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我们从国家公布的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挑选出突出山西籍或战斗牺牲在山西的外省籍烈士(其中包含一个英雄群体)的事迹,将在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微信公众开展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抗日英烈事迹系列报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先烈们所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永远是激励三晋儿女克服一切困难、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的强大精神力量。 朱宝琛,男,1910年出生,原名昌裕、宝善,山西平遥人,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民国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参加吉鸿昌等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军政治部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经中共山西省委介绍,到平遥县做统战工作。他利用有利时机,多方周旋,救出了关押在县监狱的“政治犯”。不久,又组织了县抗日游击队。日军占领平遥后,他随游击队撤到孝义县。当时,部队生活十分困难。他家是平遥县有名的富户,他从家中运出几百袋面粉,并把骡马、大车等物资捐献给部队。后来,他率领的游击队分别编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和牺盟会游击队。1938年初任中共汾阳县委书记。他携带妻子、小儿、两个侄子一起加入革命队伍,并捐献家中所有贵重财物。1939年十二月事变时,他正在雁北支队工作,同阎锡山派驻雁北的顽固头子白志沂进行坚决的斗争。1940年初,终于把白部逐出雁北,取得了反顽斗争的胜利。后到晋察冀边区的抗大二分校学习。一年后学习结束,回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雁北支队任代理参谋长。1941年,为粉碎日军对晋察冀边区的“铁壁合围”,率部在灵丘县一带与“扫荡”之敌作战。在一次战斗中,部队遭到敌人包围,他在指挥部队撤退时中弹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