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的通知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1-08-31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的通知


晋政发〔2021〕2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山西省“十四五”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西省“十四五”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

目录

第一章 准确把握山西农业发展历史方位   4

第一节 发展基础   4

第二节 历史方位   6

第三节 发展机遇   7

第二章 坚定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9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1

第四节 发展定位   16

第三章 坚决守牢守好农业发展底线   17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   17

第二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8

第三节 打好种业翻身仗   18

第四节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

第五节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0

第四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21

第一节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22

第二节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4

第三节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26

第四节 持续提升脱贫县脱贫人口发展能力   27

第五章 做实做强三大省级战略   39

第一节 加快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   39

第二节 深化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   44

第三节 加快推进五大平台建设   46

第六章 做大做优十大产业集群   50

第一节 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53

第二节 新兴特色产业集群   61

第三节 未来高新产业集群   68

第七章 完善现代农业五大体系建设   74

第一节 围绕“特”“优”战略构建产业体系   74

第二节 按照“三品一标”打造生产体系   79

第三节 抓好“四类主体”完善经营体系   87

第四节 改革“三支队伍”重构技术推广体系   88

第五节 聚焦“全产业链”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   89

第八章 落实落细各项保障措施   90

第一节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   91

第二节 深化农村改革   92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94

第四节 推动规划落实   96

第一章 准确把握山西农业发展历史方位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农业转型发展、蓄势崛起、赶超进位的窗口期、关键期。必须准确把握山西农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在农业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现代农业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高水平推进,实现良好开局;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初见成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扎实推进;一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特”“优”战略布局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坚持把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全国重要品牌,推动4市15县(市、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28万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350万吨,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24万吨,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得到加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打造创新生态,推动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深入推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6%,累计制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900余项。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

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推进“五个转变”(“五个转变”: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家庭型向融合型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靠山吃山型”向“两山理论型”转变。),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2020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70个,比2015年增加51个。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186亿元,比2015年增长47.6%,年均增长8.2%。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依托我省资源优势,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体5900多个,营业收入达75.6亿元。全省建设12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5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长期困扰群众的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普遍解决。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坚持把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快车道,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加工增值收益。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78元,年均递增7.9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比由2015年的2.7∶1缩小到2.5∶1,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第二节 历史方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准确把握山西农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必须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正确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历史性意义,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要正确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再出发的逻辑起点,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交汇点;要着力破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历史性命题,目前我省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比,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仍然滞后,是“四化”同步的短腿,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要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任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我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奋力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重新审视我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方位。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看,现代农业雏形正在形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从农业质量效益看,标准化、品牌化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市场拓展、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进入窗口期;从农业技术装备看,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推陈出新进入迭代期;从农业产业的形态看,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进入机遇期;从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看,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为发展趋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进入加速期。

第三节 发展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演化,对我国乡村产业链构建带来较大影响。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农业交互联动。RCEP东盟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正式签署,将为我国农业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跨境电商利用O2O等新型流通手段买全球、卖全球,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社会大局稳定,市场空间广阔,经济长期向好,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业是朝阳产业,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我国农业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健康养生消费趋势凸显。

从省内形势看,未来5-10年正是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国家批复设立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等为我省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机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为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拥有“特”“优”农产品与有机旱作技术叠加优势的山西农业契合了大众消费需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抓住机遇迎挑战,守住底线攀高峰。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把山西农业做特做优;顺应国际国内多样化市场新需求,把平台经济做实做强;顺应全球产业链重塑潮流,把集群经济做大做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是我省在“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资源要素瓶颈依然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农业龙头企业总体实力弱,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农业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实现农业转型出雏型、与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步任重道远。

第二章 坚定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更高水平、更深层面、更广视野上,成为我省进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棋子”和重要“链条”。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重要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任务,创建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打造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高地,实现农业赶超进位,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五级书记抓“三农”工作机制,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效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大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跳出“三农”抓“三农”,聚焦“三农”抓“三农”,增强整体性、协调性,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坚持大项目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市场化运作,扩大农业有效投资,在优质项目上深谋划,在项目落地上下苦功,统筹布局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的项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坚持产业化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种养加销一体化推进,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加工企业+品牌营销”等多种灵活的模式,在加工转化、品牌营销上下功夫,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我省农业转型目标全面实现,农业经济总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等主要指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供给充盈;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十大产业集群产值实现“三个翻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叫响全国,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高地基本建成。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脱贫劳动力内生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社会保障兜底能力和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逐步完善,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一产业实现赶超进位。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大做强杂粮、果菜、畜牧、中药材、设施农业、林下经济、花卉、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完善现代农业五大体系建设,优化供应链,融入双循环,不断丰富“晋字号”产品矩阵。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65万吨以上,肉蛋奶果菜等重要农产品品种丰富,供给充盈,第一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900亿元。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1000个以上,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取得积极成效。

——三大省级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成势崛起,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基本建成。雁门关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样板区和京津冀优质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五大平台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的内陆地区农业开放发展集聚区。到2025年,形成一批“晋”字头农业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2个,集聚创新团队400个以上,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成果3项以上,五大平台农产品年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

——十大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按照“群-链-院”的发展模式,十大产业融入双循环,进入中高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4300亿元,十大产业集群年产值力争突破2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力争培育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和300亿元的旗舰企业各1个,年产值达到50亿元的企业3-5个。

——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叫响全国。着力构建有机旱作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引领全国同类型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到2025年,完成5个以上覆盖全产业链的有机旱作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新建50个有机旱作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和150万亩生产基地,基地面积累计达到500万亩。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以县域为单位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工资性收入大幅提升。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四节 发展定位

统筹发展和安全,守牢守好农业发展底线。提升稳粮保供能力,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打好第一产业和种业两个翻身仗;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统筹小农户和大市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既要把准面向大市场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前进方向,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也要认清小农户家庭经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省农业基本经营形态的省情农情,在鼓励面向大市场,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统筹产业和生态,坚定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国土空间范围内,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科学合理设置农产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发展功能区。产业发展布局要从战略引领、园区承载、项目支撑来构架,做实做强三大省级战略,做大做优十大产业集群,创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统筹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准确把握镇村特色、地域特征、发展现状和功能定位,健全镇村体系规划,有序推进乡(镇)和村级建制调整,明确村庄分类标准和布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统筹三类县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全省117个县(市、区)划分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三类,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先行示范县主要是探索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整体推进县主要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化;重点帮扶县主要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三类县实施分类考核。

第三章 坚决守牢守好农业发展底线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引导农业资源和各类要素优先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导适当扩大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落实产粮大县省级奖补政策,重点对粮食生产环节和要素进行支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健全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加强监测预警防范,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探索建立粮食调节储备制度,提升储备应急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粮食损耗浪费。到2025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低于469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65万吨以上。

第二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盐碱地。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监测和执法监督。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以水定产、以水定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继续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到2025年,坚决守住5757万亩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889万亩,大力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第三节 打好种业翻身仗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充分发挥我省种质资源大省优势,建设种业强省,打造北方种业研发和供应基地。制定完成《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和《山西省农业种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增种质资源20000份,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建设我省国家杂粮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建设我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和果树、蔬菜花卉、马铃薯、甘薯、黄花、中药材、蚕桑等7个分中心。认定主要畜禽保种场20个,保护区5个。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场3个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个。建设我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和环境微生物、植物病原与生防微生物2个分中心。

