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双拥办 更新时间:2020-04-02 08:40:00
“这是解放大西北的,这是解放新疆的……”在离石区信义镇信义村李金才儿媳妇的家里,91岁的老兵李金才将记录自己军旅生涯的一枚枚勋章拿了出来,绿色的锈迹记录着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日渐崛起。1948年入伍,李金才跟着彭德怀王震部队,历经宁夏战役、河西战役,扫清陕南、陇南残敌,解放了陕、甘、宁、青四省全境,随后一路由彭德怀王震率领,进军新疆;在部队度过了六年难忘时光。回想起自己的这些过往,老人说从未后悔过。
蹒跚的步履,稍显弯曲的脊背,因战争背背包时间太久而长期无法灵活伸直的胳膊,这是记者对李金才老人的第一印象。尽管行动不便,依然拄着拐杖站起来和我说话,我想,这恐怕就是一个军人的作风吧,不禁心中多了一份敬意。1928年出生的李金才老人,是离石区信义镇信义村人。如今的他,早已过上了平稳、幸福的晚年生活。但提起往事,老人记忆犹新,仿佛那场战役就在昨天。
1928年,李金才出生在信义村,他是家中的老大。在当时,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1948年,解放军部队来村里动员男青年报名参军,李金才动了心。“我问他们解放军是干什么的?他们说要解放全中国,要让全国人民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穿。”李金才回忆到这里仍然情绪激昂:“反正在家也是饿死,还不如去‘解放全中国’!”怀揣着这样单纯又执着的想法,李金才报名参了军,被编到了工兵第1团3营7连9旅。
“我是工兵第1团3营7连9旅的,是彭德怀和王震的部队。我们的敌人是胡宗南率领的部队”。年事已高的李金才老人,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说起话难免有些许的含糊,但是对自己部队和对抗的敌军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中国大地再次燃起战火,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此拉开序幕。从中原突围开始,这幅气势恢宏的战争画卷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从中原到东北,从华东到西北,从华北到华南,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战火烧遍了整个神州大地。
1948年初春的离石区寒风呼啸,李金才回忆到,起初当兵我是从高家沟出发,跟着彭德怀王震仗一路打胡宗南的部队,打到中阳枣庄子,战士们士气十足,在参与中阳城枣庄子的战役时,中阳城城墙装的土袋子,把城门围住,战士们攻不进去,之后改为爬云梯上去,由于人多,云梯也被折断,当时很危险,情急之下,没处躲,同时城门那里安了地雷,在进攻的时候,地雷把一个排都炸死了,战友们勇往直前,终于打下了中阳城。战争期间,部队都靠山露营,筹集的原粮无法加工,只能吃玉米粒和山药蛋。好点的食物无非也就是小米饭和窝窝头,生活虽然艰苦,但战员们的情绪都很高涨。
“背起背包扛起枪,边走边作战,一路打到新疆去”,跟随彭德怀王震一路打到陕西、西安、新疆,打的地方很多,少胳膊瘸腿的惨状是常见,都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这两条腿一路走一路打,那一带都是我们打下的成果”。谈起累累战果李金才老人满眼含泪却也露出自豪的表情。
李金才继续回忆到:“到了新疆之后,我们开始了三年半的新疆大建设,死在新疆扎根新疆,这是彭德怀王震的命令,我们要为解放全国打好基础,做好后方,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自给自足搞建设,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新疆大建设。
直到1954年,李金才从部队退伍,结束了6年的军旅生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信义村。偶尔,李金才的记忆会飞回到几十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回过神来望着静谧的村庄,他竟有些恍惚,仿佛如今的生活就像一场梦,当年他可从未想过能有如此幸福安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