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移风易俗惠民利民

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23-12-12 09:41:23

近年来,交城县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着力点和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实施专项行动高效推进,整体上取得了移风易俗 “有人管”、婚丧嫁娶“有章程”、党员干部“守规矩”、舆论引领“新导向”、社会风气“起变化”的阶段性成效。

交城县依托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0个实践站,运用“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示范”的模式,以政策宣传、案例讲解、利弊分析等“小切口”为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为深化移风易俗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印发《交城县“星级文明户”评定方案》,通过道德评议会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400户。成立红白理事会“总管”队伍,引导群众签订承诺书,完善制度章程,提前申报备案,杜绝了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为绝大多数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天宁镇磁窑村、西营镇大营村荣获“吕梁市移风易俗示范村”称号。8户市级十星级文明户标兵中有5户是移风易俗文明户,占比达到了60%以上。

交城县严格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东坡底乡逯家岩村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职能,广泛宣传推广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核心内容,全程为群众做好指导。西营镇大营村集中规划公共墓地28亩,运行公墓制40余年,累计节省土地500余亩。

交城县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教化引导作用,把移风易俗融入理论宣讲、文艺巡演等活动中,涵育新时代优良民风。文艺骨干以移风易俗典型事例为原型,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杂则”的形式,创作秧歌小品《文明祭祀》《喜事新办》《绿色过清明》等8个作品, 旨在遏制天价彩礼,抵制不良风气。累计开展文化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全民阅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1000余场次,在8个乡镇进行移风易俗文艺巡演,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交城县创新“民俗节庆+特色活动”模式,推出了微信 H5公益广告,倡导全县群众文明祭祀。2023年“七夕”期间,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倡导社会婚恋新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全民健身周和乡镇文化艺术节以“移风易俗主题节目”为基石,引入广场舞、 秧歌、健身操、戏曲、街舞等文艺形式,引导群众变燃放鞭炮为歌舞迎亲,变麻将棋牌娱乐为健身秧歌。

交城县是林业大县,2013年起,交城县逐步推广集中祭祀。目前,已累计投入770余万元,建成大型祭坛8处、集中祭祀点273处,实现了山区乡镇和边山沟口祭坛的全覆盖。2023年,交城县被山西省民政厅确定为“丧俗改革试点县”。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交城云梦园殡仪馆,总投资5400万元,标准为五类殡仪馆,占地面积182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27.21平方米,投入使用后能够释放耕地300余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