推进种业创新研发。强化种业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开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建特色杂粮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农业农村部区域性杂粮科创中心、杂粮育种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开展“晋”字号品种协同攻关,在谷子、高粱、马铃薯、猪、牛、羊等重点农畜品种和本土瘦肉型猪、边鸡、万荣黄牛、黑山羊、藜麦、河鲤等地方特色品种上,力争攻克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成果3项以上,农作物通过国家审定、登记新品种100个以上,省级审定、认定新品种600个以上,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品种100个以上,通过国家审定畜禽新品种2个以上。

加快种业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南繁基地建设,提升全省农业发展源头保障能力。建设以良种繁育基地县(市、区)和区域性特色品种繁育基地为支撑的基地体系,在我省玉米主产区建设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基地。到2025年,全省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80万亩。

加快现代种业企业培育。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培养一批以谷子、高粱、马铃薯、晋汾白猪、晋岚羊、晋南牛、广灵驴等为主的地方特色品种种业企业。到2025年,培育15个作物、畜禽“育繁推一体化”特色优势种业企业。

强化现代种业治理服务能力。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开展种业政策体系建设,加强种业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良种质量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到2025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

第四节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扎实做好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包30年试点工作。落实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具体办法。依法建立健全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第五节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围绕全省现代乡村产业、三大省级战略和十大产业集群,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加强培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评价,促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依靠技能提高工资性收入。“十四五”期间,累计组织培训25万名高素质农民,力争评价合格颁证人数达到参训人数80%以上(其中,中高级颁证人数占持证技能农民比例达到50%以上)。引导农民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广泛开展创业创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依靠创业提高经营性收入。通过发展民宿、乡村旅游、体验农业、季节租赁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高农民流转、务工、分红等收益。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提高政策补贴的实效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

第四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提升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措施总体稳定、不断调整优化,变守势为攻势,加强责任落实、政策支持、帮扶力量和监管考核,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一、领导体制衔接

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领导体系。由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转向五级书记抓巩固成果和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统一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

二、政策体系衔接

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做到政策衔接“进退去留”适度,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投入保障和要素支撑类政策保持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就业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开发式帮扶政策调整优化,加大力度;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

三、工作机制衔接

驻村帮扶机制。健全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基层组织力量弱的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单位包村帮扶、驻县大队长选派随驻村帮扶工作队调整作出相应调整。制定和落实好关心关爱帮扶干部的相关政策。

工作推进机制。统筹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衔接,配置上实现长效主导产业和短效特色产业间精准有序衔接,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统筹人才扶贫到人才振兴衔接,为巩固成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统筹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衔接,激发农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统筹生态扶贫到生态振兴衔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统筹党建扶贫到组织振兴衔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价体系。脱贫地区和重点帮扶县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借鉴脱贫攻坚做法,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估,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相衔接。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对重点帮扶县定期监测评估,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四、支撑要素衔接

统筹脱贫攻坚期间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保持要素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合力。过渡期内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省、市、县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需求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金融机构继续发挥原有扶贫再贷款支持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主要集中用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扎实做好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保持政策力度总体稳定,边缘易致贫户可参照执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的需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生产经营主体和脱贫人口的辅导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市场理念,带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持续发展。

第二节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根据脱贫县的脱贫摘帽时间,设立5年过渡期。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完善落实健康扶贫、慢病诊疗等帮扶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拓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方式,动态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巩固已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成果,加强运维管护,解决好水源性、季节性缺水问题,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聚焦全省1122个集中安置区、47.2万搬迁群众,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贯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过程,以社会融入为目标,以产业就业为重点,推动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提高外出就业精细化水平。提升完善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扩容升级,确保搬迁群众与迁入地群众共享公共服务资源。党建引领,完善以居委会为主体、群团自治组织为辅助、物业为保障的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架构,派驻驻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协助社区提升治理能力,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管

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权属部门或单位要明确管护责任,确保资产正常运转、保值增值。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确保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第三节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继续坚持精准方略,对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对帮扶资源实行精准配置、精准使用。依托全国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跟踪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采取针对性帮扶举措,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一、监测对象

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

二、监测重点

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农户申报、乡村干部排查走访、部门筛查预警“三位一体”监测方法,采取“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测”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监测对象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开展“日常监测”;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定期开展“重点监测”。

三、分级预警

按照“分类管控、分级预警”的原则,根据返贫致贫风险的类型,建立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发意外事件风险监测台账;根据返贫致贫风险严重程度,确定预警等级。

四、动态管理

乡村两级通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日常走访排查,逐月分析研判,及时了解掌握风险变化。按季开展动态管理,对符合监测条件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对风险消除的及时退出。

五、分类帮扶

夯实增收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创业就业意愿的对象,坚持开发式帮扶,以激发内生动力为主,加大就业产业帮扶力度,通过发展产业扩大就业,促进持续增收;优化减支帮扶,对刚性支出大的对象,坚持针对性帮扶,优化教育、医疗等帮扶政策,减少支出负担,降低返贫致贫风险;强化兜底帮扶,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确保基本生活稳定;精准专项帮扶,针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风险的对象,及时通报行业部门,精准安排项目,实行动态清零。

第四节 持续提升脱贫县脱贫人口发展能力

聚焦脱贫县、脱贫人口,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不断提升脱贫县的发展活力、脱贫人口的发展能力,巩固成果、拓展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出产业就业支撑,依托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利用区位优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太行山旅游业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深挖潜力、蓄势赋能,换道领跑、后发赶超。

一、增强脱贫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能力

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坚持农业“特”“优”战略,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十三五”时期4.4万个产业扶贫项目后续运营。继续对原有452个扶贫龙头企业、1009家扶贫车间、448个扶贫农民合作社进行扶持,不断完善带动机制,提升带动能力,持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实现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到2025年,全省累计巩固脱贫户180万户以上。

强化产业主体带动作用。继续给予产业帮扶主体稳定的财政投入、金融服务、项目安排、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多种方式,与脱贫户结成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村集体)+脱贫户”模式,通过务工就业、订单生产、生产托管、产品代销、资产租赁、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建立契约型、股权型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共建链条、共享品牌,让脱贫户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到2025年,每个脱贫县至少培育1家在全国、3家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产业帮扶主体。

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全面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全面深化特色劳务品牌培育,提升“吕梁护工”“天镇保姆”“临县的哥”“五台泥瓦匠”“繁峙绣娘”“临汾技工”等品牌影响力。积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省际劳务协作。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晋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显著版面、黄金时段、客户终端,广泛宣传推介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到2025年,每个脱贫县至少培育1-2个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持续开展“五进九销”活动,举办脱贫地区消费帮扶产品对接承销展会。发挥线上线下专柜、专区、专馆平台作用,多渠道促进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消费市场,签订农产品互购协议,开拓省外消费目的地。提升41个脱贫县国家电商扶贫示范建设水平,开展直播带货、网上主题销售、鲜活农产品走出山西网上行等活动。加大冷链、物流、仓储、场租等销售流通环节支持力度。

