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1423LL00100/2024-66277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2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开展2024年“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吕人社函〔2024〕345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25日

吕人社函〔2024〕345

关于印发《开展2024年“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社局有关科室及局属事业单位,市直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24年“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的通知》(晋人社办函〔2024〕166号)文件精神,定于7月至9月在全市组织开展2024年“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7月至9月

二、活动主题

搭建对接平台,携手助你创业

三、服务对象

(一)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创业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

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

(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特别是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人员。

(三)有创业资源对接需求的创业项目、创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创业项目、返乡创业项目、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创业项目。

四、活动目标

(一)搭建平台集聚创业资源,使服务对象更加便利地了解创业资源信息,有需要的及时享受创业政策和创业服务,实现优质资源有效集聚、便利获取。

(二)拓展渠道促进供需对接,使服务对象与创业资源有更多机会面对面交流,根据个性化需求构建多元服务格局,实现供需两端双向选择、精准对接。

(三)营造氛围激发创业活力,使服务对象感受到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激发劳动者创业就业内生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五、活动内容

(一)打包提供创业信息对接。围绕服务对象创业需求,编制创业资源“三清单两名录”,集中发布、动态更新。重点编制发布创业载体空余场地、设施设备、政策服务等场地信息清单,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特色金融产品等融资信息清单,创业培训课程计划、培训师资、培训对象等培训信息清单,创业导师擅长领域、研究专业、指导方向等创业导师名录,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和活动安排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录,促进创业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接。(牵头单位:就业指导科、就业培训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配合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市分行、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广泛开展创业场地对接。组织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开放观摩活动,引导有需求的创业者现场观摩体验入驻环境、服务项目、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与创业载体直接对接、快速入驻。充分发挥创业载体集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优势,整合创业载体入驻项目提供的产品、服务信息,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县域产业发展链条创业项目,提供市场供需信息对接服务。(牵头单位:就业指导科、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分类实施创业融资对接。根据创业项目不同发展阶段,分类组织“政企银担”交流系列活动,遴选推介有资金需求、带动就业多的创业项目,争取融资支持,扩大投融资对接服务渠道。探索结合人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为创业项目提供增信方案,丰富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积极邀请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融资对接活动。(牵头单位:就业指导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市分行、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拓展举办创业培训对接。拓展“马兰花”创业培训,推介一批创业培训精品课程,面向青年学生和返乡入乡创业人群,推广直播版网络创业培训课程。结合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探索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培训指导项目,提升企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培育乡村创业新青年,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传统特色,丰富创意农业、特色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差异化培训项目。(牵头单位:就业培训科,配合单位: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深入组织创业导师对接。充分发挥创业导师作用,重点发挥创业指导师人才队伍作用,组织进基地(园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系列基层行活动。通过巡回指导、志愿服务、远程会诊、驻点服务等多种方式,搭建服务对象与创业导师面对面交流平台。支持创业导师与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建立长期稳定帮扶机制,引导帮带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牵头单位: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六)密集促进人力资源对接。根据创业企业招聘用人特点,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小规模、分类型、定制式现场招聘活动和灵活就业特色活动。依托零工市场、基层就业站点等服务机构,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频次,为返乡入乡创业项目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招才引智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招聘网、短视频平台等线上载体作用,开展直播带岗、视频双选等云招聘服务,向创业企业定向推送求职者信息。(牵头单位: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七)精准推进创业政策对接。多渠道开展创业政策宣讲活动,通过服务对象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主动推送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渠道,提高政策知晓度。聚焦已经申请享受和有意愿申请享受创业政策的服务对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助力服务行动,综合发挥政策、培训、指导、孵化等全要素、全周期扶持作用,提供全链条相互贯通的创业服务。(牵头单位:就业指导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八)推出灵活就业特色活动。依托零工市场组织特色服务活动,提供“用工直招”“送人到岗”“就业大篷车”等快速对接服务,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尽快对接用工单位、上岗就业。组织“培训充电”“心理疏导”等就业服务活动,帮助灵活就业人员了解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提升就业能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宣讲、法律宣传等关爱帮扶活动,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市场、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六、统计指标

(一)新入驻创业载体的创业项目个数(责任单位:就业指导科)

(二)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笔数,包括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责任单位:就业指导科)

(三)其他融资对接达成意向金额(责任单位:就业指导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市分行)

(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金额(责任单位:就业指导科)

(五)组织创业培训班次数(责任单位:就业培训科)

(六)创业培训人数(责任单位:就业培训科)

(七)参与活动的创业导师人数(责任单位: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八)组织创业导师开展创业指导场次(责任单位: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九)组织创业企业招聘会场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场)

(十)帮助创业企业招聘人数(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市场)

(十一)服务对象人数(责任单位:组织各项活动的牵头单位)

七、工作要求

(一)准确摸底需求。充分发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零工市场,深入基层开展创业资源需求和供给信息摸底,明确服务对象、了解创业需求、掌握资源供给等信息。加强外出人才返乡和城市人才下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实名服务,针对个性化需求精准推送创业资源信息,提供双向选择对接服务。

(二)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完善公共创业服务功能,细化制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系列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创设特色活动,可同期举办创业大赛、区域性联合服务等活动。要加大返乡入乡创业扶持力度,探索推广多元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模式,拓展设施健全、服务配套、特色鲜明的乡村创业新空间。

(三)营造浓厚氛围。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统筹用好本地和外地、线上和线下资源,扩大优质创业服务资源供给。要统一使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名称,提前公布活动日程安排,开展宣传报道,扩大声势和影响,大力营造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良好氛围。

(四)确保数据质量。就业培训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安排专人对各项活动推进情况进行精准统计,对相关领域数据进行审核把关,严格统计指标,确保数据质量。11项统计指标由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汇总后报省厅。

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于9月30日前向省厅报送活动总结和活动情况表(见附件)。

请各县尽快确定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各1人,于7月26日前将姓名、联系电话报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联系人:就业指导科刘雁娥

联系电话:0358-8235136

联系人:就业培训科薛海平

联系电话:0358-8235196

联系人: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王保春

联系电话:0358-8487240

联系人:市人力资源市场冯旭

联系电话:0358—8247136

    修改附件: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情况.xls

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25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