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培训全覆盖工程 锻造领导干部八种本领

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18-05-02

  吕梁市委党校正县级副校长李鸿作  

  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干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的基础。如何以精准的思维、精准的方式、精准的举措,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五大培训”工程,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八种本领”,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针对性不强,存在“泛化”问题。有的培训班次不能紧密结合吕梁实际,不能紧扣参训对象岗位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大而全,“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教非所需,供需脱节,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目的性,受训内容“大锅烩”;培训设计缺乏“私人定制”,内容单一,手段滞后,不论什么内容、哪些对象,都简单采取填鸭式、灌输式开展培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受训干部“满堂灌”;有的单位不按培训专题选派参训干部,谁有时间就选派谁参加,越是岗位重要需要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反倒越少,受训干部“不解渴”。  

  二是聚焦不够,存在“虚化”问题。培训班次普遍存在“轻党的理论、重业务知识”的现象,没有把理论教育和党性锻炼列为必修课,主课主业缺失,干部教育培训成了单纯的业务知识传授。一些部门单位不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去谋划,“大学习、大培训”意识淡薄,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把组织干部培训视为完任务,给待遇;有的班次设置不能从长远发展角度去安排,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作去实施,“就教育抓教育,就培训抓培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干部本领恐慌,存在“弱化”问题。当前,我市干部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但“不善为、不会为”的问题比较凸显。有的干部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干劲也足,但自身本领不强,能力不足,“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虽勇气可嘉,但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干部缺乏进取精神,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信奉“水平就是摆平”,“本事就是没事”,甘愿做“不出事就是政绩”的“平庸官”;有的缺乏开拓精神,不敢有丝毫创见性突破,满足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有的缺乏挑战精神,不敢迎难而上,碰到问题绕弯子,遇到困难兜圈子,习惯做矛盾和困难面前的“推诿官”;有的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志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热衷于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圆滑官”。作风建设新常态下的“为官难为,为官慢为,为官不为”的风气在干部队伍中蔓延。  

  二、推进大培训全覆盖工程的对策建议  

  (一)要在提高精准度上下功夫  

  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精准设置培训内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新理念,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实施“菜单式”培训,“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用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人需要培训就培训什么人”。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进行培训,对标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精准标定干部最想学的知识、最需破解的难题、最需掌握的技能,针对性地设置培训专题,分层次、分类别、分系统、分阶段开展培训,向干部教育培训要素质、要思路、要能力。加强转型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举办企业家转型创新研修班,帮助企业家提升开拓创新转型发展的本领。坚持训用结合,把干部培训和运用培训成果指导实践情况,作为选拔、考核、任用干部的“第一道程序”,切实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提拔”。  

  (二)要在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  

  精准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方式方法,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着眼于激发学员内生动力,精准运用“五式”培训法(即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帮助干部提高“实战”本领。理论教学以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形式,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现代教学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电视专栏访谈、模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任职述职、虚拟岗位等情景模拟,提高学员实际工作能力;注重教学设计,引入案例教学,通过“看、听、评、议”等环节,采取课堂讲授、影像教学、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方式,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让学员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受震撼,以此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采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走出去”,有计划地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到经济发达省市学习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创新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及时更新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学习平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参与互动”,通过提问、研讨、汇报、座谈等方式,提高学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理论测试、撰写理论文章和调查报告及党性分析材料、提供工作案例等方式,提高学员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比赛、拓展训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强化学员团队意识;通过演示、实验、制作、情景模拟、延伸教学等方式,鼓励学员身体力行,力求由一个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几十个“教师”的“群言堂”。  

  (三)要在提升全面性上下功夫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干部“八种本领”的要求,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基本能力提升培训。大力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各类专业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企业、事业管理人员思维创新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五大培训”工程。强化干部的专业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素质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重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在面上扩展、向基层延伸,实现培训全覆盖。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培训乡村干部,增强乡村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攻坚力和创新力,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面积地拓宽培训渠道,加强与大专院校、知名培训机构合作办学,以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廉政警示教育为主题,筛选创建一批具有不同特色和优势的现场教学基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发挥红色资源的震撼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把强有力的理论灌输与启发式的情感传输结合起来。用“眼前的资源”教育“身边的干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能够激动一瞬间,震撼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要对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作出制度性安排,推动形成“以讲促学、以讲带学”的浓厚氛围。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军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实施“精品课程”与“名师工程”相结合,发挥党校的熔炉阵地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打造“精品课程”。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出“书斋”,走出校门,倡导蹲点调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力求使党校教师培养成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和“智库”,成为学术带头人,打造“名师工程”,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