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年度数据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
发文机关:市统计局 | 主题词: |
标题: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 |
来源:省统计局网站 更新时间:2020-02-26 08:43:06
——2019年山西建筑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内容提要:2019年,全省上下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转型升级战略不断推进,我省建筑业生产连续两年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着一级和二级资质建筑企业产值占比持续下降、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需进一步提高、本地企业省外市场拓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近四年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位运行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尝试新模式,科学布局促进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帮助省内建筑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对策措施。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三大目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培育经济新动能,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为山西建筑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省建筑业生产连续两年保持了双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生产运行主要特点
(一)总产值快速增长,全国排名、占比双提升。
2019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4653.3亿元,比上年增加581.8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8.6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4位,较上年提升3位,产值总量占全国产值总量比重为1.9%,较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中,省内完成产值3044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增长10.3个百分点,占总产值比重65.4%,较上年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省外完成产值1609.3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增长4个百分点,占总产值比重34.6%,较上年占比降低0.9个百分点。自2018年初开始,山西建筑业生产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产值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全国前列。
图1:
(二)特级企业数量和规模快速发展。
2019年,全省共有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292家,比上年增加369家,增长12.6%,其中,特级企业20家,比上年增加8家,增长66.7%,一级企业262家,比上年增加80家,增长44%。特一级企业共完成总产值3373.8亿元,比上年增加451.4亿元,增长15.4%,占全部产值比重达72.5%,其中,特级企业完成产值1606.4亿元,同比增长57.2%,占全部产值比重34.5%。
在签订合同额方面,特级企业共签订合同额4900.2亿元,比上年增加1867.1亿元,增长61.6%,占全部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的比重46.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010.7亿元,比上年增加1350.3亿元,增长81.3%,占全部新签合同额的比重47.9%。
在从业人员方面,特级企业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达到31.8万人,比上年增加11.7万人,增长58.2%,期末从业人员20.4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长58%,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万人,比上年增加近1万人,增长52.4%。
图2:
(三)对吸纳就业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全省直接从事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达到113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余人,增长3.3%,期末从业人数达到80.9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3.5%,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1万人,比上年增加1395人,增长1.1%。
(四)人均产值生产率居全国上游。
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019年,全省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1.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4万元/人,比全国平均40万元/人的生产率高1.2万元/人,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3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三位。
图3:
(五)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后期生产发展潜力大。
2019年,全省有工作量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10456.6亿元,比上年增加1407.6亿元,增长15.6%。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629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54.7亿元,增长24.9%。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布看,房屋建筑业本年新签合同额在四大行业中增速最高,共新签合同额2818.9亿元,比上年增加634.3亿元,增长29%,占全部新签合同额比重44.8%;土木工程建筑业新签合同额2948.7亿元,比上年增加553.9亿元,增长23.1%,占全部比重46.9%;建筑安装业新签合同额386.5亿元,比上年增加60.6亿元,增长18.6%,占全部比重6.1%;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新签合同额137.4亿元,比上年增加6.6亿元,增长5%,占全部比重2.2%。
(六)民营企业保持快速发展。
2019年,全省民营企业2982家,比上年增加381家,企业个数占全部企业比重达到90.6%,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共完成产值1978.2亿元,比上年增加349.5亿元,增长21.5%,占全部产值比重42.5%,占比持续提高,较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一级和二级资质建筑企业产值占比持续下降。
2017年之前,一级和二级资质的建筑企业总产值占全部产值比重保持在70%以上,201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1.8%,到2019年占比继续下降到55.1%。2019年,全省有工作量的一二级资质建筑企业共1246家,同比增长26.6%,共完成总产值2564.8亿元,同比增长1.9%。一二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完成产值占比不断下降,一方面是部分大型一级企业升资质到特级企业,另一方面是在不断发展特级企业规模数量的同时还要关注一级和二级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数量上去了还要确保新升级的一二级企业及时发展壮大起来,使一二级建筑企业能真正发挥全省建筑业中坚力量的作用。
(二)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需进一步提高。
2019年,有工作量的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共290家,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5.9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70.8亿元,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47.8万元/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22位,与全国平均59.7万元/人的生产率相差11.9万元/人。
(三)本地企业省外市场拓展能力仍需加强。
2019年,全国各省建筑企业在本省外完成产值共计83435.1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在外省完成产值52539.1亿元,占全国各省省外完成产值比重63%,其中,江苏占全国比重最大达到18.4%,其次是北京和浙江,分别占比10.3%和8.7%;中部地区共完成外省产值18990.4亿元,占全国省外产值比重22.8%,中部六省中占比最高的是湖北,完成省外产值6403.5亿元,占全国比重7.7%,其次是湖南、河南、江西,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2%、3.3%、3.2%,山西在中部六省中总量和占比都居于末位,占全国外省完成产值比重只有1.9%,在全国居第17位;西部地区在外省完成产值10308.3亿元,占全国外省产值比重12.4%,其中,四川共完成2937.1亿元,占全国比重3.5%,居西部十二省之首;东北地区在外省完成产值1597.4亿元,占全国外省产值比重1.9%。
(四)近四年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位运行。
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建筑业企业资产合计6377.1亿元,同比增长15.1%,负债合计4920.7亿元,同比增长14.3%,资产负债率77.2%,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比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从2016年78.1%、2017年77.9%、2018年76.4%到2019年前三季度的77.2%,近四年来,我省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75%以上的高位运行状态。企业负债率较高的原因:一是带资承包、垫资工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二是在企业发展壮大中企业只注重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注重自有资本的积累,不断的增加债务规模,大量的资金成本支出,加剧了企业的负担,为后期企业综合实力的发展壮大留下障碍。
三、几点建议
(一)以科技为先导尝试新模式。
建筑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新技术应用在转型升级中的先导作用,积极探索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要认真组织技术难题攻关,做好技术总结和工法、专利编写申报,力争在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要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业,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环保建筑,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管理和运营新模式,通过购买或与设计单位开展合作来提升技术优势,通过选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机械、机具来提升装备优势,实行全面机械化施工、工厂化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科学布局促进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一二级建筑企业承担着大部分重点项目的施工任务,在全省建筑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省建筑生产的中坚力量,在支持特级企业做大做强和扶植培育小微企业迅速成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一二级企业的稳步发展和提高。要科学谋划各资质等级分布结构,形成特级企业引领,一二级企业支撑、三级及以下企业生力军做有力补充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帮助省内建筑企业走出去。
在积极优化省内市场的同时,加强市场开拓,鼓励企业走向全国以及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扩大省外以及境外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大企业对外推介的同时,帮助外出企业解决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积极争取更多的省内企业获得对外合作的机会。同时全力帮助解决影响建筑企业省外、境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高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四)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综合发挥各类金融工具的作用,鼓励引导我省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建筑业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为我省建筑业企业承揽大型项目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担保;努力寻求银企合作的办法,通过企业与银行之间充分沟通,夯实信用基础,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创新企业间合作机制,使得企业间资金能够在合作中发挥有效作用;进一步协调金融机构,积极为我省建筑业发展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