加快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全力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公路沿线50个脱贫县乡村旅游帮扶示范村建设,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为重点、“三个人家”为抓手,依托红色文化、关隘文化、渡口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村镇,创新“旅游+”为主导的多产业融合,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帮扶能力强的乡村旅游项目,精心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人均增收水平。

稳定光伏产业帮扶实效。管好用好光伏扶贫5479座村级电站、53座集中电站,抓紧确权到村,抓好运维监管,建立大数据监测调度平台,规范完善公益岗位设置、管理,确保发电效率高、后续运维好、收益分配准、监管主体实、稳定运行久,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十四五”期间,全省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每年稳定在18亿元以上。

提升生态建设帮扶效益。全力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跟进落实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相关政策,持续抓好新造林管护,引导脱贫劳动力参与绿化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干果经济林、林下经济、种苗花卉、森林康养等产业效益。到2025年,全省脱贫地区聘用生态护林员稳定在1.8万人左右。

增强农村电商带动作用。不断完善脱贫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健全脱贫地区快递物流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推行多种农村电商帮扶模式,推进消费帮扶与电商帮扶深度融合,增强农村电商主体的帮扶作用,提升41个脱贫县国家电商扶贫示范县水平。

二、增强脱贫劳动力内生发展能力

着力提升脱贫劳动力持证率。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实现持证赋能、就业增收。实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培训和评价一体的技能培训机构优先培训脱贫劳动力,进一步提高培训后持证率。积极推荐培训合格人员上岗就业,提升培训后就业率。到2025年,全省脱贫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部持证。

着力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率。深入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机制、机构运作”的原则,构建“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就业服务”一体化的培训就业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后持证率和就业率。加大劳动力“海外转移”,特别是向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力度。抓住阶段性用工短缺契机,逆周期调节,精准对接和组织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增收。以创业带就业,引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工商业主、新乡贤等返乡留乡下乡创新创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加岗位供给,扩大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在过渡期内,经认定的扶贫车间小微企业继续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十四五”期间,每年转移就业脱贫地区劳动力30万人。

着力抓好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育。重点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人员,提升其经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培养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对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农业后继者,进行定期轮训、重点培养。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训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3万人。

着力规范脱贫劳动力公益岗位就业。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动态管理机制。脱贫地区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林业生态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用以工代赈方式,让脱贫劳动力参与其中、获得收益。对少数年龄偏大、有就业意愿、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或确实因照顾家庭、身体残疾等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脱贫半劳力和弱劳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其承担护林、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工作。

三、增强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持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建设重点帮扶县“四好农村路”,实施撤并保留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等工程。充分发挥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对脱贫地区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村村通”全域旅游交通一张网格局。在脱贫地区着力打造内畅外联的农村交通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品质,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基础设施,统筹管护运营好农村公路。到2025年,在脱贫地区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000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2000公里。

持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完善重点帮扶县农田水利设施,持续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健全防洪抗旱服务机制。采取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建立常规水质定期检测制度,解决好脱贫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备用水源建设和水质监测工作,解决季节性缺水、供水工程损毁等问题,全面排查,对标提升,动态保障。到2025年,脱贫地区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稳定在95%左右,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2%以上。

持续改善电力基础设施。实施脱贫村农网改造升级、动力电不足改造工程、机井通电工程,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推进风电、光电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先将光伏帮扶项目接网纳入电网升级改造。到2025年,脱贫地区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坚固耐用的现代电网。

持续改善通信网络设施。着力补齐4G网络在脱贫村覆盖广度不够的短板,提升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加快推进重点帮扶县重点中心城镇的5G网络建设和应用进程。引导通信企业降低重点帮扶县宽带用户接入资费,提升重点帮扶县宽带用户普及率。到2025年,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覆盖。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设施。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设一批省级精品型、提升型美丽宜居村庄。在脱贫村开展厕所革命及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基本消灭农村旱厕,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到2025年,所有脱贫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效覆盖自然村比例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至少提高5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以上。

持续开展农户危房改造。强化农房安全动态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静态清零”成果。逐步扩大政策支持覆盖范围,适度提高补助标准,不断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拓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方式,引导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体建设安全、节能、舒适、美观的住房,提高农房建设管理水平。到2025年,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增强脱贫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加快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推进脱贫地区义务教育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中小学校网络提速扩容,建立名校网络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脱贫地区教师资源配置,鼓励优秀教师到脱贫村支教,在教师培养、岗位设置、职称评定、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脱贫县职教中心建设,改善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加强重点帮扶县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教中心面向脱贫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深化骨干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脱贫县职教中心,通过互派教师、远程教学、专业共建、职业培训,提升脱贫县职教中心的培训能力。进一步优化脱贫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确保各阶段学生优先享受资助补助政策,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加快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保持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逐步调整优化。进一步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县级医疗集团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夯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逐步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调整优化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夯实基本保障制度基础,提升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加快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扶持脱贫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脱贫地区倾斜。采取政府配送、社会捐助等形式,推进脱贫村文体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健身中心、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建设。依托互联网、文化云、数据库等,免费为脱贫人口提供数字图书、文娱节目、科普知识、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卫生健康等云端在线文化资源。开展电影、戏曲、说唱、歌舞等传统民间文化到乡村、进万家巡演活动。坚持扶智、扶志、扶德三结合,总结成功典型经验,在主流媒体宣传自强自立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引导脱贫人口进一步更新观念、坚定信念,弘扬勤劳致富、脱贫光荣良好风尚。

加快提升科技赋能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订单式”需求对接模式、“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推动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科技人员帮扶、科技项目推广,在脱贫县着力开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园区建设,吸纳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增产增效增收,营造脱贫人口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五、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社会保障兜底能力

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充分利用相关行业部门现有数据平台,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到2025年,符合条件的特定人群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组织实施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鼓励子女通过缴费提高父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地方政府按最低续费档次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全部保费。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时,对上述困难群体和其他已脱贫人口可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从2021年起,脱贫地区重点人群补充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强化农村低保兜底政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提高政策精准性。对脱贫户及低收入家庭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重病患者继续实施“单人保”政策。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继续按“单人保”政策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过渡期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补充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出口和入口)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参与就业,在计算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

完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救助供养标准与低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挂钩联动、同步调整。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供养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

增强临时救助制度可及性和救助时效性。对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统筹用好社会救助资源。根据对象类型、困难程度等精准识别,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引入志愿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救助。

六、增强脱贫地区乡村治理能力

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优化脱贫村党组织设置,在建制村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等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推广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等“村村联建”模式,整合资源、抱团发展。选优配强脱贫村党组织书记,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优先派驻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创新党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发展壮大脱贫村集体经济,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

持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脱贫村民主决策程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发挥群众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德治建设的教化作用,形成“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长效机制。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到2025年,脱贫地区农村逐渐形成优生优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孝亲敬老的社会新风尚。

