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清零 守护山西蓝天碧水

来源:山西晚报 更新时间:2019-12-27 15:45:00

  2019年,太原的蓝天、白云扮靓了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多年以前我来太原办事,感觉这个城市空气不太好,天空有些灰。如今的太原和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变化特别大。”北京的张先生今年8月来太原观看“二青会”,蓝天白云、汾河碧水让他对太原有了新的认知。他拿起手机随手拍了几张蓝天白云、比赛场馆的照片,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蓝天白云的背后,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在打响。7月1日至10月15日,全省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全面启动,旨在铁腕扫污、精准治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期间,全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达标。其中,8月份,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9%,创近年来历史最好水平。9月份,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6,在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市排名第一。

  A 扬尘污染少了 自由自在深呼吸

  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河龙湾425小区的刘国栋,退休后有晨跑的习惯。每天早晨7点钟,刘国栋从家出发,沿着虎峪河、桃杏村、九院沙河跑到万亩生态园山脚下然后再跑回来。“这一路上有好几处工地,过去风一吹尘土飞扬,路过时得捂着鼻子跑。现在好了,工地全部用绿网苫盖,还会时不时洒水抑尘,到了冬天开工时间也比较晚,我跑步路过时再也不用捂鼻子了,还能自由自在深呼吸,感觉空气都洁净了不少。”刘国栋笑着说。

  刘国栋的感受来源于太原市降尘量的变化。从2018年10月起,京津冀“2+26”城市降尘监测,太原市降尘量居高不下,排名多次垫底。对此,太原市于2019年2月正式启动降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重点围绕工地扬尘整治、裸露地面整治、城乡接合部及渣土场道路整治、渣土消纳场整治、建筑垃圾渣土清运、工业扬尘整治、全城大清洗七个方面开展攻坚行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2019年7月1日,“百日清零”专项行动驻市检查组对太原市全面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环境管理进行全面帮扶。太原市紧紧围绕清零任务,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促进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此期间的“二青蓝”“太原蓝”刷爆了太原人的微信朋友圈。

  为市民所关注的扬尘污染量,也迎来了可喜变化:9月同比下降73%,10月同比下降75.3%,连续两个月降幅位列京津冀及周边城市之首。特别是10月降尘量只有3.7吨/平方千米·月,位列(降尘量由低到高排列)第5名。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太原全市为削减降尘量做出的努力。开展降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来,全市共检查施工工地1528家次,发现问题2229个,处理2207个;共完成裸露地面整治651块937.3万平方米;完成381项558.4公里县乡道路、城乡接合部道路全面整治;全市32个渣土场,共完成整治21个,移交公安6个,立案调查3个,正在整治两个;对拆迁工地、便民市场等扬尘污染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建筑垃圾渣土开展大清理行动,共清运清理渣土垃圾达870.9万吨;完成工业无组织排放治理项目62个,太钢和美锦钢铁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正在按计划实施;开展全城大清洗,全市环卫部门共出动28.95万人次,累计清洗面积达100.94亿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 清洁供暖改造 家里心里都暖了

  清洁供暖改造,一头连着百姓冷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

  燃煤锅炉淘汰有些会涉及冬季取暖民生工程,如果在没有热源替代的情况下强制淘汰,会影响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因此,“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把对燃煤锅炉的整改与保障民生高度统一起来,督促相关市县首先要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然后再淘汰燃煤锅炉。

  这个冬天,太谷县白塔区鼓楼社区西大街104号居民杨慧渊过得既温暖又经济。今年太谷县实施“煤改电”工程,全县2536户家庭全部安装了电暖墙片,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燃煤小锅炉。“以前家里烧煤取暖,一个冬天光煤炭就得花2500多元,家里温度还老停留在十七八摄氏度上不去,现在改用电暖墙,整个采暖季2000元电费就打住了,温度还能根据需要调整,家里暖和了,我这心里也暖和了。”杨慧渊高兴地说。

