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市配合保障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组 更新时间:2017-06-05 17:26:31
初夏时节,一股环保督察的凌厉之风突然袭来。面对中央“铁腕治污”的信心和决心,吕梁市把保障和配合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事项,坚持党政领导抓环保、边督边改抓实效,敢于直面环保问题,动真碰硬,借势借机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真心点赞,网民跟贴支持,形成了对环境问题快查快办、立查立办、边督边改、上行下效的良好态势和氛围。
统计显示,截至5月31日,吕梁市已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群众反映问题30批306个问题。其中,确认属实209件,部分属实90件,不属实7件;停产整顿19家,关停取缔36家,罚款104家687.8万元。移送公安18人,行政拘留13人,刑事拘留3人,问责153人(行政处分44人,党纪处分71人,诫勉谈话38人)。近30天的时间里,中央环保督察让“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落地有声,环境保护属地管理责任更加落实,部门协同监管责任更加有效,群众环保意识更加提升,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感受到“环保风暴”的压力、责任和效果。
现场督办:党政同责抓落实
市委书记李正印、市长王立伟就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做出专门强调,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信访举报问题的整改落实,切实解决存在的环保问题,推动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倒逼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各级责任落实、突出问题整改、做好协调配合保障、严肃责任追究”并深入有关县(市、区)现场调研督办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促进了群众反映问题的快速解决,为吕梁市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山西省期间交办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督办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涉及多部门职能的问题,明确市级牵头部门,指导责任主体整改并协调解决整改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连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现场督办,分管市领导靠前指挥、统筹部署,市配合保障中央环保督察领导组和各级各部门联合作战,立行立改,重拳出击,按照“四个不放过”要求,和“三审五签”案件查处机制,加大案件查办和责任追究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借势借力推动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有效整改落实。不少地方还举一反三,进一步在监管上找盲区,查漏洞,在执行上找短板,查不足,进一步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使保护生态环境真正成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自觉。
交口县、孝义市坚持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在煤矸石治理方面积极行动,编制方案,落实资金,试点推动;汾阳市以“零容忍”态度,对辖区内再生橡胶行业等“散乱污”企业进行全面集中整治,持续强化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改力度;岚县重点盯住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重点突破;交城县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筑牢环境保护监管防线,形成了“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工作新格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案件审查流程,吕梁市建立了“三审五签”案件查处机制,“三审”即:对应部门业务初审、执法部门联合再审、分管领导综合终审。“三审”目的重在确保案件查处的严肃性,确保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追责情形、文字表述等严谨规范。“五签”即:经过“三审”之后,实行部门、公安、律师、副组长、组长五级审签。每一件交办案件通过“三审五签”后,按时上报中央环保督察组,同时在市县两级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站、微信平台等媒体进行了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现在不仅要看我们行业的文件落实好了没有,还要认真对照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看是不是做到位了,稍有疏忽,就可能面临追责。”一些参与环保工作的同志在填写整改报告时这样说,感到压力很大,真正有“红红脸、出出汗”的感觉。
严肃问责:确保件件有回音
环境问题无小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群众对空气、阳光、水的质量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此次中央环保督察组下沉我省期间,吕梁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调查处理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生态环境破坏、河道污染,废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噪音、粉尘、异味扰民等各类环境信访投诉问题,把人民群众高兴、满意、有获得感,作为整改落实情况的评判标准。能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时限和责任单位,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无论投诉对象大小,只要一经核实,立即受到严厉惩罚,在污染监管上形成高压态势,让政府、企业、个人紧绷环保这根“弦”。
在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中,侵占耕地、污水乱排、垃圾不当处理等环境污染,是社会公众反映和投诉的一类重点问题。“交城县并盛化工厂生产危险化学品偷排入白石南河;汾阳市阳城乡虞城村多家企业污染环境和侵占土地。”4月29日下午,就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不到两天的时间,第一批群众举报案件就交办到了吕梁市。面对环保督察组交办的问题,案件涉及的交城县、汾阳市对群众反映的3个环境问题即刻着手调查核实,并拿出具体处理和整改方案。交城县环保部门对并盛化工厂采取停产整顿措施,并提出相关整改要求;汾阳市对涉及污染环境的3户洗煤企业采取停产措施,每户罚款10万元,对搅拌站采取停产措施,罚款5万元。“文水县通源特种合金厂无环评手续及环保设备,白天黑夜持续生产污染环境。”在接到群众举报后,文水县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当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责令该厂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自行拆除生产设施,同时处以5万元罚款。对当事人移送至公安机关并进行了行政拘留,对包村干部予以行政警告处分。
在持续高压态势下,企业转型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转产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散乱污”行业正在走上规范化、园区化、清洁化发展轨道。雷厉风行的“问责风暴”也给地方领导干部带来一次思想上的环保“洗礼”。在推进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中,借环保督察之际,举一反三,以一个问题的查处变为一类问题的解决,以一类问题的解决变为长效机制的建立。针对全市城市规划相对滞后等问题,在全省公开选调了一名市规划局局长,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五城联创”实施方案》《“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方案》《农村建设导则》。部署开展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统筹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行了市县主要领导领办环保重点工程制度,重点整治城市建设管理、“散乱污”企业、工业企业违法排污、矿山开采生态破坏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等四类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到年底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有诉必果:社会各界给点赞
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的持续推进,群众环保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十分踊跃,对媒体公示案件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点击率日益攀升,点赞和跟贴不断,群众获得感明显提高。
“这才反映了问题一两天的功夫,垃圾清理了,卫生整洁了,村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没想到中央环保督察的力度这么大,政府为我们真正办了好事情。”得知村里堆积已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在数小时内已被相关部门全部清理干净,汾阳市三泉镇聂生村村民刘大爷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与三泉镇聂生村的刘大爷一样,这几天,孝义市梧桐镇南姚村的村民们也是心情大好。天刚蒙蒙亮,早早就从家里出来锻炼身体的村民梁耀中美美的在村里新硬化铺油的路上跑了一圈,梁耀中高兴地说:“这新修好的路走上就是舒服,你们看看我脚上的鞋,跑了一圈也没粘上个土,干干净净的。真是没想到政府花了五六天时间就把这条公路整治的这么好,现在我们早上起来锻炼身体都有了好去处。”在孝义市梧桐镇南姚村,记者看到沿着文峪河的这条出村公路刚刚进行了硬化铺油,公路两侧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而在十天前,这条道路还是尘土飞扬、坑洼不平十分难走,公路两侧随处都是倾倒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矿渣,发生这一改变得益于孝义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群众反应问题立行立改,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梁耀中说,村子里变干净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好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踏实,越过越有获得感。全市环保督察边督边改工作扎实推进,解决了大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和拥护。向环境污染“亮剑”,给群众满意答复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市民刘雪梅说,“这次的环保督察组雷厉风行,赞一个!环境问题关乎健康,关乎可持续发展,希望这种力度要保持,也期待在整个督察期间把百姓长期反映的问题企业的查一查、治一治”。
言为心声,百姓的口碑是此次督察整改工作最好的嘉奖,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百姓赞誉的背后,是对美丽吕梁、绿色吕梁的热切期盼。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吕梁的环境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