持续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对脱贫人口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形成群众诉求依法表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利益争端就地解决的格局。着力加强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创建,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持续深化全社会参与帮扶格局。继续实施和完善领导联系帮扶、县际结对帮扶、企业合作帮扶、学校医院对口帮扶。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托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在市域内开展县域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结对帮销。加强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及公民个人等,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开发和助医、助教、助学、助残等帮扶济困活动。

第五章 做实做强三大省级战略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进粮经饲统筹,推动平台有形化,做实平台经济,着力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绿色发展,融入双循环,重塑新优势,引领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加快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

坚持国际视野、国家标准,高水平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为战略产业,高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两面旗帜”,推进“谷城院”一体化、产学研用贯通发展,建设全国健康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科技产业孵化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引领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到2025年,打造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高地,引领支撑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2个,形成一批“晋”字头农业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个,地区生产总值达300亿元,共建共享一批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院和科创中心,“群-链-院”共建模式带动全省、服务全国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集聚创新团队400个以上,各类人才大量汇聚,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谷城院”实现深度融合,国际国内合作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多边合作共赢的格局;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全国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最终实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人才聚集、开放共享和乡村振兴的先行区;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技术体系领跑全国,完成5个以上覆盖全产业链的有机旱作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引领全国同类型地区旱作农业发展。

一、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建设

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涉农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申请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创新研发平台。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开展生物育种、功能食品等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区域内企业申请认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建设产学研用贯通发展综合体,合理布局科研院校,加快“谷城院”共建共享,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开放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研特区”管理体制。

二、现代农业产业高地建设

围绕功能食品、中医药品、主食糕品等产业集群,推进全省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集聚。落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优先纳入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范围,支持落地的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并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的政策优惠。支持建设农副食品加工园、智能农机装备科技服务园、科芯智慧农业园、山西药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支持建设有机旱作杂粮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配套产业基地、功能食品加工基地、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提升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业务能力,支持其通过国家“双认证”,升级为省级检验检测中心。推动“圳品”(“圳品”:是深圳市基于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要求,致力打造高标准的城市品牌,由企业自愿申报并经评价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基地建设,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培育一批“晋字号”“老字号”产品品牌,发布实施一批农业行业标准。加快建设“智慧农谷”,优先布局5G网络,优先在区域内的高新企业、龙头企业开展5G应用示范推广,推进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等各类数据资源与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有机交互。

三、现代农业人才高地建设

赋予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引进高端人才更大自主权。精准引才用才,建立人才数据库,优先引进晋籍优秀涉农高校毕业生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创新创业。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吸引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开展科研。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建设全国“三农”人才资源产业园。将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纳入人才服务联盟,建立绿色通道服务事项清单,开通“联盟服务直通车”。

四、现代农业开放高地建设

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建立以政府推动、部门协同、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共建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加强招商指导,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在重点市场开展国际认证,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培育市场外贸主体,健全外贸企业孵化培育机制,引导区域内中小企业开展外贸服务。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列为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片区之一,加快山西农谷保税专仓建设。规划建设国际园区,引进一批跨境电商。借助我省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招商机构,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合作项目。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对外合作,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的经贸合作。

五、农村改革先行区建设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现有集体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重点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机制。探索农村集体债务化解改革。推进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以协同行政决策实施、高质高效服务“三农”事业发展为目标,以职能职责调整和事权重新界定为主线,形成事业单位有机衔接公益事权、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有为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运行机制。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重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建设,重点引导规模经营户创办家庭农场,探索建立家庭农场联盟。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试点,辐射带动全区完成托管面积2.5万亩以上。

第二节 深化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继牧区天然草原之后的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坚持草牧结合、农牧循环、生态优先,结合奶业强省战略、晋北肉类出口平台和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优化雁门关区域农业结构,支持朔州、大同等地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加快大同肉业、朔州奶牛和肉羊、吕梁肉牛、忻州绒山羊等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在保障生态安全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基础上,调优结构、调高质量、调特产品,实现农业结构适应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区域草牧业优势,着力打造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样板区和京津冀优质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5年,创建全国一流的现代饲草龙头企业10个、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50个、10万亩以上的饲草基地10个,区域内肉类总产量、奶类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40%、70%,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第三节 加快推进五大平台建设

以山西运城(临汾)果业出口平台为引领的“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按照全省域布局、全要素集聚、全产业推进的要求,完善“一基地、三中心”建设(出口生产与加工示范基地、产地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中心、平台服务中心),提升平台功能,以平台倒逼、引领、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全面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带动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山西、走出国门,构建内陆地区农业开放发展新高地。到2025年,新增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库容75万吨以上,五大平台农产品年交易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影响力显著增强,形成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互动格局。

一、山西运城(临汾)果业出口平台建设

按照“一体两翼”总体布局和建设思路,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厚植产业基础、提升平台功能,扩大山西果业对外开放水平,主要建设和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果品交易、物流和果品价格形成体系,重点优化树种品种结构、改造中低产果园、创建出口水果标准园、提升水果初加工(智能化分选)和保鲜贮藏能力,积极培育果品出口、销售、社会化服务等市场主体,强化品牌战略,力争把平台建设成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果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区域性交易中心。到2025年,平台水果及加工品交易量突破500万吨,交易额达160亿元以上。其中,鲜果及加工品出口量达80万吨,出口额达50亿元。带动农民3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

二、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建设

依托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推进“两大平台、六大体系”建设。到2025年,形成“两大平台、六大服务支撑、六大实体板块”总体布局,即:建成杂粮陆港交易平台和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两大平台;形成杂粮产业发展、产品检验、科技创新、出口贸易、人才培育、金融保险六大服务支撑;建成杂粮功能食品康养体验中心、中国杂粮之都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晋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惠众有机农业园、配套服务业六大实体板块。积极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知名培训机构,调整优化市内教育资源,组建忻州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到2025年,忻州市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72万吨以上,建成国家级忻州杂粮交易市场和国家杂粮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西)。同时建成100个具有影响力的规模化跨境电商出口交易平台,在海外以“旗舰店+海外仓”形式进行推介营销。带动农民2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800元。

三、晋北肉类出口平台建设

依托晋北地区畜牧养殖传统和黄金养殖带优势,结合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和全省肉制品产业集群发展,统领全省肉类进出口,升级口岸服务功能,加快“一港一会”建设,加快“五大工程”建设,全省外销型畜产品生产出口能力稳步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把平台打造成为集聚全省、融入京津冀蒙、辐射全国、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畜产品国际贸易枢纽、交易中心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到2025年,平台年交易冷链产品达到5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到200亿元以上。其中,进出口肉类达到2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带动农民1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3500元。

四、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建设

立足我省中药材区域布局和发展优势,紧扣中医药强省战略目标,完善平台基础设施、强化市场功能、创新贸易方式,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进“两大市场、两大平台、两大中心、六大体系”为核心的中药材商贸平台建设工程。到2025年年底,平台中药材交易量达到20万吨,交易额突破40亿元,交易量华北市场占比力争达到10%。全省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其中,长治市30万亩);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200家以上(其中,长治市50家以上)。成为集散全省、辐射周边的中药材商贸平台,打造全国药茶集散中心和华北中药材集散中心,助力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带动农民15万人左右,人均增收1200元。

