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信息 > 部门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 > 2021年财政决算和“三公”经费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 引 号:111423LL00100/2023-10635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6日 |
发文机关:吕梁市科学技术局 | 关 键 字: |
标 题:吕梁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度部门决算 | |
主题分类:财政 | 成文日期:2022年09月26日 |
吕梁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况
一、本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一)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二)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十、部门决算公开相关信息统计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将其中需要列示的事项一一做成目录)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 附件
第一部分 概况
一、本单位职责
1、拟订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2、统筹推进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市重大(重点)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3、牵头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市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4、拟订市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市重大(重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拟订重大(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编制重大(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牵头组织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推动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5、编制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重点)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组织协调我市国际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6、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重点)任务并监督实施。组织申报和管理高新技术企业。7、牵头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8、统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区域创新发展、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9、负责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科技保密工作。10、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指导我市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11、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市重点引进外国专家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高端专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出国(境)培训总体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12、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13、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和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组织工作。14、配合组织、协调、管理我市自然科学基金相关工作。15、将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归市科学技术局。16、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17、职能转变。围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全市科技管理平台,减少科技计划项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和资源配置“碎片化”现象。进一步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统筹市内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国外科技智力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吕梁市科学技术局机关行政编制16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6正2副。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详见附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入总计1681.78万元、支出总计2192.84万元。与2020年相比,收入总计减少133.95万元,下降7.38%,支出总计增加1038.32万元,上升89.94%。主要原因是2020年同时下达2019年和2020年科研经费和高层次人才经费,而且下达时间迟,导致2020年年底结余资金都在2021年累计支出。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入合计1681.7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681.78万元,占比100%;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比0%;事业收入0万元,占比0%;经营收入0万元,占比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比0%;其他收入0万元,占比0%。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支出合计2192.8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98.29万元,占比36.40%;项目支出1394.56万元,占比63.60%;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比0%,经营支出0万元,占比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比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计1681.78万元、支出总计2192.84万元。与2020年相比,财政拨款收入总计减少133.95万元,下降7.38%,,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038.32万元,上升89.94%。主要原因是2020年同时下达2019年和2020年科研经费和高层次人才经费,而且下达时间迟,导致2020年年底结余资金都在2021年累计支出。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2192.84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20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038.32万元,上升89.94%。主要原因是2020年同时下达2019年和2020年科研经费和高层次人才经费,而且下达时间迟,导致2020年年底结余资金都在2021年累计支出。
其中,人员经费647.04万元,占比29.51%,日常公用经费151.25万元,占比6.9%。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2192.84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4.26万元,占1.56%;科学技术(类)支出2103.21万元,占95.9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4.91万元,占0.22%;卫生健康(类)支出2.1万元,占0.10%;住房保障(类)支出48.37万元,占2.21%。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 798.2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647.04 万元,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 621.95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25.09万元;公用经费 151.25万元,主要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151.25万元。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2万元,支出决算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与2020年基本持平。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预算0万元,支出决算0万元,与上年一致。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2万元,支出决算2万元,均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3.公务接待费预算0万元,支出决算0万元,与上年一致。
因公出国(境)团数 0 个,人数 0 人;公车保有量 1 辆;国内接待批次 0 个,接待人数 0 人。
八、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21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51.25万元,比2020年增加61.94万元,增长69.35%。主要原因是:科技事业业务增加,科技事业支出增加,机关运行经费相应增长。
(二)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87.79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39.86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31.84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6.09万元。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1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1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公车改革后核定的一般公务用车;无单价50万元(含)以上的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元(含)以上专用设备。
(四)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1)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单位组织对2021年年初预算批复的特定目标类项目3个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这三个项目都属于一级项目,共涉及资金2810万元,其中910万民营经济奖励资金属于转移性支出,直接由财政全部下拨到各县,不通过我单位资金支出,其他两个项目资金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86.65%。
