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能柳林新能源有限公司柳林留誉镇100MW农光+储能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审批公示

来源:吕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更新时间:2024-12-1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国能柳林新能源有限公司柳林留誉镇100MW农光+储能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限5个工作日(2024年12月11日-2024年12月17日)。

联系电话:0358-8487709(吕梁市审批局审批一组)

通讯地址:吕梁市政务服务大厅(吕梁市审批局审批一组)

邮编:033000  邮箱:llsspjtzk@126.com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说明链接

1

国能柳林新能源有限公司柳林留誉镇100MW农光+储能发电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留誉镇、石楼县裴沟乡、石楼县灵泉镇境内

国能柳林新能源有限公司

山西宏志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新建柳林县留誉镇北侧220kV升压站~石楼县灵泉镇国网220kV灵泉变电站送出线路工程,路径长20.96km。新建铁塔55基。2、对侧站的间隔设备安装。

一、主要影响

施工期主要影响为:生态方面对土地的扰动和对植被的破坏;施工机械燃油废气以及施工扬尘;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土石方等;施工噪声。

运营期主要影响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电磁环境影响。

二、工程主要采取的环保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塔基及塔基施工区:表土剥离及回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堆土临时苫盖;

(2)牵张场:表土剥离及回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堆土临时苫盖;

(3)跨越施工区:表土剥离及回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堆土临时苫盖;

(4)施工道路:表土剥离及回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堆土临时苫盖、道路边坡浆砌石贴坡防护;

(5)施工营地:塔基施工活动主要在塔基施工区及其配套的牵张场内进行,其他活动借用或租用附近民建,不再另行设置施工营地。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标准;施工边界设置2.5m高的围墙和搭建施工网;施工工地采取地面硬化处理措施,加强洒水抑尘;施工工地裸土采用防尘布或遮蔽装置;物料堆放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安装防尘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抑尘措施;装卸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抑尘措施;设置洗车平台,运输车辆,不带泥上路;针对项目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优先采用新能源机械设备,依法使用排放合格的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使用的燃料、机油保证质量稳定,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3.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冲洗废水沉淀后用于土砂石拌和,不外排;混凝土采用商混。施工单位设置简易排水系统,并设置简易沉淀池,使产生的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泼洒抑尘;河岸两侧50m范围内不设置任何施工临时场地;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场地平整,无弃方;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铁塔及导线等,可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不可回收的按照要求统一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的机械进行突击作业缩短噪声污染。

(二)运营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运行期间,制定项目植被管理方案,对本项目临时占地范围内的植被现状进行巡查,及时对未成活的区域进行土壤改良和植被补栽。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采用降噪金具,减少电晕现象发生。

5.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严格控制导线对地高度,满足设计高度要求。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保障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制定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并根据监测计划开展项目运行期环境监测工作,确保变电站间隔扩建处、变电站四周及输电线路沿线电磁环境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