海洋船舶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装备,以及海洋探测装备前沿产品研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创造条件,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和专项,吸引和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相关高校海洋学科建设,支持和推动高职院校加强海洋装备高技能人才教育与培养。优化海洋装备企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研发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队伍。

(三)新中求变,4大颠覆性未来产业助力换道领跑

“十四五”期间,紧跟国内外最新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超前谋划部署,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打造新赛道,领跑新转型。未来15年,部分产业核心技术转化为产品,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未来30年,融入国际、国内未来产业前沿产业链,提升我省未来产业整体高度。

1.量子产业

量子产业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方面,包含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量子通信领域及干线、网络运营及应用服务三个层次。

(1)发展基础

我省在量子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山西大学自1985年创建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中北大学已建成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国际联合实验室、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仪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全省多个研发团队参与了国家量子领域重大科技项目,为全省发展量子产业奠定了人才、技术、平台等基础。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突破为方向,着力构建量子基础研究、量子应用研究、量子技术应用产业链。聚焦强化光场非经典性质、量子态产生及基本量子物理等基础理论研究,超前布局量子算法、量子调控、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软件及量子处理器等基础应用研究,开展全固态激光技术、激光显示、激光光谱检测和光量子器件产业化应用,加大量子保密通信领域技术应用。推动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档升级成为国家实验室。依托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北大学联合成立“光刻机用激光器研发中心”,作为中国电科光刻机研发中心关键零部件储备和国产化替代供应商。推动华为、阿里等量子计算平台在我省落地应用,引进国内一流科研团队及龙头企业在我省开展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促进我省在量子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四五”期间,推动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档升级,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大型地基观测装置投入使用,打造量子领域“国机”。未来15年,打造世界级量子信息科学中心、国内领先的“量子+”应用示范区以及量子信息产业国际品牌高地。未来30年,成为全球量子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高地。

(3)发展路径

加强量子关键技术研发。制定有针对性的“量子人才工程”,充分发掘已经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和产业政策,为人才的技术成果打造最具竞争力的转化环境。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跨界融合,组织政产学研用联合专项攻关,聚焦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重点核心元器件,加大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打造全面可持续的创新体系。

加快培育领军骨干企业。大力推动山西大学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进程,鼓励本地企业积极承接我省高校技术成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实施一批量子技术重大项目,加强量子技术研发基础条件建设,推动量子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量子技术和产业链条布局。以量子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核心,重点抓好领军骨干型企业培育。

加速优化量子产业环境。培育量子产业园区,制定产业标准。加快推动量子成像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原子重力仪、磁力仪和原子钟等量子测量产品在重力测量、地震预警、目标探测、大气参数遥感测量、气候监测、地下勘测、排污监控和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及服务机构,围绕量子科技关联性和系统性,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2.区块链产业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产业主要包括基础层(平台层)、接口层、外部交互层(呈现层)、应用层四个层面。

(1)发展基础

我省区块链产业主要集中在应用服务层,并已在电力、金融等领域开展探索应用。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试点已在山西正式启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研发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应用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营。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抢抓数字经济、新基建发展机遇,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引进和培育一批区块链创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推动区块链产业规模快速成长扩大,产业生态逐步规范成熟,构建形成区块链与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动构建区块链创新支撑体系和梯次化、专业化、复合化的人才支撑体系,实施一批区块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制定一批技术和应用规范标准,在能源、文旅、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期间,在山西重点领域打造“产业贸易+智慧服务”一体化综合区块链服务平台,率先开展交易上链运行示范。未来15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多领域、多场景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区块链健康有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未来30年,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在相关领域及关键核心工程装备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发展路径

增强区块链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区块链底层通用技术研发,探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区块链链间互操作等相关技术研究,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融合发展。建立创新支撑体系。强化基础前沿、核心技术等领域研究,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鼓励、支持省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加大在区块链领域布局,对具有突破性和示范性的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创新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相关技术标准等给予政策奖励。

开展区块链行业领域示范。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文旅、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依托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能源、文旅、政务、智慧城市等特色领域应用工程。能源领域推动开展一批区块链能源供应链服务、交易服务项目,文旅领域推动开展一批聚焦文旅产业链管理的区块链项目,政务领域推动开展一批政务数据互认项目,智慧城市以省内工业制造、农产品、消费品、药品为重点开展一批防伪溯源项目。