五、山西(吕梁)干果商贸平台建设

依托吕梁山及沿黄区域的干果资源优势,以品牌质量为引领,辐射带动山西省名优特色干果经济林产业的集聚、集群、集约发展。通过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精深加工,培植综合服务、产品营销、出口贸易、人才培育发展四大体系,创建山西干果产业知名品牌,建成“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五大优势产区、七大高效示范基地”。到2025年,全省名特优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优势产区的干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优势特色经济林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全省干果经济林年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企业加工产品附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平台交易量达到350万吨,交易额达到220亿元,交易量全国占比力争达到10%。平台成为集散华北、辐射全国的干果交易商贸平台。带动农民2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1000元。

第六章 做大做优十大产业集

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的发展思路,把“以拳头产品为内核,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标准和品牌为引领,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作为根本路径,着力构建以先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六新”赋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实现“五个转变”。按照“群-链-院”的发展模式,清单式推进、项目化承载、链长制管理,锻造新优势,融入双循环,分类打造传统优势、新兴特色、未来高新产业集群,力争在产业链创新能力、龙头企业竞争力、核心产品中高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成为我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产业集群三“十”三“百”行动,打造10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10个领军企业方阵,建设10个省级产业研究院;布局推进100个标杆企业、100个标杆园区(基地)、100个标杆项目。累计引进国家农业百强龙头企业50家左右,落地各类项目300个以上,引进投资1000亿元以上。

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和十大产业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4300亿元和2100亿元,实现“双翻番”。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形成酿品、饮品(山西药茶)、乳品、肉制品、果品5个千亿级(全产业链产值)产业集群,力争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整体打造成为万亿级(全产业链产值)产业航母。力争形成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和300亿元旗舰企业各1个,年产值达到50亿元的企业3-5个,年产值达到30亿元的企业15个。

第一节 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开拓。加快传统工艺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转变,丰富产品矩阵,加码高端产品,夯实品牌力,强化市场拓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实现直道冲刺。

一、酿品产业集群

按照“品牌化推进、园区化承载、融合化发展”的要求,补齐市场营销短板,突破传统酿造工艺向现代化酿品工业生产转变的技术瓶颈。重点推进品牌提升、产品细分,建设酿造用高粱、糜黍、葡萄等生产基地。聚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立酒业、醋业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做大做强白酒、酿醋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红酒、黄酒、果酒等新兴产业。深度挖掘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文化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白酒市场向长江以南拓展,融入国际大市场,力争进入白酒行业第一方阵;借助“山西老陈醋”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目录契机,彰显中华老字号品牌效应,提高醋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打造中国醋业第一品牌。形成以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5市14县(市、区)为核心区域(核心区:现有基础好、规模大、发展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所在区域。)(含原料区,下同),大同、朔州、忻州、长治、阳泉、晋城6市23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次核心区:现有基础较好、规模较大企业所在的区域。)(含原料区,下同)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610亿元,年均递增21.6%。力争整合培育年产值500亿元以上的旗舰企业1个、30亿元以上的冠军企业2个、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5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20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0个、标杆园区(基地)5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2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2500元。

标志性产业链:清香型白酒产业链、山西老陈醋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依托龙头企业规划建设酿品产业研究院(中心)。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法国(红酒)、意大利(醋);贵州(茅台)、江苏(镇江香醋)、山东(张裕葡萄酒)等。

特优基地:吕梁、晋中、晋北、上党盆地布局酿造用高粱,忻州布局糜黍生产基地,总面积150万亩,高粱产量50万吨;晋中、临汾布局中晚熟酿酒葡萄生产基地,总面积25万亩,总产量18万吨。

二、肉制品产业集群

依托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和晋北肉类出口平台,坚持“做强猪肉、做优禽肉、做特牛羊肉”的总体思路,聚焦低温肉制品、功能肉制品等产品领域,补齐肉制品系列化、细分化精深加工短板,突破营养调理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推进传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挖掘中华老字号文化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把肉制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以朔州、大同、晋中、吕梁、长治、晋城6市25县(市、区)为核心区域,太原、忻州、阳泉、晋城、临汾、运城6市23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550亿元,年均递增20.3%。力争培育年产值300亿元以上旗舰企业1个、30亿元以上冠军企业5个、亿元以上骨干企业6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12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7个、标杆园区(基地)8个、标杆项目11个。带动农民2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

标志性产业链:系列特色肉制品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依托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肉制品产业研究院(中心)。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西班牙(火腿);河南(双汇)、山东(金锣)等。

特优基地:雁门关及东西两山布局肉羊养殖、中西部肉牛生产基地,布局3个年屠宰量1000万羽以上肉鸡屠宰场。高平、泽州、太谷等地布局生猪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650万头。

三、乳品产业集群

实施奶业强省战略,依托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聚焦“新鲜、绿色、优质、特色”乳品消费导向,补齐生产规模小、龙头带动弱、利益联结不紧等短板,突破婴幼儿配方奶粉、干乳制品等高端产品技术制约,推动省内乳企与知名乳企合作,聚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立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股份合作、兼并重组试点,组建“集群航母”。开展差异化竞争,形成本土自主知名品牌,力争进入资本市场,将乳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以朔州、大同、晋中、太原4市8县(市、区)为核心区域,太原、运城、晋中、临汾等4市7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180亿元,年均递增18.2%。力争培育年产值5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1个、年产值30亿元以上冠军企业2个、年产值亿元以上骨干企业3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5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0个、标杆园区(基地)2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8万人左右,人均增收2000元。

标志性产业链:低温乳品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山西省农科院朔州分院(山西生态农牧研究院)。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新西兰(乳品);内蒙古(蒙牛、伊利)、河北(君乐宝)、上海(光明)、北京(三元)、黑龙江(飞鹤)等。

特优基地: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布局青贮玉米、燕麦草等优质饲草100万亩,优质苜蓿20万亩,建设标准化规模示范牧场150个,奶牛数占到全省奶牛总量的50%以上。

四、果品产业集群

依托山西运城(临汾)果业出口平台和山西(吕梁)干果商贸平台,以新鲜、时尚、休闲、方便为导向,补齐企业规模化和品牌塑造短板,突破产品保鲜、超微细粉碎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跨区域兼并融合发展,成立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股份合作、兼并重组试点,组建“集群航母”。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把果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国特色鲜干果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以运城、临汾、吕梁、晋中4市20县(市、区)为核心区域,大同、长治2市6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235亿元,年均递增15.6%。力争培育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1个、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冠军企业1个、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0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10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0个、标杆园区(基地)9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3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

标志性产业链:苹果、梨、红枣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规划建设果品产业研究院。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安徽(三只松鼠)、武汉(良品铺子)、台湾(爱飘飘)等。

特优基地:晋南、晋中、吕梁等地布局苹果、梨、葡萄、杏、桃、红枣、核桃七大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基地总面积稳定在5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

