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23-09-06 09:02:42
“星空顶氛围玻璃采用的是激光打印技术直接将星空图案打印在中间显影层上,主要应用在汽车的顶窗玻璃上,在夜间给乘客视觉的享受,使得车内氛围更加柔和。还有这款调光变色玻璃,它可以通过调整电压的大小实现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用在汽车玻璃上,有更好的隔热效果。”走进山西利虎集团青耀技术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宛如走进一个多彩的汽车玻璃世界,一片片看似普通的玻璃,所蕴藏的高科技含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研发工程师宋创畅拿着一片看似普通的玻璃,仔细地向客户介绍着它独特的性能。
作为交城经济开发区辖内一家主要生产汽车和机车玻璃的高新技术企业,山西利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把产品研发作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支撑,锁定核心技术,逐年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与中北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化合作,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团队,不断从汽车用传统玻璃向新型智能技术玻璃研发攻关,不断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先后研发出夹丝加热玻璃、新型防弹玻璃、星空顶氛围天窗玻璃、调光玻璃等多款新型汽车智能玻璃,成为国内主要的汽车玻璃整车配套供应商,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制造高铁、地铁、军用等特种玻璃制造商。
“适应市场需求就是科技发展的方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就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山西利虎集团青耀技术玻璃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荀建维说,公司每年拿出收入的5%进行新产品和科研技术研发,近三年研发了35种新产品,获得了52项专利,其中30项投入市场,为企业增加了20%的销售额。多年来,荀建维带领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攻克了一个个创新项目的难点、难关,研发的星空玻璃、调光玻璃、汽车防弹玻璃研发成果显著,被选入吕梁市“五小六化”优秀成果并参与展览。
企业的奋勇前行,离不开经济开发区的全力扶持。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交城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完善园区科技创新体系,先后成立双创中心、科技创新部、开发区科协,并在审批大厅专设人才与科创服务窗口,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起科研服务平台,主动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与园区内企业开展保姆式科技创新服务,以创新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户,共建各类产学研基地16处,拥有授权专利上千项、其中发明专利近百项。
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交城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硝基复合肥化工产业群集聚区,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延链引领,把上游焦化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料转化为下游硝基复合肥生产的化工原材料,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山西瑞赛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开发区引进的一家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铵等化工原料并进行深加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企业要拿出营业总收入的4%用于科技研发,仅水稻专用抑菌剂三环唑系列产品销量就占到全球市场的80%以上。并实现了多项工业化技术的首次推广并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该公司主导产品2-肼基-4-甲基苯并噻唑农药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补齐了我国此领域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下一步,经济开发区将优化服务,用好、用活各类政策措施,帮助辖区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深化校地合作,不断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硝基肥、新材料等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建立,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交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部部长薛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