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市统计局 更新时间:2019-07-01 15:51:00
2018年吕梁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4988元,与2017年的58826元相比,增加了6162元,同比名义增长10.5%。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8271元,同比名义增长11.2%。扣除物价因素,2018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4%。
分县(市、区)看,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前3位的分别是兴县78049元、临县72543元、柳林县70786元;排后3位的分别是文水县55211元、石楼县55581元、交口县55906元。同比名义增长率排前3位的市是方山县15.9%、孝义市15.3%、兴县13.9%;排后3位的是岚县5.0%、石楼县5.2%、文水县6.5%。最高和最低的县年平均工资之比为1.41:1。
表1: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县(市、区) |
2017年 |
2018年 |
名义增长率 |
吕梁市 |
58826 |
64988 |
10.5 |
离石区 |
53294 |
56955 |
6.9 |
文水县 |
51845 |
55211 |
6.5 |
交城县 |
61107 |
69007 |
12.9 |
兴 县 |
68520 |
78049 |
13.9 |
临 县 |
65295 |
72543 |
11.1 |
柳林县 |
63647 |
70786 |
11.2 |
石楼县 |
52817 |
55581 |
5.2 |
岚 县 |
61027 |
64058 |
5.0 |
方山县 |
57343 |
66478 |
15.9 |
中阳县 |
60083 |
64092 |
6.7 |
交口县 |
52159 |
55906 |
7.2 |
孝义市 |
56224 |
64802 |
15.3 |
汾阳市 |
61808 |
68029 |
10.1 |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采矿业7860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1倍;金融业75703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6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3497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3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575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0%;住宿和餐饮业27716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3%;房地产业3512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54%。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3.05:1,比2017年的3.18:1差距缩小。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率分别为44.2%、37.0%及24.2%。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住宿和餐饮业,增长率分别为-15.5%、-3.1及-2.4%。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8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2: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
|||
单位:元,% |
|||
行业 |
2017年 |
2018年 |
名义增长率 |
合计 |
58826 |
64988 |
10.5 |
农、林、牧、渔业 |
58300 |
49263 |
-15.5 |
采矿业 |
69043 |
78605 |
13.8 |
制造业 |
50052 |
53225 |
6.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1614 |
53393 |
3.4 |
建筑业 |
37003 |
53365 |
44.2 |
批发和零售业 |
45869 |
62841 |
37.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9159 |
73497 |
24.2 |
住宿和餐饮业 |
28411 |
27716 |
-2.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7064 |
68580 |
2.3 |
金融业 |
71822 |
75703 |
5.4 |
房地产业 |
34447 |
35125 |
2.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8995 |
35504 |
22.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56195 |
58766 |
4.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2584 |
25755 |
14.0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3870 |
66668 |
23.8 |
教育 |
65071 |
70894 |
8.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8545 |
66139 |
13.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1535 |
49938 |
-3.1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56937 |
60251 |
5.8 |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集体单位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为7207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1倍;其次是外商投资,为71296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0倍;第三位是有限责任公司,为68561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05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为股份合作公司,为20063元,是全市平均水平30.87%。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集体经济类型增速最高,同比增长21.5%。其他内资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经济类型增速最低,同比增长-11.8%和-11.6%。有4类经济类型的平均工资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3: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
|||
单位:元,% |
|||
登记注册类型 |
2017年 |
2018年 |
名义增长率 |
合计 |
58826 |
64988 |
10.5 |
国有 |
58305 |
62319 |
6.9 |
集体 |
59325 |
72075 |
21.5 |
股份合作 |
20063 |
20063 |
0.0 |
联营 |
36672 |
41945 |
14.4 |
有限责任公司 |
58213 |
68561 |
17.8 |
股份有限公司 |
67751 |
59869 |
-11.6 |
其他内资 |
46757 |
41237 |
-11.8 |
港澳台商投资 |
51803 |
58092 |
12.1 |
外商投资 |
70715 |
71296 |
0.8 |
附注:
1. 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以及房费、水电费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 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吕梁共调查约4527家,就业人员34.2万人。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5.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吕梁统计年鉴-2018》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