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延峰在调研12369环保热线工作时强调,要持续高质高效运行全省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形成全民共创优良生态环境的局面,展示环保人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为民排难的良好形象。“12369”山西省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本着“精准、快速”办理群众举报的原则,坚持“特事特办、即收即办、急事急办、马上就办”,有效提升平台的办理质量、效率和水平;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充分依靠群众,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年上半年,平台共收到全省各地群众举报件5242件,已全部通过“举报管理平台”转至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办理,办结率100%;上半年全省平均办结时间为21天,与2020年全国平均办结天数(28.3天)相比,减少了7.3天,办结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党史学习教育显成效
多年信访矛盾终化解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尖草坪分局
近年来太原市恒大名都小区居民反映太钢噪声问题不断,一直是群众信访的老大难问题,2021年3月27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尖草坪分局局长邢军带队,组织太钢相关负责人、古城街办、恒大名都社区管理人员、及恒大名都小区物业、恒大名都7名业主代表参观并介绍太钢近年来针对紧邻恒大名都小区周边的环境治理整治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在太钢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深入了解上访群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的难题。会上,尖草坪分局领导耐心向群众解读关于噪声排放标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噪声传播和治理的有关知识,提高群众对噪声污染防治知识的认知,群众也看到了生态环境部门及太钢在噪声治理方面做出的诸多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对生态环境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心中的顾虑仍未完全消除。为深入了解恒大名都群众噪声污染实际情况,分局环境监察大队不分白天黑夜走访居民代表,在到居民家中进行噪声监测的同时,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诉求。群众对执法人员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对当前客观存在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也表示了深深理解。根据群众诉求,分局与太钢充分协商沟通,决定聘请第三方公司对紧邻恒大名都小区的太钢厂区设计针对性的噪声控制方案,并于4月10日再次邀请恒大名都居民代表和噪声治理方面的专家召开噪声污染防治方案论证会,会上一致认为该方案可行并立即开始实施,工程投资3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每一阶段均邀请居民参加并听取意见,阳光透明的工作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坚持“热心受理、细心转办、耐心接待、真心答复、诚心回访”的五心服务工作模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真心服务人民群众。针对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区居民举报“怪兽汉堡饭店”油烟扰民问题,城区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调查,根据饭店油烟排放情况,要求该饭店加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和专用烟道,在饭店进行了整改后,举报人认为油烟排放口离其楼层较近,要求油烟排放口超过单元楼楼顶。该饭店在加装烟道过程中收到相邻多户居民的阻挠,因为烟道加装超过楼顶要经过相邻多户居民的外墙,居民担心烟道的安装会影响正常生活,不答应该饭店的烟道从他们外墙安装到楼顶。城区分局执法人员为解决饭店烟道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临近居民的担忧,多次深入住户进行走访,宣传油烟治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联系小区物业部门在当地社区召集物业和居民代表召开了协调会,讲清烟道改造采用的材料和技术,打消了楼上住户的疑虑,取得临近居民的同意。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该饭店完成烟道的整改,彻底消除了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反映人对事情的解决非常满意,多次打电话对执法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城区分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妥善处理群众环境举报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直接体现。城区分局处理群众举报过程中始终坚持三条原则:一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再小的问题也要当做大事去处理,即使不是生态环境部门管辖的事情,也会告知百姓解决问题的途径,用行动展现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二是换位思考解难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处理,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信访举报的处理效率和质量,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三是诚心服务化矛盾。在处理举报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工作人员只有在工作中尊重事实,公平公正去处理每一起信访举报,用自身良好的工作姿态去感化信访举报中的每一个当事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人员是在为他们解决问题,一些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把生态环保实事办成群众满意的好事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阳城分局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阳城分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立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将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扎根心里,暖进群众心里。今年以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阳城分局对440家餐饮业进行摸排。为进一步整治餐饮油烟污染问题,召开会议强力推进。自5月以来,阳城分局分片、分批组织全县餐饮行业召开8次综合整治推进会议,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排放标准,现场讲解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使餐饮业主对餐饮废水和油烟的危害、直接排放或超标排放的法律后果有了直观的认识,对油水分离和油烟净化的安装要求、要点、规范和有了准确的把握。现场指导加快进度。为确保油水分离和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进度,多次深入餐饮企业,现场指导、共同研究处理方案,寻找最佳最经济实用的方法。目前,大中型以上的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共76家,全部将油水分离装置安装到位,共投资7万余元。现场检查加速整改。多数餐饮店油烟净化装置已按规定安装到位,但有少部分餐饮店油烟净化装置闲置或存在应付使用,而且未进行监测取得有效监测报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各餐饮单位对油烟处理效率必须达到90%以上,油烟排放口必须符合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高效油烟净化设备要安装在油烟排风机前面,要先于排风机开机,后于排风机关机。大中型以上的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投资15万余元进行整改,现已基本完成,正在陆续进行监测。严格查处违规行为。对县城餐饮行业使用燃料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取缔了30家不符合规定使用木炭烧烤的行为。全县烧烤餐饮店投入10万余元进行升级改造,将燃料改为电、气等清洁能源,从源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深入了解住宅楼油烟扰民实际情况,在营业期间实地调查,不分白天黑夜走访居民,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诉求,召开居民、物业、商家三方座谈会,对油烟净化装置管道存在污染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并取得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其油烟排放浓度的监测报告,确保达标排放方可营业。
目前,阳城县城蜀栈火锅店投资3万元对其油烟排放口进行整改,并取得了有效的监测报告,油烟排放大大降低,群众对执法人员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表扬。
经过综合整治,县城餐饮行业油水分离使餐饮废水得到初步处理,为县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达标处理打下基础;餐饮行业油烟排放大幅度降低,排放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群众信访举报大幅度下降,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阳城分局将继续加大力度整治辖区内油烟净化,长期坚持,定期监督巡查,将存在的问题彻底整改到位,为居民营造一个更文明和谐的宜居家园。
不忘初心,心系民情
——大同市生态环境保护
综合行政执法队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大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利用12369环保举报管理热线、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平台,努力提升自己,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市民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反映金色水岸绿洲小区20号楼楼下小谭烧烤店在20号楼2层楼外墙安装了一部空调,空调噪音扰民。此事曾多次向物业反映,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接到此举报后立即前往现场,取得第一手资料。举报人反映的金色水岸绿洲小区20号楼外围烧烤店为小谭家烧烤店,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主营餐饮服务,占地大约120平米,有2个鼓风机,规模有十桌。大同市平城区小谭家烧烤店鼓风机设备运行时产生噪音。执法人员检查完现场情况后,将举报人、商家、小区物业集中到一起协商,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在不影响周边其他居民的情况下,确定了最佳方案。整改方案确定后,执法人员要求该店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鼓风机噪声的隔音降噪治理,杜绝噪音扰民。在这五个工作日内,执法人员多次前往现场指导监督商家整改治理。在执法人员的精准处理下,一直堵在举报人心里的急难愁盼终于解决了,举报人为了表达对执法人员的感激之情,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一面锦旗。这件信访案件的解决只是全省生态环境应急信访工作的一个缩影。执法人员用行动诠释了群众利益无小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