第二节 新兴特色产业集群

强化新兴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精品化打造。守正创新,打造特色精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深度挖掘“特”“优”资源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做优做特产业集群,实现弯道超车。

一、饮品(山西药茶)产业集群

遵循“坚守茶道,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瞄准标准、质量、品牌三个关键,围绕“公用品牌,公众享之;道地药材,道地育之;如法炮制,悠然得之;强力推介,广而告之;产业振兴,皆为民之”的发展思路,提升源头质量、工艺体量、文化分量、科技含量、群体数量,实现与乡村振兴、绿色生态、文化传承、产业集群、“东药材”商贸平台相贯通,实现品牌增值、产业增强、农民增收、环境增色、文化增辉的“五增”目标,加快建立山西药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补短板、夯基础,提品质、促发展,引领山西药茶进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快车道,聚力将山西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地域气候优势,在全省合理布局药茶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以10市26县(市、区)为核心区域,以晋中2县(区)为次核心区域的药茶产业集群。加强科技研发,提高加工水平,发展特色果汁产业,形成以运城、临汾、长治、吕梁等10市36县(市、区)为核心区域,吕梁、晋中、大同等3市8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饮品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170亿元,年均递增18.7%,其中药茶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力争培育年产值6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1个、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冠军企业1个,年产值亿元以上骨干企业3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18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5个、标杆园区(基地)5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25万人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

标志性产业链:药茶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依托山西药茶产业联盟规划建设山西药茶研究院。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英国(立顿);浙江(绿茶)、云南(普洱)、湖南(安化黑茶)、河北(核桃露、杏仁露)等。

特优基地: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区、管涔山区、恒山、晋南边山丘陵区等布局建设药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和果汁原料生产基地,基地总面积3万亩,总产量2.5万吨。

二、主食糕品产业集群

利用我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优势,聚焦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功能化,瞄准传统主食、烘焙食品、方便休闲食品、杂粮食品等重点领域,提升现代配粉技术、发酵技术、传统主食糕品现代加工等关键技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做强中华老字号品牌,提高市场影响力,力争进入国内主食糕品产业先进行列,把主食糕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以太原、忻州、晋中、长治、运城、朔州6市24县(市、区)为核心区域,大同、阳泉、吕梁、晋城、临汾等5市12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70亿元,年均递增16.9%。力争培育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1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冠军企业2个、年产值亿元以上骨干企业3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12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0个、标杆园区(基地)5个、标杆项目5个。带动农民2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1500元。

标志性产业链:杂粮主食糕品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依托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主食糕品研究院(创新中心)。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意大利(甜品);香港(糕点)、北京(稻香村)、云南(鲜花饼)等。

特优基地:晋南布局小麦生产基地,吕梁山区及北部高寒冷凉区布局杂粮生产基地,晋东南、晋西北布局谷子生产基地,基地总面积1000万亩,总产量300万吨。

三、中医药品产业集群

依托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围绕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提升、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工业现代化、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拓展、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科技创新等工程,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体系、规范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研发体系、信息化流通体系以及科学化监管体系,培育“十大晋药”品牌,深度挖掘中华老字号文化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把中医药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以晋中、长治、运城3市17县(市、区)为核心区域,太原、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城、临汾8市21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180亿元,年均递增23.4%。力争培育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1个、30亿元以上的冠军企业2个、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0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6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5个、标杆园区(基地)10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25万人左右,人均增收1500元。

标志性产业链:中成药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依托山西中医药大学等规划建设山西中医药产业研究院。

领军企业方阵:选择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选择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集中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标地区:北京(同仁堂)、云南(云南白药)、福建(片仔癀)等。

特优基地:太行山、太岳山、恒山、管涔山区和晋南边山丘陵区布局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总面积50万亩,总产量15万吨。

第三节 未来高新产业集群

推进未来高新产业绿色化创新、高端化提升。推动我省“地方队”与“国家队”科研战略合作,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引进培育领军企业,支持开发纯天然、功能性、高端性农产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现换道领跑。

一、功能食品产业集群

依托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优势,聚焦“特”“优”农产品功能化,补齐质量评价和标准体系短板,重点支持功能性油脂、功能性杂粮、功能性林果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建设山西功能农产品评价平台,把功能食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国功能食品生产基地。形成以大同、忻州、吕梁、晋中、长治、晋城、运城、阳泉8市34县(市、区)为核心区域,朔州、阳泉、吕梁、临汾4市14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90亿元,年均递增20.1%。认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00个,提升100个功能食品品牌影响力。力争培育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1个、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冠军企业10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6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10个、标杆园区(基地)4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20万人左右,人均增收1500元。

标志性产业链:杂粮功能食品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

领军企业方阵:培育和引进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集中资金培育3-5个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牌。

对标地区:广东(健康元)。

特优基地:大同布局黄花生产基地、晋西北布局胡麻生产基地、晋北布局功能性杂粮生产基地、晋东南布局康养基地、晋西布局林果生产基地,基地总面积35万亩,总产量5.5万吨。

二、保健品产业集群

依托我省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顺应大健康发展趋势,围绕大众预防疾病、增强机能、提高免疫力等保健需求,加强保健功能因子研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发更多高端保健品,打造一批知识产权明晰、品牌优势明显、产业链条较长、市场竞争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把保健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以临汾、大同、长治、运城4市4县(市、区)为核心区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10.8%。培育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1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5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5个、标杆园区(基地)5个、标杆项目10个。带动农民5万人左右,人均增收2000元。

标志性产业链:翅果油保健品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规划建设保健品产业研究院(中心)。

领军企业方阵:培育和引进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集中资金培育3-5个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牌。

对标地区:广东(汤臣倍健)、浙江(养生堂)、山东(东阿阿胶)等。

特优基地:晋中盆地和吕梁平川酒醋连片功能区,布局保健用高粱生产基地;恒山、上党、晋南边山丘陵区、晋中区域布局中药材基地;临汾等晋南地区,布局翅果油树基地;大同、朔州和忻州等地,布局沙棘、亚麻籽等基地。

三、化妆品产业集群

依托我省道地药材、果蔬、畜牧、特色豆类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聚焦化妆品天然化、无害化、营养化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生物技术提取异黄酮、皂苷、低聚糖、天然草本复合物等抗氧化因子、保湿因子、组织修复因子,支持骨干企业开发高品质、高价值、纯天然的功能性化妆品,打造2-3个国内化妆品知名品牌,建设“美妆小镇”“山西美谷”,把化妆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以太原、长治、朔州3市4县(市、区)为核心区域,晋城、临汾2市2县(市、区)为次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布局。

到2025年,集群年产值力争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20.1%。引进或培育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2个,培育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40个。确定引领发展的各类标杆企业4个、标杆园区(基地)4个、标杆项目4个。带动农民5万人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

标志性产业链:功能性化妆品产业链。

研究院(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化妆品产业研究院(中心)。

领军企业方阵:培育和引进3-5个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产业优势。

拳头产品:集中资金培育3-5个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牌。

对标地区:日本(资生堂);广东(玉兰油)、上海(自然堂)、浙江(珀莱雅)等。

特优基地:在长治、晋城布局牡丹生产供应基地,在大同、朔州、忻州布局红芸豆和黄花原料供应基地。

第七章 完善现代农业五大体系建设

立足资源禀赋,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聚焦乡村的三次产业,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发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第一节 围绕“特”“优”战略构建产业体系

