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更新时间:2025-09-15
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2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限5个工作日(2025年9月15日-2025年9月19日)。
联系电话:0358-8487709(吕梁市审批局审批一组)
通讯地址:吕梁市政务服务大厅(吕梁市审批局审批一组)
邮编:033000 邮箱:llsspjtzk@126.com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及途径 |
1 | 山西吕梁文水宜安~石侯110kV线路新建工程 | 山西省(自治区)吕梁市文水县西城乡、凤城镇和交城县西营镇境内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 山西大地晋新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1)吕梁文水宜安~石侯110kV线路新建工程:本项目线路起于宜安220kV变电站,止于石侯110kV变电站,新建线路路径全长16.3km,其中新建双回路径长3.7km,新建单回路径长12.6km,曲折系数1.61,航空距离 10.1km,线路途径吕梁市文水县和交城县。 (2)宜安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宜安220kV变电站扩建110kV出线间隔1回(东起第三回间隔)。 (3)石侯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改造工程:从北向南依次为广石线、夏石线,本期线路向西架空出线,拟占用广石线间隔。 | 一、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影响为:生态方面对土地的扰动、对植被的破坏、对基本农田的影响;施工机械燃油废气、施工扬尘;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包装物、土石方等;施工噪声。 运营期主要影响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电磁环境影响。 二、环保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保护措施: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及耕地内的铁塔选择根开较小的铁塔,选用小型机械施工,在施工时尽量利用田间小路、田坎、机耕道路,不在基本农田内修筑施工道路;临时占地清理、表土保护,地面植被恢复。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工地周边要围挡、物料堆放要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 3、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水不外排,少量废水沉淀后洒水抑尘。线路一档跨越河流,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废水不得排入河流河道,不对河流水质、水量造成影响。评价要求本工程线路不在汾河两岸50m范围内立塔,在汾河两岸50m内无占地。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等,可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不可回收的按照要求统一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做到土石方平衡;在农田和经济作物区施工时,施工临时占地宜采取隔离保护措施。 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机械进行突击作业。 (二)运营期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输电线路合理布置,提高导线对地高度,距离衰减等措施,避让居民区。 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输电线路避让居民区,满足设计高度要求,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无法避让的环境敏感目标处尽量提高导线对地高度。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线路工程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本项目中间隔扩建、间隔改造工程依托于所在变电站中,宜安220kV变电站、石侯110kV变电站内均已建设事故油池,均需新增危废贮存点。 | / | / |
2 | 交口县国能中能100MW风电项目220kV送出工程 |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桃红坡镇 | 交口县中能溥灵新能源有限公司 | 山西琦君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交口县国能中能100MW风电项目220kV送出工程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桃红坡镇,线路起于风电场新建220kV升压站,止于坛索220kV变电站。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一条单回220kV长度约23km架空输电线路;扩建对侧220kV出线间隔一个以及建设相应二次系统及通信工程,工程共设51座铁塔,其中单回直线杆塔26基,单回转角、终端塔25基。工程永久占地0.7367hm2。项目总投资为635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05万元。 | 项目施工及运营期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措施:工程施工期全面实行分段施工,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施工扬尘监管;施工现场设置简易沉砂池,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场地及堆土点远离水体50米以上,施工废水、弃土弃渣不得排入河道及河道变迁范围;施工现场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定期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优化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作业;施工中产生的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收集堆放,及时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2、施工期及运营期生态保护工作措施:施工期严格划定施工作业带,尽可能的利用沿线乡村道路,确保施工作业车辆及机械在施工带内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施工中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操作规范,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的土壤环境;对占地范围内的林地采用移栽的方式保护,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恢复。生态恢复期,制定植被恢复管理计划,对生态复区跟踪观察,对地表裸露区域,植被低成活率处及时补植补种。 3、运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措施:运营期加强对输电线路沿线电磁环境及噪声的监测,定期巡检,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建立环境管理和监测记录档案。 4、严格落实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工程输电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控制限值的要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