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日期 2024-10-29 回复部门 吕梁市残疾人联合会
信件内容

欣闻<吕人社发〔2023〕1号>《吕梁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2022—2024年)实施办法》的通知倍感兴奋,可时至今日未能执行,顿感失落,现实残酷,甚至怀疑政府作秀,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在当今社会,虽然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残疾人就业,但是残疾人就业率仍然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率仅为30%,与全体劳动者的70%相比有明显差距。这表明在当前形势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全力解决。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推动残疾人就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教育上的障碍。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存在着学科不足、师资力量不强、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无法满足所有残疾学生多样化需求。此外,普通教育也面临着对身心障碍儿童不够包容和关注的挑战。因此,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应加大对于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和特定群体融合教育方面投入。其次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歧视和压力。残疾人由于自身存在一些限制,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特别的工作环境来符合我们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雇主没有为残疾人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和先进设施,并且对我们存在着偏见。这种用工歧视给残疾人找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在融入职场时面临许多心理、情感上的挑战。最主要是:法律保障执行不彻底,虽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残疾人权益,但实际操作仍有欠缺之处。第一是法律执行乏力,监管不到位导致执法效果不佳;第二是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滞后于实际需求;第三是社会公众对于这些特定群体缺乏足够关注度,并不了解其权益保护机制。因此,应加强相关部门间协调与沟通,以期将已存在但并未得到完全落实的政策措施运行起来。跨部门合作:需强化协同联动机制 需要意识到推动残疾人就业仅靠单一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跨部门协调纪检监察合作,加强立法机构、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以及经济实体间的沟通与衔接。特别是各级政府应该成立相应的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有序推进。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要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必须着重解决法纪保障执行不彻底、用工歧视、教育障碍等多方面问题。最关键的是, 加强跨部门合作以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确保有效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进残疾人就业环境改善,实现残疾人自主生活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响应国家政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我市残疾人实现较为稳定较高质量的就业,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回复状态 已办结 回复日期 2024-11-04
回复内容

网民朋友,您好!自我市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办法》以来,市残联高度重视并具体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中做出了以下工作:

一是促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其中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 , 安排残疾人就 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省级、地市级编制50人(含) 以上的党政机关至少安排 1名残疾人 , 编制67 人 ( 含) 以上的事业单位 (中小学、幼儿园除外) 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2024年全市公务员招录设残疾人专岗6人,招录残疾人6人(市财政局1名,市纪检委1名,市残联1名,县级残联3名);二是大力促进国有企业招录残疾人,鼓励民营企业招录残疾人,对达不到单位人数1.5%安排残疾人的单位,当地税务部门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为惩罚手段。为此市残联理事长王海涛、副理事长车唤连亲自带队走访孝义离柳集团、汾阳汾酒厂、方山霍州煤电、离石大土河等企业,调研、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实情况,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2024年全市市县两级残联共走访单位和未就业残疾人家庭146家(人),拓展岗位55个;三是2023年对全市持证在库3万多名未就业残疾人进行了一一调查,最后确定6315名有就业意愿且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残疾人,根据中残联安排2024年对以上残疾人又进行了职业能力测评,并针对测评结果分类进行就业指导或职业培训;四是每年对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及指导。2024年全市185名在册持证残疾人高校应届毕业生已就业90人,就业率74.38%;五是对农村特困残疾人进行就业帮扶,2024年全市就业帮扶残疾人760户,投入资金456万元;六是全市2024年残疾人职业培训累计896人次,柳林县、孝义市11月份预计培训180人左右。全市残联部门多方面为残疾人就业做了大量工作。

下一步市残联将做好残疾人的心理疏导,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好惠残相关政策。


回复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