一、优化“特”“优”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粮油产业。在东西两山、晋西北地区推进谷子、高粱、马铃薯、燕麦、荞麦、藜麦、红芸豆、甜糯玉米等杂粮作物的全产业链发展,创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体系,充分挖掘高粱种植潜力,大力推广酿造专用品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等集成技术。加快建设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提升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在晋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油菜、胡麻、杂交向日葵,开发工业大麻、紫苏、油莎豆等特色油料作物。围绕酿品、主食糕品、功能食品等产业集群和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布局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特优原料供应基地,提高我省特色粮油供给能力。到2025年,谷子、高粱、马铃薯种植基地分别达到300万亩、200万亩和450万亩左右,其中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发展到50万亩以上。

发展现代养殖业。完善绿色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落实支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持续培育引进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冷链运输体系建设,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场,推进养殖与屠宰相匹配。推动奶业强省建设,加快发展奶业大县。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实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渔农综合种养、湖库大水面生态渔业工程,推动现代特色渔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肉制品、乳品产业集群和晋北肉类出口平台建设,在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及东西两山、中西部布局特优种养基地。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压实防疫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到2025年,出栏生猪1500万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化比重达到60%,奶牛存栏50万头,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肉、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150万吨、140万吨、180万吨。

发展特色果蔬产业。支持发展黄花、辣椒、番茄、香菇等特色单品。推动特色水果产业提质升级,改良果树品种,改造中低产果园,提升果品加工水平。聚焦果品、饮品、功能食品等产业集群和运城(临汾)果业出口平台建设,在运城、临汾、晋中、吕梁等地布局建设特优种植基地和初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到2025年,黄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新增设施园艺面积45万亩以上,新增露地蔬菜面积120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水果产量力争突破1100万吨。

发展中药材(药茶)产业。围绕黄芪、党参、连翘、远志、柴胡、黄芩等“十大晋药”道地药材,推进绿色、安全生产。围绕药茶、中医药品、保健品等产业集群和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建设以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区、管涔山区、恒山、晋南边山区为主的特优原料供应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抓住标准、质量、品牌三个关键,建设优质茶园基地,努力把山西药茶培育成我省一产新的增长点。到2025年,中药材产量突破60万吨。

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引导农民发展个体育苗、合作育苗,加强新品种选育、引种、繁育和栽培等技术培训。加大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产业集群特优基地建设,积极拓展花卉产业链条,推动花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确保林下资源充分有效利用,形成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到2025年,林木种苗花卉育苗面积达到500万亩,林下经济面积600万亩。

二、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提升质量安全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积极培育质量安全追溯标杆企业;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完善安全监测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和动态管理。做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和“圳品”评价工作。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圳品”和“供深基地”分别达到400个和150个。

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化。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快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兽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品牌打造、分等分级关键环节标准的制订、修订,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10个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50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

打造“晋字号”品牌矩阵。建立“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库,“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库收录品牌达到200个以上。探索农产品物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继续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粤港澳,瞄准大城市、大区域,在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地设立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建立农产品“绿色直通车”,推动我省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到2025年,培育省级区域公用品牌30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50个,遴选“特”“优”企业品牌20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100个。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

围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统筹推动现有的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11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个产业强镇、6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十大产业集群等项目向示范区集中,引领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引导相关主体入园入区。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创新、要素跨界集聚,树立农业现代化的标杆、样板和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到2025年,以县为单位创建10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四、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实现抱团发展。推动业态跨界创新。以加工流通带动业态创新,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中央厨房等业态,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创新,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旅游品牌,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西美丽休闲乡村”。推进传统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创新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让农民跨界增收,跨域获利。健全完善利益融合机制。引导银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保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村产业融合利益共同体。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第二节 按照“三品一标”打造生产体系

一、纵深推进有机旱作农业

坚持科研和生产、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加快创建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生产试验区。以生产过程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全要素、作物品种全覆盖为目标,以水、肥科学利用和农药有效控制为重点,探索适应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水源条件、不同灌溉方式、不同作物类型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和模式,制定有机旱作农业标准。立足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研与生产的融合,围绕土、肥、水、种、技、机、绿等要素建设科研示范基地。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推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定,建设有机旱作生产基地。立足全产业链发展,优化配置各环节要素,建立市场主体和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有机旱作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品牌创建和推广,打响有机旱作农产品品牌和技术品牌。到2025年,打造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申报一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全国同类型地区推广提供支撑,新建50个有机旱作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和150万亩生产基地,基地面积累计达到500万亩。

二、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提高投入标准和建设质量。创新高标准农田投融资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政府引导、投入多元、模式多样的投资建设格局,调动各方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指标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节余指标允许交易,并将交易收益继续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地”,推进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升级改造,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建立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建立有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到2025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400万亩以上,同步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1个等级。

三、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强化设施农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园区引领、基地示范、板块联动、标准覆盖、集群发展的经济圈和产业带,形成布局结构合理、产业特色突出、资源配置科学、综合功能齐全、建设水平领先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格局。

设施蔬菜。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区域化、标准化,加大科技支撑,创新栽培模式,推进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加快设施蔬菜智能应用系统与物联网建设,推进储存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升设施蔬菜竞争力。到2025年,新增设施蔬菜45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创建100个省级设施蔬菜(含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建设30万平方米蔬菜集约化育苗场,新建预冷库、冷藏库250万立方米(预冷库80万立方米、冷藏库170万立方米),设施蔬菜预冷能力由1%提高到5%。在太原、晋中、大同等市培育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10个,示范区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

设施水果。以增量、提质、优品、增效为重点,适度扩大设施水果面积。在晋南及城郊建设设施水果基地,推进设施水果产加销等要素集聚,实现设施水果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良种苗木繁育与新品种引进。加快标准化生产管理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品牌创建和品牌营销。到2025年,新增设施水果面积10万亩(其中,新建日光温室1万亩、拱棚2万亩、各种防护棚7万亩),全省设施水果面积达到30万亩(年均增长1.2万亩),产量达60万吨。

设施养殖。坚持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循环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设施建设质量和装备水平。鼓励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开展高效集约养殖生产,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到2025年,支持300个养殖场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升级改造,设施养殖比重在整个畜牧业中的比重达到78%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生猪、蛋鸡、肉鸡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

设施渔业。充分利用河、湖、库、泉、滩等资源,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加大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渔农综合种养、湖库大水面生态渔业等三大工程。到2025年,推广建设渔菜综合种养大棚5000座,建设“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大棚10座,水库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点25个,水产品产量达到7.2万吨。

四、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数字智能化、非粮类农机技术推广、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等推进行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与装备,提高畜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以及药茶采收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研发引进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丘陵山区急需的中小型机具等特色农机新装备。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和绿色智能农机等机具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63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科技园建设一批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等物联网示范基地,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提高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

