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 砥砺前行

来源:吕梁市统计局 更新时间:2017-12-15 12:05: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党的十八大召开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千方百计扭转全市经济下行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在2016年呈现出了标志性、趋势性、转折性变化。

    一、经济增长已进入合理区间,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吕梁经济开始逐渐下行,2014年之后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的局面。2012-2015年全市经济增速分别为10.8%、9.5%、-2.0%、-4.7%(同期全省为10.1%、8.9%、4.9%、3.1%)。从2014年开始经济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各市中也处于落后的位置,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全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面对困难,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省委提出“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狠抓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2016年全年GDP增4.1%(全省为4.5%),比2015年加快8.8个百分点,这是吕梁自2014年以来11个季度后首次接近全省平均增长水平。这份“成绩单”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之后取得的,是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节点实现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见下图)

2017二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GDP同比增长9.5%,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比全国(6.9%)和全省(6.9%)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超出全年预期目标(5.5%)4个百分点,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成效显著,第三产业表现不俗

    五年来,我市按照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需求结构,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2012-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即服务业)年均增长6.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2.9个百分点,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高4.2个百分点。2016年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8%,比2012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服务业增速平稳较快、占比提高,弥补了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增速换档的一些影响,为推动全市经济企稳向好提供了关键支撑。

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长6.4%,位居三次产业增长之首,快于GDP增速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抢抓机遇推动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初现新格局。2016年主动走出去与全国排名前十的河南明泰、嵩基、杭州鼎胜等铝精深加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推动铝产业向下游延伸。兴华科技2×35万吨铝基新材料、华兴铝业二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投产,全省最大的轻铝合金生产线中铝华润一期50万吨项目开工建设。积极盘活企业闲置资源资产,大力引进高科技、金融资本和优秀人才,加快煤焦产业纵向延伸,推动交城华鑫与太原理工大学、孝义鹏飞与北京三聚环保、孝义金岩与山东科瑞合作,鹏飞集团建成全国领先的甲醇联产 LNG 项目。聘请著名导演贾樟柯对我市旅游开发进行策划、包装。7月份在太原举办了旅游推介暨项目招商大会,推出了一批旅游产品和项目。7月份华为公司大数据中心项目落地离石,10月份北京软通动力城市创新综合体项目落地孝义,中交网通智慧高速大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交城。全市煤电铝、煤焦化、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坚定不移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2016年严格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煤炭行业核减产能1060万吨,水泥行业退出落后产能45万吨。坚持与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采煤沉陷区治理相结合,制定化解房地产库存、购房补贴等政策,减少库存商品房172.4万平米。积极防范金融风险,联盛集团破产重整依法有序推进;农信社改制步伐加快,孝义农商行挂牌运营;引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债转股等方式,处置银行不良贷款23.7亿元。全市1328名干部深入439个重点企业开展帮扶服务;组织300名民营企业家、10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浙江大学等院校培训,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意识和发展信心明显增强。坚决落实省市税费减免政策,减少企业税负4亿元,减征社会保险费1亿元。推动17户用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电量23.1亿度,节约电费1.16亿元。市区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1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积极推广运用 PPP 项目融资模式,分三批次向社会发布总投资1138亿元的105个项目,在建PPP 项目达19个。组织“迎老乡、邀客商、兴吕梁”、北京和汾阳农产品展销推介等系列招商活动,香港王老吉、天津宝迪、北京新瑞利邦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吕梁。

三、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城镇化扎实推进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为38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8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8万人,城镇化率47.75%,比2012年末提高6.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3-2016年城镇人口每年增加6.8万多人,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从各县(市、区)城镇化发展来看,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016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发展最高的是离石区,城镇化率为82.2%;全市城镇化率最低的是临县,城镇化率为32.88%;最高和最低相差49.32个百分点。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近五个年度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分别相差56.41个百分点、55.05个百分点、53.18个百分点、51.25个百分点和49.32个百分点,近五年来,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相差每年至少缩小1.36个百分点。2016年(相差49.32个百分点)比2012年(相差56.41个百分点)缩小了7.09个百分点,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集中精力开展新区安置和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新区16个安置区69栋楼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完工。吕梁大道一期绿化、主城区人行天桥、便民公厕等一批工程完工。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769公里,市区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1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吕梁至太原开通了城际列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人民福祉进一步增强。    

城镇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吕梁作为太原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调整和吕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依据《太原都市圈规划》,及时启动并实施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在综合区域发展要求和各类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市提出的“一带、一群、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带:孝汾文交城镇带;一群:“离石——柳林——中阳——方山”城镇群;多点:5个县城和30个重点镇),在现有产业布局条件下,逐步明确总体区域产业布局与分工,推动产业及其功能向核心区集聚,重点发展产业带。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人融入工业化的进程,就是人的城镇化的起步。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规划为先导、产业为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有效加快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

    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80元,比2012年增加4174元,年均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4元,比2012年增加2280元,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3.16,比2012年下降0.57。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2016年举全市之力打出“3105”政策组合拳,全面开展“三个一”扶贫行动,精准实施“十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五项机制”创新按照“五统一两集中”模式,推进光伏扶贫迈出坚实步伐,方山建成全省最大的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吕梁山护工”品牌开始叫响省城、京城。经济林提质增效进展顺利易地扶贫搬迁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投资完成率和总竣工率分别超省2611个百分点8+2”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生态脱贫探索形成“合作社+贫困户”“政府购买式造林”等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建成219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14个水质检测中心,10万农村人口饮水标准得到提升出台医疗救助“16条”和教育扶贫系列措施,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大幅提高,兜底工作逐步夯实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推进了县际结对帮扶工作278个贫困村、11.1万人脱贫,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福祉进一步增强2016年全市民生支出226.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2.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26所,文水、交口、中阳等6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吕梁学院附中投入使用。整合离石师范、吕梁教育学院等学校资源,筹建吕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招生1140名。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12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1.15万名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积极组织参加省政府《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活动,全市人民广泛参与、积极支持,扩大了吕梁对外影响力。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失业率控制到2.72%。完成营造林57.34万亩、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造林47.03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3万亩、生态修复22万亩。开展“铁腕治污”行动,实施冬季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毫不松懈抓安全,全市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三大战役”,刑事案件和“两抢一盗”发案数大幅下降,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2017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节点,也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年份。全上下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促转型,推进全经济持续稳定向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