加快区块链产业生态构建。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区块链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加大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力度,在开源联动、应用孵化、行业推广等方面形成竞争力。持续优化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提升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各类应用场景落地,形成产业、资本、人才汇聚发展的生态体系。支持组建区块链创新联盟,积极开展区块链产业推介和交流合作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3.碳基芯片产业

碳基芯片产业包括碳纳米管器件、设备等上游产业;设计、制造、封测三个关键环节的中游产业;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下游应用领域产业。

(1)发展基础

近年来,山西加强与北京大学在碳基芯片领域的合作,初步具备了将无掺杂的碳纳米管CMOS集成电路、弹道输运的CMOS电路、亚阈值摆幅<60mV/dec的超低功耗Dirac晶体管等先进技术落户我省的基础。

(2)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重点进行电子显微学和碳基电子学领域的技术攻关。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发展精确处理一般材料体系反射和透射电子衍射、弹性和非弹性电子散射的理论框架。在碳基电子学领域,重点攻关整套碳基CMOS集成电路无掺杂制备新技术,采用不同功函数的金属作为电极,实现碳管理想的欧姆接触,解决制备性能超越硅基晶体管的碳管CMOS晶体管难题,利用钇可与碳纳米结构形成完美浸润,获得高质量的超薄氧化钇栅介质层。

“十四五”期间,碳基芯片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碳基芯片制备实现起步,培育3—5户碳基芯片材料重点企业。未来15年,碳基芯片产业技术体系逐步构建,栅长5纳米的碳管晶体管制备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未来30年,碳基芯片实现产业化,山西依托碳基芯片成为全球芯片产业重要布局。

(3)发展路径

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碳基芯片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进程。大力推动高纯度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薄膜大面积制备等碳基芯片材料的制备技术。加快研发整套碳基CMOS集成电路无掺杂制备新技术。加速布局碳基芯片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制造工艺技术研发,抢占碳基芯片行业技术先发优势。

优化创新平台组建。由山西省政府和北京大学共同推动,以北京大学碳基芯片研究团队科研成果为依托,统筹整合各方面空间、资金、平台及有关政策,在山西打造碳基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支持北京大学碳基芯片研究团队与山西大学、有关企业合作,在山西大学设立碳基芯片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碳基半导体材料和碳基薄膜电子技术攻关,打造碳基芯片高端研发平台。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紧抓国家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战略机遇,加快推动碳基芯片技术产业化进程。以“突破一个技术,形成一个产业”为目标,及时将实验室技术成果进行小试、中试及产业化。加快布局碳基芯片制造装备,强化招商引智力度,重点关注碳基芯片领域的高端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通过政策、资本助力,吸引碳基芯片领域技术人才在我省落地。

4.高速飞车产业

高速飞车产业主要包括真空技术、磁悬浮技术的研发设计,真空管道与磁悬浮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生产制备和整车的制造运维。

(1)发展基础

我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初步在我省布局研发1000km/h及以上运行速度的下一代交通系统,正在积极推进2km的低真空磁悬浮试验线,为下一步发展时速1000km/h及以上运行速度的下一代交通系统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2)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发挥其先进武器弹射、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总体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在我省布局研发1000km/h及以上运行速度的下一代交通系统。以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切入口,借鉴深圳创新研究院模式,成立创新研究院,逐步推进12-14km的试验线建设,争取将高速飞行列车工程试验线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

“十四五”期间,涉及高速飞车的真空技术、磁悬浮技术得到全面突破,整车装备、运行系统基本完成中试阶段。未来15年,山西省开始布局高速飞车产业。未来30年,山西省成为我国高速飞车的重要研发高地和装备要地。

(3)发展路径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真空技术、磁悬浮技术等涉及高速飞车的“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引进培育研发机构、领军团队、龙头企业,推动我省高速飞车研发团队与西南交通大学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建立和优化高速飞车整车涉及、管网布局、检测检验等技术研发平台,推动我省高速飞车技术快速突破。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积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建设低真空管(隧)道高速飞行列车工程试验线,在我省布局研发1000km/h及以上运行速度的中试基地,协同省内大同电力机车、永济电机、太原机车、晋西车轴、太重轨道交通等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

快速抢占产业布局高地。依托我省较为雄厚的轨道交通产业基础,推动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组建高速飞车创新联合体,在企业间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咨询设计、工程总包、系统集成、试验检测、上下游配套等方面的增值服务,逐步形成我省产业基础。围绕我省“十四五”交通规划布局,提前将高速飞车纳入我省重点发展交通方式领域,以用促进,加速产业规模壮大。

