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更新时间:2020-08-26 10:35:00
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这是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交给我们的重要使命。今年5月12日,总书记再次来到太原考察调研时,对太原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表示欣慰。从“有河无水、有水皆污”,到如今水草丰美、水质清澈。贯穿山西南北的汾河,在近2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母亲河,变为今日“幸福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先后编制了一系列保护汾河流域生态的方案细则。在汾河上游,万家寨引黄工程提供的黄河水,就为增强汾河生态补水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偏关县万家寨镇以南的黄河岸边,就是“黄河水”入晋的第一站——总干一级泵站,从这里乘坐快速电梯到达地下的泵站厂房,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
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偏关分公司 经理 郭滨滨:
现在(这里是)汾河上游的流量,是0.2个流量(每秒0.2立方米),我们(出水口)是25个流量,是现在汾河径流量的50倍,(经过补水)汾河下面的生态已经非常好了,野生动物包括野鸭子之类的,已经比原来多得多了。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沿着头马营出水口,滚滚黄河水顺流而下,滋润着汾河。为了持续提升生态补水能力,今年年初,引黄工程二期扩机工程正式启动,预计在2022年底,二期工程全部完成之后,引黄总干线的供水能力提升一倍,达到12亿立方米。
水量丰起来了,水质的监测治理更要跟上。为了解决水污染治理问题,2019年,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2个多亿,省生态环境厅仅用2个多月,在全省建成72座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提升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厘清治污责任,斩断水污染背后的黑手。
5月7日早8时,文峪河南姚出境断面自动站监测反映氨氮浓度达到35.4毫克/升,超地表水五类标准16.7倍,水质严重超标。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立即对孝义市开展定点督察。经分段现场取样监测结果证实,孝义市金晖煤焦有限公司趁下雨之机,将厂区内未经处理的初级雨水直接从雨水排放口排入南干渠后流入文峪河。
各涉水企业一定要严守相关法律法规,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比之前一月一次的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站能够监测水质指标11项,主要指标每4小时监测一次,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
我们有一个管理平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上。如果这个地方发生预警,上游的古交与娄烦的水站没有发出预警的话,那么污染的地段就是古交市,排查会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我们要保护好华北水塔,以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退出劣Ⅴ类为新起点,持续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力争年底黄河流域全省全面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支持助推山西转型和高标准保护,建成三晋水清岸绿的生态河、幸福河。
汾河流域污染防治的过程,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从“两山论”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把汾河建成三晋百姓的生态河、幸福河,老百姓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