加强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利用运城、大同、太原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经济林果、杂粮、设施农业试验研究,为农业“特”“优”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提升农业气象观测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完善农村防灾减灾合作机制,加强预警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聚焦“保丰增绿减灾”要求,加大人工增雨防雹装备和作业站点建设力度,扩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覆盖范围,实施“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到2025年,增加建设新型火箭200部、高炮100门、烟炉150个,新建标准化增雨防雹地面作业点200个。

加快产地田头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在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超过15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或改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完善提升1000个左右田头市场仓储保鲜水平,基本形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培育一批区域性冷链物流骨干节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新建、改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服务智能化水平。鼓励扶持电商平台企业和农村电商自营店加快提质升级,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商、生鲜电商、农产品新零售快速发展。到2025年,特色农产品冷藏运输率提高到50%左右,全省蔬菜、水果产地预冷率由5%上升到20%。建设3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

五、聚焦“六新”率先突破

坚持创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六新”,以有机旱作农业、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聚力“卡脖子”技术、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攻关,尽快形成一批“晋”字头农业自主创新成果,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开展智慧农(牧、渔)场建设、智慧农机应用示范。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完善重要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农业领域“六新”重大突破。到2025年,自主研发和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20个、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50个、省内先进水平的项目10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新基建。扩大遥感卫星农业领域应用示范,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以农村“5G+”乡村振兴、全省农业农村专题数据库、全省农业农村信息系统、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农业重点实验室等5类新基建为主进行布局。

新技术。以现代种业、农业农村信息化、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禽健康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17类新技术为主进行研发推广。

新材料。以新型环保材料,特别是低残留、低污染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和以秸秆为原料的可降解新材料、设施节能新材料、生物质新材料等3类新材料为主进行研发推广。

新装备。围绕农业智能机器人、农业机械化装备,特别是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装备、丘陵山区中小型农机装备、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设施农业及药茶等特色产业的新装备进行引进研发。

新产品。围绕我省特色产业,以十大产业集群精深加工农产品、肥料、农药生物制剂等新产品为主进行开发。

新业态。顺应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新需求,加快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托管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业态。

六、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以满足人民对绿色安全健康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推动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在产品上,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在生产方式上,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回收处理体系,统筹推进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等设施建设。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全量利用为目标,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秸秆还田质量全面提升,构建布局合理、高质高效的利用机制和发展格局。推动田园美化建设,推广农田标准化操作规程,从种到收开展标准化作业,打造整齐整洁的田园风光。力争到202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持续推进全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加大可降解农膜推广使用力度。

第三节 抓好“四类主体”完善经营体系

突出抓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四类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社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创建家庭农场示范县,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好、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县质量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联合社、单体社,建立健全省级示范社监测、退出机制。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持续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合作社聘请农民经理人,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10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家庭农场示范县。新认定省级示范联合体300家,打造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的省级示范旗舰联合体10家。

第四节 改革“三支队伍”重构技术推广体系

一、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根据省委“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要求,着眼于新阶段我省现代农业的多业态发展需要,按照整体设计、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治化推进,统筹推进省市县农机、农经、农技“三支队伍”改革,逐步构建起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推动农业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积极申报2-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定10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园区。聚焦“六新”驱动,充分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实现产学研用贯通。

三、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设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专项,建设完善“山西科技扶贫·特派员服务平台”,强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让科技特派员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第五节 聚焦“全产业链”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着力培育全产业链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扩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气象信息等导入小农户,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小农户与服务组织双赢。创建一批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主体。培育农机、农技等各类型专业化市场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导入市场信息、气象服务、物联网服务等,提高小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支持生产性服务组织通过统一服务带动小农户应用先进品种技术,大力提升对小农户的服务覆盖率。

二、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

按照农业作业环节需求,积极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培育一批多元化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生资配送、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生产托管服务。支持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发挥作用,组织推进小农户通过合作或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支持专业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重点面向从事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小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托管服务,促进服务主体服务能力和条件提升。制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农业生产托管耕地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推出适合农业生产托管的各类成本保险产品,降低托管双方风险。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强化对生产性服务主体的专业化培训力度,支持服务主体壮大做强。培育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市场。通过价格手段推动财政资金效用传递到服务对象,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与金融部门合作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农业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试点。到2025年,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八章 落实落细各项保障措施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化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建立健全推进机制、考评监督,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

一、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健全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建立联系点制度,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轮训。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将熟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的优秀干部选任到领导班子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

二、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成员单位出台重要涉农政策要征求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进行备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明确牵头单位,制定考核办法,专责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党建引领,有序开展乡镇和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同步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关怀,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三零”村创建,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

第二节 深化农村改革

一、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巩固并用好承包地确权成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乡村产业用地。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指导清徐、平遥、泽州3个县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出台集体资产监管办法,开展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健全完善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建立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健全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权的改革试点,形成较为完善的股份权能政策体系,使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落实到位。进一步开展村级债务化解试点,稳慎推进“控新化旧”工作。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培育工程,活化资源资产,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三、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

持续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林业运行机制,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全面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目标任务,构建权责明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全面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打破水瓶颈,强化水支撑。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保持农信社(农商行)等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做好监督管理、风险化解等工作。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一、强化财政支持

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围绕实施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建设内容,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统筹各类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原料基地建设、园区打造、科技研发、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土地出让金城乡分配格局,确保到2025年将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业的比例达到50%以上。优先对标杆企业、标杆园区和标杆项目,在投资、金融、科技、技改、品牌、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储备政府债券项目,做好申报、使用、偿还等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和路径,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资金。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PPP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

二、强化金融服务

健全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用于支持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工程行动。鼓励支持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发挥各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户自愿”的运营模式。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健全农业再保险机制,增强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切实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通过农业信贷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三、强化用地保障

顺应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为乡村产业发展留出用地空间。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市县以乡镇和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将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探索针对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全面落实设施农业、生猪养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政策,优先保障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用地。

四、强化人才支撑

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改革科研体制,激发创新活力。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乡村产业发展专家库。依托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集聚农业科技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研发创新、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应用。改革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机构评价体系。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改革。继续把“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任务,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力度,建立农业生产技能评价标准与体系,推进农民生产技能评价颁证,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人才支撑。

第四节 推动规划落实

一、健全推进机制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统筹协调推动重大工程的实施。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成立省级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构建现代化建设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督导体系,协调推进规划实施。创新服务推动机制,以政策库、项目库、数据库、人才库建设为抓手,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实体化落地,项目化实施,季度化推进,责任化落实,信息化创新,涵养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建立规划落实机制,按照“抓落实关键要有工作方案”的要求,强化规划衔接协调,制订实施意见、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年度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强化通报推动、案例推动、现场推动、督导推动,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二、强化宣传引导

要广泛宣传解读党的“三农”政策,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参与平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形成强大合力。积极协调省内外媒体,形成宣传矩阵,及时报道行业动态、工作进展、典型案例等。同时,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产业政策,充分展示新成果新成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力量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考评监督

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发布评价结果。各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规划推进落实情况。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实绩考核,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工作推进成效奖励机制,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褒扬和奖励。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附件:11个产业集群布局图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31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