(四)无中生有,5大前瞻性未来产业着力赛道竞赛

“十四五”期间,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势,催生新兴未来产业。未来15年,部分未来前瞻性数字产业在我省实现场景应用,借助5G、大数据等手段,在部分行业实现万物互联的新业态。未来30年,前瞻性未来产业实现整体突破,并实现跨界融合,催生更多未来产业,助力我省产业进入全球赛道,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

1.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主要包括计算系统技术、计算硬件、数据处理等基础支持层,算法理论、开发平台、应用技术等中间技术层,以及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金融、智能家居等应用层。

(1)发展基础

我省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芯片基础材料、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方面取得突破,华为、百度、字节跳动、长城智能制造、中科曙光等知名企业和一批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汇聚山西,中国长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华为(大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阳泉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区等一批重点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加快建设。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基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完善公共支撑体系,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智能硬件产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智能产品在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快研发并应用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传感器,突破面向云端训练、终端应用的神经网络芯片及配套工具,支持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算法库、工具集等的研发和开源开放平台建设,积极布局面向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智能软件,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支持重点领域算法突破与应用创新,系统提升制造装备、制造过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

“十四五”期间,推动一批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引育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率先在煤矿、医疗、交通、金融领域应用和推广,全面完成智能煤矿改造。未来15年,人工智能产业链基本成型,可以应用于大部分领域、重点场景当中。未来30年,紧跟国内外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突破,山西形成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3)发展路径

构建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面向重点技术、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需求,支持建设并开放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云服务平台,建立并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和测试评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等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健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依托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华为等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建设智能矿山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云平台、智能医疗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无人运载工具试验服务平台,组建山西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深化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机器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加快推进技术产品应用推广。依托我省智能煤矿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矿山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煤炭生产以及政务、社区、旅游、教育、安防、灾害预警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矿山建设、智能服务平台等构建。

2.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产业

数字孪生产业涵盖了感知控制、数据集成、建模分析、人机交互四大领域和基础技术、核心技术两大类型。虚拟现实作为数字孪生的重要发展方向,产业链涵盖“硬件+软件+专业服务”,涉及VR硬件设备、专用软件和VR集成、测试等领域。

(1)发展基础

近年来,山西省建设了虚拟现实产业技术研究院,夯实产业发展技术基础,通过建设5G智能矿井对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煤矿等工业领域的应用积累了相关大量的先进技术经验,为拓展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工业领域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加强技术产品研发、丰富内容服务供给为抓手,不断推动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产业技术研发、产品供给和市场应用。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推动相关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坚持整机带动、系统牵引,围绕建模、显示、传感、交互等重点环节,加强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多元数据处理、实时动作捕捉、实时定位跟踪、快速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参与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视觉图形处理器(GPU)、物理运算处理器(PPU)、高性能传感处理器、新型近眼显示器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面向行业领域应用需求,积极参与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整机设备、感知交互设备、内容采集制作设备、开发工具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丰富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和支持“VR+”发展,推动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能源、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贸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拓展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应用空间。强化数字孪生技术与虚拟现实产业结合,在工业领域加快推进在虚拟三维数字孪生空间中进行工业产品设计、工业产线设计、问题诊断,加快数字产业基础高级化。

“十四五”期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成效显著的典型示范应用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创建一批特色突出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基地。未来15年,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未来30年,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前列,掌握部分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3)发展路径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其他第三方机构,面向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和运营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行业交流对接服务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攻关、资金支持、成果转化、测试推广、信息交流、创新孵化等服务,推动构建集规模化创新、投资、孵化和经营为一体的虚拟现实生态系统,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发挥标准对产业的引导支撑作用,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健全虚拟现实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着力做好基础性、公益性、关键性技术和产品的地方、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有效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加快我省国际标准化进程。

推进示范应用推广。鼓励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瞄准特色应用需求,加快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应用。支持地方、企业组织实施虚拟现实应用项目,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及时总结优秀案例和发展经验向全省推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基地,引导虚拟现实企业向基地集聚。

3.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下一代互联网是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网络,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产业领域涉及核心网络设备、软件及应用系统。

(1)发展基础

山西省基本建成以高速光纤宽带骨干网络、4G、5G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已建成并开通的5G基站达到3800座,11个市热点区域、重要场景实现了5G网络的覆盖,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广电网络、5G网络及业务已全面支持IPv6。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按照“夯实基础、技术创新、应用引领”的发展思路,加强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改造力度、IPv6产业链建设和重点应用服务升级。全力推动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持续推动通信网络设施IPv6改造升级,完善网络管理和支撑服务系统。扩容升级互联网省际出入口,保障省际互联网IPv6流量有效转接互通。加快IPv6产业布局,积极推进芯片—模块—设备—终端等完整支持IPv6的产业链体系,着力推进嵌入式操作系统、重要应用软件开发,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形成IPv6产业生态体系。积极培育IPv6产业应用服务升级,加强应用推广,探索形成一批IPv6的典型应用示范项目。