我单位对“科技研发资金”“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资金”“民营经济奖励资金”3个重点项目组织开展了部门评价,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10万元,部门内部开展绩效评价。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局对资金的使用范围与原则、申报与管理、监督与检查作出了具体规定。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思路创新、组织创新、载体创新、方式创新、手段创新等,切实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通过专项资金的有力引导,对我市科技创新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部门评价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单位对2021年年初预算批复的重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从绩效自评结果来看,各专项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管理制度健全且得到了有效执行,对我市科技创新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绩效评价报告及自评表以附件形式公开。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无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二、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三、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或项目已完成等产生的结余资金。
四、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或项目已完成等产生的结余资金。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七、“三公”经费:指市直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八、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第五部分 附件
重点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21年吕梁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吕梁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预算绩效管理专项工作考核的通知》(吕财绩〔2021〕7号)要求,结合我局“2021年吕梁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开展了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吕梁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是依据《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意见》(吕政发〔2017〕16号)及附件《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具体支持办法》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由吕梁市科学技术局负责组织实施。
按照开发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2021年在大数据、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支持41项吕梁市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支持科研经费1052.675万元。
项目承担单位共25个,其中企业承担20个,高校和事业单位5个。企业所涉县域有交城3户,文水5户,汾阳1户,孝义1户,交口1户,中阳1户,柳林2户,方山1户,岚县1户,兴县2户,临县1户,市经开区1户;高校和事业单位有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省汾阳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省超级计算中心。
(二)项目绩效目标
吕梁市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绩效目标是: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市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我局开展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是为了及时掌握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项目开展情况,发现问题,督促项目承担单位依照项目进度时间表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绩效评价对象为2021年我市高层次人才资金下达单位,即项目承担单位。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2021年3、5、7、9月进行了人才、技术需求信息调研,征集到需求信息共计508条,汇总整理编辑形成《吕梁市企业技术与人才需求汇编》。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2021年吕梁市开发区引进的18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承担了41项吕梁市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支持科研经费944.3万元。
(一)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2021年我局共支持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41项,项目承担单位合计25个,圆满完成年度指标值。科研经费已下达944.3万元。
2.质量指标。吕梁市开发区引进的18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承担的41项吕梁市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包括:新技术研发项目31项、新材料研发项目3项、新品种研发项目2项、新装备研发项目2项、平台建设2项、示范工程建设1项。
3.时效指标。
吕梁市开发区引进的18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承担的41项吕梁市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实施期为2-3年,目前按照计划进度正常开展研发活动。
(二)效益指标
5.社会效益指标。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活力。山西盛达威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杨永珍博士团队承担的水性炭黑生产关键技术及其在功能涂料中的应用开发,将在产业化制备水性炭黑方面取得突破;交城县威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引进的王琛博士承担的难变形合金管材高效成形工艺与装备开发;山西诚信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马海林博士承担的抗倒伏、抗穗腐病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培育玉米新品种2-3个;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学院承担的山西省畜禽类产品中金葡菌的流行、传播机制、耐药性与基因分型研究。各项目的实施不仅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经济效益将会随着项目的实施逐步显现。
6.可持续影响指标。各项目的实施将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吕梁高质量转型发展。
(三)满意度指标
我们就服务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引进人才的20个企业(单位)情况对2021年引进的18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及企业(单位)通过电话联系、面对面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18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及企业(单位)对我市创新生态满意度很高,达到了100%。
四、有关建议
1.我局2021年开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实行常态化申报,分两批集中审批,时间有点仓促。建议今后提早谋划开展此项工作,为项目立项、下拨资金争取更多时间。
2.扩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范围。建议高层次人才引进不仅仅局限于开发区内企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都纳入支持范围,提高我市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情况的
报 告
根据《吕梁市财政局关于报送2021年预算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的通知》(吕财绩〔2022〕8号)要求,结合我局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开展了绩效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项目概况
吕梁市科技局依据《吕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吕科发﹝2020﹞46号)《吕梁市级科技研发及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吕财教﹝2020﹞191号)等文件精神,完成了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共支持科技计划项目160项,合计支持资金1241万元。其中,按计划类别分: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共18个项目,支持资金达182万元;农业攻关领域共40个项目,支持资金达361.5万元;成果转化推广领域6个项目,支持资金达65万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6个项目,支持资金达105万元;重点实验室共9个项目,支持资金达175万元;软科学共33个项目,支持资金达92万元;社会发展领域共43个项目,支持资金达155.5万元;星创天地共2个项目,支持资金达25万元;众创空间共3个项目,支持资金达45万元。另外项目管理费共35万元。