  自实施清洁供暖改造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清洁“暖流”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到民生保障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截至11月底,全省已完成清洁供暖改造118万户,预计全年将完成123万户散煤替代。全省11个市和63个县(市)完成“禁煤区”划定,管控面积达到4987平方公里,同比上年新增1004平方公里。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方面,在前两年已淘汰2万余台的基础上,今年1—11月份重点市县再淘汰燃煤锅炉2034台。

  C 集中查处 对环境违法形成高压震慑

  守护蓝天白云,离不开生态环境执法。“百日清零”期间,生态环境部门紧紧围绕十个方面重点内容,上下联动,整体作战,铁腕扫污,打了一场坚决、干净、彻底的生态环境执法攻坚战,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生态环境违法案件。

  7月12日,“百日清零”专项行动驻晋城市检查组会同晋城市政府针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管控不力、扬尘污染严重等问题,对市直有关部门和10家重点工地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7月13日,“百日清零”行动指挥部办公室通报了三起典型违法案件:曲沃县福瑞鑫污水处理厂以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法人、生产厂长被依法行政拘留;河津市中洋能源有限公司以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主要负责人被依法拘留;河津市曙光集团百底焦化厂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涉嫌污染环境罪被立案侦查;7月23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对太原市同舟能源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烟气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参数被修改,上传数据异常,构成违法行为,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依法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100万元,并将此案主要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百日之内,全省集中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行为,查处典型案件316件,罚款金额1.25亿元;全省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企业由一季度的31家,到三季度实现动态“清零”。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震慑态势全面形成,震慑了一些心存侥幸的企业,纠正了一些长期违法排污乱象,有效增强了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和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全面推动了环境守法常态化。

  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在“百日清零”专项行动中,各市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主动担责、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建立了“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工作法,边督察、边受理、边查处、边整改,齐抓共管的契合度和协调性空前增强。尤其是在重大案件的查处上,实行“查处分离、三方签转”转办案件工作程序,不仅查到位、罚到位,更保证改到位,打出了最严格的环境执法组合拳。

  10月15日,“百日清零”专项行动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我省生态环境部门累计检查污染源22234个,督办5363个问题,整改完成5294个,“清零率”达到98.71%,可以说圆满完成了任务。10月,我省优良天数比例为86.1%,较去年同期减少5.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6%,这两项指标均在京津冀及周边排名第一。

  在10月31日举行的“百日清零”专项行动通报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潘贤掌说道:“虽然‘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已经结束,但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在关键时期,眼下也步入了形势更为严峻的秋冬防阶段。下一步,将系统总结凝练‘百日清零’宝贵经验,继续拓展‘清零’品牌效应。只要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就继续‘清零’下去,一刻也不松、半步也不退,形成长效机制,守好蓝天碧水,建设美丽山西。”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数字解读

  “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战果

  “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精心部署和统一指挥的一次大规模、上下联动、集成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攻坚战。7月1日至10月15日,紧紧围绕10个方面重点内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生态环境系统齐抓共管、真抓实干,取得丰硕战果。

  从“清零”10个方面重点内容来看:

  1.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改事项发现问题90个,已完成整改81个,“清零率”达90%。

  2.建筑施工工地环境问题829个,已完成整改828个,“清零率”达99.9%;道路扬尘污染问题86个,已完成整改86个,“清零率”为100%。

  3.柴油车冒黑烟问题22个,已完成整改22个,“清零率”为100%。

  4.禁煤区原煤散烧问题5个,已完成整改5个,“清零率”达100%。

  5.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督办企业环境污染问题512个,已完成整改509个,“清零率”达99.4%;晋北三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办企业环境污染问题827个,已完成整改826个,“清零率”达99.9%。

  6.重点排污单位超标排污及其他环境问题59个,已完成整改58个,“清零率”达98.3%。

  7.发现“散乱污”企业454家,已完成整改453家,“清零率”达99.8%;建成区内污染源环境污染问题66个,已完成整改65个,“清零率”达98.48%。

  8.重点区域燃煤锅炉未按期淘汰问题241个,已完成整改219个,“清零率”达90.9%。

  9.发现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44个,已完成整改43个,“清零率”达97.7%。6月份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我省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10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10.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未达时序进度问题59个,已完成整改48个,“清零率”达81.4%。

  “百日清零”圆满收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来源:山西晚报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