“十四五”期间,建成太原国家级互联网直联点,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IPv6应用网络。未来15年,实现下一代互联网与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未来30年,形成全国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3)发展路径

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导则指引。加快推进新建数据中心全面支持IPv6,引导存量数据中心机房的IPv6改造。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和应用基础设施企业实现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出口设备、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域名系统等IPv6改造,支持IPv6业务接入和承载。

积极培育IPv6产业生态。加快推动IPv6产业布局,加快形成芯片、模块、设备、终端等完整支持IPv6的产业链体系,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形成IPv6改造生态合作。逐步增加内容分发网络支持IPv6的节点数,提升IPv6服务覆盖能力,为互联网应用改造提供足够的内容加速资源。加强应用推广,探索形成一批IPv6的典型应用示范项目。

支持6G网络需求、结构与使能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力争突破核心关键元器件瓶颈问题。处理好6G发展与网络技术创新、互联网中长期演进的关系,加强下一代互联网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支持探索6G先进网络基础设施创新与服务,进一步加大对6G网络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4.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主要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

(1)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生物产业较快发展,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等方面表现突出。药品领域拥有亚宝药业、振东药业、康宝药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了碳酸钙D3、复方苦参注射液、比卡鲁胺胶囊、克拉维酸钾、人血白蛋白、丁桂儿脐贴等10余个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拳头生物医药产品,以及种业、肥业等个超亿元生物农业产品,动植物培育、育种部分技术及产品走在全国前列。并拥有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和山西高等研究院等组成的生物产业创新网络。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突出重点,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两大重点领域。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积极研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推动将传统的中医“望、闻、问、切”疗法通过现代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数字化。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林业新品种和野生动植物繁育种源,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功能保健食品、健康护理用品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涉农产业,发展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动物疫苗、诊断试剂、现代兽用中药、生物兽药、生物渔药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开发具有抗病和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药品及其他生物制剂,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展健康种植、养殖。

“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品,一批优势生物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国家主流市场,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保持中高速增长。未来15年,构建起特色原料药、高附加值原料药、创新药物、创新制剂、高端仿制药的药品制造价值链,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未来3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与生物产业交叉融合的热点方向,在药物开发、基因育种中形成广泛应用。

(3)发展路径

培育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吸引和支持内外资企业发展,通过完善政府服务和土地、税收、市场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生物制造企业来晋发展,支持在晋外资、民营等生物企业进一步发展。继续跟踪高科技中小生物企业,关注若干有技术特色、机制灵活的中小生物企业发展,重点扶持特色产品的生产。推动和支持我省生物产业大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支持其生产基地的扩建、新产品产业化、做大产业规模。

培育知名拳头产品。按照市场需求、重点品种引领、产能带动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资金和各类扶持政策支持,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这类项目以新产品产业化和重点产品技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挖掘和重塑山西生物产业著名商标和传统品牌;提高企业对生物技术商品名称商标化的认识,通过品牌信誉达到对产品的永久保护。把已有的著名品牌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创新型品牌产品,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快高端技术引进。实施“高位嫁接”,重点引进对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指南目录品种,不断提升我省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引进、嫁接和申报国家重大专项为契机,加速提升山西在生物产业中原创能力和产业化转化能力;围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技术产品等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前瞻布局一批生物产业重大科研项目,积极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技术体系,推进生物产业创新和工程化技术平台建设,支撑我省生物产业发展实现高点起步。

5.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

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硬件、软件、系统集成、运营与服务四大核心领域,涉及各类传感器、新型传感网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产业。

(1)发展基础

山西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拥有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东杰智能物流、罗克佳华、南自晋能等一批骨干企业,以及山西大学大数据学院、物联网行业技术中心、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校、创新平台,并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智能化改造上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

(2)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以形成和完善物联网产业链为目标,协调发展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制造业、通信业与应用服务业。重点发展与物联网感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推动传感器/节点/网关、RFID、二维条码等核心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等配套产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微纳器件、集成电路、微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支持与物联网通信功能紧密相关的制造、运营等产业,推动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与终端制造产业的发展,推动基于M2M等运营服务业发展,支持高带宽、大容量、超高速有线/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业与物联网应用的融合。鼓励运营模式创新,着力培育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决策等基础设施服务业,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等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业发展,推动物联网应用创造和衍生出的独特市场快速发展。

