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日报 更新时间:2017-10-16 09:11:31
(实习记者 王卫斌) “感谢党的好政策,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让我还清了外债,子女上学和全家生活步入正常化。”这是临县林家坪乡南圪垛村沙垣组农民刘崇贵逢人便说的一句话。
原来几年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不满40岁的刘崇贵全家生活极度困难。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南圪垛村成立了广林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在临县林业局的安排下,合作社承揽了沙垣组四个山头上的造林工程,并给予刘崇贵特殊关照,同时吸收他们夫妇两人(一般贫困户只吸收1人)进入合作社,夫妇俩积极参加造林劳动,借钱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帮助拉运树苗、水管等,通过辛苦劳动收入达到了23400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挤出一部分钱维修了房子,生活基本步入了正规,小女儿上学也有了保证,刘崇贵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近年来,临县确定了“生态立县”以及“东山核桃西山枣”的生态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突出“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开展了“荒山绿化、退耕还林、提质增效、生态保护、合作造林”五个全覆盖,一手抓经济林建设,实现产业富民;一手抓生态林建设,突出生态修复。
全县干部群众自上而下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群策群力探索如何同时打赢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这两场攻坚战,全县成立了造林绿化工程领导组,3月12日,在城区南山举行了全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启动仪式,召开了全县春季造林安排动员大会,对全县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县政府出台了《临县生态脱贫工程行动计划》,县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汗流浃背地肩挑背扛着树苗穿梭在崎岖的山路上,生态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在临州大地迅猛开展。
县林业局局长冯清照介绍说,临县造林绿化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为保证造林质量,邀请了专业设计机构——山西园林绿化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承担全县造林规划设计,由省造林局督导人员牵头,利用最新研发的山西造林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首批16万亩退耕还林任务于3月底完成了作业设计,确保了清明前后全县造林大面积开工。结合全年绿化任务,规划了生态造林“123456”重点工程,全力实施“2833”工程任务;全面完成28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和33万亩造林绿化工程。
今年,临县统筹各级财政资金6亿多元开展各类造林任务26万亩,全部由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全县291个造林合作社吸收造林人员13000人,其中贫困劳力11400人,占80%以上,参与造林的贫困劳力年平均收入达7000元以上。换句话说,一个三口之家的贫困户,家庭中有1名劳力参与造林,年人均收入可达4200元。白文镇的李家湾、庙坪及临县东山是全县的造林典型。李家湾造林4000多亩,涉及耕地1400亩,荒山2600亩。庙坪主要是对山顶原有的8000亩核桃林提质增效基础上,再新增2000亩核桃林,山腰种植油松、山桃、山杏、木本药材等生态林。东山造林9117亩生态林,涉及县城周边的临泉镇、木瓜坪乡两个乡镇的土地,为改善县城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东山生态公园奠定了基础。最终形成山顶核桃林,山腰生态林,林下中药材,县城周边生态公园的生态格局。目前已经有258家造林合作社参与,年终要实现全县所有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