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更新时间:2017-10-25 10:02:00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经济基础逐渐夯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前三季度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发展趋势向好。
一、基本运行情况
(一)全市情况
1.前三季度情况。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8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2个百分点。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1.9%。下图见2016年以来吕梁限上增速走势图
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城乡消费齐头并进
前三季度,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1亿元,同比增长6.4%;乡村完成73.7亿元,同比增长6.1%,城乡发展齐头并进。
(2)餐饮收入与商品零售稳步增长,消费势头逐渐转暖
前三季度,全市餐饮收入38.88亿元,同比增长6.6%;商品零售收入282.9亿元,同比增长6.2%,消费转暖势头渐显。
(3)新兴消费业态保持快速发展
网上零售实现较快增长。1-9月,全市限上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9.4%,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4.7个百分点;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占比较低,但比上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
信息消费稳步上升。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移动互联4G5G网络的快速发展,通讯类商品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9月,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了25.6%。
(4)基本生活类稳步增长,汽车类销售降幅收窄
1-9月,全市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5.6%;饮料类、服装鞋帽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1.8%、7.2%和4.2%;化妆品类和日用品类增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10.8%和15.9%。
汽车类销售实现10.3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比二季度末收窄3.7个百分点。汽车销售额下滑主要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出、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吕梁-太原城际一体化加速造成的异地购车现象增多以及我市车企实力较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形势逐渐乐观,部分汽车销售公司情况好转。1-9月,销售丰田汽车的吕梁市瑞华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额超过4700万元;销售荣威、名爵汽车为主的孝义市德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1-9月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两家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5)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是影响9月限上零售额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
影响本月增速回落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
其中:书报杂志类本月下降21.6%,累计下降18.2%,下拉全市0.7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本月下降25.6%,下拉全市1.2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本月下降5.3%,累计下降1.8%,下拉全市0.6个百分点。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压力大,国美连锁家电的线下商城以及京东等线上商城大量瓜分了本地家电市场。
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下降的原因,一是近两年来,外地大型加油站(北京新能源、贵安新能源)陆续进驻吕梁,并且迅速占领市场,进而打破了我市在库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和泰化加油站在吕梁三足鼎立的局面,导致我市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出现大量分流。二是电动汽车和油气混合车的等新能源汽车的增加。
(二)分县情况
1.限上增速情况。前三季度,13个县(市、区)限上零售额依然延续了上半年的“8增5降”。增长的有石楼县(54.8%)、兴县(24.1%)、柳林县(12.3%)、交城县(12.2%)、汾阳市(6.9%)、文水(3.3%)、离石区(1.9%)和孝义(0.2%);下降的有方山县(-18.5%)、中阳县(-6.9%)、交口县(-3.7%)、临县(-3.4%)、岚县(-3.2%)。
2.限上企业数量增减情况来看:近三年来,13县市有9个县限上入库企业净增加,3个县不变,1个县净减少。增加的有:孝义市净增加50户,离石区净增12户,汾阳市净增加3户,中阳、岚县、石楼净增加各2户,文水、交城、柳林净增加各1户。离石区虽然净增加12户,但漏统仍然比较严重。兴县、临县、方山近三年没有变化,交口县减少了7户。
二、各县(市、区)贸易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限上企业数较少,漏统较严重
从全市各县限上企业数量来看,限上企业数较少的县有文水(23)、交城(17)、兴县(12)、临县(15)、岚县(13)、方山(8)、交口(8)、中阳(16)、离石(77)。而限上企业数漏统最严重的县为离石区。离石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及个体数量庞大,达限单位数较多,但入库单位却很少,漏统限上企业及个体较多;其中建筑装潢类、金银珠宝首饰类和摩托车类漏统较严重。
(二)县域消费品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
前三季度,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8亿元,其中孝义(95.2亿元)、离石(50.2亿元)、汾阳(43.7亿元)、柳林(27.4亿元)四个县(市、区)零售总额共计完成216.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7.3%;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6亿元,其中孝义(24.8亿元)、离石(18.9亿元)、汾阳(4.7亿元)、柳林(2.3亿元)四个县(市、区)合计完成50.7亿元,占全市限上总量的88%,由此可见,我市县域经济规模差距悬殊,发展严重不均衡。分别见下图:
从企业数量来看,全市409户限上企业及个体,其中汾阳、孝义、离石、柳林限上企业及个体合计占到全市71.1%;而人口合计占全市40.9%。从这几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我市县域消费品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
(三)汽车消费低迷成为影响我市限上增速的主要因素
前三季度,全市汽车零售额增速同比下降8.7%,汽车消费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9%,下拉全市限上增速1.7个百分点,汽车消费的繁荣与否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高低至关重要,扣除汽车因素的影响,全市限上增速可达到3.6%。
前三季度,孝义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0.2%,主要受汽车、书报杂志和家用电器消费低迷所拖累。1-9月,孝义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增速为-78.4%,书报杂志类消费增速为-24.2%,汽车消费增速为-19.6%,三者合计下拉孝义市限上增速4.6个百分点,扣除此影响,孝义市一季度限上增速为4.8%。
离石区受汽车和石油消费低迷拖累最重。前三季度离石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87亿元,同比增长1.3%。限上汽车零售额占全部限上的44.2%,同比增长-7.7%,下拉离石区限上增速3.7个百分点;限上石油零售完成2.7亿元,同比下降7.7%,下拉限上增速1.2个百分点, 扣除汽车和石油消费的影响,离石区上半年限上增速为6.2%,汽车和石油消费的高低对离石区的零售总额影响巨大,同时对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网上购物、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外来企业的冲击也是造成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低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对策及建议
(一)认真落实好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017年,我市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思想,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中央精准扶贫理念保持一致,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购买力。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与否,政府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同时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才能挖掘出居民的消费潜力。居民购买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进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如此良性循环才能使我市社会消费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补齐吕梁电商发展短板,打造吕梁经济增长新亮点
在全球电子商务、“互联网+”发展的大浪潮下,我市要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当地的特色,培育出一批大型的具有吕梁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上零售把核桃、红枣等我市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去,这样不仅能提高我市农民的收入,还能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同时还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亮点。
(三)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逐步转变,消费结构升级,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体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新型消费日益成为生活的主题。
我市应以城际列车开通为契机,主动出台旅游优惠鼓励政策,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吕梁观光体验。同时,健全和完善休假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绿色循环消费,适应居民消费习惯的转变,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品市场健康持续发展。