“十四五”期间,培育和引进5—1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领先企业,初步形成3—5个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特色示范园区。未来15年,形成物联网与工业、农业、商贸流通、医疗的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未来30年,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成为我省工业领域重要支撑产业,进入国际一级梯队。

(3)发展路径

着力培育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营造企业发展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引导企业间通过联合并购、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联网企业或企业联合体,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传感器、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传感器网关及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各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

加快构建标准体系。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体制机制,做好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研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积极开展应用示范。抓好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医疗、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动物联网的集成应用,在煤炭、电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工业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支持工业装备物联网平台建设,开展工业智能设备的远程运维服务;在商贸物流领域推动其在企业生产、配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和全流程管理;在农业领域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农业装备与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四、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着力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技术突破、交流合作、产业孵化、金融支持、政府服务等七大重点工程,加快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主体相互贯通、共生演进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1.培育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进一步聚焦我省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完善稳定支持机制,推动煤转化、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不锈钢材料及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省特色优势的领域,积极推动引进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在我省建设分支机构。参照国家建设首期国家实验室的做法,聚焦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山西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大型地基观测装置建设,积极吸引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晋建设大科学装置,争取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孵化更多前沿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

2.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围绕我省未来产业的研究和发展需求,加快谋划“顶天立地”的重大创新平台布局,持续推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顶端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培育,集中力量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创新策源地。推动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向各未来产业主体开放共享。争取国内外知名大学在山西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未来产业研究院,开展重大技术研究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或将承担国家重大平台的建设任务及重大项目放在山西实施,力争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3.培育技术创新联合体。围绕我省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引导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搭建一批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率先实现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全覆盖。依托产业技术联合体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联合体成员单位开展联合创新活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联合体内配套中小企业共同推进研发一批对我省未来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重点关键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人才队伍培育工程

1.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未来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计划,结合高校“三个调整”,围绕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设立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强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培养满足未来产业不同层次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未来产业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实现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与输送。实施卓越未来企业家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行动,组织企业家及创新人才深入国内外未来产业龙头企业、研发平台、服务机构进行培训交流,提升发展素养。

2.开展创新人才引进。坚持长期化、常态化、品牌化推进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晋商晋才未来产业信息数据库和招商项目数据库,及时发布人才需求和未来产业项目需求目录,吸引各类人才加速回流。推进未来产业聚才行动,聚焦全球视野,重点引进一批未来产业龙头企业或潜力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院士、国际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3.创优人才使用生态。依托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课题,为未来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对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人才跟踪培养体系,保障引进人才待遇,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人才引进办法,精准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打好激励组合拳。

(三)未来技术突破工程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依托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在未来产业量子力学、区块链、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深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重点解决未来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力争牵头组织实施一批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未来产业基础前沿领域科研方向,在未来产业的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为我省引领全国、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强化储备。

2.推动基础技术攻关。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推进有利于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创新等“四基工程”夯实的重点基础技术研究。探索建立未来产业基础技术攻关清单,重点支持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核心技术的研发。深入推行“揭榜挂帅”,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研发攻关,解决制约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技术瓶颈,抢占科技制高点。

3.强化关键技术研发。聚焦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技术难题,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行动,发挥全省各级各类创新平台的技术研发载体作用,着力推动未来产业重大技术突破与革新,加快实现具有标志意义的自主创新突破,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占领未来制高点。鼓励未来产业重点企业联合C9高校、省内高校建立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实现科研攻关能力与产业化能力优势互补,加快未来产业先进技术成果在我省的市场化步伐。

(四)国际国内合作工程

1.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积极融入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大走廊,提升国际通达能力,扩大经贸合作规模。加强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发展趋势跟踪及分析,及时发布国家“走出去”有关政策,以及重点国别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市场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引导我省未来产业企业以建设境外合作园区、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2.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园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策划和实施一批“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构建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合作架构。依托在晋国际科技学术组织和代表性科学家,提升我省国际合作水平和影响力。搭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吸引和支持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在晋举办或永久性落地,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技术交流活动。

3.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探索在北上广深等科技先进地区组建未来产业研发机构,靠前就近学习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先进技术,集聚利用异地创新要素,破解本土企业高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的难题。持续深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建立省际间创新成果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加强与中部省份、沿黄省份及周边省份在未来产业上的互补合作,推动共融发展,实现为我所用。

