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更新时间:2025-07-04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吕梁市文峪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限报告表为5个工作日。(2025年7月4日—2025年7月10日)
联系电话:0358-8487709(吕梁市审批局审批一组)
通讯地址:吕梁市政务服务大厅(吕梁市审批局审批一组)
邮编:033000 邮箱:llsspjtzk@126.com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及途径 | |||||||||||
吕梁市文峪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北峪口村西 | 吕梁市文峪河水利服务中心 | 山西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该项目除险加固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大坝加固改造、溢洪道加固改造、泄洪供水发电洞加固改造、防汛抢险道路路面改造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改造。除险加固工程的任务是消除安全隐患,完成后水库工程任务、水库特征水位及规模均不变。 | (一)施工期 1.废气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场地施工、交通运输产生的粉尘以及少量清淤恶臭,施工机械燃油也将产生部分废气。 施工场地应做到“六个百分百”,土方开挖施工尽量避开干燥多风天气;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需定期检修与保养。溢洪道挑流鼻坎处清淤作业时,合理安排施工期,必要时投放吸附剂减少气味的散逸。 2.废水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车辆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 在施工场区进出口设置一套洗车平台对车辆进行车轮冲洗,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区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区生活污水依托水库管理站现有排水系统,排入化粪池后运至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区设置2个移动环保厕所收集人员粪污水,排入化粪池后运至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行驶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影响将不再存在。运输车辆经过敏感点附近时禁止鸣笛,减速慢行,并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4.固体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余方包括干砌石护坡拆除、排水沟拆除、土方开挖、鼻坎清淤等弃渣,运至文峪河西千渠北徐段防洪加固工程回填砂坑。清洗废水处理沉渣干化后就地掩埋;废涂料桶交由生产厂家回收;生活垃圾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施工期产生的各项固废均有序堆放于暂存处后妥善处置,严禁随意堆置或倾倒入水体,确保不影响河流水质。 5.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施工期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内洒水抑尘;施工区设置移动式环保厕所收集人员粪污水,排入化粪池后运至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固体废物堆放点做好防渗处理,避免因雨水淋溶或渗滤液渗漏污染地下水。 施工期阶段性降低水库水位,时间周期较短,施工结束后地下水位将很快恢复至初始状态,对土壤环境无明显影响。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划定施工作业带,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优化施工布置,尽可能减少施工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道路、施工生活区要及时清理,进行土地平整,植被恢复。严格规划工程区“三废”的排放,避免对周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严禁在库区临时堆弃土、弃渣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覆盖或封闭,避免零碎土石、泥沙进入文峪河河道。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分段错时实施,限制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活动范围。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落实防护设施,在柴油发电机存放区域设防渗漏、防腐蚀、防淋溶、防流失措施,定期检查柴油机运行状况。防止溢油泄漏至文峪河水库水体。加强工程施工机械管理,保持施工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施工运输车辆,需保持安全车速,行车路线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车辆在水库附近施工道路行驶时降低车速,保证安全通行。 (二)运营期 1.废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运营期加强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在河道、水库两侧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加强水网管线及水源地周围的生活污水排放管理,禁止运行期机组维修等作业产生的含油污水排入库区,防治水质恶化;加强水库富营养化预防减缓措施,控制面源污染。定期监测,及时了解库区水质变化情况。 2.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运行期噪声主要来自水电站水轮机等设备运行噪声,工程更换启闭机选用低噪声设施,安置于封闭启闭室内,设备底部采取减振措施,从源头降低噪声源强。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限值要求,敏感目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限值要求。 3.固体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管理站原有工作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该项目运行期不新增固废。 4.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运营期严格控制库区周边及区内污染源,防止污染物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加强上游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运行期评价区水生生态环境将逐渐恢复至工程实施前状态,水库的生态水文条件等将与建设前保持一致,施工期对局部水域的影响也逐渐消失,水生生物种类组成与工程建设前相似,工程运行期对鱼类群落基本无新增影响。运行期确保坝下游生态流量。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同时水库库周外围设置防护围栏网,实行封闭管理,避免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水质污染。 | 第一次公示:https://www.llskjt.com/doc_28522961.html 第二次公示:https://www.llskjt.com/doc_29407258.html 报批前公示:https://gongshi.qsyhbgj.com/h5public-detail?id=456782 | 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联系,反馈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