项目承担单位共61户,其中企业有50户,包括山西恒星催化净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文水县禄昌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文水县则天故里乐龙葫芦、柳林县正兴元农副产品加工厂、柳林县康益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首辅创业空间服务有限公司、柳林县垣银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山西吕梁市兴县古德传统手工醋业有限公司、山西康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禾田悦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吕梁大土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蒲谷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吕梁市蔡家崖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南梁舜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山西能丰再生物资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山西郑旺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孝义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孝义市碧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孝义市东义镁业有限公司、山西利虎集团青耀技术玻璃有限公司、山西丰田肥业有限公司、文水县鑫源昌钢结构有限公司、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文水县鑫茂养殖专业合作社、吕梁长青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昌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交口县双池镇利群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树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石楼县聚和泉酒业有限公司、中阳县仁味仁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中阳县欣欣机械化农牧专业合作社、中阳县靖秀养殖专业合作社、山西晋香源醋业有限公司、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柳林县森泽煤铝有限责任公司、柳林县荣达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吕梁沣圣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华茗堂药茶科技有限公司、方山县垚鑫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良泉酒业有限公司、山西华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岚县科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兴县利云种养有限公司、山西晋绥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晋泰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枣源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惠淘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碳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共11所,包括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省汾阳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吕梁市中医院、山西省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省超算中心、吕梁市文化旅游局、吕梁市老年学学会、吕梁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四)项目绩效目标
吕梁市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目标是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我市科研项目,激发各行业、各领域团队或个人科学探索研究的动力,打造全市创新创业的氛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我市以“一黑二白”为代表的的传统产业和“两大三新”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我市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我局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是为了及时掌握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项目开展情况,发现问题,督促项目承担单位依照项目进度时间表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绩效评价对象为2021年我市科研资金下达单位,即项目承担单位。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2022年1月前对2021年项目承担单位进行了调查,通过入企走访、召开座谈会、电话询问等方式,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进展情况、技术需求、与省内高校合作需求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听取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意见和建议。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年度资金总额全年预算数为900万元,财政拨款全年执行数为1241万元,其中含上年结转资金341万。
(一)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2021年我局共支持科技计划项目160项,项目承担单位合计61户,圆满完成年度指标值。
2.质量指标。我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科技政策,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开展项目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网上公示等程序,各环节标准统一、严格审核、认真把关,项目立项未发现有“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确保扶持对象核定准确、扶持标准合法合规。
3.时效指标。
(1)扶持经费发放及时性。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经请示市政府批示同意后,11月16日收到财政局第一批科技研发资金下达文件(吕财教﹝2021﹞99号),11月19日我局印发《吕梁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第一批吕梁市科技计划项目及资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通知》;12月21日收到财政局第二批科技研发资金下达文件(吕财教﹝2021﹞157号),12月22日我局印发《吕梁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第一批吕梁市科技计划项目及资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的通知》,并督促我市项目申报组织单位及时签订计划任务书,2021年度科研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到位。
(2)项目实施周期。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周期为2年,目前按照计划进度正常开展研发活动,没有滞后、终止或被撤销的情况。
4.成本指标。我局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精神,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精打细算,成本节约率保持在大于等于0%,更没有铺张浪费的现象。
(二)效益指标
5.社会效益指标。我局本着服务第一的原则,将国家、省科技政策及时告知各县(市、区)教科局、市直各有关单位、驻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使全市企业知晓最新科技政策或信息,但由于新政策出台和企业注册、注销等变化,政策宣传不可能全部到位,扶持政策知晓率年初指标值为90%,我局自评为90%。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因项目正在实施阶段,故无法得知。
6.可持续影响指标。档案管理机制健全,我局本着科学高效、规范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原则,项目申报材料、专家打分表、实地考察报告等全部资料由专人整理并保存在局档案室,严格执行查阅制度,保证202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资料齐全。
(三)满意度指标
7.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通过调查,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对我局科研项目管理和服务满意度很高,达到了100%。
经对202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我局认为此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四、有关建议
1.我局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工作实行常态化申报,两批集中审批,时间有点仓促。建议今后提早谋划开展此项工作,为项目立项、下拨资金争取更多时间。
2.加大全市科研资金投入。建议增加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激发我市创新科研工作,提高我市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3.加大对各类科研平台支持力度。借助“深化省校合作”的有利契机,深度对接双一流高校、高层次科研团队,深化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高新技术企业及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奖励资金自评报告
根据《吕梁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预算绩效管理专项工作考核的通知》(吕财绩〔2021〕7号)要求,结合我局“科技创新奖励资金(为2019年新增的15户高新技术企业和连续三次认定的3户高新技术企业及2019年认定的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放奖励资金)”实际完成情况,开展了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奖励情况
1、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情况
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户,连续三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户,依据《吕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吕发〔2018〕32号)文件精神,对符合奖励要求的18户高新技术企业发放了奖励资金210万元,资金已全部发放。
2、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情况
2019年吕梁市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户,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户,依据《吕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吕发〔2018〕32号)文件精神,对新认定的2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600万元,对新认定的1户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100万元,共计700万元,奖励资金已全部到企业。
二、取得的成效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该项目的实施,起到了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创新,做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争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持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生力军。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为我市产业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下一步建议
进一步完善奖励资金发放机制,增加奖励力度,提高运转效率,使奖励资金能按时、及早发放,进一步增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及认定省市创新创业平台的积极性,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