(五)未来产业孵化工程

1.打造未来产业孵化平台。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创业需求,建设以未来产业为特色的智创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星创天地等各级各类众创空间,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相关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创业期发展到快速成长阶段的技术平台、投融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综合化服务,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为我省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载体。

2.建设未来产业服务载体。建设一批促进创新的未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搭建未来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建立网上技术大市场,为未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提供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全流程便捷化服务,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化与市场化相互动的共享平台,加快未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

3.创建未来产业展示场景。依托山西综改示范区、开发区、高新区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域,整合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云计算与区块链产业、量子产业、虚拟现实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重点领域,选取一批前沿性、可演示、互动性较强的科技创新成果,建设我省未来产业“黑科技”展演展示中心,展示宣传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举行高端论坛,提升我省未来产业的影响力,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六)金融资本扶持工程

1.强化产业基金支持。充分利用我省现有各类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研究股权投资与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等基金投入方式,激活我省现有产业发展基金活力,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政府基金与市场基金协调互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重点支持未来产业企业培育、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基地平台建设、创新应用示范等方向建设,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未来产业发展。

2.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创新型企业在“企业创新板”挂牌,引导挂牌企业建立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将“企业创新板”打造成“科创板”的孵化器及储备库,在挂牌企业中筛选一批创新型强、发展潜力大的未来产业企业开展重点服务,强化科技含量高的高精尖、专特新的未来产业企业孵化培养。加强未来产业企业对接市场培训,对照主板、创业板、三板、科创板上市标准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育,力争更多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

3.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探索建立产融创新金融服务联合体,推动我省银行、券商、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针对我省未来产业发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发展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的融资、担保、保险和服务。推动银企战略合作,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向银行推荐项目的形式,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实现未来产业企业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拓宽未来产业企业融资渠道,破解未来产业企业融资难题。

(七)政府服务提升工程

1.强化未来产业顶层设计。充分吸纳企业参与未来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加快开发数字化智能化工具,进一步梳理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产业链、创新链关键节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研发机构,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招商引智清单、重点项目清单、产业布局清单,加速各项工作落实。科学规划未来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规划,引导各市结合全省未来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认真研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实现功能板块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引导未来产业集聚区加速形成。

2.推动未来产业政策实施。贯彻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围绕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对已有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整合、统筹,加强财政资金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研究制定支持未来产业的政府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采购政策,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逐步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3.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生态。推进未来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结合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要素链、完善政策链,实施精准培育、精准攻关、精准招商、精准引智、精准支持,加快布局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着眼产业创新生态构建,以重大创新项目建设牵引要素集聚、产业配套,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基地园区承载+金融支持+市场推广+政策扶持的创新生态。深化与国内外高端智库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构建“最强大脑”,为全面推进未来产业构建提供对策建议,提升服务未来产业建设的能力。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全省未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协调未来产业发展。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成立未来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政策制定、规划实施、项目推介等方面进行指导,就相关重大议题提供咨询、服务和支持。

(二)做好规划评估

各市、山西综改示范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部门要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支持未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未来产业政策评估监测与绩效评价,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

(三)强化舆论引导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作用,宣传我省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营造未来产业发展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组织召开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高端论坛、峰会,交流未来产业领域前沿新知,解析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应用推广前沿技术,宣传推介我省未来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将“未来产业”打造成我省新名片。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专篇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生态环境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6〕97号),对《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的实施,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从《规划》发展的产业门类看,均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未来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潜力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对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山西省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融合创新、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半导体、先进功能材料、新能源、先进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核能、氢能、电子信息装备、航空航天、海洋装备、量子、区块链、碳基芯片、高速飞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下一代互联网、生物、智能传感及物联网等25个产业领域,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大力培育的产业升级方向,且都处于高附加值环节,可实现对环境友好和资源友好。

从功能定位看,发展未来产业是山西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山西省在大气、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等方面采取的管控措施,使得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山西省重点发展未来产业,对加快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从山西省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看,《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可管可控的。近年来,山西省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包括大气、水、土壤、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产业开发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已形成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控制度,可实现对水资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利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未来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可控性。

总之,统筹兼顾山西省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与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的一般性原则基础上,分析该《规划》中山西省未来产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重点工程、推进措施等,评价结论认为,《规划》的目标、定位、发展重点等,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和环保等相关要求,发展这些产业对环境的影响风险总体可控,该《规划》具有可行性。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5月2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