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市人社局 更新时间:2025-01-17
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亮点
1.持续擦亮“吕梁山护工”金字招牌。立足老区发展实际,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大使命任务,倾力打造了“吕梁山护工”省级劳务品牌,成为吕梁人社工作靓丽名片。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自2015年9月开展以来,己经累计培训58期吕梁山护工10.8万人,带动就业9.2万人,全国合作用工单位452家,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金牌月嫂的工资最高1.7万元以上,按照年平均就业6个月计算,年工资性收入已经突破18亿元大关,就业范围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山东等十三省三十一个城市。2024年培训吕梁山护工6期7742人,实现就业4944人。
特别是根据省委副书记、省长调研吕梁山护工时提出的“加快护工职业化发展,推动护工向护师转变”精神,以及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印发的《关于支持吕梁市开展探索吕梁山护工职业化发展路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吕梁山护工职业化发展实施办法》《吕梁山护工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通过实施达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提升、职称资格提升等方式,确保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在培训上加快实现由政府推动向群众自主报名转变,中高级技能培训上实现由护工向护师转变,就业上由推荐就业向订单式就业转变。加快走出一条“政府宣传动员、群众自主报名、培训签订就业承诺、订单式精准培训、跟踪式服务保障、高质量稳定就业”的六位一体的吕梁山护工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新路,着力补齐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奋力开创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新局面。
2.连续举办五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吕梁职业技能大赛特色品牌,202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五届大赛赛项设置由首届20个增加到第五届50个,参赛单位涉及国有企业、民办企业、职业学校、社团组织、个体工商户等多个领域,参赛选手来自一线教师、在校学生、企业职工、退役军人、普通农民等各行各业。累计参加大赛选手达到11045人,参加决赛人数由首届574人增加到第五届1463人,百分之八十的项目赛题达到国赛水平标准,五届大赛共命名“吕梁技术状元”177名、“吕梁技术能手”351名,累计发放奖金432.7万元。第五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命名“吕梁技术状元”54名、“吕梁技术能手”108名,发放奖金112.7万元。其中第五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共产生一等奖98名、二等奖196名、三等奖295名,拟于11月6日召开颁奖大会,命名“吕梁技术状元”53名、“吕梁技术状元”106名,发放奖金112.7万元。
3.就业社保服务村村社区全覆盖工作
依托全市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在全市建立2498个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坚持从办事群众视角着眼,确定“我要找工作”“我要办社保”等基层和群众急需的服务,重点突出求职登记、职位推荐、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状态变更等40项高频次、低风险服务,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需求。服务事项、服务流程均按业务政策、依群众口味统一选送、统一设置。6月13日系统上线以来,全市2498个服务点共办理124万件(次)就业社保服务。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培训就业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结合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开展沿黄导游、民宿管家等特色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为牵引,抓好劳务品牌提质升级,举办好吕梁第一次劳务品牌交流推介大会,打造1-2个省级劳务品牌,评选认定3-4个市级劳务品牌,结合区域务工传统、地域特点、劳动力资源优势,每个县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至少一个特色工种,实现劳务品牌县县全覆盖。以高标准举办吕梁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紧紧围绕985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举办第六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不少于50个项目的比赛,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为985产业提供技能人才、专业人才支撑,实现技能大赛县县全覆盖。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培育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模式,推动技能培训评价进校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募集不少于2000个见习岗位。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开发500个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按照“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举办招聘服务活动,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持续开展“131”服务,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各类群体投身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申报1-2个省级孵化创业基地。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抓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1+13零工市场、乡镇就业服务站和易地搬迁小区就业服务站就业服务和指导功能。
(二)社会保险
按照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工作部署,合理安排和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平稳落地。精准推进参保扩面,分类施策解决“漏保”“脱保”“断保”等问题,有效提高参保率、缴费率。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完善信息系统,提高服务质效。健全资金保障、设备管理、业务联办、人员支撑等长效机制。落实国家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做好发放工作。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持续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要情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完善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机制。
(三)人事人才
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加强事业单位人才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初级、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初次职称确认程序,规范职称申报程序,进一步透明职称评审工作。采取“线上+线下”“事业+企业”联动推进的方式前瞻性组织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及奖励规定。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吸引高校大学生顺利入驻基地开展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落实国家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标准政策,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对照省级产业园标准,进一步完善吕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配套设施,引入优质服务机构,争取2025年五一前开园运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集聚产业、培育市场、孵化企业、服务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劳动关系方面
以根治欠薪为中点抓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召开全市首次推动构建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会议,继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进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健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经济性裁员、欠薪欠保等突出问题进行排查处置。巩固深化根治欠薪工作,抓好新发欠薪问题动态清零,一般问题3日内清偿、 重大问题限期解决;坚持不懈抓好欠薪源头治本,对工程项目制度落实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坚决遏制欠薪增量。多措并举落实好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各项工作。推广应用劳动用工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劳动用工动态管理。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规范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健全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数据监测工作方案。切实提高“互联网+调解”平台的案件办理质效,建立日常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裁审衔接制度,促进裁审衔接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