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10-00521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关于印发吕梁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吕政发(2010)10号 | 发布日期: | 2010年03月18日 |
吕梁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吕梁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市直企、事业单位:
现将《吕梁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二月四日
吕梁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升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市装备制造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近年来,在国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趋好,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一些装备制造企业生存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根据《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
一、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我市装备制造业以铸造和机械加工制造为主,经过近年来的强力推动,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和技术水平上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十分缓慢,在全市工业结构中占比很小。铸造业:全市铸造企业共40户,生产能力在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交城兴龙铸造公司20万吨一期5万吨井盖、汽车配件、配重铸件生产线;孝义隆华铸造公司5万吨一期机床铸件生产线;文水光华15万吨/年铸管生产线;岚县三鑫继亨5万吨/年汽车配件、变速箱壳体等8户企业。其余均在万吨以下。机械加工制造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仅有交城聚鑫、文水兴宇、文水成凯、文水安泰、中阳腾飞等几户企业。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铸造业万吨以下生产企业较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加工业产品多为基础部件、加工辅具,产量小,市场占有率低,形不成规模优势和竞争能力。二是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许多企业的设备装置及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小吨位的铸造冲天炉和中频炉仍然使用,模具的精度、性能、配套性、可靠性及利用率都很低,机械加工使用数控机械设备的只占少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近年来,面对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一些冶金企业变不利条件为转产转型、重新创业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炉前铸造,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大批企业主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上马建设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可观的铸造及机械加工项目。截止2008年底,全市在建的炉前铸造项目达到23个,总生产能力200万吨,总投资约35亿元。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本应建成投产的项目却减缓建设进度,这一批项目能否尽快投产达效,关系到企业转产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铸造产业能否做大,关系到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因此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紧迫、势在必行。
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和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培育产业竞争能力为核心,立足比较优势,总体提升,重点突破,引进吸收,自主创新,逐步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二)振兴方向
1、依托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性的上马一批新项目。
2、结合钢铁、焦化等产业的重点项目,推进原有装备制造企业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
3、提升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4、提高机械加工制造水平和技术水平,产品由散装配件、零部件向整装件发展。
(三)振兴目标
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到2011年底,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 20亿元。
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形成交城兴隆、文水成凯、文水兴宇、文水光华、文水安泰、岚县继亨、交口旺庄、天鹏等1 0余个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
3、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产品从结构单一逐步发展为汽车配件、风电设备、变速箱成套设备、煤矿机械成套设备、机床配件、液压配 套件、轨道交通配件、压力容器、高档餐具、石油抽采设备等20余种 主导产品。
4、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先进水平。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 9/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产品设计、制造水平、成套能力有较大提高,优势产品的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品由铸件向机械加工件、零部件延伸,整装件产品的比重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主要任务
1、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
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优化整合,引进合作,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培育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
太重配套的机械加工类。依托交城、文水区位优势和技术装备优势,重点发展大型铸件加工、结构件加工、大型起重机配件加工等机械设备。
煤炭矿用设备制造类。依托文水安泰、岚县三鑫、交城锦川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煤炭采掘业的矿车、液压支柱、大中型刮板机、减速器、掘进机部件等矿用设备。
汽车配件制造类。依托岚县三鑫、交城鑫宇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刹车毂、刹车盘、汽车水泵等产品。
铁路轨道配件制造类。依托山西成凯、山西兴宇、山西国瑞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机车摇枕、侧架,机车锁件,机车防脱轨自动制动装置,高速铁路轨道模等机车配件。
重点项目:交城聚鑫3万吨/年二期配套太重的高速数控机床加工项目;山西华明重工配套太重的重型机械加工项目;交城鑫升机械有限公司配套太重的10万吨/年机械设备制造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交城天晴机械配套太重的重型机械加工项目;山西锦川矿山设备配套太重的重型机械加工项目。文水安泰矿用重型刮板机项目。山西成凯机车年产4.2万吨K6摇枕、侧架项目;山西国瑞机车防脱轨自动制动装置、机车锁件制造项目;山西锦川矿山设备高速铁路轨道模制造项目;山西兴宇机械3万吨机车摇枕、侧架项目。岚县三鑫减速器系列及汽车配件加工制造项目。交城华田600套/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叶轮生产项目;中阳金泰7000吨/年特制钢产品铸造精加工项目;中阳腾飞石油钻探器材加工二期项目;山西兴宇年制造D1、D2类压力容器项目和年加工l 20台大型起重设备及钢结构生产项目;山西飞龙挂车500辆道路清障车生产项目。
2、铸造产业集群
进一步优化整合,提高产业集聚,培育核心龙头企业,建设具有较强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城市建设设施铸造类。依托交城兴隆、文水光华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城市建设精密铸管、井盖、配套井筒、上水管等铸件。
汽车配件铸造类。依托岚县三鑫、方山新星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减速器壳体、刹车毂、刹车盘、水泵壳体等汽车配件。
风力发电设备铸造类。依托交城古冶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机叶片底座等风力发电设备的配套件。
重点项目:岚县三鑫继亨1 0万吨/年二期汽车配件、变速箱壳体项目;岚县泰鑫1 O万吨/年一期5万吨球墨铸管项目;交城兴隆铸造5万吨/年迪砂造型线及配套井筒技改项目;山西光华铸管30万吨/年二期球墨铸管项目;山西古冶年产3万吨风力发电机叶轮底座及1万吨塑料机械铸件项目;交城鑫宇1 0万吨球墨铸管项目;交口旺庄4万吨高精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金铸造项目;中阳金洲冶炼1 0万吨/年精密铸件项目;山西隆华铸造1 O万吨/年二期5万吨精密机床铸件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振兴我市装备制造业当作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去抓,领导干部要亲自包项目,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项目进度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任务要求和目标责任。要建立项目跟踪联系制度和定期调度制度,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尽早投产达效。
(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强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是加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当前我市用投资拉动经济、促进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技术改造项目要立足于谋划长远,重点实施,积极争取各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动力转型,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三)挂靠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构建大企业、大集团。大企业、大集团是带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高、辐射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我市装备制造业要挂靠太重、北方重汽等大型企业,通过战略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重组联合,形成规模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企业要以资产、资源、品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四)强化技术创新,培植新项目技术源泉。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企业要切实解决技术创新项目的技术来源问题。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抓好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企业自身研发水平。要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引进和嫁接创新技术,迅速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解决一些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企业资金短缺“瓶颈"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取各种政策性资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投资装备制造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应拿出一定比例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采用贴息的办法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市级财政每年从市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拿出3000万元一5000万元,用于支持装备制造企业项目建设,促进我市非煤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实现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要加快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步伐,积极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渗透和融入装备制造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水平、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
(七)积极争取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国家、省将出台一系列振兴政策。如:装备制造企业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对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抵免地方所得税;加速提取设备折旧;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等等政策。这些政策将为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再加上我国尚处于工业化时代,装备制造业的国内市场还很大,在国家调整和振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市的装备制造业必将实现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