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这是我市在民生领域的重大部署、重大行动。《行动方案》出台以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市教育局成立专班,建立台账,强化统筹,积极推进。孙大军书记、张广勇市长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进展情况汇报,1月10日,全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场推进会在临县召开,孙大军书记出席并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改革举措的落地落实。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去年以来的工作成效。
2021年,全市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园34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1所,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率持续增加。整合撤并农村薄弱中小学校145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6所,增加城区学位1.2万个,城区“大班额”现象有效缓解。各县市区普遍采取与名校合作、托管、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等形式,积极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优质资源全面均衡。各学校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加强。与吕梁学院成立“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思政教育实现了新突破。
全市631所义务教育学校出台作业管理、公示制度和考试管理制度。岚县作业管理的做法山西电视台2次作了专题报道。全市公办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所需费用由市县两级财政保障。离石、孝义、汾阳、岚县、中阳、交口6个县市区开展“放心午餐”试点。稳步推广智能电子学生证,目前已办理14万人。全面停止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先后取缔无证无照和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702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100%。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纳入工商银行“教培云”监管平台。启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整改工作,今年秋季开学前,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要下降到5%以下。
扩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引进黄冈优质教育团队、北京紫荆花开教育集团,实行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去年9月,吕梁一中如期建成投用。吕梁一中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全市确定19所“重点建设高中”,吕梁二中、孝义五中、汾阳二中、汾阳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等学校确定为艺体类特色高中试点。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省政府正式批复,今年秋季正式招生。制定吕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方案,市直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去年以来,市直初高中学校和7个县市区完成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铺开“县管校聘”改革,文水、柳林、兴县走在改革前列。探索建立教师退养制度,激发教师队伍工作活力。出台师德师风正负面清单,建立市、县两级监督举报平台,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开设师德师风大讲堂,命名市级师德标兵151名,查处违反师德师风教师49名,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得到全面落实。11个县市区设立了教育发展基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0%增量绩效、重点建设高中2.5倍绩效和班主任津贴全部落实到位。全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教师门诊挂号窗口,旅游景点向教师免费开放,城乡公交实行教师免费乘坐。我市提高教师待遇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
当前,《行动方案》35条改革举措已全面铺开,改革进入攻坚期。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细化工作措施,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突破、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攻坚,一抓到底、跟踪问效,努力以实干的行动把吕梁教育办成全市人民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