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放风 你真的会吗

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19-11-27 09:03:00

  大棚放风,菜农再熟悉不过了,就是早晨拉开草帘打开放风口放出棚里的湿气,过会儿再关闭放风口保温。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却不好掌握,放风不当,会导致棚内蔬菜植株参差不齐,壮弱有别,使蔬菜品质差,产量低。那么菜农在放风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温度表设置要合理

  大棚放风的重要依据是看温度表,温度测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蔬菜是否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有的菜农为方便读取温度,只在靠近棚门的一端设置温度表,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棚门口附近的温度相对较低,如果按照其显示的温度调整通风口,必然导致棚内温度偏高,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建议菜农在棚内东西向均匀设置3支温度表,然后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并将温度表的下端置于蔬菜生长点以上10厘米左右为宜。

  放风口大小要依据风向、位置等确定

  不少菜农反映,大棚内一头蔬菜生长不良,而大棚另一头的蔬菜生长却非常好,尤其是一些转色的茄果类蔬菜,如西红柿,总是在大棚的一头出现青皮果等。同样的大棚,同样的管理方法,为何大棚两头的蔬菜会长势不一样?

  总的来说,这是棚内两头温度不同导致的。在风向不同时,棚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不同:无风或略有东北风(或东南风)时,棚西端的温度一般要比东半部高2℃~3℃,而风较大时,棚东端反而比西端高2℃左右。当有西北风或西南风时,东西两端的温差会在3℃以上(西端高),且风愈大,温差愈大。

  如何根据风向确定放风口大小?当刮偏西风或西风时,风会顺着放风口进入棚中,从而导致棚内东头温度较低,菜农可以在放风时将东头放风口适当关小,而将大棚西头放风口加大,以降低棚西头的温度,保证棚内温度一致。反之,当遇到东风或者偏东风时,则要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当刮南风或者北风时,才可将大棚东西两侧的放风口敞开到大小一致。 另外,由于大棚两山墙会见光吸热,导致棚两头温度升高慢一些,棚两头温度低于大棚中间的温度。在放风时,菜农应将大棚两头的放风口开得稍小一些。

  浇水后,应先提温再放风排湿

  冬季大棚浇水后棚内地温降低明显,若在浇水后紧接着通风,会使棚内温度一直保持在低位,地温自然也提升不上来。根系长时间处于地温较低的环境下,就容易出现损伤,进而导致其吸收水肥的能力变弱,蔬菜生长发育受阻。

  棚温较低时,过早放风会使棚内湿度增大,所以通常为排出湿气应先提温后放风,只有提高了棚温才能把湿度降下来。没有提温在先,放风排湿是难办到的。

  正确的做法是:冬季浇水后,选晴天上午拉棚后,保持通风口关闭,一直到棚内温度升高至30℃以上时,开小口放风半小时后再开小口通风,持续至下午3时左右,棚室温度降低至23℃~25℃,关闭通风口。棚内温度降低到20℃左右时,再开小口通风15分钟左右,然后覆盖草苫或保温被进行保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